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档案
最美!最强!咸蛋眼的宇宙英雄!——“小灰人”与初代奥特曼形象趣谈
文/最中兵器
编辑导语:
在科幻影视的领域里,有一类引人瞩目的特别类型——那就是从日本发扬光大起来的特摄片。穿上道具服表演怪物,用等比例微缩模型拍摄,通过调整摄像机完成后期效果——这种前CG时代的拍摄和后期处理手法其实充满了浓浓的“古早味”,却对后来对西方好莱坞科幻大片都影响颇深。2021年,两部源自经典特摄系列的电影《金刚大战哥斯拉》《新奥特曼》先后回归大银幕,掀起又一个浓浓复古味的科幻电影小高潮。这令人不禁会好奇,到底特摄片里的科幻形象为何会有如此经久不衰的魅力呢?本期“惊奇档案”栏目特别推出特摄科幻专题,就将集中为你展现奥特曼和“小”怪兽哥斯拉的形象流变及其背后的科幻文化风潮。
2021年开年不久,前一年备受特摄迷友期待的日本科幻电影《新奥特曼》(シン·ウルトラマン,也可译为“真奥特曼”)终于放出一段简短预告片,同时宣布于今年初夏上映。因席卷世界的疫情,后期制作被一再延长,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就令大家振奋不已。同样令人在意的还有新奥特曼形象上的大胆变革:这位奥特曼前胸的彩色计时器不翼而飞。计时器堪称奥特曼系列的标志之一,这堪称颠覆性的变化甫一发表便引来老粉的争议,不少人觉得“没那味儿了”。
由日本圆谷制作公司推出的奥特曼系列作为巨大英雄·怪兽特摄的代表作,将在今年7月问世满55周年,《新奥特曼》因而更具有承前启后的含义。这个以电视剧为主的系列,和哥斯拉系列电影一样运用了特摄技术。所谓特摄技术指的是“特效摄影”,它并不新潮,反而充满了前CG时代的“因地制宜”色彩。在前CG时期,特效制作全靠制作人员调整摄像机来完成,相当于给观众的视觉“施展魔法”。
值得一提的是,特摄技术虽然起源于西方,却在日本发扬光大。日本将特摄技术大量融入SF题材——演员们穿上道具服扮演巨大怪物和英雄,制作组用等比例微缩模型和布景拍摄。简单说呢,就是通过人类对物体比例的感知来“制造”特效,比如人穿着皮套站在等人高的房屋模型旁,就会给观众传递出怪物与房屋等高的讯息。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怪兽和超级英雄打斗的场景中山崩地裂、残垣断壁的景象带给观众的感官体验是非常震撼的。
在不了解特摄历史的人眼里,奥特曼系列就是个演员套上道具服扮演巨人和怪兽的“儿童片”,演员只需摇头晃脑,甚至可以一句台词都没有,尤其是当下CG特效发达,这样的儿童片何以让人着迷?但其实在当年,日本特摄片无论是剧情的内涵还是深度都远超欧美同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东映制作的《从宇宙来的讯息》还获得了土星奖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日本特摄片大放异彩的年代,引得日后的欧美大导们竞折腰,比如詹姆斯·卡梅隆年轻时就是一位狂热的特摄片迷,他的电影《终结者》与《阿凡达》的许多定格拍摄手法正是学自看过的特摄片。
除此之外,当年圆谷的制作者们为了传递出趣味性和保有足够的商业热度,对英雄形象的设计下了一番功夫。回顾整个奥特曼系列的长河,很多经典的设计反映了当时的流行文化,也跟不断发展的SF潮流暗暗契合,下面请随笔者一起来河中蹚一趟吧~
