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性病防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九节 其他性传播疾病

前几节分别讲述了我国《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中所指的8种性病,即梅毒、淋病、艾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根据1975年WHO的性传播疾病概念,除上述重点监测报道的病种外,还有腹股沟肉芽肿、生殖器念珠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阴虱病、疥疮、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传染性软疣等20余种性传播疾病。本章将介绍临床上常见或对人们健康影响较大的其他8种性传播疾病。

一、腹股沟肉芽肿

腹股沟肉芽肿(granuloma inguinale)又称性病性肉芽肿,是由肉芽肿荚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轻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特点是生殖器及附近部位的肉芽肿性溃疡。

(一)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

本病的病原体为肉芽肿荚膜杆菌,1882年在印度由McLeod首次报道本病,1905年,Donovan报道了一种细胞内小体,并认为是本病的病原体,经过培养,发现了肉芽肿荚膜杆菌。该菌长1.5μm、宽0.7μm,为不能活动的革兰阴性杆菌。此菌存在于肉芽肿损害中的单核细胞内,为一卵圆形的小体,即杜诺凡小体。该菌不发生芽胞,与大肠埃希菌中克雷白杆菌有相同的抗原性。组织涂片可见细菌在大的组织细胞的空泡内,有时在多形核白细胞和浆细胞内的多个灶中再繁殖,一直到含有20~30个微生物,成熟后细胞破裂则释放至组织内。

腹股沟肉芽肿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主要发生于黑种人,我国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病可通过性交传染,好发年龄为性活跃期20~40岁之间,常合并其他性病。男女性发病比例为10∶1,常与梅毒同时存在,异性恋者主要侵犯生殖器,而同性恋者多累及肛门。

(二)临床表现

1.潜伏期 本病的潜伏期为8~80日,平均为17日。

2.好发部位 外生殖器、会阴、肛周及腹股沟多见,偶发生于非生殖器部位,如鼻、口唇、四肢。男性好发于包皮、冠状沟、阴茎体、阴茎头及系带;女性好发于小阴唇、阴唇系带和大阴唇。

3.皮疹特点 ①初发为单个或多个皮下结节或坚实丘疹,破溃后形成境界清楚的肉红色溃疡,不痛、易出血,以后溃疡表面有牛肉红色、增生性肉芽组织,边缘高起呈卷边状或呈乳头瘤状增生。②溃疡基底可较干燥,亦可继发感染引起生殖器破坏,有恶臭的分泌物。③分泌物传染性极强,常可自行接种发生卫星状损害,局部淋巴结不大。④多个溃疡可互相融合扩大,无自愈倾向。⑤溃疡面有上皮瘢痕形成,常呈肥厚性,并易导致淋巴管阻塞引起外生殖器假性象皮病。重症时常使外阴、肛门组织破坏,形成严重残毁。

4.系统症状 本病通过淋巴或血液途径播散至其他部位,如口腔、面、眼、唇、咽喉、胸腹、骨骼、内生殖器等部位引起损害,发生率约占6%,常发生于妊娠之后。

5.病程及合并症 病程常为慢性,平均病期2年半,但经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缩短病程。多年迁延病例可发生恶变,终因继发感染而死亡。皮损日久可能演变为鳞癌。

(三)实验室检查

在溃疡边缘处用刀切口,刮取真皮组织碎片或切一块组织,用玻片挤压取材,酒精固定。用姬姆萨或瑞氏染色。镜检查菌在单核细胞内有杜诺凡小体。

病理切片,用HE染色可见损害中心部表皮缺失,溃疡活动性边缘表皮为假性上皮瘤样增生,还有真皮组织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及少数淋巴细胞。用姬姆萨染色可在胀大的组织细胞内见到多囊性分隔空间,其中有1~20个杜诺凡(Donovan)小体。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①病史及感染史;②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初发外生殖器结节、特异性的边缘隆起、牛肉红色无痛性肉芽肿性溃疡;③分泌物涂片或组织病理切片中找到杜诺凡小体。

2.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梅毒硬下疳:本病潜伏期平均为3周,常单发,溃疡表浅,边缘整齐、洁净,3~8周可自然消失,不留瘢痕或仅留轻微瘢痕。梅毒螺旋体检查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

(2)软下疳:本病潜伏期平均为2~5日,常多发,溃疡软,边缘参差不齐或呈虫蚀状,有剧痛,病程短,1~2个月可愈,愈合后有瘢痕。溃疡分泌物检查可见短棒状革兰阴性杆菌,培养可分离出杜克雷嗜血杆菌。

(3)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本病潜伏期平均为10日,外生殖器损害为丘疱疹或小脓疱,破裂后形成的溃疡很小,约10日后自愈,且无疼痛,常不为病人注意。本病引起的腹股沟横痃为淋巴结化脓穿孔形成的多数瘘管,易与腹股沟肉芽肿相鉴别。

(4)阴茎癌:阴茎的腹股沟肉芽肿常误诊为阴茎癌,一般在手术前病理切片或手术后组织学检查方得到纠正。

(5)尖锐湿疣:肛周的腹股沟肉芽肿常误诊为晚期尖锐湿疣,组织涂片查到杜诺凡小体可确诊。

(五)治疗

本病首次治疗方案选复方磺胺甲唑片(复方新诺明),每次1.0g,口服,每日2次;或多西环素(强力霉素)100mg,口服,每日2次;替代方案选用环丙沙星750mg,口服,每日2次;或用红霉素500mg,口服,每日4次。

上述药物可任选一种,用药时间至少3周。用药要持续到损害完全消失。如用药少于3周,虽可达到痊愈,但容易复发。经上述治疗皮损不见好转者,应考虑加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1mg/kg,静脉注射,每8h 1次。

局部溃疡可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清洗后,外用红霉素或四环素软膏。对瘢痕引起的畸形,可用手术治疗。

(六)预防

预防:①避免性乱;②保持外阴清洁;③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二、生殖器念珠菌病

生殖器念珠菌病(genital candidiasis)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和念珠菌性龟头炎(candidal balanitis)。VVC发病率较高,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1次,40%~45%妇女患2次以上。<5%的妇女可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生殖器念珠菌病的病原体是念珠菌,其中最主要的是白色念珠菌。研究表明,自女性阴道分泌物分离的念珠菌中85%~90%为白色念珠菌,其致病性最强。念珠菌是双向型单细胞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健康人口腔、皮肤、阴道和肠道等处均有存在,并可互相感染。无症状时表现为酵母细胞型,侵犯组织和出现症状时表现为菌丝型。正常情况下,寄生于人体的念珠菌呈酵母细胞型,一般不致病,但某些因素(如糖尿病、妊娠、口服避孕药、使用抗生素及皮质激素等),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局部环境发生改变时,就可引起念珠菌大量繁殖发展为菌丝型,侵犯组织而产生病变。

念珠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念珠菌的毒力、数量、局部内环境及机体的功能状态等。一般说来,决定念珠菌致病力的因素有以下5个方面:①黏附力;②菌丝型和酵母型的形态;③菌细胞表面的多糖毒素及“念珠菌毒素”;④细胞表面成分;⑤细胞外酸性蛋白酶等细胞外酶。念珠菌感染首先是黏附于宿主的上皮细胞上,在上述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形成感染灶,引起疾病。

