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电之星:舜宇集团腾飞的奥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四千精神”的浩歌

“千山万水我来蹚,千言万语我来讲,千方百计我来想,千辛万苦我来尝!”

舜宇员工写的这四句快板词,活化了我们当时的创业生态。

——王文鉴

工厂终于办起来了,花了4500元从南京仪器仪表厂买回来的7台研磨机,也在简陋的厂房里全部安装到位了,就在大家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将刚刚成立的余姚第二光仪厂骤然推向了前途迷茫之境。

按照之前与浙大光仪厂达成的合作意向,在选送员工前去参加技术培训的时候,浙大光仪厂就答应要给二光厂一笔数目不小的镜片加工业务。王文鉴本以为,有了这样一笔牢靠的业务作保障,二光厂的起步再怎么难,也难不到哪里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经过改革开放头几年的飞速发展,国内经济到1984年已呈现出明显的过热态势,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甚至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抢购风潮”。为此,国务院于1984年11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和信贷发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刚刚踏上快速发展道路的国内光学行业也猛然被迫刹车,发展步伐顿时停滞下来。这间接导致了浙大光仪厂之前许诺给二光厂的加工业务,彻底泡汤了。

这个聚焦了太多关注目光的新企业,就像一只突然断了线的风筝,满怀抱负地刚刚飞上天空,就被骤然袭来的狂风吹得失去了方向。

接下来的路究竟该往哪里走?到哪儿去找下锅的第一桶米?这成了余姚第二光仪厂开张之后所面临的第一道难题。这道难题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完全压在了王文鉴一人身上。因为所有的新员工,几乎都还是少不更事的毛头小伙和丫头片子,他们一门心思跟着王文鉴,心理上就仿佛有了靠山,王厂长让干啥就干啥,对于企业所面临的危局,他们根本就没有太大的感受;而各级领导,包括关心二光厂的各界人士,虽然知道形势很难、企业很难,但对王文鉴似乎也都有一种盲从般的信任,似乎认为再难的事情,只要有你王文鉴打头阵,就一定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领导们的托付、职工们的信任,让王文鉴更加感到寝食难安。他知道,此时的二光厂其实就像襁褓中的婴儿,虽然很鲜活但又很脆弱。如果照眼前的态势发展,这个新生婴儿不能及时获得足够的营养,那就很可能会夭折在摇篮之中。

而这,是他绝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自古华山一条路。对于白手起家的王文鉴来说,只能靠毅力与恒心硬着头皮去找市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在改革开放初期,浙江的小企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靠的是一种“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深谙个中真味的王文鉴,可谓是将这种“四千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那个最焦虑、最艰难的起步阶段,他打起精神,铆足劲儿,开始四处出击,多方寻找业务。

高中同学徐正新在余姚环城中校办工厂当厂长,听说他们那里有一种产品叫作“香烟缺支报警器”,是专门用来监测香烟数量的一种仪器,而这种仪器正需要安装镜片。获此信息的王文鉴便主动上门,直言不讳地向老同学提出了承接业务的要求。

“这个……”徐正新的脸上显出了为难的神色,“既然是老同学,我也不瞒你,这个镜片已经有人在帮我们加工了,人家做得好好的,你让我突然把业务转给你做,叫我怎么去开这个口呢?”

一句合情合理的话,仿佛立马就把希望给堵死了。要是换作别人,也许真就知难而退了,可王文鉴并没有放弃,即便是面对着知根知底的老同学,他也要用“千言万语”来打动对方,让其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诚意与执着。

“老同学,我知道你为难,我也没有想把业务马上都抢过来做的意思。我只是希望,你能够让我们先试一试,也给我们二光厂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王文鉴一番掏心掏肺的话,说得徐正新实在无法拒绝。他转念一想,也没错啊,多一家竞争单位,对于他们环城中校办厂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于是,他终于松了口:“那好吧,你先做做看。不过丑话我可还是要说在前面,你做得好我们到时候再说;做得不好的话,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喽!”

