孩子,我陪着你慢慢长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星辰崇拜:古人追星史

我们的国土都在北半球,故北斗七星四季不落。远古时代,北斗七星比现在更接近北天极,每天晚上都可以见到。古人发现不同季节的黄昏时,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是不同的。古人根据北斗星斗柄的指向确定季节,斗柄东指为春,南指为夏,西指为秋,北指为冬。由于北斗七星每年绕天极一周,北斗的斗柄也在四季中指向十二个方位,对应着十二个月,故称为“月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有了进一步发展,为了使斗柄指的方向与月份更密切配合,人们将地面分成十二个方位,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夏正十一月黄昏时斗柄指北方子,十二月斗柄指东北方丑,正月斗柄指东北方寅,二月斗柄指东方卯…

应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并列为五星天官。古人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几个一组,每组合定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在众多星官中,有31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至唐代,三垣二十八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星空划分体系,类似现代天文学中的星座。二十八宿是古代天文学家的重要创作。二十八宿给世界天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份知识宝库。

古代划分星空的区域称为宫。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紫微垣为三垣的中垣,在北天中央位置,故称中宫,以北极为中枢。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把星空分成“五宫”:“中宫”指北极周围的天区,象征以天帝为代表的中央朝廷;东、南、西、北四宫,是以二分二至所在星官为中心建立起来,与四季相对应,象征天帝巡行天下的四季行宫。司马迁二十八岁任太史令,继承父业,掌天时星历,编撰史书。《史记》是中国史书的典范,位“二十四史”之首,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的傍晚,朱雀升起;夏秋之交的傍晚,白虎露头;秋冬之交的傍晚,玄武上升。五行在商代甲骨文里就有萌芽,五行出于八卦,四象合于五行:东青龙代表木;西白虎代表金;南朱雀代表火;北玄武代表水。在宋明时期,易传四象与星宿四象相互融合,青龙表少阳主春,白虎表少阴主秋,玄武表老阴主冬,朱雀代老阳主夏。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日月星辰为天之四象而分阴阳,水火土石为地之四象而分刚柔,人道在天地之间而分仁义。

伏羲八卦是乾坤定南北,坎离定东西,是天南地北为序,上为天为乾,下为地为坤,左为东为离,右为西为坎。伏羲八卦(先天八卦)演变过程中,首先是太极,其次是两仪,接着是四象(四时),最后是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它们是宇宙形成的过程。先天八卦是古人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

伏羲氏绘制的八卦图,其中央的由黑白两个类鱼形组成的一个“太极圆”(宇宙的缩影)是后人加上的。孔子根据八卦形成的过程是这样描述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子的这一论断,是对宇宙万般物、象的生成过程及易变原理的明示。

八卦太极圆的阴、阳类鱼图形内又各有一个色泽相反的类鱼眼,象征寓意:事物阴、阳对立的任何一方,都不是孤立的、独生的,而是相对的。互存是绝对的。黑“鱼”中的白“眼”象征阴中有阳;白“鱼”中的黑“眼”象征阳中有阴。太极圆中的阴、阳“鱼”,彼此首尾相接,象征事物的万象变化总是阴尽阳来,阳尽阴生,循环不息。

太极圆的象征性内涵同时又反映出,我们华夏祖先超前于现代广义相对论物理学研究数千年,即清楚认识到,太极宇宙时空不是平面的,而是弯曲的,循环的,是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有终,无始无终地循环往复,无止无息。如同引力场与弯曲的空间结构无法分离一般,物质与空间是一个相依互动而脱离不开的和谐统一体。这整体性的统一与和谐,依仗的是天地间万象万物阴阳对立的属性互依互存,彼此消长,互为交变的结果。

“太极”是指既大又无边无际的宇宙。在这宇宙里的一切物质现象均有阴、阳两方面反映。“阴”和“阳”是代表物象对立的哲学概念,不是指固定性实体物质,是古人借以认识和分析事物、比对事物矛盾的代名词。阴中有“太阴”、“少阴”之分;阳中有“太阳”、“少阳”之别。同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两仪生四象”。每象以两个单爻合成。