胃肠道可能是阴道念珠菌带菌或感染最根本的来源。在患有RVVC妇女中,人肠道作为再感染的病因学作用目前尚有争论。Miles等在RVVC妇女中,发现从直肠中100%培养出念珠菌。因而支持了肠道是阴道感染的主要来源的论点。有人用局部药物治愈阴道感染,但因直肠感染病灶持续存在,而仍能使阴道再接种。另一些学者发现,在RVVC病人中,直肠和阴道念珠菌培养结果并不一致。念珠菌性阴道炎存在时,而直肠培养阴性。在一组对照研究中,口服制霉菌素可减少肠道念珠菌的带菌率,但仍不能防止和减少阴道念珠菌病的复发。相反,一些妇女有持续性肠道念珠菌带菌状况,但并不出现阴道带菌。但多数学者仍认为持续性肠道带菌很可能是阴道的再感染源。特别是在菌株分类时发现大多数患者直肠和阴道分离得到的菌株是相同的。

(二)影响因素

1.宿主的易感因素

(1)妊娠:妊娠期间,阴道带菌率和产生症状性阴道炎可增高,特别在妊娠最后的3个月时发病率增高更为明显。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在妊娠期间也最为常见。一般认为:较高的性激素水平可使阴道壁上皮细胞蓄积多量糖原,为念珠菌生长和芽管形成提供了极良好的糖原。Slough报道156例产科检查中,阴道念珠菌感染率为29.5%。在344例妇科检查中,感染率为17.4%。Pichhardt统计11个不同的报道,共计13450例非妊娠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是0.08%~61.7%,平均17.6%。他同时还统计21个资料,共计5305例妊娠妇女,其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生率是0.74%~66.6%,平均30.2%。说明念珠菌性阴道炎在妊娠妇女中容易。此外,妊娠时阴道黏膜充血,分泌亢进,黏膜组织润软,更能促进念珠菌生长。

(2)口服避孕药:研究表明,应用含大量雌激素的避孕药能增高念珠菌的阴道带菌率,一般在服药6~9个月之后出现。Poler等报道13例,其中3例口服制霉菌素治疗无效,停服避孕药后症状才消失。最近发现服低雌激素量避孕药妇女,其阴道念珠菌带菌率无明显升高。

(3)糖尿病:未控制的糖尿病易感染症状性念珠菌阴道炎。另外,糖尿病病人的外阴常被含糖量很高的尿液污染,有利于念珠菌的生长。

(4)抗生素:长期口服较大剂量的广谱抗生素可使VVC发病率增高。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氨苄西林和头孢菌素等不仅能使VVC的症状加剧,而且还能使无症状的阴道带菌率由10%增加至30%。口服或阴道局部应用抗生素可使阴道寄生的微生物的生态状况有所改变,造成菌群失调,白念珠菌得以繁殖。因此,正常健康妇女阴道内的自然菌群对念珠菌起了拮抗作用,阻止念珠菌出芽和向黏膜上皮细胞侵犯。其中最主要的是阴道乳酸杆菌。Auger发现在症状性阴道炎的妇女中,阴道培养的乳酸杆菌量减少。乳酸杆菌可能是通过下面的几个方面与念珠菌抗争:①营养的竞争;②干扰念珠菌黏附于阴道上皮细胞;③产生细菌素抑制念珠菌增殖和出芽。

(5)其他:在其他一些因素中,如穿紧身而不通气的内衣裤,使局部湿度增高,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也增多。念珠菌与血清铁、锌之间的关系尚有争论。

2.阴道自然防御机制

(1)体液系统:即使严重免疫球蛋白缺陷的病人对念珠菌也不易感。急性阴道念珠菌感染时,可出现阴道局部和全身的血清学反应,在宫颈分泌物中出现IgA。局部抗体的防御作用尚不太清楚,因为在复发性感染的病人中并不缺少抗体。

(2)吞噬系统:体外实验证实人中性粒细胞1h能吞噬(92±3)%并杀死(29%)白念珠菌芽胞。将剂量为1.5×107/100g体重的白念珠菌静脉注入大鼠,70%以上在5min内从血中清除。吞噬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数量、趋化性和吞噬杀菌能力在限制产生全身感染和侵袭深部组织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念珠菌阴道炎分泌物检查中,缺乏吞噬细胞。

(3)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缺损的病人常易患念珠菌感染。在阴道黏膜正常防御机制中,淋巴细胞起了重要作用。事实上,许多患有VVC的成年妇女对多种抗原,包括念珠菌的皮肤迟发过敏反应正常。同时,这些妇女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对有丝分裂增殖反应是完整的。有人提出这种假设:可能是淋巴细胞亚群或血清因子引起阴道黏膜淋巴细胞或效应细胞的抑制。

(4)阴道菌群:阴道自然菌群在抗念珠菌带菌和感染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乳酸杆菌。

(三)传染与流行的特征

本病好发于青春期到绝经期妇女,无症状的健康育龄妇女阴道中,念珠菌的检出率为20%左右,糖尿病、妊娠、口服避孕药等可使带菌率明显升高。

阴道念珠菌病传染的来源尚不太清楚,可能是不洁的手、洗澡水、浴盆、浴巾、衣裤、未消毒的纸、被褥,检查器械和性交等途径传染的。有人认为妇女本身的肠道是阴道念珠菌重复感染的主要来源。阴道念珠菌病虽然感染的原因很多,其中与性生活有关的因素目前已被重视。

国外的研究表明,与患阴道念珠菌病的妇女有性接触的男性,其生殖器念珠菌病的感染率为69.4%;患阴道念珠菌病的妇女,其配偶阴茎念珠菌的检出率是对照组男性的4倍;与念珠菌阳性的男性有性接触的妇女中,其阴道念珠菌病的感染率为80%,而与念珠菌阴性的男性性接触的妇女中,其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仅为32%。由此说明,生殖器念珠菌病与性接触的关系较为密切,阴道念珠菌病和念珠菌性龟头炎可以通过性接触相互传播。

(四)临床表现

1.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 外阴瘙痒和白带增多是外阴阴道念珠菌的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1)外阴瘙痒:外阴瘙痒是本病常见的症状,重者奇痒难忍,坐立不安,影响工作和睡眠,并常伴有外阴烧灼感或阴道疼痛,有时伴有排尿不适。

(2)白带增多:白带呈奶酪祥或豆腐渣样,有时呈水样或脓性,症状常在月经前1周出现或加重,此时体内雌激素过多,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量增高。妊娠时也可因性激素代谢改变使症状加重。

临床检查时病人外阴皮肤红、肿、热、痛,小阴唇内侧、前庭、阴道黏膜充血明显,重者黏膜表面有浅表溃疡。黏膜表面附着有白色膜状物或豆腐渣样分泌物(图2-28)。

图2-28 念珠菌性阴道炎

2.念珠菌性龟头炎 本病常侵犯龟头,也影响包皮,又称念珠菌包皮龟头炎。主要表现为包皮、龟头及冠状沟部的红肿充血,局部有小红丘疹、小水疱,甚至有脓疱出现,破溃后形成小片糜烂面。病人感觉刺痒明显。如侵犯尿道黏膜,可产生尿频、尿急、尿痛等(图2-29)。

图2-29 念珠菌性龟头炎

有部分病人感染后不出现任何症状,成为带菌者,在本病的流行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

(五)实验室检查

1.直接镜检 女性用较长的消毒棉拭子取阴道、子宫颈或阴道壁上的乳白色薄膜,男性刮取阴茎龟头、冠状沟或包皮等皮损处表面鳞屑,将标本用10%的氢氧化钾或生理盐水制片,镜下观察可见成群的卵圆形孢子和假菌丝,尤其是找到假菌丝时说明念珠菌处于致病阶段,对诊断更有意义,阳性检出率为60%。