就这样,王文鉴依靠“千言万语”说动了老同学,为嗷嗷待哺的二光厂争取到了第一笔代加工产品业务。

为了承接更多的生产任务,尽快让工厂里的7台研磨机全都轰隆隆运作起来,刚刚谈妥“香烟缺支报警器”镜片代加工业务的王文鉴,转身又争分夺秒地赶往了浙大光仪厂。没错,原本说好的加工业务虽然已经泡汤了,但王文鉴并不想就此失去这个特殊的“靠山”。他敏锐地意识到,只有跟浙大光仪厂建立起紧密的关系,二光厂才能稳步地行走在科技型企业的道路上。

“你们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别的什么产品,可以让我们去做?”王文鉴拿出了最坦诚的态度,千方百计想从浙大光仪厂这边再争取一次合作的机会。

“哎,不是我不想给你们业务,实在是行情太不景气啊,我们自己也没什么订单可做呢!”见王文鉴如此执着、如此真诚,本就因未能兑现承诺而心怀一丝歉意的浙大光仪厂领导也被感动了,他长叹一口气道:“要不这样,我们可以试着合作开发一个教学产品让你们去做,不过,这销路还是得你们自己去跑的……”

“教学产品?是什么教学产品呢?”一听有可供生产的产品,王文鉴的精神立马就振作起来。

“是一款太阳高度测量仪。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测量太阳高度的一种光学仪器,以你们二光厂现有的设备条件,是完全可以生产出这种教学仪器的。”

“那太好了!只是,这种教学仪器该拿到哪里去推销呢?莫非得背着仪器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去跑?”从未涉及过这个领域的王文鉴,心里有点不踏实。

“那倒不用的,你可以去专门的交易会上推销,那样效果可能更好。”

“好,那我们就一言为定,合作开发这个太阳高度测量仪!”正愁着没米下锅的王文鉴,迫不及待地又签下了这个新项目。他暗下决心:只要有产品,哪怕跑断腿、磨破嘴,也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

有了生产任务,刚刚开张的余姚第二光仪厂便忙碌起来了。随着设备和原材料的陆续进场,学成归来不久的技术骨干们踌躇满志地开始了生产调试过程。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满以为经过了8个月的专业培训,就什么都学会了,就像羽翼日渐丰满的鸟儿,只等着展翅高飞。

然而,严酷的现实又十分无情地给了他们当头一棒:虽然二光厂使用了跟浙大光仪厂一模一样的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但不知为什么,在完成了粗磨、细磨工序之后的光学镜片,至少有一半始终都无法在抛光环节达到抛亮的要求。

见大家都束手无策,王文鉴焦急得像只热锅上的蚂蚁,他赶紧托人找关系,请来了当地一位据说曾经搞过光学加工的陈姓师傅过来帮忙诊断。谁知这位陈师傅其实也是个“三脚猫”,对镜片抛光技术并不精通,但是他又要在众人面前摆谱,装得很懂的样子。于是,来到现场像模像样地察看了一番后,这位陈师傅就开始从物理现象讲到了化学反应。他说:“你们知道吗?玻璃跟水一接触,就会产生水碱,所以玻璃上就会有裂缝。而且这个裂缝从理论上说,是只会越来越深,没办法愈合的……”

王文鉴在一旁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虽然他不懂技术,但基本判断总是有的。听这位陈师傅的意思,就是镜片不能接触水喽,否则肯定会产生磨花的现象。这不是瞎扯吗?人家浙大光仪厂的镜片在加工的时候明明也都要用到水,怎么就没出现过磨花的情况?况且你说不能接触水,那你倒是拿出不接触水的方法来啊,你又拿不出方法来,那不等于就是说我们这个活儿干不下去了吗?

没办法,王文鉴只好又跑到杭州,把浙大光仪厂的培训师傅请到了余姚。这回总算请来了真正的行家,一踏进二光厂的生产车间,立马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浙大光仪厂的培训师说:“你们这里的气温太高了,抛光时间又这么长,粘镜片的胶水就会发热软化变形,导致镜片产生细微的移位,所以刚开始抛光的时候,那一半的镜片是可以抛亮的;而后面产生沉陷位移的镜片,自然就抛不亮了……”

大家这才注意到:浙大光仪厂的实验车间是装有中央空调的,常年控制在23摄氏度左右的恒温环境中;而条件简陋的余姚二光厂生产车间里,别说空调了,连台电扇都没有,七八月份的时候,男员工都是光着膀子干活的。

看来,要解决产品的抛光质量问题,必须咬咬牙把这台空调给装起来。可报告提上去,临时兼任二光厂厂长的胶木厂老厂长不接受了,他说你们这帮小子,钱倒还没赚到一个,就开始拿高科技的东西来糊弄人了?胶木厂的车间温度比你们还要高,说什么为了产品要装空调,我看明明是你们这帮小子想图舒服吧!