【太阳】:一极阳爻再生一阳,象征强大,老道,久恒,宽广,又称“老阳”。

【太阴】:一极阴爻再生一阴,象征阴与阴合成重阴,为阴势显盛,又称“老阴”。

【少阳】:一极阳爻上生出一阴,象征阴依附于阳,使阳柔而不烈,相顺相和。

【少阴】:一极阴爻上生出一阳,象征阴被阳暖,使寒气不盛,凉温适宜。

八卦的符号模式,在四象符号的基础上,分别轮流往上各加一阴爻或一阳爻所构成。通常被称为经卦。有八个经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太阳上生一阳,为乾,象征阳中阳为纯阳,寓意刚健,促发万物始生。

太阳上生一阴,为兑,象征阳中有阴谐美,寓意外柔内刚,和悦畅达。

少阳上生一阳,为离,象征弱阳扶得重阳,寓意阳热附丽,万物有所依存。

少阳上生一阴,为震,象征阴阳乖戾,不相调和,寓意不合情理,物势别扭。

太阴上生一阴,为坤,阴中有阴为至阴,象征柔顺生化,万物创生。

太阴上生一阳,为艮,象征阴中有阳为静阴,寓意阴被阳护,稳得其所。

少阴上生一阴,为坎,象征阴盛格阳,寓意阴重,事物趋势陷入险境,处世艰。

少阴上生一阳,为巽,象征阳盛抑阴,寓意强势凌弱,事物动态有弱受强阻之势。

由“八卦”任意两两组合,可以得到“六十四卦”。虽变化无穷,但究其根本,构成每个卦的也只是“一阴一阳”两种元素,“—”长横表示阳爻,“--”两短横表示阴爻。“一阴一阳”体现在卦象里,称之为“爻”。爻用于占卜,“卜”的字形就是纹路的样子。“占”和“卜”的不同之处在于,“占”字的字形就是“卜”字下面再加一个“口”。由此可见,“卜”只是单纯表示得到的某种信息,“占”则是用“口”去解释。二者合起来,就是“占卜”,就是能透过纹路、形状等外在信息,能解释分析这些信息分别象征着什么,所以常说“卜卦容易占卦难”。“占”卦必须有一定技术支撑。

阴爻、阳爻是组合成卦的基本元素,构成了卦的形体,即卦形。每一个六爻卦,都包含六个爻和两个基本卦(即八卦),六爻卦共计八八六十四个。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变成了复卦,八经卦是三爻卦,复卦就是六爻卦。所以六爻卦是八个三爻卦乘以八个三爻卦,也就是八的平方,即八八六十四,如此就有了六十四卦。每个复卦都包含两个经卦,所以读卦的时侯一定要把这两个经卦分开。比如《屯》卦,上边是坎卦,是水;下边是震卦,是雷。这个复卦里的两个经卦是分开的,水是坎卦,雷是震卦,但读卦时不读作坎卦、震卦,而是用其象征来读,故读作水雷屯。

文王八卦(后天八卦)是离坎定南北,震兑定东西。先天八卦取数,后天八卦取向。先天八卦数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它的中间数为0,以代表五或十。0象征着宇宙的元气。它的序数对宫相加之和为九数。后天八卦方向:震卦,正东;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象征节气,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至,艮为立春。艮为立春,相当于在干支历建亥之月。颛顼历以冬十月为正月,轮至次年九月为年末。

夏商周时代就有连山,归藏,周易三种八卦体系,到了北宋方确定两种八卦,一个定名为先天八卦,另一个则定名为后天八卦。若将文王后天八卦与伏羲先天八卦加以对照,便可发现,其关键差别在于八卦中的每一同名卦的方位取向不一致。其实二者之间并无矛盾,伏羲八卦是只立足于大自然,着眼于天地阴阳变化,展示宇宙本体运动规律的范围。而文王八卦则是超出先天八卦的理念范围,对宇宙、自然、人生三位一体的统一阴阳观作出进一步发挥,牵涉人间事物的兴衰,拟定如何做人、成事等行为举措应遵循的原则,象征性的展示掌控处世成而不败的卦式,借其新的位象哲理启示于人,并且又系统而有序地整理编撰出了一直保存至今的说卦经文,为《周易》创下了永恒的光灿照耀世界的价值。