2.染色检查 可用革兰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法或PAS染色法染色后镜检,涂玻片时,加一小滴无菌等渗盐水或10%氢氧化钾溶液,微加热后,镜检,阳性较强。革兰染色孢子和假菌丝呈蓝色;刚果红染色、PAS染色时,孢子和假菌丝呈红色,阳性检出率为80%。

3.培养 涂片检查阴性者可进一步进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受检标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上,置37℃温箱内,孵浴24~48h后观察,可见大量乳白色菌落生长,菌落涂片检查可见大量芽生孢子,即可进行诊断。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可进行诊断。对临床表现不典型或需确诊本病时,应结合实验室检查。

2.鉴别诊断 引起生殖器感染的原因很多,特别是妇女阴道炎,且临床表现相似,应予以鉴别。

(1)非特异性阴道炎: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等引起。表现为白带增多,呈脓性、浆液性或泡沫状,无凝乳样或豆腐渣样分泌物。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可见相应的细菌,而无念珠菌。

(2)滴虫性阴道炎:表现为白带增多,呈黄绿色或黄白色,常带泡沫,有腥臭味。另外可有外阴痛痒、性交疼痛,以及子宫颈或阴道壁红肿、斑点状出血和草莓样外观,分泌物镜检可见活动的滴虫。

(3)细菌性阴道病:常由加特纳菌引起。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白带特点:①灰白色或灰绿色,均质如面糊状;②pH 5.0~5.5;③胺试验有鱼腥味。用10%KOH溶液1滴加入分泌物中,可闻到鱼腥样臭味;④分泌物可找到线索细胞和革兰阴性球样短杆状加特纳菌。线索细胞是一种上皮细胞,表面存有大量加特纳菌,外观呈胡椒粉样(图2-30)。

图2-30 细菌性阴道病

(4)外阴湿疹:外阴瘙痒,有渗出、糜烂、抓痕或肿胀,外用类固醇皮质激素类霜剂、氧化锌糊剂或黑豆馏油软膏常有良效。无奶酪样或豆腐渣样白带。实验室检查无念珠菌的孢子及菌丝。

(5)包皮龟头炎:一般包皮龟头炎常发生在包皮过长的病人,多因局部卫生差而发生炎症。临床表现可有局部红肿、糜烂、渗出,但没有白色奶酶样斑片损害,实验室检查无念珠菌的孢子及菌丝。

(七)治疗

如仅查到念珠菌而无临床表现者,则不需治疗;如表现出临床症状则应及时治疗。

1.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 VVC的治疗主要是局部用药。

(1)局部用药。

1)抗霉菌药物:制霉菌素片或咪唑类抗真菌药栓剂,如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布康唑、达克宁栓、制霉菌素(米可定)泡腾片等,每晚1个,塞入阴道深部,共1~2周。

2)外阴炎可局部外涂抗真菌霜剂,如克霉唑霜、咪康唑霜、益康唑霜、酮康唑霜等。

3)3%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阴道,每日1~2次。

(2)口服用药:对用上述方法治疗效果不好者,可内服下列药物。

1)酮康唑:每日400mg,共用5日。

2)氟康唑:150mg,单剂量一次口服。

3)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或200mg,每日1次,连服3日。

(3)一般性治疗:主要是消除诱因,改变阴道酸碱度,造成不利于念珠菌生存的条件,可用碱性溶液,如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及阴道,10次为1个疗程。停用不必要的全身或局部抗生素,停用雌激素及雌激素含量高的口服避孕药;及时治疗糖尿病,不用紧身不透气的内裤,改用透气性良好的纯棉内衣。

2.复发性及慢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治疗 在1年内,至少有4次阴道分泌物真菌检查为阳性,并同时伴有临床症状,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称为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在第1次急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感染经治疗后阴道分泌物真菌检查已转为阴性,白带形状也正常,但外阴阴道暗红,病人有持续外阴瘙痒症状,称为慢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对于上述病人,除纠正诱发因素外,还应考虑肠道念珠菌病或性伴侣重复交叉感染的可能,除采用局部治疗外,还必须进行全身治疗并同时治疗性伴侣。

(1)制霉菌素:口服,每次50万u,每日3次,7日为1个疗程。以后月经前后阴道内用制霉菌素各5日,每日1次,每次50万u,阴道局部连续用药3个月,作为巩固性治疗。

(2)酮康唑:口服每次400mg,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

(3)氟康唑:第1日一次口服200mg,第2日一次口服100mg。

(4)伊曲康唑:口服每次200mg,每日2次,1~2日为1个疗程。

3.念珠菌性龟头炎的治疗 本病一旦确诊,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可很快起到满意疗效。常用的药物有克霉唑霜、达克宁霜等。外用,每日2次,连用1~2周。伴有尿道炎的病人可同时口服抗真菌药物,个别严重病人可口服伊曲康唑,每日200mg,连服3日。

4.妊娠合并真菌感染的治疗 抗念珠菌药物是否有致畸作用尚未肯定。因此,在妊娠头3个月内不宜使用抗念珠菌药物。妊娠4~8个月可采取外阴阴道局部用药,以免分娩时污染婴儿,哺乳期妇女可局部用抗念珠菌栓剂或霜剂治疗,7~14日为1个疗程。

(八)预防

(1)保持外阴干燥、清洁,勤换内裤。

(2)提倡淋浴,避免池浴。

(3)积极防治诱发因素,避免使用类固醇类皮质激素。

(4)应对病人配偶及性伴侣一起检查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杜绝婚外性行为。

三、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1984年前称为加特纳菌性阴道炎(Gardnerella vaginalis vaginitis),是由加特纳杆菌与某些厌氧菌共同作用而引起。由于此病炎症不明显,分泌物中白细胞稀少,故称其为阴道病。

(一)病原学

1955年,Gardner和Dukes首先描述并报道了从病人中分离到一种革兰阴性杆菌,认为是致病菌,命名为阴道嗜血杆菌。近年来根据DNA分析,电镜观察及DNA-DNA杂交研究,发现没有一个菌属和它的基因有关。1980年,Greenwood等建议,确定一个新的菌属——加特纳杆菌属。目前阴道加特纳菌(GV)是该菌属唯一的菌种。

GV是革兰阴性或有变异的球菌样小杆菌,菌体长0.3~0.5μm、宽0.1~0.2μm,两端呈圆形,无荚膜,无鞭毛。电镜检查显示细胞壁有一种独特的薄片叠成的结构,并含有一种革兰阴性菌才有的脂多糖。

正常阴道菌群绝大部分由各种兼性厌氧的乳酸杆菌属组成,如乳酸杆菌、金氏乳酸杆菌。这些菌种产生乳酸、过氧化氢及其他调节阴道菌落时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在BV病人阴道内不存在或仅少量存在上述菌属。

(二)流行病学

有关BV的发病情况各家报道不一,在美国,普遍妇科门诊病人中BV占17%~19%,而性病门诊中BV病人占24%~37%,孕妇中BV的发病率则介于两者之间,为16%~29%。

BV是否能通过性传播,目前尚有争议。支持性病传播的实验依据有:①有病妇女的配偶约90%尿道可检出加特纳杆菌,尿液培养阳性率高达79.91%,配偶未经治疗则妇女的重复感染率高。②在性关系混乱的人群中,本病流行率高。不同意者则提出有人在52名处女中发现6名BV病人,发病率为12%。此外,应用宫内节育的妇女中BV发病率达18.8%,而正常妇女为5.4%。

