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觉醒,孩子幸福: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做父母,是一生一世的修行

1 从“无证上岗”到优秀父母:中国家长“爱的必修课”

“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这句话已经成了互联网上人们“指控”父母的证言之一。确实,中国有太多家长是在心理上还没准备好的情况下成为父母的。有的是因为“结了婚就该生孩子”,有的是因为“父母想抱孙子”,甚至有的纯粹是意外……

但是,站在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我想说:“成为父母”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它不是在孩子出生的瞬间就被决定的事情,而是要用一生时间来修习的功课。

因此,请大家也对中国的爸妈们多一份宽容,给我们一点成长的时间。

是的,我说的是“我们”。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位父亲。即便已经从事了10多年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很多时候我依然会感到很崩溃。因此我完全能理解大部分父母的无助。受环境和条件所限,大部分父母并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变化和孩子的成长,这是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根本所在。

所以,作为一个家庭教育老师和心理咨询师,我给自己的工作定位是“陪伴父母成长”。

刚入行的时候,我也像很多咨询师一样,热衷于做亲子关系的个案,尝试“解决”孩子的问题。我做过大量“问题少年”的个案访谈,也带过很多青少年的团体工作坊。而我发现一个现象:绝大多数“问题少年”在经过三四天的团体辅导活动之后,都恢复了“正常”——要知道,这些孩子刚来的时候可不是这么“正常”,他们有的抽烟把酒店地毯烧出几个洞;有的突然把玻璃杯摔到地上;有的作势拥抱我,但却在我后背上用力打了几拳……

活动结束时,父母们很欣喜地把孩子领回去。孩子们回家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不少孩子在几个月之后,又打回“原形”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很快我便发现,问题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孩子成长的环境。

孩子好比是一株花,把它种在营养贫瘠的花盆里,这株花便发育不良;当它被挪到一个土质肥沃的花盆里,这株花不久便欣然绽放。可是当你将它再挪回原来贫瘠的花盆,这株花会怎样呢?这就是孩子被打回“原形”的原因了。

其实,大部分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治疗”,而是需要一个能够真正懂得如何去理解他们、关爱他们、鼓励他们的父母。孩子要的是父母高品质的陪伴,从父母那里获得源源不绝的温暖。倘若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无法提供给孩子爱的养分,便失去了支持孩子成长的力量。而在孩子成年以前,家庭外的心理支持力量,远远不如家庭内的力量那么重要。如果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发生变化,外部的支持力量很难带给孩子巨大的转变。

于是,我开始把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工作重心,从“治疗”孩子,转向整个家庭教育环境的重塑。为了推广这样的家庭教育理念,我们的公益组织(浙江省幸福种子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在过去几年不遗余力地举办了数十场大型家庭教育公益活动(“中国好家风”全国公益行)。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总是遇到家长们类似的抱怨:

“我家孩子真是太难带了,好说歹说就是不听话!”

“我也知道情绪上来时不应该打孩子,但除了动手我实在想不到别的办法了。”

“老师,您看能不能帮我解决一下孩子的问题?”

……

我常常告诉他们:“我理解你们的心情,很想尽快解决问题。今天孩子的问题已经是一个结果,是过去一连串的内因和外缘促成的,我们需要一些时间去探究清楚因果关系,才能对症下药。同时,也需要你们对孩子的成长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你们夫妻俩愿意先来学习亲子教育的一些课程吗?”

很多父母听到这话就“炸毛”了:“什么,让我们来学习?难道不是应该把孩子送来学习的吗?为孩子花多少钱我们都愿意啊!我们已经付出得够多了,什么都给他最好的……”

这是当家庭中出现亲子关系问题时,我们父母最常见的反应:孩子出问题了,需要学习,需要被“改造”。孩子变“好”了,整个家庭就和谐了。

实际上,最需要学习的,恰恰是抱着这种态度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的对象、模仿的榜样。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我们便进入一个全新的角色,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对育儿有太多不了解的事情。面对不断变化的家庭生活,倘若父母惰于学习,我们又如何能要求孩子努力呢?

当孩子开始上学之后,父母一般都有催孩子去上学的经验。孩子睡不醒,慢条斯理地换衣服、吃早餐,父母就跟在屁股后面一直催促,送到学校后还要加上一句“专心听课,好好学习”。可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连腾出几天时间来探索一下孩子成长的规律都觉得麻烦,又凭什么要我们的孩子每周五天都做到“专心听课,好好学习”呢?

那么,我们的工作坊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在短短三四天的时间内让一个“问题少年”的行为发生显著变化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没提供什么灵丹妙药,也没讲什么大道理,只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有爱的环境,让一些真正关爱孩子的老师、助教陪着孩子们,在精心设计的教学体验环节里,让孩子自己去探索、领悟和改变。我们没有要求孩子改变什么,但改变就在自然而然中发生了。

很神奇吗?其实不然。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某些内心需求没有被满足。一旦这些内在需求被满足了,许多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当然,对童年阶段的孩子来说,家庭外部提供的爱的养分,并不能替代亲生父母的爱。因此,许多深层次问题的彻底解决,还需要父母更多地参与。而顽固不化的父母,却往往让孩子已经得到明显改善的问题死灰复燃,致使我们对孩子辅导和训练的效果难以得到夯实。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而每一个家庭都是一盆土壤。当土壤出现问题,而且不愿去改变自己的时候,再优秀的种子也会在成长中扭曲、变形。

所以,当“孩子出问题”了,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从孩子身上找原因。

孩子是一面镜子,可以帮我们检测自己的“家庭土壤”是否出现了问题。

改变土壤,种子自然会按照其生命的节奏优美地生长。

如何为孩子提供充满营养的成长环境,这是这个时代所有中国父母都需要学习的“爱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