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一部科学、实用的家庭教育好教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反思和总结抗疫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我们深感家庭作为社会中最活跃、最富有人性的组织细胞,不仅在卫生安全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组织与教育作用,而且因为一家人在和平环境下被半封闭地限制在家庭生活中,沉浸在“数字鸿沟”下的网络文化生活里,家庭教育能力的强弱对于家人,特别是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许多多的家庭幸运地躲过了病毒的侵袭,却被家庭教育的乏力所困扰。由此,一股强劲的家庭教育思潮被全社会普遍关切,持久地影响着我国社会、家庭、生活和教育的各个层面,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什么是我们所需要的家庭教育,应该如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应该怎样促进家庭教育内容与方法走向科学化、生活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家庭教育已经形成社会普遍共识和行动的情况下,政府支持、学校积极、家庭配合,但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和可操作方法严重短缺。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李浩英副院长推出的这部让广大家长期盼已久的《好习惯重塑全新大脑》是她运用教育学、脑科学知识,经过十多年实践研究的家庭教育力作。该书以创新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着重回答了当今我国家庭教育中的好习惯养成问题,可以说是一部难得的以脑科学为基础、以实用方法为特色的好教材。
该书言简意赅、文字凝练、图文并茂、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其创新理念具有如下三大特点。
第一,科学性。全书所述的道理简朴、深刻、科学。本书第一章提纲挈领,从学理上阐释了好习惯养成与人的大脑发展的关系,为养成好习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作者认为好习惯养成的逻辑起点不是传统的道德论,而是人的大脑发育规律,由此打破了仅从人的生活经验视角论述养成教育的传统与做法。
基于脑科学认知,作者指出好习惯养成的生理机制是人脑的发展。孩子从出生到3岁左右是人的运动能力、情绪控制、词汇记忆、口语表达以及数理逻辑等能力发展的最佳敏感期,也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敏感期。3~6岁,大脑发育与主体的外部行为活动关系进一步紧密,在家长指导下的好习惯养成要将重心放在激发生命成长的内在动机上,与自主能力、胜任感、奖励、环境创设结合起来。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三要素”:第一暗示、第二习惯行为、第三奖赏。作者还提出了习惯养成“六步法”: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和规范、榜样示范、执行、及时评估、形成环境。
第二,可操作性。全书所举的方法简易、可行、高效,具有趣味性。针对家长对孩子自主自律的期望,本书介绍了阅读、情绪控制、睡眠、运动等四种习惯养成的脑科学理论与行为训练方法,全书从第二章开始针对好习惯养成教育的需要,分别对心理行为与对应的大脑皮层区功能关系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分析,指出心理行为倾向与好习惯养成存在必然联系,由此提出适合的养成方法。这些方法的训练在家庭教育中操作简便,为家长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念与方法指导。
为了切实帮助家长指导孩子养成好习惯,作者在上述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验探索,按照大脑发展的基本规律,还精心编制了完整的配套练习,作为循序渐进的亲子实践课程,由家长(或指导教师)与孩子一起完成。从本书附录“实践心得分享”可见,这种训练过程均体现了“三要素”和“六步法”,实效极其明显。
第三,可内化、吸收。全书所用的语言新鲜、活泼、简练,充分体现了“大道至简”的原则。作者将脑科学知识和理论讲述得通俗易懂,所教方法一学就会,而一些理念会令很多家长振聋发聩,如“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应该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又如“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最大,这一点从儿童大脑发育中神经元连接的丰富度上也可以给出例证”。这些话让教育的正确理念深刻地触动家长的内心,可以迅速内化、吸收,纠正过去错误的育儿方法。
家庭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针对专业人员。对于广大家长和教师而言,编写一部科学又实用的好教材的确不易。李浩英教授的这部教材为新时代家庭教育由单纯的伦理性说教转向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实际操作性训练,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因此,本教材是非常值得向社会大力推荐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毕诚
2020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