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气候
涪陵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升高,气温递降,降水增加,立体气候明显。四季的特点是:春早,常有“倒春寒”;夏长,炎热,旱涝交错,伏旱频繁;秋短,凉爽而多绵雨;冬迟,无严寒,雨雪少,干燥。气候在经济地理中的意义在于:第一,它最为直接地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授粉、结实等;第二,它影响着民众出游、避暑、休憩等。
一、气温
年平均气温:据国民政府中央气象局涪陵测候所的记录,1937—1946年涪陵城年平均气温为19.4℃。据涪陵地区气象台(海拔273米)1952—1985年气象观测资料记载,历年平均气温为18.1℃。80%以上年份平均气温为17.7℃~18.7℃。
月平均气温:7月、8月最高月平均气温28.6℃,月较差21.5℃,月际最大差值26.8℃。
最高气温:历年各月平均气温22.1℃,极端最高气温42.2℃。气温在14时左右最高,日出前和夜间最低,日变化曲线呈一峰一谷型。5月下旬至9月下旬,日最高气温不低于30℃的天数为81.4天,不低于35℃的天数为35.1天,不低于40℃的天数为1.7天,均比重庆多。涪陵夏长而炎热。11月至次年2月日较差低,在6℃以下;7月、8月日较差高,在9℃~10℃;其余各月日较差平均为7.2℃。
最低气温:涪陵气温从9月开始明显下降,历年平均最低气温15.1℃。全年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5.2℃,极端最冷的月平均气温为2.9℃。
二、日照
日照:涪陵是全国日照低值中心之一,全年云雾多,日照时间少。年平均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湖北少500~1000小时,比西藏拉萨少1700多小时。在一年中,常年月平均日照时数8月最多,达221.9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5%;7月次之,达212.6小时。常年7月中旬至9月上旬(大春作物开花结实期)日照总数450小时,平均每天7.26小时。日照12月最少,1月次之,分别为31.7小时、35.9小时,分别占10%和11%。在四季中,冬季日照时数112.3小时,占年日照的9%;春季313.7小时,占25%;夏季563.3小时,占45%;秋季258.7小时,占21%。
晴天与阴天:天空云量少于两成者为晴天。据1952—1985年观测资料,涪陵城多年平均年晴天数25.3天,在一年内晴天最多的月份是8月,平均5.2天。天空总云量多于八成者为阴天。据观测资料,1952—1985年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06.9天。平均阴天天数最多的月份是12月,为20.5天,8月最少,为10.4天。5月、6月和10月、11月,常出现连绵阴雨天气,阴天日数在18~20天。
三、降水与湿度
大气降水:据涪陵测候所1937—1946年观测记录,涪陵城年平均降水量919.7毫米。根据涪陵气象台1952—1985年的观测记录,涪陵城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072.2毫米。85%以上年份降水量超过900毫米。全年降水量有3个高峰:5月下旬57.8毫米,6月下旬70.6毫米,9月中旬53.0毫米。
在涪陵,四季降雨分布情况是夏秋季最高,占全年的66%;冬春次之,占34%。夏季常年平均雨量422.4毫米,占年总量的39%;降雨日数是38天,占全年降雨日数的25%。秋季常年降雨量为284.7毫米,占全年的27%;降雨日数42天,占全年的28%。
在涪陵,春季温度逐渐升高,但冷空气仍然经常南下,导致寒潮、低温阴雨或“倒春寒”天气,常年降雨量为308.4毫米,占全年的29%,其中一半以上降于5月。常年春季有大雨、暴雨2.7天,其中5月为1.6天。
在涪陵,1月降水量最少,不足15毫米。冬季结束后雨量逐月上升,3月降雨量为46.0毫米。3—4月开始出现大雨天气。5月常有雷雨、绵雨天气,月平均雨量约160毫米。6月进入全年降雨高峰,月平均雨量174.9毫米。7月和8月,雷暴和暴雨频繁,降雨集中但分布不均。有的年份雨量特别少,伴有伏旱。9月和10月,降雨量分别达到122.6毫米和107.9毫米,为全年雨季之一。12月进入冬季,降雨量显著下降至23.5毫米,但略高于次年1月和2月的降水量。