(三)发病机制

正常妇女阴道分泌物的细菌较多,达到每毫升液体1010个菌落形成单位(CFU)。其中主要有乳酸杆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及大肠埃希菌等。主要的厌氧菌有消化链球菌属、消化球菌、厌氧乳酸杆菌、类杆菌等。

正常育龄妇女,由于激素的作用,阴道壁上皮细胞增生,其表层细胞含有丰富的糖原,非常有利于兼氧乳酸杆菌生长,这种细菌占阴道细菌的90%以上。这种乳菌杆菌的大量存在,就抑制其他致病性杂菌的生长,在阴道内形成了一个正常的生态平衡。

当因某些原因引起阴道微生物生态平衡失调时,致病性厌氧菌和加特纳菌会生长过盛。这些原因包括:①雌激素水平低,阴道上皮萎缩,细胞糖原减少,不利于乳酸杆菌生长;②使用抗生素或肥皂等碱性液体过度冲洗阴道,抑制乳酸杆菌生长;③性乱、性交频繁,因精液pH为7.2~7.8,亦有利于阴道加特纳菌和厌氧菌生长。

在BV时,兼氧性乳酸杆菌大量减少,菌数由1010CFU减少到107CFU,而且正常的妇女阴道内乳酸杆菌大都是兼氧性乳酸杆菌。而BV病人大都是H2O2酶阴性的厌氧乳酸杆菌(表2-5)。

表2-5 正常妇女与BV病人阴道菌群

由于厌氧菌产生的脱羧酶,可激发加特纳菌产生某种氨基酸,产生挥发性胺类,释放出难闻的鱼腥臭味,胺类使pH上升,抑制了乳酸杆菌繁殖,黏附有细菌的阴道表皮细胞脱落,使阴道分泌物增多,从而导致本病。由于菌群紊乱,阴道炎症并不很明显,分泌物中的细胞稀少,故称其为细菌性阴道病比阴道炎更为恰当。

(四)临床表现

1.自觉症状 阴道自觉症状灼热感、性交痛、外阴瘙痒。

2.阴道分泌物特点

(1)白带增多、灰白色、稀薄均质性,面糊样黏稠非化脓性,偶呈泡沫状。

(2)鱼腥样臭味,此为分泌物中含胺量增高所致。

(3)阴道分泌物pH 5~5.5(正常4~4.7)。

3.阴道检查所见 黏膜充血,呈灰红色、轻度水肿,分泌物呈均质性,常黏于阴道壁,像一层薄膜有弥漫性光泽。

(五)实验室检查

1.分泌物涂片镜检 取少量分泌物制成湿涂片,可发现一些阴道脱落上皮细胞表面有特殊斑点或颗粒,如同撒上一层面粉,细胞边缘变得不规则、毛糙,这种细胞被称为“线索细胞(cluece Et),是因为大量细菌附着在上皮细胞表面造成。本病阴道分泌物中可有10%~50%线索细胞,同时上皮细胞多于白细胞。

2.胺试验 取适量分泌物加1滴10% KOH溶液会释放出鱼腥样气味,这是因为分泌物中胺含量增高,在碱性环境中变成挥发性氨逸出,发散出鱼腥臭味。

3.革兰染色镜检 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可见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增加。用放大1000倍(接物镜100×)显微镜观察3~5个视野,计算乳酸杆菌和加特纳菌的数量变化。细菌性阴道病阳性可见混合菌群,不仅有加特纳菌,还有其他革兰阴性和阳性杆菌,而乳酸杆菌无或只有+或++。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阴道分泌物增多、灰白色、均质性、稀薄并带有鱼腥臭味的特点,临床应高度怀疑,结合实验室检查涂片找到“线索细胞”,胺试验有鱼腥臭味或革兰染色镜检,查到加特纳菌即可诊断。

此病主要与真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相鉴别,鉴别要点见表2-6。

表2-6 细菌性阴道病与真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的鉴别比较

(七)治疗

(1)甲硝唑(灭滴灵):250mg,每日3次,连服7日;500mg,每日2次,连服7日。

(2)氨苄西林:0.5g,每日4次,连服5~7日。

(3)哌硝噻唑:0.1g,每日3次,连服7~10日。

(4)四环素:100mg,作为栓剂,置入阴道深部,每晚1次,共10日。

(5)磺胺噻唑(ST):0.5g,作为栓剂,置入阴道深部,每晚1次,共10日。

(6)1%乳酸或醋酸溶液阴道灌洗,以恢复正常生理环境,增加阴道抵抗力,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7)治疗期间禁性生活,男女双方应同时治疗。

(八)预防

(1)维持正常雌激素水平。

(2)避免使用抗生素、肥皂等碱性液体过度冲洗阴道。

(3)节制性生活,避免性乱。

四、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s vaginitis)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阴道炎。由于其可通过性交传染,故列为性传播疾病范畴,但男性感染阴道毛滴虫大多无症状。

(一)病原学

阴道毛滴虫呈梨形,虫体顶端有鞭毛4根,后端有鞭毛1根与波动膜外缘相连,虫体借助鞭毛的摆动和波动膜的扑动进行螺旋状运动。生活史较简单,只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滋养体活力较强,能在3~5℃温度下生存21日,在4~6℃时生存20~60min;在半干燥的环境中生存10h;在普通肥皂水中也能存活45~120min。最适宜此虫生长繁殖的pH为5.5~6,pH<5或>7.5可阻止其生长。月经期前后,妊娠期或产后,阴道内pH增高,隐藏在腺体或阴道皱襞中的滴虫常得以繁殖,引起炎症发作。它消耗或吞噬阴道内的糖原,阻碍乳酸的生成。阴道毛滴虫属厌氧性寄生原虫,主要寄生于阴道,也可寄生于尿道、子宫、尿道旁腺等处(图2-31)。

图2-31 阴道毛滴虫病的阴道分泌物

(二)流行病学

阴道滴虫病遍及世界各地。据统计,美国每年妇女感染人数约为300万,滴虫的感染率与性接触的次数有关。成年处女感染率几乎为零,而妓女或有其他性病者中,感染率高达70%。估计在15~45岁的妇女中10%~15%有滴虫感染,但发病率(有症状者)一般较低,妇女罹患阴道滴虫病,其丈夫约有13.3%患滴虫性尿道炎。

1983年,日本高田氏统计1316名已婚妇女的阴道滴虫检出率为17.67%。未婚妇女检出率为10.4%。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感染率为20%~38.4%,70年代本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性病的传播,阴道滴虫病的发病率又有明显的上升,以性功能旺盛期为易感年龄。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本病的传染源是滴虫病病人,主要通过性交直接传染,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游泳池、坐式马桶等间接传播。

(三)发病机制

关于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根据研究发现可能与下列3种方式有关:①阴道毛滴虫黏附于上皮细胞上并做阿米巴样运动,造成对细胞的机械性损伤;②阴道毛滴虫释放某种细胞毒性物质,对中性粒细胞有毒性作用,使正常的细胞失去保护;③阴道局部的其他细菌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的存在,改变了阴道的局部内环境,使阴道内酸碱度改变,并引起组织坏死,有利于阴道毛滴虫的生长繁殖。健康妇女阴道因乳酸杆菌作用,pH维持在3.8~4.4之间,可抑制其他细菌生长,不利于滴虫生长,称为阴道的自净作用。然而滴虫在阴道中消耗糖原,妨碍乳酸杆菌的酵解作用,影响乳酸浓度,从而使阴道pH转为中性或碱性。妊娠及月经后的阴道生理周期,使pH接近中性,这些都有利于滴虫繁殖,因而感染率和复发率都高。