先天八卦顺应天时,后天八卦顺应地利。后天八卦讲流行,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八卦是由先天八卦演变出来的。后天八卦从四象变化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推出二十四节气。

《周易》以历史史实明天道,又以天道明人事。明人事就是人德要合乎天道。人德就是人的选择,即如何迎合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即天道。天道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地道指观测星象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人道指天文、地理和人事结合,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天道、人道、地道三才,以人道为中心。

《周易》的主要功能应该是教化,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确立具体可行的法则。以乾元和坤元为主轴,把乾阳和坤阴的运行法则,普遍地施行于所言所行之中,以求合理。《周易》教化的重点是道德。什么是“道”?道是《周易》所揭示的自然法则,也就是天道。什么是“德”?德是人们把天道实际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如果能够有所得,便称之为德。

三爻卦象征天、地、人三才。中国文化中的“三”并非实数,通常表示多。用天、地、人来表示多,天地万物都包括在这三个爻里。三爻卦重复出来的卦叫复卦,也叫六爻卦。每一个六爻卦都可分为上下两个经卦,下面的叫下卦,也叫内卦;上面的叫上卦,也叫外卦。六爻之位便自下而上,应事物发展的顺序,象征着事物由低至高、由微至著、由始至终的变化趋势。

《周易》分上下,上经阐明天道,下经重在人伦。中华文化以人为本,所有天道的自然规律,都需要人来体会、归纳、描述和实践。必须天人合一,才能合理和谐。孔子主张礼乐之治。礼乐之治就是天人合一,就是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能顺应自然,就可逐步走向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在哪里合一?在我们的心中合一。天人合一,就是天理跟良心合一。

上经、下经一分为二,二合为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太极,太极生两仪,阴和阳即为二,所以“一生二”。阴阳不能分裂,否则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难以发生作用。因此二合为一,产生掺和、化合、交互的作用,“二生三”。三,实际上是新的一。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太极”为“一”,而“两仪、四象、八卦”即为“多”,构成自然的树状,并一以贯之。“一本万殊”根本就是“一之多元论”。

人类接受自然规律的天性表现在道德人格。无三不成礼,三代表“合理”,合乎自然规律的中道。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必须重视礼义,以求致福免祸。倘若履险如夷,自然国泰民安。这一切,可以说完全是事在人为,而且主要关键,不在于宗教、科技、艺术、政治、法律,却在于道德修养。因为所有宗教、科技、艺术、政治、法律,只要大家不凭良心,效果立即大幅度降低。唯有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宗教、科技、艺术、政治、法律,才能真正收到宏大的效果。象数理的连锁作用便是现代的推理。凭良心想道理,自然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宇宙人生错综复杂,合理就好。中道是《周易》无所不包的融合原则。

古人以眼睛观察自然现象,看见日月星辰按轨道移动,植物也依时令节气生长,不免想象这些现象的背后,有着至高无上的神灵作为主宰。这种念头,成为各种宗教的由来。《周易》认为天地设位,天下万物都具有其自然的位置和名分。各自的位置和名分一旦设置完成,自然规律,也就是易理,便自然而然运行其中,宇宙间一切秩序,十分合理。但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自然现象,变化无穷,自然现象又是对立统一的,有正即有反,有阴便有阳,有上就有下。乱中有序就是中道。有中道就有偏道,这是自然现象。中道是“执两用中”。一是中道,二即偏道,执两用中是三,即在中道和偏道之中,走出一条合理的中道。一表示大家一致,二表示各有不同,三则是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不一定和大家一致,也不一定和别人不同,合理就好。先做好定位,再审视当时的实际情况,找出合理的平衡点,便是此时此地的中道。