老厂长的误解,让王文鉴心急如焚。这空调一天不装起来,就得耽误一天的生产时间啊!他赶紧跑去亲自向老厂长解释,好说歹说才终于做通了思想工作,在抛光车间内装了一台当时非常稀缺的“窗式空调”。

就这样,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爬滚打,先后攻克了温度控制、胶水调配、沥青过滤、胶水控型等一系列的技术难题,终于把第一批合格的“太阳高度测量仪”给做出来了。

带着这个凝聚着二光厂全体员工汗水与辛劳的产品,王文鉴千里迢迢赶到承德,在那里举办的全国高教仪器设备展示会上进行推销。整整两天时间,他一直泡在会场里,逮到一个客户就主动凑上去推销,千方百计地说动对方来订购他们的产品。向往已久的承德避暑山庄近在咫尺,王文鉴却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走走逛逛。

但很多时候,艰辛的付出往往并不一定能够换来相应的回报。在那个交易会上,展台上最受欢迎的几乎都是像显微镜那样的高科技产品,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太阳高度测量仪”根本就乏人问津,任凭王文鉴磨破嘴皮,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也只拿到了少得可怜的一点订单,“太阳高度测量仪”的销售在惨淡中收场。所以,大家尽管干得都十分辛苦,但1984年的余姚第二光仪厂,仅靠“香烟缺支报警器”等零星的业务,还是未能摆脱亏损的局面。

开局不利,让很多人都为王文鉴捏了一把汗。但是这个怀着破釜沉舟之心的创业者,却并没有被暂时的挫折打垮,他满脑子里盘算的都是“找机会、找机会,找市场、找市场”,其他的任何事情都无暇顾及了。只要有机会,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么微乎其微,他都会打起百倍精神,全力以赴。

看当时的情形,王文鉴意识到仅靠余姚本地的业务,是很难养活二光厂的,必须走出去,到更为广阔的地域去寻找业务。靠着一股子走遍“千山万水”的腿劲,他开始频繁地出差各地,像猎鹰一样全神贯注地捕捉着每一丝每一毫可能带来业务的信息。为了把外出的开支压缩到最小,他总是乘坐最便宜的硬座火车,住几毛钱一晚的廉价招待所。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洽谈失败、无功而返,王文鉴终于成功谈下了一笔来自上海的订单:为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配套生产喉镜镜片。这笔订单虽然数目并不大,但对于彼时的二光厂来说,无疑就像一场及时降临大地的甘霖,为二光厂带来了第一笔微薄的利润。

当然,这点所谓的利润是怎么来的,只有王文鉴一个人知道。每逢周三,厂里都要停电,工厂就会安排大家调休。很多员工都以为他们的王厂长也和大家一样,在家享受这难得的休息日,但他们不知道,王文鉴其实从来都没有休息过一天。为啥?因为他们的客户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位于上海崇明岛上,而且要求每周送货一次,王文鉴为了减少开支,就利用这每周一次的停电厂休机会,自己一个人跑去上海崇明送货了。

在整整一年多的时间里,每逢周二的晚上,处理完厂里的大小事务后,王文鉴就会提着一箱沉重的镜片,登上深夜十一点的火车赶往上海。卧铺票当然是从来都舍不得买的,有时候甚至连坐票也没有,晚上就只能钻到人家的座位底下,垫张报纸和衣凑合着闭一下眼了。周三早上到上海后,王文鉴又提着重重的产品挤上开往崇明岛的公交车,赶到跃进厂交完货后,就连夜往回赶。还是在火车座位底下睡一晚后,周四早上便出现在了厂里。有几次,因为有事没法当晚回来,他就花8毛钱,在一个简陋的招待所住一晚。

就这样,王文鉴“神不知鬼不觉”地当了一年多的送货员,硬是将那点微薄的利润一点一滴地省了出来。而厂里的许多员工竟都还不知道他们的镜片是怎么交到客户手里的。

从“香烟缺支报警器”到“太阳高度测量仪”,再到“喉镜镜片”,虽然王文鉴带领着余姚第二光仪厂的员工们一直在艰苦努力、不断探索,但直到1985年上半年,还是没能彻底扭转亏损的局面。

工厂开张转眼就快一年了,但仅靠着这些东挖西掘来的零碎业务,发展的道路似乎越走越窄,甚至快要走到了尽头!整天忙得和陀螺似的王文鉴,心里充满了焦虑与迷茫。他每天都在琢磨着: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有一餐没一餐的,肯定撑不了多久。必须得专注于某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产品,持续地做下去,二光厂才会有希望。可是,这样的产品到哪里去找呢?前行之路又在何方呢?