根据其抵抗力强的特点,证明滴虫脱离人体后也容易传播。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为4~7日。起病可急可缓。

滴虫性阴道炎主要为阴道分泌物即白带增多,分泌物呈黄绿色,外观呈泡沫状,有腥臭味;若合并化脓性细菌感染时,则白带呈脓性;阴道黏膜有出血时,则为赤带。由于分泌物的流出,刺激外阴局部,约有1/3病人出现外阴瘙痒、阴道烧灼感、性交痛,部分病人有尿道炎、膀胱炎或子宫内膜炎,发生尿痛、尿频、血尿或排尿困难等。上述症状常在月经期前后、性交以后或妊娠和分娩后加重。由于白带增多妨碍精子的存活,加之阴道毛滴虫能吞噬精子,久患滴虫性阴道炎者,可导致不孕。如果妊娠合并滴虫性阴道炎、膀胱炎,常导致胎膜羊膜炎,容易发生胎膜早破、早产。

临床检查可见外阴弥漫性红斑,阴道黏膜和子宫颈阴道部明显充血,并有出血点,呈特殊的草莓样改变,阴道内有数量不等的泡沫状白带。

大部分病人具有上述的特殊临床表现和典型的阴道壁改变。约有20%病人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没有特殊的病理改变,这些病人需临床检查后才能确诊。

(五)实验室检查

1.阴道分泌物悬滴液检查法 方法是取病人阴道及后穹窿处的分泌物,混于滴有生理盐水的玻片中,在低倍镜下观察是否有活动的滴虫。若有,诊断即可成立。本法在有症状的病人中,阳性率可达80%~90%。

本法简单、经济、快速,但受条件及取材方法的影响较大。

2.涂片染色法 将分泌物涂于清洁的玻片上,待自然干燥后用不同方法(如革兰染色、巴氏染色等)染色,于涂片中可见到滴虫,同时还可见到细菌、真菌及白细胞。当病人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悬滴法检查阴性时,可采用本法进一步明确诊断。

3.培养法 将阴道分泌物置于肝浸汤或蛋黄浸液培养基中,在37℃温箱中培养48h,然后进行镜检。本法比较繁琐、费时,但检出率较高。本法有助于症状轻微病人、带虫者或慢性病人的诊断。

4.免疫学检查 ①直接免疫荧光法:该法阳性率可达86%,但操作较复杂,需要特殊设备,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②酶联免疫吸附测量法:此法易于操作,设备要求不高,其阳性率为77%~93%;③多克隆抗体乳胶凝集法:本法简便易行,敏感性及准确性均较高,有望临床进一步应用。

采样要求:取分泌物前24~48h避免性交、阴道灌洗或局部用药;取分泌物前不作双合诊,窥器不涂润滑剂。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体征,再结合实验室检查,在分泌物中找到滴虫,即可诊断。

2.鉴别诊断 滴虫性阴道炎应与真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相鉴别。

(1)真菌性阴道炎:其主要症状为外阴奇痒伴白带增多,典型的白带呈白色豆腐渣样或凝乳样,检查见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有白色片状薄膜,不易擦除,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革兰染色后可见芽胞或菌丝。

(2)细菌性阴道病:病变较轻,自觉症状轻微,白带稍多而有鱼腥味,分泌物检查可见相应的细菌。

(七)治疗

1.局部治疗

(1)增强阴道的防御能力,用0.5%~1%乳酸或醋酸,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每日1次。

(2)甲硝唑(灭滴灵)200mg,用于阴道冲洗或每晚塞入阴道1次,10日为1个疗程,或用乙酰胂胺1片,或卡巴胂20mg,用法同甲硝唑。

(3)曲古霉素1万u,用于阴道冲洗或每晚塞入阴道1次,10日为1个疗程。

2.全身治疗 滴虫性阴道炎病人常并发泌尿系统及肠道内滴虫感染,加上滴虫不仅寄生于阴道及阴道黏膜的皱折内,而且可深藏于宫颈腺体中以及泌尿道下段,单纯局部用药不易彻底消灭滴虫,要结合全身用药才能根治。

(1)甲硝唑(灭滴灵)200mg,每日3次,共7日;或甲硝唑2g,一次口服;或甲硝唑0.5g~1g,每日2次,共7日。治疗后查滴虫转阴性时,应于下次月经后继续治疗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24h内禁止饮酒。甲硝唑对啮类动物有致癌作用,对细菌也有致突变效应,为慎重起见,在妊娠头3个月内不应使用,可在妊娠3个月以后,一次口服甲硝唑2g。

(2)曲古霉素10万u,口服,每日2次,连服5~7日。

(3)哌硝噻唑0.1g,每日3次,口服,7~10日为1个疗程。

3.治疗期间应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性交 为了彻底根治,应坚持夫妻同治。对反复发作者的丈夫更有必要同时口服甲硝唑治疗。月经后因阴道酸碱度改变,常致滴虫病复发,故对治疗者应随访复查,最好局部继续用药3个月,以巩固疗效。为避免感染,病人内裤及洗涤用的毛巾应煮沸5~10min,以消灭病原体。

4.治愈标准 在治疗后检查滴虫已为阴性时,仍应每次月经后随访复查阴道分泌物,经3次(即3个月)检查均为阴性,方为治愈。

(八)预防

洁身自爱,固定一个性伴;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普查普治工作,发现滴虫病人或无症状带菌者应积极治疗。

严格实施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禁止滴虫病人及带虫者进入游泳池。废除公共浴盆,提倡淋浴。废除出租游泳衣及浴巾。改坐式厕所为蹲式。

医疗卫生单位要做好器械的消毒及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五、阴虱病

阴虱病(pediculosis pubis)是由阴虱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夫妇常同时感染,亦属于性传播疾病。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根据虱的形态和寄生部位不同,可将其分为头虱、体虱和衣虱3种。分别寄生在人的头发、内衣和阴毛上。均吸人血而生活,叮刺吸血的同时放出有毒的唾液。叮刺及毒液,均能引起瘙痒性皮炎。衣虱可传染回归热、流行性斑疹伤寒及战壕热。阴虱似乎不散布传染病,但个别报道在某种情况下,有传染斑疹伤寒的可能。

阴虱较头虱及体虱宽短,雌虱体长1.5~2.0mm,雄虱体长0.8~1.2mm,有足3对,前足细长,其余2对足有钩形巨爪。阴虱畏光喜阴,通常以巨爪紧握住阴毛和肛毛。偶见播散到腋毛,甚至眉毛或睫毛上。以吸吮人血维持生活。一般是抓住附近的毛发,而用口器吸人体的血液,也可趴伏在皮肤上而像灰黄色小粒,一般限于阴毛或下腹部,虱卵附着在阴毛上,为铁锈色或淡红色小点状,有时似点状血痂。

虱卵经6~8日后孵化成若虫,若虫经13~17日后变为成虫而有繁殖的能力。因此,从卵发育至成虫需要20~26日,成虫约存活1个月,脱离宿主肌体后24h死亡。若虫不吸血,雌、雄成虫均吸血,一般在晚间人体静息时吸血,阴虱吸血刺咬皮肤时,其唾液腺分泌物中含有抗凝血素和溶血素注入人体,并引起皮肤瘙痒。雌虫产卵时分泌胶液,可牢固地粘在毛发或纤维织物上。