古人经过长期观测,月亮差不多每一天都行至一宿,因此古人把黄道赤道分成二十八个星宿,利用它来描述月亮、太阳及五星(金星太白、木星岁星、水星室宿、火星心宿、土星镇星)的位置。因为二十八星宿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二十八宿。又将其按方位及季节和四象,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分别将各宫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风姓(甲骨文中“风”通“凤”)太昊伏羲生于成纪,都于陈(今HEN省淮阳市境内)。创画八卦,开创华夏文明。作甲历,定四时,纪年不乱,纪月不易。教民作网,用于渔猎。始养六畜,创始熟食。变革婚姻,男聘女嫁。正姓氏,自姓为风。造书契,用于记事。治屋庐,去巢穴。斫桐为琴,丝桑为瑟,均土为埙,发明音乐。以龙纪官,号曰龙师,统一天下。设春官青龙氏、夏官赤龙氏、秋官白龙氏、冬官黑龙氏、中官黄龙氏;又命其臣朱襄为飞龙氏、昊英为潜龙氏、大庭为居龙氏、浑沌为降龙氏、阴康为土龙氏、栗陆为水龙氏。

伏羲的次子皇仲生子朱襄。朱襄任“飞龙氏”之官,后继位为帝,即火帝朱襄,建都于株(在今HEN省淮阳市境内)。朱襄之子任火官祝融氏,亦称烈山氏。烈山氏之子柱,始植百谷,有大功于天下,死后被奉祀为第一代稷神“后稷”。柱下传十七代为公孙少典(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的父亲),因功封有熊国(今HEN省新郑县)。

少典长子炎帝神农氏,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于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遂重八卦为六十四爻。初都陈,后居曲阜(今SD省曲阜市,周公封地,孔子出生地)。以火命官:设春官大火氏、夏官敦火氏、秋官西火氏、冬官北火氏、中官中火氏。

伏羲至尧舜的“中官”都是天子的专职,主察天上中宫主要星宿天极星,即北斗七星,以斗柄所指,来确定每年十二个月的月名,划分季节,指导农事。四象二十八宿是由恒星组成的,天文学上恒星十分稳定,相对位置几千几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保持不变,对地球的影响也是相对稳定,而地球及其他太阳系的行星不断的围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则是相对于北极星位置不变的在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连线的五倍延长线上。由于地球的自转,北极星正好处在地球转动的轴上,所以相对不动,而在轴边上的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紫微星)自东向西旋转,这就产生了“斗转星移”。古人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纪年月,定四时。

“春官大火氏”主察大火星即心宿星座。心宿也叫明堂,为天王的布政之宫,是苍龙七宿的龙心。心宿主要属于天蝎座天区,也有部分位于豺狼座天区。心宿由三颗星组成:心宿一(又名太子星)、心宿二(又名天王星)、心宿三(又名庶子星)。心宿一是颗目视蓝双星,天蝎座的副主星之一,古人称大火之子。心宿二(龙星)是天蝎座的最亮星,也是一颗红超巨星。由于火红的颜色,古人又称之为“大火”或“大辰”。在上古,帝喾高辛氏封其长子阏伯于商丘,阏伯是帝尧陶唐氏的火正,以火纪时,祭祀大火,商人将龙星作为商星。

古人观察到苍龙七宿在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出没周期与一年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在东方夜空中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龙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长,苍龙七宿高悬于南方夜空;到了秋天,庄稼丰收,苍龙七宿开始在西方下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七宿则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古人很看重大火星,他们经常以大火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农事活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诗经•国风•豳风•七月》的开头两句。“七月流火”即黄昏后大火星向西而下就叫“流火”,“七月”指夏历的七月,夏历以春一月为正月。“知暑渐退而秋将至”,天气渐凉,该缝制寒衣了。

“夏官敦火氏”主察敦火星即柳宿星座。柳宿为南方第三宿,朱雀之嘴。当南方的朱雀升起时,意味着夏季的到来,农忙时节开始了,抢种抢收的季节。帝颛顼的夏官也叫火正祝融之官,别称北正,以观察敦火星的移动变化来预测夏季物候节气,创颛顼历(以冬十月为正月,轮至次年九月为年末,十月同样称为十月,不改称一月或正月)。此后,帝喾、尧帝、舜帝及夏朝、商朝时的史官,也都以敦火星的运行规律来预测夏季物候节气。