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王文鉴为寻找余姚第二光学厂的出路绞尽脑汁、焦虑万分的时候,一个关于照相机需求的信息,犹如恰逢其时的化雨春风,为二光厂吹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希望之窗。

说起来特别神奇,有的人,身上天生就会自带一种磁场,能给大家带来一种莫名的踏实感、信赖感,会让大家自然而然地去关注他、帮助他。王文鉴就是这样的人,他的好口碑、好人缘,总是会在关键时刻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在他最迷茫的时刻,他的一位名叫楼国新的朋友,给了他最及时的帮助。

楼国新是浙江照相机一厂的厂长,因为业务关系,人脉特别广,跟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杭州照相机研究所等很多单位都非常熟悉。

在那段方向迷茫、前程莫测的日子里,王文鉴的内心无时无刻都挣扎在煎熬之中,一方面他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干出点名堂来,但另一方面又实在不知道出路究竟在哪儿。这时候,一个正确的点拨,远比一张订单来得更加重要。

于是王文鉴想到了楼国新,便找上门去,想听听他的建议,请他指点迷津。作为老朋友,对于王文鉴筹办余姚第二光学厂,楼国新其实一直都在关注。听王文鉴道出了一番苦衷后,楼国新马上说:“这样吧,什么时候我带你去杭州照相机研究所走一趟,他们有一个情报所,这方面比较专业,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机会……”

“那太好了,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去吧!”心急如焚的王文鉴哪里还等得及,当即催促楼国新动身前往杭州。

在楼国新的引荐下,王文鉴顺利拜访了杭州照相机研究所所长陈怀寿和情报室主任李康。

“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听了王文鉴的来访意图后,李康热情地介绍道:“眼下我们正在编写全国照相机行业的十五年长远规划,根据我们研究所对全国照相机市场的深入调查研究,预计到1990年,全国的照相机产量为270万架,而市场需求量将达到770万架,你想想看,这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啊!”

听了李康主任的介绍,王文鉴感觉眼前豁然一亮:是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的照相机市场必将迎来很大的发展,这对余姚二光厂来说,不正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吗?以我们二光厂的条件,正好可以生产照相机的镜片和镜头啊!

杭照所真不愧是全国照相机行情预测方面的权威机构,一条照相机需求的信息,就让王文鉴这个彷徨在起步阶段的创业者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从此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回余姚的路上,王文鉴的心情格外地疏朗。他感觉这趟杭照所之行,真是来得太及时、太正确了!他打心底里感谢老朋友楼国新,感谢杭照所,感谢李康主任。

发展方向总算找到了。但确定了未来方向,并不等于立马解决了吃饭问题。要想在照相机镜片和镜头生产领域立足,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拿到订单,开工生产。然而,这又谈何容易!当时全国的光学仪器厂基本都是国有企业,根本没人相信,靠几个“泥腿子”办起来的乡镇企业,也能生产出照相机镜头这样的“高技术”精密产品。所以,订单从何而来?这又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关键时刻,又是楼国新出手扶了他们一把。因为对于王文鉴这位朋友,他最知根知底,更坚信他的为人与能力。当他看到二光厂在仅有的条件下发扬克难攻坚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各种技术难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先后生产了“香烟缺支报警器”“太阳高度测量仪”“喉镜镜片”等跨度较大产品后,对二光厂的信心就更足了。

1985年5月,二光厂终于接到了浙江照相机一厂的订单,开始为他们的“海燕”照相机批量生产镜头镜片。

好不容易接到了这样一笔有望扭转局面的大业务,二光厂上下从王文鉴到每位员工,都甭提有多兴奋。但意想不到的是,刚刚开始组织生产,便又碰到了一道工艺上的障碍。工人们辛辛苦苦地打磨好又抛光好的镜片,却总是在最后一道镀膜工序中功亏一篑:不知什么缘故,镀膜的牢固度总是不够,镜片上会出现一点点细小的气泡,用手指一抠再一撕,那层刚刚镀上去的膜就会被撕下一小片来。