(二)流行病学

本病近年来在美国、西欧均有流行,主要由性行为传播,特别是未婚青年。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为15~19岁。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前阴虱病广泛流行,夫妻常同时患病,新中国成立后本病曾一度少见,近几年来随着其他性病的增多也有所增多。本病的传染源为阴虱病患者,通过性交传染给正常人,通过其他途径如卧具或内裤传播比较少见。阴虱活动力较差,故离开人体后存活时间不长。

(三)临床表现

阴毛部位及其附近瘙痒,搔抓引起抓痕、血痂或继发脓疱疮、毛囊炎等感染。偶然发生青斑(macnlaecerleae),直径约0.5cm,呈灰青或淡青色,不痒,指压不褪色,常见于股内侧、腹部及腰部,可能由于阴虱吸血时,唾液进入血液,而使血红蛋白变色,虱咬处有微量出血,变为青斑。杀灭阴虱后,青斑可继续存在数月。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好发部位的皮肤瘙痒、继发性的皮肤损害、灰蓝色斑及患部查见卵虱即可做出诊断。常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阴部瘙痒症 阴部瘙痒,可有抓痕、血痂甚至轻度苔藓样变。但瘙痒不仅仅局限于阴毛覆盖部,无青灰色斑片,无传染性,局部阴虱及虱卵检查阴性。

2.阴部湿疹 阴部瘙痒,皮疹多形性。无青灰色斑片,无传染性,局部阴虱及虱卵检查阴性。

3.阴部神经性皮炎 瘙痒剧烈,明显苔藓样变化,无传染性,局部阴虱及虱卵检查阴性。

(五)治疗

本病的治疗并不困难,在剃除阴毛的情况下数日即可治愈。剃除阴毛后,局部涂10%的硫黄软膏。20%的苯甲酸卞乳剂或疥灵霜等即可治愈。如果病人要求不剃阴毛的情况下尽快治愈,可选择下列药物。

1.除虫菊酯 本药安全有效,有香波和液体剂型。用药涂于患病部位,保温10min后用温肥皂水彻底洗净、擦干,用细梳将死虱及虱卵除去,一般1次即可治愈。若有活虱卵,可1周后再重复治疗1次。

2.扑灭司林(二氯苯醚菊酯) 为人工合成的除虱剂,稳定耐热,具有残留活性,在毛干内可存留数周之久。用时将1%的扑灭司林霜剂涂于患处,10min后洗去。为保证效果可在10日后再涂治1次。

3.50%百部酊 将100g百部酊浸于200ml烧酒中,浸泡充分后,用20~30ml药物涂搽生虱部位,每日涂2次,于第3天洗去药物,用细梳去除虱卵。

治疗时内裤、被褥应同时消毒,注意清洁卫生,性伴侣或夫妇应同时治疗。

(六)预防

(1)避免性乱。

(2)内衣、内裤及被褥经常消毒,保持清洁。不用他人内裤、浴巾等用品。

(3)不用公共坐便。

六、疥疮

疥疮(scabies)是由疥螨寄生于人体皮肤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也可经性交传播,故也将其列为性传播疾病。本病常在家庭和集体中流行,其流行与社会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常见于经济落后地区。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疥疮的病原体主要为疥螨,俗称疥虫,寄生于人或动物的皮内,引起疥疮。寄生于人体的疥螨为人疥螨,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黄白色,雌虫呈甲鱼状,体长0.3~0.5mm,用肉眼可看到;雄虫较小,长0.2~0.3mm,虫体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其前端为腭体,较小,体表有波状皱纹,后半部有杆状刚毛和长鬃,胸侧前后各有2对足,分5节,腹部中央有产卵孔,躯干后缘的中央是肛门。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壳很薄,常4~6个卵聚集在一起。卵位于宿主表皮的隧道内,在宿主体温的作用下,经2~3日孵化成幼虫。幼虫形态似成虫,经3~4日即蜕皮成为成虫,若虫再蜕2次皮后变为成虫。雄性成虫和雌性若虫在宿主体表交配,雄虫死亡,雌性若虫受精后钻入皮肤角质层内,形成隧道,不久即蜕皮变为成虫。2~3日后在隧道内产卵,每日产卵2~3个,边产卵边掘隧道,每日前进0.5~5mm。雌虫产卵后死于隧道内,一个雌虫产卵为40~50个,平均生存6~8周,由虫卵发育为成虫需7~14日。

疥螨离开人体后在室内可存活2~3日,在50℃环境中10~20min能被杀死,但在-25℃冷冻环境中可存活1.5h甚至更长时间。

人感染疥螨后,由于疥螨叮咬、穿行于皮肤时引起皮肤机械性损伤而致病,但由此引起的病变较轻。主要的致病原因是由免疫反应引起的。疥螨在进食过程中分泌的唾液和叮咬皮肤时用的口器作为抗原与机体接触后,发生迟发性变态反应,产生丘疹、水疱、结节,伴剧痒。有时可见荨麻疹和血管炎,是由免疫球蛋白参与的体液免疫引起的。

(二)传染与流行特征

疥疮的流行在世界范围内呈周期性波动,与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联,一般落后地区发病率高于发达地区。本病的流行频率,Orkin认为,疥疮的流行每30年为1个周期。一次流行结束和下一次流行开始之间有一段15年的间歇期。国内的情况在新中国成立前发病率较高,疥疮病人约占皮肤科门诊人数的20%,20世纪50年代发病率有所下降,近年来发病增多,并在全国各地,特别是环境较差的地区小范围内流行。

人群对疥螨均易感,但在性活跃年龄发病率较高。疥螨寄生于皮肤,直接接触(包括性接触)是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外,疥螨离开人体后可在衬衣、被褥、床单、枕巾上存活。因此,通过间接接触也可传染上本病。研究表明,人疥螨可通过感知宿主的气味和温度而移向宿主,这也给间接接触传染提供了依据。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 第1次被疥螨感染时,潜伏期为4~6周;再次感染者一般为24~48h。

2.好发部位 疥螨易侵犯皮肤较薄柔软的部位,如指间、腕屈侧、肘窝、腋部、女性乳房、脐周、下腹部、外阴部、股内侧,婴儿头、面、掌常受累。

3.临床症状 本病引起的主要症状为瘙痒,奇痒无比,尤以夜间为甚,进入温暖的被窝时更为明显。为何夜间加重,原因尚未明了,有人认为是疥螨夜间活动力较强所致。

皮疹主要为丘疹和小水疱,微红,针尖大小,散在分布。如仔细观察可见“隧道”,但很浅,曲直不定,长约数毫米,呈线状、灰白色。在隧道的顶端有一针头大小的灰白或微红的小点,即为疥螨。在阴茎、阴囊和大阴唇等部位可有结节出现,约豌豆大小,淡红色,有浸润感,位于皮肤浅层,散在分布,此结节称“疥疮结节”,具有特征性,有诊断意义。其他皮疹消失后,结节仍然存在,并保持数月至1年以上。有的病人有红斑、风团及血管炎的表现。

病程长者可出现继发性改变,如抓痕、血痂、继发性皮肤感染(毛囊炎、脓疱疮、脓肿等),有的还可引起淋巴结炎、淋巴管炎、肾炎等。有的病人在疥疮痊愈后瘙痒仍持续2~3周,称为疥疮后迁延性瘙痒症,其发生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

4.疥疮的特殊型

(1)清洁病人的疥疮:其特征损害与隧道不易找到。

(2)隐匿性疥疮:多在应用(内或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发生,症状不典型,有轻有重,感染及传染性持久。