现代天外来客:小灰人形象的勃兴
初代奥特曼被设定为来自M87星云的外星人,有着银灰色的皮肤,这某种程度上受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流行的外星人文化的影响。因为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大众中最流行的“现代”外星人形象就是“小灰人”。
1947年在美国罗斯威尔发生的气象气球坠落事件,后来被演绎为外星人飞碟的坠毁,外星人的热潮就此开始。1961年美国人希尔夫妇信誓旦旦称被外星人绑架,当然具体情况是怎样,全凭当事人一张嘴。他们描述的外星人形象是一群灰色的小人,这就是小灰人的“原典”。一传十十传百,小灰人荣登事件记述、都市传说和阴谋论等种种文本的舞台C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各种号称真实的接触事件中,当事人声称的外星人相貌多半都是小灰人的迭代版,以及小灰人坐着小飞碟的加强版,有理由怀疑这些人的证词都是来自同一本都市传说。
众人拾柴,经过数十年的文化强化反馈,小灰人在科幻与流行文化领域就此定格为经典,在文学影视作品或“真实纪录”中共享一些基本的外观特征。他们的外形一般是细瘦的类人动物,身高1~1.4米,头部比例特别大。全身没有毛发,脸上有小巧的嘴和鼻孔,一对椭圆形的眼睛格外硕大。小灰人很少穿戴衣服饰品,裸露的皮肤呈灰、白或银色。这样的形象广为人知,今天人们一提及外星人,马上映入脑海的形象多半是有着银灰色皮肤、E.T.一样大眼睛的小人儿。这些接触事件和虚构作品中的小灰人们,性格即使称不上险恶残暴,也多半神秘莫测,即使是2011年英国科幻喜剧片《外星人保罗》的主角,也在友善中透露着些许不正常的幽默感,这很典型,也很英国。
但奥特曼系列能够独树一帜,离不开圆谷的创作者们拼命添砖加瓦,不断强化他独特的气质。有别于神经质的小灰人,奥特曼和E.T.同为友善的外星人代表,持之以恒地为地球人输送爱、勇气和梦想。在地球上,奥特曼变身后的能量只能支持3分钟,但即使如此他也孜孜不倦地为了地球人而燃烧到熄灯前一秒。这,就是我们的初代奥特曼!
让外星人成为正义的伙伴!
事实上,一开始圆谷并没有非常清晰明确的人形英雄打怪兽的设定,这要从奥特曼企划的前身说起。1963年春,圆谷与富士电视台和日本科幻作家协会合作提出电视剧企划《WoO》,根据当时的英雄潮流将主角WoO设定为一个外星智慧生物,来地球解决怪兽引发的各种事件。但《WoO》从未实际制作就被尘封,圆谷转而全力与TBS电视台合作拍摄特摄电视剧最初的名作《奥特Q》(ウルトラQ)。
《奥特Q》借鉴了此前美国悬疑幻想剧《阴阳魔界》(Twilight Zone),是一部精良的怪兽特摄剧——没错,《奥特Q》的主角是怪兽们。《奥特Q》是奥特系列(没有曼)的开山之作,它首播的1966年1月就是奥特系列的起点。1965年末,为了提前布局接档《奥特Q》,《WoO》企划再次被修订提出,这次被定名为《科学特搜队——百慕拉》。
企划初期圆谷请了初代哥斯拉等众多特摄怪兽的设计者渡边明描绘出主角怪兽百慕拉的形象,主要参考了日本的妖怪鸦天狗。但不同的是,这个企划要制作成日本首个全彩色电视剧,彩色画面的视觉效果要求比起黑白画面更上了许多层楼,对人物形象设计有了更多要求。于是幕后老大圆谷英二拍板说:我们需要一个英雄!