大家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排查,发现抛光都是严格按标准来的,磨边也磨得挺到位的,再查原材料,也全都是合格的,那么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王文鉴甚至又把浙江大学的镀膜师傅请到厂里,现场检查了每道工序每个环节,横查竖查就是没有查出什么问题来。可是浙大的师傅一走,镀膜问题依旧,搞得大家心浮气躁,很是抓狂。

这一切,都被胶木厂老厂长看在了眼里,他终于沉不住气了。

“小王啊,现在你们这样镀一罩报废一罩,损失只会越来越大,这可怎么了得啊!”一天,他悄悄地把王文鉴叫到办公室,苦口婆心地劝道:“看来这光学加工,确实是个高科技的东西,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玩的,我看你还是算了,趁现在损失没那么大的时候,差不多就收手吧!”

老厂长的劝告,就像一把利剑扎在了王文鉴的心上。虽然他知道老厂长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也是出于对企业的负责,但要让他就此罢手,这是绝不可能的。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跟老厂长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一样。正如兔子与狼赛跑,假如狼跑不过兔子,丢掉的最多不过就是一顿美餐;但兔子如果跑不过狼的话,付出的代价那就是自己的生命了。

所以,背水一战的王文鉴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该不该收手的问题,而是满脑子想着怎么去解决镀膜的问题。他对有些灰心的员工说:“难,做什么事情都难;但不难的事情,已经轮不到我们做了。”

“要是没有他的那种坚定的信念,当时稍微动摇一下的话,也就没有今天的舜宇了!”提起这段往事,亲身经历过初创阶段的几位舜宇老员工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如果说,目光、胸怀和毅力是王文鉴的三大世界观特质,那么“借力、整合和变通”就是他的三个方法论法宝。每当前进的道路上遭遇困境,他总是会巧妙地借助外力来破解困局。就在大家心浮气躁、焦急万分的时候,王文鉴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又把宁波光学仪器厂的李英亭师傅给请来了。

经验丰富的李师傅仔细察看了镜片膜层的脱落情况,然后到车间里实地走了一遭,便当场指出了症结所在。

“你们看,这个膜层并不是整片剥落的,而是中间存在一点一点没有镀牢的地方,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说着,他指了指镀膜车间对面敞开着大门的磨边车间,“就是那边飘过来的冷却油尘粒附着在镜片上,才造成了这一点一点的脱膜……”

经过李英亭师傅的这番点拨,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天气太热,对门的车间经常敞开着大门,镀膜车间虽然有空调,但人进人出的也免不了要开门,对面镜片磨边时产生的那些细到肉眼根本看不见的冷却油颗粒便“趁虚而入”,这才导致了意想不到的大麻烦。

镀膜问题迎刃而解后,一个新问题又凸显出来。之前,技术工人们从浙大光仪厂接受培训学习而来的是“一人多能”的“试制性”生产工艺,而现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浙江照相机一厂的批量生产,就必须解决“转型”的问题。如何改造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一时成为二光厂的燃眉之急。

出路还是“借鸡生蛋”,通过聘请“星期天工程师”的办法,王文鉴从外地请来了老师傅,通过他们的指导,对工序进行了明确细分,将“全能型”的员工全部分解到了各个生产工序,训练他们成为“精一门”的流水线批量生产能手。

这项举措十分奏效,导入批量生产工艺后,新员工掌握技能的速度大大加快,大批生产骨干迅速培养起来,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很快适应了照相机镜头镜片生产的需要。

随着天气渐渐转热,生产现场变得异常闷热,而车间里唯一的一台空调又时常放不出冷气,使得工人们经常无法正常工作。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王文鉴,考虑到当时的经济条件实在无法安装更多的空调,便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实行错时生产,把工作时间调整为早班和晚班;二是坚持每天开会,倾听职工们的心声,鼓励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艰苦创业。

依靠这些朴实而又接地气的“土办法”,王文鉴不仅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还把员工们的心紧紧地凝聚到了一起。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大家都不计较,不埋怨,每个人都把厂子当成了自己的家。

道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正是依靠这种坚韧不拔的“四千精神”,王文鉴带领着全体员工在创业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二光厂终于扭亏为盈,到这年的年底,共计完成销售额19万元,实现利润4.8万元。这在当时的余姚,又是一个不小的新闻。

更为重要的是,“以照相机镜头镜片加工为突破口,跻身照相机行业”的重要决策终于成为现实,余姚第二光仪厂从此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