(3)结痂型:感染严重,多发于体弱、精神病、免疫缺陷和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的病人。表现皮肤干燥、结痂、感染、恶臭、毛发干枯脱落,甲弯曲变厚,头发及面部甚至掌跖,全身均有很厚的鳞屑,传染性甚大。

(4)老年疥疮:老人对疥虫反应减弱,但瘙痒严重,常无明显炎症反应。往往将瘙痒归之于皮肤干燥。长期卧床者,背部可受累,可转至间擦部位。

(5)婴幼儿型:此型常表现湿疹样变化,掌跖可见深在水疱,或有继发感染,常引起误诊。

(6)艾滋病合并疥疮:多表现为结痂及隐匿型疥疮。

(7)荨麻疹和血管炎型:偶见泛发的荨麻疹掩盖了不明显的疥疮损害。有些炎症性疥疮,特别是结节性疥疮的真皮中,常可见到血管炎的组织学改变及血管炎的免疫病理表现。

(8)局限性疥疮:个别病人皮损可局限或孤立,如在一侧腋部或臀部,要查疥虫以确诊。

(四)实验室检查

刮片法:先用消毒外科手术刀片沾少许矿物油。寻找新发的炎性丘疹,平刮数下,以刮取丘疹顶部的角质部分,连刮5~6个丘疹后涂片镜检。该法镜下发现的常是幼虫,偶有虫卵及虫粪。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有接触史;皮损部位奇痒(特别是夜间瘙痒明显);有特征性隧道、结节及散在分布的小丘疹、水疱;镜检查到疥螨即可诊断。

2.鉴别诊断 此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寻常痒疹:好发于四肢伸侧,丘疹较大,多数自幼童开始发病。常并发腹股沟淋巴结大。

(2)皮肤瘙痒症:好发于四肢,不发生于指缝。损害多是干燥皮肤的抓伤,而缺乏脓疮、水疱,无成群发病特征。

(3)丘疹性荨麻疹:为散在性丘疹、水疱,周围有纺锤形红晕或抓后起风团,易复发。

(4)湿疹:多形性皮疹,无指缝好发部位,无感染性特点。

(5)虱病:主要是在躯干处的皮肤瘙痒,指缝常无皮疹,在衣缝处往往可找到虱与虱卵。

(六)治疗

1.治疗原则

(1)疥疮病人一旦确诊,应隔离治疗。

(2)病人的衣服、寝具应煮沸消毒或离体至少干燥放置72h,以消灭疥螨。

(3)家庭成员、同宿舍感染者或性伴侣应同时治疗。

(4)治疗时主要采用外用药物。

2.外用药物

(1)硫黄软膏:是最早使用的杀疥螨药物。成人用10%的硫黄软膏,儿童用5%的硫黄软膏。使用方法如下:治疗前先用肥皂水洗澡,拭干后擦药,先擦皮损部位或好发部位,再擦全身,早晚各1次,连续用3~4日。擦药期间不洗澡,第4天才洗澡、更换衣服和被褥,煮沸消毒,2周后如仍不愈,需重复治疗1次(注意:本药可经皮肤吸收,产生毒性作用,不可长期反复使用)。

(2)苯甲酸卞酯:本品杀虫力强,刺激性小。用法:25%苯甲酸卞酯乳剂擦于洗澡后的皮肤上,每日擦药1~2次,用2~3日,保留24h后洗去药物并更换衣物。本法治疗效果较好。

(3)丙体-六氯化苯(丙体666):常用剂型为丙体-666霜剂或软膏,我国生产的制剂为“疥灵霜”,能杀灭疥螨成虫和若虫,对虫卵的作用不能肯定。用法:首先用热水和肥皂洗澡,更换和煮沸衣物和床上用品,从颈以下用药液彻底擦遍全身,让药液渗透于皮内,一次用药霜30g,保留12~24h,洗澡时冲掉药液,更换衣物和床上用品,必要时3~7日重复治疗1次。

丙体666杀虫力较强,毒性也较大,是一种较强的神经毒性物质,经胃肠道、呼吸系统和皮肤吸收都能引起中毒,中毒后出现头痛、呕吐、昏迷、抽搐等症状。本药儿童、孕妇、癫病人、神经系统有疾病的病人以及大面积皮肤损伤的病人禁用或慎用。

3.疥疮结节的处理 疥疮结节可自然消退,但由于结节的持续存在,病人往往要求治疗,以求尽快消失。临床上可选用疥灵霜、焦油凝胶治疗,每晚涂药1次,连用2~3周。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或结节内注射也可使皮疹加快消失。

4.对症治疗 对疥疮后迁延性瘙痒症病人,可口服止痒药,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外搽炉甘石洗剂治疗。

5.婴幼儿疥疮治疗 婴幼儿病人可用传统安全有效的硫黄制剂作为抗疥疮药物。对1岁以内的病人外用5%硫黄霜;1~3岁的病人外用5%~10%的硫黄软膏。每晚外搽1次,连续3晚为1个疗程。婴幼儿不能和成人一样选择大剂量的抗疥螨药物。往往需选择浓度较低的药物,而不易快速达到彻底治愈;其次是婴幼儿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皮疹、湿疹样改变,并常较为广泛、严重。因此,婴幼儿疥疮病程稍长,常需经数月,但此时已无传染性。

(七)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发现病人及时治疗,彻底控制传染源。

(2)注意消毒隔离,不能与病人同居,不能穿用病人的衣袜。病人的被褥与衣服应和正常人分开洗涤,必要时煮沸消毒,不能煮沸的应在阳光下暴晒,以彻底消灭疥虫。

(3)常剪短病人指甲,对病人指甲要进行特别护理,当接触病人后医护人员应用刷子刷手和指甲,并用热水清洗干净,以免疥螨可能躲藏在甲板游离缘下方造成感染。

(4)对集体发生的病人要同时治疗。

七、传染性软疣

本病是由痘病毒科的传染性软疣病毒所致的表皮增生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皮肤上发生单个或多个圆形蜡样丘疹,中心有脐窝,内有干酪样栓塞物,本病可经接触传染,可自体接种,也可通过性接触传染。

(一)病原学

传染性软疣病毒是痘病毒科的一种DNA病毒,是感染人体的最大病毒之一,大小约为300nm×300nm。本病毒不能在组织培养细胞中繁殖,有研究报道其至少有2个亚型,自生殖器部位分离的病毒定为Ⅱ型,身体其他部位分离的病毒定为Ⅰ型。但它们引起的病灶并不局限于一定部位。

(二)流行病学

传染性软疣全世界流行,在西方,本病与多数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上升相平行。在国内本病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本病可在公共浴池、游泳池或通过性接触传染,性接触传染主要见于青年人,常与性交有关。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1周至6个月,典型损害为受感染局部表皮细胞增生形成丘疹,直径2~8mm,单发或多发,圆形或半球形,有蜡样光泽,中心脐窝状,内含干酪样栓塞物,丘疹呈肉色或粉红色。初起质地坚硬,成熟后变软,可挤压出干酪样物质。临床上可分为以下两个类型。

1.儿童型 见于面部、躯干及四肢。

2.成人型 多见于外生殖器、臀部、下腹部、耻骨部、大腿内侧等部位,也可见于肛周。

皮损可发生于除掌跖以外的任何部位,也可出现于唇、舌及颊的黏膜及眼结膜等部位。少数皮损异常巨大,称巨型软疣,有的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称角化性软疣。