“秋官西火氏”主察长庚星即太白星,亦即现代天文学所说的金星。金星是地内行星,黎明现于东方,古称太白星,傍晚现于西方,古称长庚星。金星亮度特强,除了太阳、月亮外,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故又称明星。观察太阳的出入变化,可定金星的位置。古人认识到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冬官北火氏”主察北火星即斗宿星座。斗宿为北方七宿之首,是玄武的额头。玄武共掌六十五星座,八百余颗星,组成蛇龟之形。斗宿也称南斗,与北斗七星一样,南斗六星在天空中的形状也很像斗。南斗六星没有北斗那么亮,也没有那么大,一般只能在南方低空看见。南斗六星所在的人马座是一个黄道带星座,这个星座是夏季夜空中最容易辨识的星座之一。在每年的北半球夏季,人马座将会出现在南方的天空中。古人一直认为“北斗主死,南斗主生,南斗主天子寿命,也主宰相爵禄之位”。南斗六星君是管理世间一切人、妖、灵、神、仙等生灵的天官。

干支历又称星辰历、甲子历、节气历,是一部深奥的历法,是中国特有的阳历。干支历以立春至下一立春为一岁,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从一月一日到下一个一月一日谓之“一年”。一年分十二节令、十二中气,共二十四个节气。节气最初是采用斗柄指向确定,后有一段时期演变为用“平气法”确定,再后来采用“定气法”确定。

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北斗七星斗转星移制定,其实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斗柄指向”确立的节气与现行“黄经度数法”划分的节气的交节时间基本一致。在历史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农历的月份和十二中气是基本对应的,而十二节令可出现在农历的上个月的后半月和这个月的上半月中。

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黄经度数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度为1等份。黄道圆周36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的“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二十四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黄经度数法”划分的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中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黄赤交角)穿越中国境内。黄赤交角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它是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节气交换与黄赤交角紧密相关。北回归线其纬度值为黄赤交角,它是地球上一条具有典型天文学意义的特殊纬度,它对天文、地理、气候、生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十四节气编排与这条特殊天文纬线以及中国的季风气候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冬春转换时(斗指寅或太阳黄经达315度),北回归线(黄赤交角)的一边是万物复苏,另一边却还是万物闭藏。距北回归线(黄赤交角)越远的地区进入春天越迟。“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公历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立春是干支历的岁始,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在传统观念中,立春具有吉祥的涵义。

二十四节气与干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北斗七星是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北斗七星的斗柄循环旋转,从正东偏北的“寅位”(后天八卦艮位)开始,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岁,寅为立春(岁首),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斗柄回寅”,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个轮回由此开启。

斗指正东,卦象为震(后天八卦东为震),天干甲乙,地支曰卯,五行属木,时在仲春。当其时也,万物出达,生机勃勃。斗指正南,卦象为离,天干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属火,时在仲夏。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斗指正西,卦象为兑,天干庚辛,地支曰酉,五行属金,时在仲秋。当其时也,万物丰收,天气肃杀。斗指正北,卦象为坎,天干壬癸,地支曰子,五行属水,时在仲冬。当其时也,万物闭藏,不相见也。

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天干地支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密码。古人认为世间万物衍变,皆可以通过其推算。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是阳配阳,阴配阴,如甲为阳,子为阳,可配成甲子,乙为阴,丑为阴,可以配成乙丑,甲为阳,丑为阴,不能相配,以此类推,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正好配一周为60年,这叫一个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干支纪时制度就是用这“六十花甲子”来依次、循环地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辰(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在干支纪时制中,纪年和纪月是基本的。在古代只要已知当年和当日的干支,是可以推定当年各月干支或当年各日时辰的干支。干支纪时制是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很长,不同时期不同王朝的历法(包括皇朝年号纪年法)变化纷纭,但干支循环却始终不断,各地一致。2700多年以来,大约100万个日子,干支纪日无一天中断。干支纪时制度像一根线把各种历法贯穿在一起,对我国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起了重要作用。