在涪陵,降雨日数常年150.2天。从月份看,5月最多,平均18天;6月、10月次之,平均16天;1月、2月最少,仅8天。常年大到暴雨日数10.2天,其中暴雨2天。
在涪陵,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1400毫米。其一,沿河谷的丘陵区,年降雨量一般为1000~1100毫米,每年的雨天为140~150天。其二,坪上的低山区,年降雨量一般为1100~1200毫米,每年的雨天为170~190天。其三,后山低中山区,年降雨量一般为1200~1400毫米,每年的雨天为170~190天。随着地势的升高,这3类地区的年降雨量增加,并与热资源的垂直分布相反。
空气湿度:平均相对湿度11月最高,为85%;8月最低,为71%,相差14%。秋冬季相对湿度最高,夏季最低,月变化曲线为“双峰”型,11月最高峰,6月第二峰;最低谷为8月,第二谷为3月。日出前后相对湿度最大,14~16时最小,与日常温度曲线正好相反。
蒸发量:各月蒸发量主要受光照、气温、风力、降水、湿度等因素影响。冬季阳光照射少,气温低,风力弱,相对湿度大,故蒸发量小。冬季平均蒸发量12月最小,只有24.4毫米。1—3月蒸发量为137.4毫米,比同期降水多60毫米,故常有冬干间春旱,5—6月是降水高峰季节,降水量超过蒸发量近90毫米,故洼地易成渍涝。盛夏阳光强,气温高,风力大,相对湿度小,蒸发量大,平均以8月最多,达196.0毫米。7—8月蒸发量超过同期降水量140毫米,故易出现严重伏旱。4月、9月、12月蒸发量约与降水量相当。
四、气压与风
气压:涪陵的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为200~800米,比同纬度的海平面气压低。气压从1月到7月逐渐下降,并从8月到12月逐渐增加。气压的日变化曲线有两个峰和两个谷,一个周期为12小时,高值出现在10:00和23:00,前者最高;低值出现在6:00和16:00左右,后者最低。
风:涪陵多静风,频率高达57%。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7%;次为北风,频率6%。静风从10月到12月,频率为65%;7月静风最少,频率为49%;其余各月在50%~62%。每年7月至8月为东南风,9月为西风,其余各月以偏北风为主。
五、四季划分
四季划分:涪陵以平均气温高低划分四季,低于10℃为冬,不低于22℃为夏,10℃~22℃为春秋。涪陵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和四季分明的特点。
积温和生长期:据涪陵气象台1952—1985年观测资料,日平均气温全年均在0℃以上,不存在终日冰冻现象。历年0℃以上平均年积温为6642.8℃,最多年积温达6878.9℃(1959年),最少年积温为6370.3℃(1982年),最多与最少年之间相差508.6℃。80%以上年份积温可保证在6500℃以上。
不低于10℃为大春作物开始生长的界限温度。各地出现早迟有一定差异。沿江河谷、沿江丘陵、平坝低山、后山低山、后山中山地区分别出现在3月中旬、3月中旬至下旬末、3月下旬末至4月初、4月上中旬和4月中旬至5月初,沿江丘陵等地区分别较沿江河谷地区推迟1个星期、半月、20天至30余天和1个月至1.5个月。
不低于20℃为大春作物扬花授粉的下限温度。沿江河谷丘陵、平坝低山、后山低山、后山中山地区分别出现在4月下旬和9月下旬、5月上中旬和9月中旬、6月上旬至7月上旬和7月下旬至8月。
不低于23℃为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下限湿度。沿江河谷丘陵、平坝低山和后山地区的初、终日出现时间分别为5月下旬和9月上旬、6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7月中旬初和8月初。
大春作物安全生长期(不低于10℃,不高于23℃)的持续天数,据1952—1980年观察资料,沿江河谷区170~183天,积温3921℃~4275℃;沿江丘陵区175天,积温4055℃,基本可满足大春作物两季生长发育要求;平坝低山区130~147天,积温2829℃~3301℃,满足大春作物一季生长发育有余;后山低山区不低于120天,基本满足大春作物一季生长需要。
