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金融危机背景下,财经院校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工作模式研究

陈曦明 杨瑜婷(1)

2017年12月4日,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引向深入,并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要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高校为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中提出的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协同联动育人功能,切实构建一体化的育人体系,着力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切实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有效回答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结合。金融危机的系列课程(如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中的“魔鬼交易员”案例)切实融合了课程、实践、网络、心理等现代教育要素,加强对未来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教育,弘扬正能量,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并且在学生未来工作中发挥作用。育人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最本质的职能和最终目的,育人的状况如何是衡量此类高校价值的核心指标和核心竞争力。因此,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都把育人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高校应有的贡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70年来,特别是近40年,高校不断强化和创新育人的方式,从过去的教书、管理、服务“三育人”,到教书、科研、实践、管理、服务、文化、组织“七育人”,再到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育人”,育人的目标更加明确、形式更加多样、体系也更加健全。

一、“十大育人体系”与课程设计

(一)“十大育人体系”提升课程育人的时效性

笔者根据自身一线教学经验,尝试将“十大育人体系”建设落到实处,金融危机案例教学与课程设计、实践、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传统“我讲你听”的“填鸭式”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本文基于笔者之前的思政课程“魔鬼交易员”系列:18个由“魔鬼”交易员导致的金融危机事件,集图像、文字于一体,课后补充电影教学,创新、丰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

(二)“金融危机案例+课程思政”模式建设重点

1.价值引领

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高校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计划,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目录,建立国家优秀教材评选奖励制度,制定高校课堂教学管理指导意见,培育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加深,金融危机相关案例的“主人公”不再限于发达金融市场的从业人员,金融危机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均增加,并向发展中国家市场转移。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金融风险与金融工程系列课程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2.注重隐性教育内容进课堂

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观念和理念转变,借用案例的“隐性教育”功能,挖掘高校的课程育人功能,将思政教育浸入课程。“课程育人”在“纲要”中首次提到,并取代了过去常提的教书育人,把育人由过去的主体对象性活动扩展到育人载体层面,更加严密完整,课程也应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教师要充分梳理和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课堂教育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无缝对接,建立健全课程育人体系,使每门课程都有效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和使命。

3.“金融危机案例+课程思政”模式构建的“十大育人体系”核心要素

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目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各专业课教师都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本课程系列案例着眼于金融从业人员的违规操作所导致的金融机构重大损失甚至公司倒闭和多米诺骨牌式金融危机,使学生对金融工作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充分的理解,从而落实“立德树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宗旨。

二、财经高校“十大育人体系”面临的挑战

首先,金融危机的严重性与常态化,金融危机常态化及单一“交易员”的道德瑕疵或操作失误会造成巨大损失,金融危机、遭遇周期已经成为新常态。

其次,在“十大育人体系”工作模式下,借助真实发生的金融危机案例,对财经专业学生的传统思政教育提出挑战,传统的思政教学面临教学资源、形式与考核手段等方面的调整。

最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实现财经院校思政课程在“十大育人体系”工作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改革,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是“十大育人体系”工作模式的一次有效尝试,并且可推广至其他应用型本科财经院校教学。

三、在哪些问题上将有所突破

研究领域的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90”后和“00”后大学生接收的信息过载,但是大学生心智并未完全成熟,无从选择与判断,面对纷繁复杂的外在世界,大学生需要适应时代变迁带来的变革与冲击。

研究视角的创新。金融危机(“魔鬼交易员”案例)的系列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是“十大育人体系”工作模式的一次有效尝试,涉及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方式等的改革,该教学模式适宜复制和推广。

四、“十大育人体系”对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首先,我校作为财经院校,基于金融危机的思政课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高中教育与社会的实际运行情况稍有脱节,通过初步的问卷调查发现,较少本科生(21%,来自220名在校本科生的数据)在高考选择学校时,能做到完全自主并且热爱金融行业。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可以让大学生更加了解金融行业和金融风险,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应用型财经类本科教育由于学分限制,缺乏法律方面的教育,而象牙塔式的大学生活,又营造了过于单纯的环境,造成大学生“法盲”现象。虽然对于财经类本科生的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而非法律人才,但是与职业相关的法律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还是需要了解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已经被纳入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虽然目前考试中尚未纳入案例考核,但是金融危机的案例学习对同学们加深法律相关知识的学习有重要意义。

最后,作为应用型本科,我校重点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进一步加深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理解;要努力健全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务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五、结论与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上海教育系统深化“三全育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后续将继续思政理论的梳理,并在教学改革之后,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及案例分析对比研究,做好金融危机、金融风险案例的引入与思政教育成果评估“十大育人体系”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张正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的有效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4):1-4.

[3]郑乐,姜良杰.基于辅导员慕课的“十大”育人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10):58.


(1)陈曦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系讲师。

杨瑜婷,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务处教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