二十八宿相之中包含十二属相,东南西北各宫包含的宿相和属相是对应的。比如,北方玄武宫中,七个宿相(獬牛蝠鼠燕猪貐)第二、四、六位为代表北方三个地支(丑子亥)对应的三个属相(牛鼠猪)。宿相和对应的属相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西方白虎宫中:狼和狗同属于犬科;雉、鸡、乌同属鸟类,而且个头差不多;猴和猿主要差别就是一个有尾、一个无尾。十二生肖对应十二地支,生肖转换是以立春为界。

星辰历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两两搭配组成60组不同的天干地支组合,既标记年月日时也标定日月五星位置。干支历将一年划分为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古代天文学称北斗七星斗柄所指为建,北斗七星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谓之一岁,“岁”又名为“摄提”、“太岁”,是上古时代的纪元星名,古人以“岁”来表示寒暑交替,《易•系辞》:寒暑相推而岁成。古人认为十二月为宇宙运转的规律法则,《文子•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故干支历法将一岁划分为十二月。“十二月建”是干支历法的基本内容,依据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确定。“月建”又称月令,是古人干支纪月的一种方法。

“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十二月建”的划分是以节令为基准,即以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路、立冬、大雪、小寒,分别作为寅(摄提格)、卯(单阏)、辰(执徐)、巳(大荒落)、午(敦牂)、未(协洽)、申(涒滩)、酉(作噩)、戌(阉茂)、亥(大渊献)、子(困敦)、丑(赤奋若)各月之始。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干支历以“斗柄回寅”为“春正”,即寅月为建正之月。十二月建分别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戍,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因此干支历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

星辰历与太阳历(公历)不同,公历的月长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需通过人为调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规律的一部历法。星辰历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北斗星是星占之祖,斗柄所指的方向是当旺之方,一般来说战争、兴造动土均不能与其相抵。日子、方位的吉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北斗的位置和指向。

古人观测天象,测算星辰的运行规律,从而体察吉凶,趋吉避凶。古人以为“历数”来源于神秘的“筮数”,日月星辰,各有其神,也因其位置,各有吉凶变化。古人根据日月星辰制定历法,确定吉凶之日。星辰是确定日子的最关键因素。古人把每一天的喜忌都记在日历上。历书是古时帝王遵循的一个行为规范准则。

历法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法,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依历岁、历年、历月,分为甲历(北斗历)、阳历(太阳历)、阴历(月亮历)、阴阳合历。古六历是指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夏历建寅、商历建丑、周历建子、秦历建亥。夏历以春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北斗历)建寅之月;商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丑之月;周历以冬十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子之月;秦历(颛顼历)以冬十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亥之月。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农历是在阴历(夏历)基础上融合了阳历成分的一种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朔望月平均为29.53059天。

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大约10~20天。如果完全按照阴历来,可能不出五年,我们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朔望月之间的天数,于是产生了阴阳合历。天文学家把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天(朔日)作为月首(初一日),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塑望月。农历的历年长度是以回归年为准的,但一个回归年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农历通过合理的置闰法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因此农历既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天文学家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

太阳历以太阳周年视运动周期为一年,一年划分成12个月,它与月亮运动毫无关系。根据阳历日期,可知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合理指导农业。阴历以月亮的圆缺周期为一个月,12月为一年。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由于阴历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不能反映季节转换用以准确指导农事。阴历虽不能反映季节准确指导农事,但其有一大作用是可以反映潮汐,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

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阴历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动指南。远洋航海、海上捕鱼、海水养殖,海洋工程及沿岸各类生产活动等都受潮汐的影响。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早晨发生的海水高潮古人称为“潮”,晚上发生的海水高潮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和太阳、月球的引力都有关系,也和夏历(阴历)对应。

月球对地球海水有吸引力,地球表面各点离月球的远近不同,正对月球的地方受引力大,海水向外膨胀;而背对月球的地方受引力小,离心力变大,海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向背对月球的地方膨胀,也会出现涨潮。在夏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夏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