气温地理分布:涪陵属丘陵山地地貌,年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差异均较川西平原和川中丘陵区突出。地处中山地区的大木林场(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1.3℃,地处沿江河谷地区的河岸(海拔160米)年平均气温19.8℃,两者相差8.5℃。按年平均气温地域分布情况,涪陵可分为4种类型:其一,沿江河谷区,即长江、乌江沿岸的狭长地带,年平均气温18℃以上。其二,沿江丘陵区,即沿江河谷以上的浅丘和深丘地带,年均17℃~18℃。其三,坪坝低山区,即蔺市坪、龙潭坝、马武、焦石坝、罗云坝一带,年均15℃~17℃。其四,后山低中山地区,年均11℃~15℃。其中,低山和中山有区别,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区,年平均气温13.9℃。海拔在1000米以上铜矿山、武陵山等中山地区,年平均气温仅9.4℃。沿江河谷年均气温高于沿江丘陵,沿江丘陵高于平坝,平坝高于低山,而低山高于中山,垂直分布规律明显。
地温:据涪陵气象台观测资料,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9.8℃,较离地面1.5米高处气温高1.7℃。其变化趋势与气温一致。1月为全年最低,地面平均温度为7.6℃,较气温高0.5℃;8月地面温度最高,平均温度达31.9℃,较气温高3.3℃。年际相差1.8℃。
地中温度:在5厘米深度年平均地温19.6℃,比地面温度低0.2℃。10厘米深度平均地温19.5℃。5~20厘米深度年平均地温19.6℃~19.4℃,比地面温度低0.2℃~0.4℃,夏季地中温度由地面太阳辐射传递,每增加5厘米,地温约降低0.5℃。冬季地面平均温度较气温高,地中温度随土壤深度增加,一般每增加5厘米,地温升高0.3℃~0.4℃,故冬季上层土壤热量来自地下。
太阳辐射:据涪陵气象台观测资料,太阳辐射量为平均80506.8卡/(平方厘米·年)。其中,直接辐射量31975.4卡/(平方厘米·年),占40%;散射辐射为48531.4卡/(平方厘米·年),占60%。一年中,太阳辐射8月最多,达12.57千卡/平方厘米,12月最低,只有2.50千卡/平方厘米,两者相差10.07千卡/平方厘米。
春季,太阳高度角渐增高,辐射渐增强,辐射量为21.96千卡/平方厘米,占27%。夏季,太阳高度角最高,辐射量最大,为33.53千卡/平方厘米,占42%。秋季,高度角渐降低,辐射减弱,辐射量为16.40千卡/平方厘米,占20%。冬季,太阳高度角最低,太阳辐射量为8.62千卡/平方厘米,占11%。大春作物生长季(4—10月)太阳辐射总量为63.30千卡/平方厘米,占79%。小春作物生长季(10月至次年4月),辐射总量为30.30千卡/平方厘米,占38%。大春季节辐射总量是小春季节的2.1倍。
六、特殊天气
有霜期与无霜期:据1951—1985年气象资料,年平均有霜日为7.6天。霜期平均开始于1月1日,止于2月9日。96%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有霜期为41.3天。
涪陵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故初霜晚,终霜早,有霜期短,无霜期长。1951—1985年涪陵城平均无霜期为317.4天,80%以上年份无霜期在298天以上。涪陵区内海拔每升高100米,无霜期递减7天。沿江河谷无霜期为315天,沿江丘陵区为307天,平坝低山区为282天,后山低山区为226天。后山中山区部分地区全年约有1/3的时间土壤处于冻结状态,不宜耕作。
雪:1952—1985年涪陵城冬季平均降雪日数0.6天,约2/3年份无降雪,积雪更少。
雾:1953—1985年年平均雾日数37.8天,占全年天数的10.4%,比雾城重庆少10天。雾日的年际变化较大,1953—1960年雾日天数为236天,平均每年29.5天;20世纪60年代(缺1967年)为268天,平均每年30.0天;20世纪70年代为366天,平均每年36.6天;1980—1985年为339天,平均每年67.8天。全年雾日以10月至次年1月为多,占57%;盛夏最少,占8%;春秋两季各占14%和31%。
雷暴:1953—1985年共出现雷暴日1510天,平均每年45.8天。各月雷暴日以7月、8月最多,各11天;12月、次年1月最少,平均0.2天。全年均可出现雷暴天气。
寒潮:秋季、冬季、春季一次降温过程的气温下降,春季、秋季不低于8℃和冬季不低于6℃的天气,即强寒潮。1952年秋至1985年春,除1980—1981年、1983—1984年外,均出现强寒潮天气,频率94%。春季寒潮最多,频率79%,强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