百慕拉的设定因此由半人半鸟怪兽修改为类人的外星人,设计工作也交给了负责《奥特Q》部分美术设计的新人艺术家成田亨。“特摄之神”降大任于斯人也,初代奥特曼的形象将在他的手上初次诞生。
太阳神与报警灯:机械降神
从1965年底到1966年前半,《百慕拉》先改名为《雷德曼》,最终定为接续《奥特Q》的《奥特曼》。成田亨设计的主角英雄形象,也对应每一个企划阶段不断修正。
最开始,成田亨版本的百慕拉像一个戴着日本武士头盔的巨人,头部略显繁复,雷德曼的早期画稿则像头上长蹼膜的巨人。企划进入《奥特曼》阶段后,成田亨又删繁就简,在奥特曼身上实验单纯化的设计理念。很难说当时兴起不久的小灰人形象对奥特曼的企划者有多么大的影响,也许他们只是根据早期科幻文艺的熏陶,选取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参考。但是结果上奥特曼确实具有小灰人的基本要素:浅灰色的肌肤,修长的身体和四肢,简单的五官特别是大大的椭圆咸蛋眼,都透露着一种似人非人的异类感。
但是成田亨显然不想设计一个格格不入的异类,奥特曼于他不单是正义的英雄,更具有近于完美的特质和某种神性。结合前作《奥特Q》的主要情节看,怪兽引发的种种混乱其实是人类内心欲望的表征和恶果,不同的单元剧结尾也不一定解决了该集的问题,时常留下一些令人不安的开放性悬念。到了《奥特曼》则不同,主创人员希望这个英雄尽可能结束每一个争端和乱象,因此赋予了奥特曼远比人类强大的力量和正义且理性的性格,足以排除万难。在主导《奥特Q》怪兽肆虐和人欲狂欢的酒神精神之后,《奥特曼》将秉承理性的日神精神,使狂欢过后一地鸡毛的世界回归正常,两部作品间的思想演进正如尼采《悲剧的诞生》所述的哲学过程。由人类的欲望及其象征——怪兽造成的混乱,在人类自己尽最大努力也无法解决时,奥特曼就是机械降神式前来恢复秩序的最后英雄。
在这个情节构建下,成田亨便将奥特曼当作终结混沌的完美超人来设计,将单纯化的理念凝结其上。身为绝对秩序的象征,奥特曼的外观要达到力与美的和谐统一,在情节中真正展现性格之前就要给人留下正义和理性的印象。成田亨便参考西方古典雕塑,赋予了奥特曼高大挺拔的身材和比例优美的肢体,银色的紧致皮肤下鼓起的肌肉线条象征着高达十万吨的膂力。奥特曼的面部则参考了佛教造像和能乐面具,精简掉鼻子和大部分外耳的五官虽总是静止,却能摆出沉着坚毅的表情,大而单色的眼睛使用明亮的浅色。成田亨还着力塑造了奥特曼的口部线条,使这张嘴即便不能开合,也时时像在微笑——他说,真正的强者总是面带微笑的。
《雷德曼》时期的银底蓝花纹被弃用后,奥特曼的基本配色就全面转向银底红花纹。大面积的银色既体现形似小灰人的异类感,又与太空人、高空飞行员的着装乃至航天器匹配,而奥特曼的头部线条跟飞行员的头盔暗合。除了成田亨的构思,英二老爹也在这方面提出设想:作为以肉体飞行在宇宙间的完美生物,奥特曼皮肤上的银色部分代表无机质,而红色部分就是镶嵌在无机物中的血管,两者的结合构建出生物与非生物嵌合的印象。可惜当时的特摄造型技术很难实现这个设想,所以只能在银色的表皮上用红色带组成纹路,纹路走向配合肌肉的分布产生明暗等视觉效果。初代奥特曼流畅的身体表面最终实现了皮肤和宇航服的统一,又以鲜红的纹路彰显了生命的跃动感,与色调从头冷到脚的小灰人殊为不同。
设计出奥特曼的基本形象并非设计的结束,还要将这个形象应用到拍摄所需的戏服也就是皮套上,这时艺术理念必须和经济盘算讨价还价。接档《奥特Q》的企划一开始就被要求削减拍摄成本,制作全彩色电视剧却提高了预期的总体制作费用,圆谷不得不考虑合理地压缩特摄部分也就是奥特曼在剧中直接出场的时间。于是历史性的标志计时器就此登场——创作班子想出的成本控制策略就是给奥特曼加上彩色计时器,时间一到明灭鸣叫的彩灯还能营造剧情悬念,尤其是在彩色电视屏幕上。这项由现实植入剧中的设定反而成了奥特曼形象的一大标志,五十多年间长盛不衰。历史上很多经典往往来自妥协,这不得不说是潮流的有趣之处。