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续数月至数年。

(四)诊断

根据本病的临床上有蜡样光泽的圆形或半球形丘疹,中央有脐窝状凹陷,可挤出干酪样物等,较易诊断。

(五)治疗

将损害中的软疣小体用镊子挤出或挑出,然后点入浓苯酚(石碳酸)或三氯醋酸,并压迫止血,亦可外涂2%碘酊。也可用电凝、冷冻等方法治疗。

八、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症是指感染了人类巨细胞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感染综合征。因为被感染细胞变大,细胞核内及细胞质内出现包涵体,故本病又称巨细胞包涵体病。CMV感染在全世界普遍存在,近年来感染率和发病率均有上升趋势。本病能引起胎儿的严重先天畸形,也能引起儿童和成人广泛的疾病。

(一)病原学

CMV属于疱疹病毒科乙组疱疹病毒亚种,直径约200μm,中间为64μm的核心,外包110μm的衣壳,最外层为无定形的被膜。CMV属DNA病毒,有3个亚型。

CMV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在pH<5,加热56℃、30min,或紫外线照射5min均可被充分灭活。10%的含氯石灰(漂白粉)可使感染性明显下降。

(二)流行病学

CMV感染全世界流行,人是唯一宿主。据调查,美国的新生儿1%感染了CMV,马来西亚学龄前儿童感染率为96%,欧、美的青年妇女感染率为50%~90%。成人感染多发生于有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者。

目前对CMV的传播途径尚不明了;据研究,病毒存在于乳汁、唾液、粪便、尿中,无症状携带者可间歇排毒数月至数年。携带CMV的女性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也可经过产道及哺乳传给婴儿。

CMV可经性接触传播,精液及子宫颈分泌物中均可含有CMV。有调查发现,在妓女和同性恋病人中CMV抗体100%阳性。CMV抗体阳性与性伴数量及性传播疾病史均有较密切的关系。输血及器官移植可感染CMV;长期密切接触也易感染。

(三)免疫学

CMV感染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特别是细胞免疫。CMV感染对胸腺发育及脾细胞、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的功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研究表明,急性CMV感染的新生豚鼠,胸腺发育受抑制,T细胞减少,成年鼠感染CMV后,88%可从胸腺内检出CMV。CMV可使脾功能受影响,脾细胞增殖反应下降,细胞产生IL-2显著降低。

CM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与病毒在免疫细胞中的复制有关。CMV可以在单核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及一些尚未确定的单核细胞中复制,其中单核吞噬细胞最易感染CMV。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和效应功能,CMV感染可引起淋巴细胞的多种免疫功能受损。

CMV感染的免疫抑制作用主要是被病毒感染的大单核细胞和CD8细胞的功能异常所致。单核吞噬细胞在抗CMV或感染的免疫中起着枢纽作用,不但可以直接吞噬、杀伤病毒,更重要的是可以处理、提呈抗原,分泌细胞因子,调控和扩大免疫反应。当CMV感染后,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也受到影响,使吞噬功能降低,细胞内氧自由基产生减少,Fc受体、补体受体的表达发生改变,且其抗原提呈功能降低,产生IL-1降低,对IL-1、IL-2反应亦降低。

NK细胞有拮抗CMV扩散的作用。NK细胞积极参与抗CMV感染的全部过程,起着限制扩散、使感染局限的作用。NK细胞、CTL细胞是拮抗扩散CMV的主要效应细胞,在CMV复制早期,感染性病毒体产生前,它们能裂解感染细胞,使病毒在细胞间的扩散流产,NK细胞、CTL细胞活性的高低决定了机体对CMV感染的敏感性及感染恢复的难易性。但是CMV感染时,NK细胞、CTL细胞的杀伤活性亦受到严重抑制。

机体受CMV感染后,可产生多种抗体,机体不能阻断CMV扩散,但有降低CMV的毒力作用。

(四)临床表现

CMV感染病史很复杂,原发感染后的排毒时间,往往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然后可转为潜伏;在一定条件下,感染可复发并重新排毒。有的在潜伏多年以后,病毒仍可被再激活。也可能有另外的病毒亚型再感染,大多数感染者为亚临床型。临床表现与个体的免疫功能和年龄有关。

1.先天性感染 约5%的CMV感染胎儿及大多数CMV初次感染的孕妇所生的婴儿,可发生巨细胞病毒包涵体病(CID),重症病例可于数日或数周内死亡。另有5%为非典型表现,其余90%为亚临床型。

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淤血点、黄疸、肝脾大、宫内生长缓慢、早熟、小头畸形、脑室周围钙化,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及腹股沟疝。大多数患儿在生长期出现精神运动迟缓、神经肌肉异常、学习困难。无症状感染患儿预后较好,但亦可发生精神运动障碍。

2.围产期感染 围产期感染是胎儿分娩时经过母亲产道或通过哺乳感染,大多数感染患儿无症状,这些感染大多数是由母亲体内的潜伏病毒所激活而引起,因此,患儿出生时有不同水平来自母亲抗体,可引起CMV肺炎,不易与其他间质性肺炎区别。尚可见体重增加缓慢、淋巴结大、皮疹、肝炎、贫血及异型淋巴细胞等。CMV排毒常持续数月至数年。

3.幼儿与儿童感染 本年龄组绝大多数患儿的CMV感染无症状,偶有肝脾大、肝功能异常和呼吸道疾病。

4.青春期和成人感染 血清学研究证明CMV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虽然CMV可侵犯每个系统,但有明确临床症状者较少。

1)CMV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见于性活跃的年轻人,也见于新生儿。潜伏期20~60日,病程持续26周,可有发热、全身不适、肌痛、肝功能异常和异型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病情常较轻,偶见持续高热或伴肝炎症状,全身淋巴结大或各种风疹样皮损者。较少见肺炎、心肌炎、心包炎、神经炎和神经根炎、脑炎及无菌性脑膜炎。

2)免疫受损者CMV感染:CMV是器官移植并发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病因,在接受肾脏、心脏及脾脏移植中,CMV感染可引起许多综合征,包括发热、肝炎、肺炎、结肠炎、视网膜炎及白细胞计数减少,接受骨髓移植者有15%~20%可发生CMV肺炎,病死率较高。

5.艾滋病患者的CMV感染 CMV感染是AIDS病人的一种重要机会感染,在AIDS病人中CMV感染几乎普遍存在,常引起视网膜炎(图2-32)、肺炎、脑炎、肠炎、食管炎、肝炎等,甚至引起致死性播散性感染。

图2-32 艾滋病病人-CMV视网膜炎

(五)诊断

单靠临床表现不能诊断CMV感染,从临床的标本中分离出病毒同时抗体滴度呈现4倍以上增加或持续抗体滴度升高,将有助于诊断。

(六)治疗

CMV感染的治疗,曾试用一些抗病毒制剂,但结果不令人满意。根据临床观察,疗效较好的有以下几种。

1.更昔洛韦(gancielovir) 较阿昔洛韦更具抗CMV活性,对CMV视网膜炎或结肠炎有效,有效率为70%~90%,对于CMV肺炎更昔洛韦同CMV免疫球蛋白合用时有效率达50%~70%,剂量:有免疫缺陷的重症感染用7.5~1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14日后继续以5mg/(kg·d)维持,治疗1~2个月,其毒性有中性粒细胞减少

2.膦甲酸(phosphonoformate, PFA) 治疗AIDS病人的CMV视网膜炎有一定的疗效。剂量150mg/(kg·d),静脉滴注。不良反应有肾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