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古人上观天文,下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根据太阳、月球对地球来回寒热一年十二月周期运动变化的交互作用,总结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干支纪年纪月历法,并发展成为融入五行五克学在内,影响至今的“干支纪年月五行生克历法”。

宏富浩瀚,有近七千年历史的华夏古老文化,是东方文化的发端。东方古老文化最初的源头在中国,中国丰厚灿烂文化最初的源头则是起源于《易经》。

《易经》中的卦辞义理传达出天运自然规律中固有的递归原理;其全息性抓住了宇宙无限周期运动这“一本而万殊”的大道运行机制,从而把握日、月、星辰等天地复合运动所明显透彻反映出的天、地、人万象一理的统一架构,并借以结合对人的灵性世界作出全面探索,渐次一代又一代地扩大着人类的科学视野,推动局限于地球世界的三维科学向着超维宇宙科学的道路迈进,逐渐筑起跃入科研高层次的台阶,促成现代一系列我们所见的全新广谱科学的出现。

这部伟大宝典内涵的八卦哲理,从最广的广度,最深的深度,最高的高度,外延至对宇宙天地以及包括大自然和人世活动在内的一切事物结构、变化规律及事理的研究之中,并通过《易》的《经》与《传》深刻作出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加以精湛的揭示,对天、地、人、物、“形而上之道”、“形而下之器”的理数无一遗漏地给出透彻的阐述,构成了启迪人类智慧发展动力的源泉。八卦所展示的看似简单的数字规则,不仅为人类开拓出一支宏大深邃的全息思维系统的进路,而且其自古至今一直对中华民族广博精细的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伏羲画八卦时,很可能已经知道宇宙的自然律是怎么一回事。由于当时没有文字,所以只能透过阴(--)、阴(—)这两个最容易辨识的基本符号,来表现他所知道的“形”和“象”。“形”是物质的,而“象”则近乎精神。《系辞上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即是“未有形”的象(精神),形而下才是“有形”的器(物质)。中国思想家普遍认为“器亦道,道亦器”,“有”和“无”并重。“道和器虽然有别,却不能相离”,从现象中认识本体。我们把“本体”和“现象”,看成“源流”和“根枝”的关系。

西方哲学研究大自然“为什么”如此,自然科学则是以大自然是“怎么样”作为研究重点。两者有一个共同点,便是从“有”出发,而不及于“无”。西方哲学常认为“本体”在“现象”背后,现象“现”而不“实”,本体“实”而不“现”,所以把“现象”和“本体”看成对立的两个世界。因此,西方哲学“一元论”或“二元论”的争议久久不能平息。西方重“器”却不知“道”,才会导致今日自然生态惨遭破坏、科技发展令人心惊胆战的困境。

真正知“道”的人,不会不重视“器”;而真正精于“器”的时候,必然也会通于“道”。专业到极为精致,没有不知“道”的。“器”有形、有象,据以明“道”,才是正确的途径,唯有道器合一,两者兼顾,科技的发达才能真正对宇宙人生有所帮助,自然就不致产生如此严重的后遗症。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其主要原因即在《大学》所说的“在明明德”。“明明德”使至圣先贤掌握了宇宙密码。“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宇宙的总密码。宇宙密码,包含“自然律”和“道德律”,两者兼顾并重。自然律指现象的变易,而道德律则重视本体的不易。要解释自然律,不能不重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基本法则。大自然的意志是必然的,其中含有偶然,这才值得人类敬畏。现代科学重“形”却不明“象”,对自然律的必然性或偶然性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大自然有形也有象,和人类一样具有意志力。自然律在必然中有偶然,偶然中也有其必然,如此才合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要旨。

自然律是一切活动的准则,是自然的也是科学的,透过科学研究能够加以系统地说明和限定。透过自然律,我们能够预见很多现象,也可以有效地控制事物的发展。宇宙密码,主要用来揭开自然的奥秘。因此,大自然的规律必须和人类的道德密切地连结起来,才能够真正解开宇宙密码,使未来发展能够“测得准”。