有了初始形象和皮套,奥特曼的角色还需要一位专业演员的扮演方可成立。当时圆谷相中的是担任过《奥特Q》皮套演员的古谷敏,身高185厘米肢体颀长的“小敏”很符合角色形象,但他不太乐意再穿皮套饰演“没脸见人”的角色。接到圆谷委托的成田亨亲自邀请古谷敏,又捧又哄之下还断言“只有你能扮演奥特曼”,终于打动后者同意。《奥特曼》的真正主角也正是在古谷敏的生动演绎下,展露出活灵活现的英雄形象。古谷敏效法他仰慕的美国演员詹姆斯·迪恩的表演,令奥特曼微弯腰、手张开压低的战斗姿势又成经典。
当年的片场照中,英二老爹对穿着奥特曼皮套的小敏谆谆教诲,“给孩子带去梦想。”这个最初的理想,贯穿了整个奥特曼系列的历史之河。
后来往事与回归初心
但奥特曼初始形象设计者成田亨跟圆谷的意见分歧却日益严重,于1967年彻底断绝了合作。在他眼中奥特曼原本的完美神性设计随着计时器的加入有了瑕疵,后来奥特曼的系列化引入了更接近人类的兄弟和家庭等设定,更令他不满于角色完美性的丧失。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理念,1987年创作了雕塑《MAN的立像》,表达对当年设计的无悔。
成田亨辞世四年后的2006年,圆谷推出短篇特摄剧《生物彗星WoO》,终于将奥特曼的前身企划变为现实。剧中主角WoO平时是可爱的小生物,不过大大的黑色咸蛋眼已经暗示了它与小灰人的渊源。变身成30米高的英雄后,WoO的椭圆脑袋和黑色咸蛋眼更是贴切地再现了小灰人的形象——在当年的后身奥特曼上被神性光辉遮掩的形象。
2018年美国科幻电影《头号玩家》掀起对各类经典IP的怀旧热潮,特摄除了哥斯拉本来有机会多占一席之地——原著小说中,主人公正是变身为初代奥特曼扭转了结局。遗憾的是,圆谷当时仍被经营困难时期埋下的版权纠纷缠身,导致奥特曼未能在电影中出场,这个带有小灰人痕迹的形象错过了借助小灰人的“故乡”美国的电影特效再演绎的绝佳机会。
现在回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许多因为条件限制而诞生的设计,反而焕发出别样的文化趣味。比如奥特曼胸前的计时灯设计被后世大量的SF动画与游戏借鉴,著名的《新世纪福音战士EVA》——今年另一个画上句号的里程碑式SF动画,就使用了“EVA机体内电池只能支撑1分钟自由行动”的设定,成功造就战斗的紧迫感,也引出科幻文化中经久不衰的话题——在未来,人类应当利用何种能源?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这足够我们持续讨论下去了。
回到《新奥特曼》,影片的主要创作者和编剧正是EVA“神话”的缔造者庵野秀明,而他对奥特曼的喜爱几十年如一日。从公开片中奥特曼的静态图开始,《新奥特曼》就体现出主创对成田亨原始设计最大限度的回归和还原。从技术上说,全CG制作的角色不再需要皮套上的拉链背鳍和灯饰、窥孔等附件,更无时间限制与提示限制的计时器存在的必要。可以说正是特摄技术的进步给《新奥特曼》提供了挣脱现实束缚回归设计初心的基础,简短有力的片名因而具有了双重含义:既是新生的奥特曼,也是最真实的奥特曼。成田亨的毕生愿望总算是得到了一些宽慰。
往事如烟,在奥特曼诞生55年后的初夏,我们不妨走进电影院一睹回归原本样貌的英雄,感受这个经典形象又一次焕发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艾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