西方哲学家明白“现象变化无常,本体不变”,却不能直接指出本体不变的根基在于道德。既然有规律,怎样会测不准呢?因为人的意志(道德)在操纵。若人心思变,世界就会愈变愈快。倘若人心求定,世界就会愈来愈稳定。中国历代圣贤不主张“求新求变”,只重视“日新又新”,不断改善,在稳定中求取进步,这才是与时俱进的正当途径。

《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只有极具至诚的大德,才能够规划天下的常法,建立天下的根本大德,知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他没有什么可以依靠,而是凭借着至诚的心念所达成的。《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原本是天地自成、万物化育的道理,是人类道德的源泉。大自然的本质是“波”、“能”、“诚”。“道”与“诚”,原本是合一的。

《论语•子路篇》记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志同道合,彼此和谐相处,却并不强求每一件事情都有一致的看法。互相尊重,包容不同见解,也是君子应有的风范。小人在一起,大多为了利害关系,表面上意见一致,做起事来却各有不同的行径,这是不是可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呢?一本《易经》,造就了很多君子,也制造了不少小人,而其中“诚”与“不诚”,才是最重要的关键所在。

宇宙密码是不易,各人的理解和运用是变易的。由于各人的身份、立场和所知所行各有差异,各人的道德修养不一,以致各人对于《易经》卦爻辞的解说并不相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占卜就是把自己所处的情景悬挂起来放在面前,当作一面镜子,看镜子的自己就像看别人的事一样。可以做到“旁观者清”。面对同一件事,不同品性的人占卜,会有不同的结果。因为每个人运气的好坏,全靠自己的品性。你的品性好,心正,充满浩然正气,邪气自然入侵不了你,你的运气就会化为福气。

人类和一般动物的差异,在于一般动物依本能而活动,只有人能够依目的而行事。人具有创造性和自主性,可以选择自己的目的,决定自己的行为。倘若不是这样,怎么可能自作自受呢?我们可以和他人对立,也可以决定与他人互助。我们能够成为君子,也能够当小人。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的选择。人德就是自己的选择合乎自然规律(天道)。人德合乎天道,自己的行事凭良心,配合天道的自然法则,自然天人合一,吉无不利。

宇宙密码也是道器合一。由于伏羲氏画卦时尚无文字,只能以象明道。文王生于神道设教的时代,不得不透过筮术占断来教化百姓。孔子进一步把“道”应用在民生日用上,提出为人处事的准则。现代科学发展注重专业,我们不能故步自封于“器”的层次,必须逐步向上提升,在明道上多下功夫,把孔子所说的“下学而上达”的精神,真正落实在自己身上,从每一个宇宙密码的卦、爻辞中,经由象、数、理的综合判断,找出其合理的解释。

《易经》掌握了宇宙密码,成为诸子百家的总源头。历朝历代,人们为了求生存,而发生了种种问题,最基本、最普遍的莫过于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文化问题等。由于客观的环境不断产生变化,历代化解这些问题的思想,也会跟着有所转变。每一个时代,有其不一样的“思潮”,也就是当时人们所信奉的主流思想。由于中华民族重视经典的精神,不敢随意离经叛道,得以万变不离其宗,因此,世世代代,变化中有持续,而持续中有变化,完全符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理则——看似一直在变易,却能够时时维持不易的道统。

八卦、六十四卦是华夏尚无文字时代的震古烁今的一大发明,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的跑道上超前于世界所有国家,独马当先树立起最早文明旗帜的象征。作为一部金光闪闪的伟大预测学宝典,同时作为培育人类智慧成长的“母乳”供之永远吮之不尽、饮之不竭的源泉,其所生成的“能量”对于推动科学历史的不断发展、更新,其作用价值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

概言之,以专论六十四卦为核心内容的《易经》是一部“人生的教科书”、“未来学的教科书”。它如同一座高强能的磁塔,紧紧吸住真心接近它的人。只要真的有志于优化自己的人生质量,那就时时把《易经》揣在心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