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形
涪陵地形地貌发育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包括三叠纪、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等。地貌现状轮廓受地质构造线控制,处于四川盆地东部的“盆东平行岭谷区”与“巫山大娄山中山区”过渡地带。乌江与长江干流在涪陵交汇,涪陵地质明显呈河谷地貌发育特征。地形总趋势是:西北地区地势低,多为山谷和低山;东南部较高,多为丘陵和山地。各地相对高差:长江沿岸的低山丘为50~150米,东南山区一般为200~700米,西北部的深丘低山为100~200米。由于岩性和地质构造的差异,呈现两种不同类型的地貌景观。西部和北部的碎屑岩分布广泛,主要特征是构造侵蚀,河谷宽阔;东南部大片出露碳酸盐地层,主要特征是岩溶地貌,河谷多为窄谷。地形地貌的经济地理在于:一是它决定着农业、畜牧业的经济布局;二是它决定着作物的适用品种;三是它影响着特定地域的经济开发特别是旅游开发。
一、地貌类型
在涪陵,地貌类型按其成因可分为7类:其一,侵蚀堆积地形(如河漫滩、阶地);其二,构造剥蚀地形(平谷圆顶浅丘,宽窄谷斜面状、脊状中深丘,坪状高丘);其三,剥蚀—侵蚀地形(脊状、单斜状窄谷低中山);其四,构造侵蚀地形(长恒状,环状列峰低山山垄,鳍脊状尖峰峡谷中山);其五,溶蚀构造地形(垄岗谷地中山、垄脊槽谷低中山);其六,溶蚀—侵蚀地形(溶蚀、侵蚀峡谷中山);其七,溶蚀地形(溶丘谷地低山等)。按其外观形态,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坝、台地、山原、河漫滩、阶地7个基本类型。这里主要按溶蚀地形进行分类。
(一)山地
在涪陵,海拔大于500米、相对高差大于200米的山地面积达1508.1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2%。按其相对高度可分为低山和低中山两个亚类。
低山,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深丘部分的雨台山,东南部铜矿山、武陵山脉海拔1000米以下部分,乌江西岸,南部大梁子山,中部勾家场背斜,西北部黄草山、五宝山、木鱼山一线。面积1352.0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5.90%。按其成因及形态特征,又可分为长垣状、环列状列蜂低山,溶丘谷地低山两类。
长垣状、环列状列蜂低山,主要由背、向斜两翼的三叠系须家河组砂、页岩组成。海拔高度一般为600~1000米,相对高差500~600米。此类低山主要分布在涪陵西北部,属构造侵蚀地形。
溶丘谷地低山,主要分布于大耳山背斜西翼焦石坝至山窝一带。海拔一般500~800米,相对高差50~100米。山丘呈浑圆状,山间往往有平坦的谷地。
低中山,主要分布在武陵山、铜矿山区,其次是大梁子山区。集中分布在大木、龙塘两地,零星分布在焦石、罗云、卷洞、山窝、太和、同乐、聚宝等地。其特点是海拔1000米以上,山高坡陡,相对高差200~500米,甚至更大。总面积156.1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3%。按其成因和形态又可分为脊状、单斜状窄谷低中山,鳍脊状尖峰峡谷中山,垄脊槽谷低中山,垄岗谷地中山,溶蚀、侵蚀峡谷中山5类。
脊状、单斜状窄谷低中山,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向斜翘起部位,由侏罗系砂、泥岩经剥蚀、侵蚀而形成。海拔500~1400米,相对高差200~500米。山势从向斜翘起部位递升,形成高耸的单斜山或脊状山地。河谷深切,常呈“V”形峡谷。
鳍脊状尖峰峡谷中山,主要分布于龙塘,由志留系砂、页岩组成,海拔1000米以上,相对高差500米以上。鳍状山脊与窄谷相间,属构造侵蚀地形。
垄脊槽谷低中山,主要分布于箐口场、勾家场、梓里场背斜核部。由嘉陵江组、飞仙关组及下二迭系等地层组成。在背斜轴部或两翼形成与构造线方向一致的条形槽谷,中间高,两侧低,垄脊山脉与槽谷互相平行。海拔700~1500米,相对高差约500米。
垄岗谷地中山,主要分布于向斜内,由雷口坡组、嘉陵江组及飞仙关组等地层组成。表现为条形谷地与向斜轴向一致,两侧为对称的垄岗状山脉屏列,山顶海拔1000~1700米,山顶与谷地相对高差200~500米。
溶蚀、侵蚀峡谷中山,主要分布于大耳山、羊角等背斜轴部及翼部。由飞仙关组及二迭系灰岩等地层组成。海拔1000米以上,相对高差500米以上。其山势耸峭,峡谷深邃,地形十分险峻。此类地形以乌江峡谷为代表。
在涪陵,主要山脉包括铜矿山脉,武陵山脉,大梁子山脉,黄草山—五宝山脉,勾家场—梓里场山脉等。
铜矿山脉,在涪陵城东23公里,与丰都县交界处。为大耳山背斜形成的台状低中山。它横贯南北,贯穿罗云、焦石和卷洞3地的东部。山脊呈“一山一槽二岭”的形态。山顶峰丛发育,主峰包括大顶山(海拔1372米),鸡石尖(海拔1319米)和耷耳山(海拔1224米)等。
武陵山脉,在涪陵东南33公里,位于丰都县和武隆区交界处,方斗山、大耳山和羊角背斜交汇地带。主脉向北东,在武隆区木根以西转北西向,海拔约2000米。最高的部分位于大木、龙塘和武隆区交界处。山脊呈锥形,山顶岩溶地貌,山峰和山脊被密集覆盖。
洼地有落东坝、龙塘坝等,海拔约1000米,主峰磨槽湾(海拔2033米),次有歇马台(海拔2016米)、大山堡(海拔1977米)、猫儿山(海拔1944米)等。海拔1700~1800米以上山峰甚多。大山堡下有涪陵林场,为良好的消夏避暑地。
大梁子山脉,在城西南29公里,与武隆区交界处。系太和场背斜两翼发育成的单斜构造中山,主要由侏罗系自流井组岩层构成。山脉走向北东(南端)转南北向,两侧横谷发育;为龙潭河、小溪水系与大溪河水系分水岭。主峰大梁子(海拔1347米),次有上峰岩(海拔1268米)、甘家山(海拔1035米)、雷劈山(海拔903米)等。
黄草山—五宝山脉,位于涪陵西北边界,与长寿区和巴南区交界处。为箐口场背斜的南端分出的西面一支,即由黄草峡背面形成的背斜的低山,北东—南西走向,在黄草峡为长江所切割,延伸至石和转向南北,形成五宝山脉。主峰包括大尖山(海拔1100米)、黄景井(海拔1050米)、毛马山(海拔1000米)、尖峰顶(海拔981米)、太平寨(海拔942米)、木鱼山(海拔907米)、五宝山(海拔881米)等。
勾家场—梓里场山脉,在涪陵中部,箐口场背斜东支,即勾家场背斜,向南伸展至龟龙关(古鸡鸣峡)为长江所切割,再南伸即接梓里场背斜,为南北走向的背斜低山。主要出露地层均为三叠系中下统灰岩。山脉北段一般海拔600~800米,南段500~700米。呈“一山一槽二岭”和“一山二槽三岭”组合形态,山顶岩溶残丘、峰丛、洼地展布。山体两翼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砂页岩,被横谷切割后呈锯齿状山峰。主要山峰有兰花岗(海拔1166米)、文家山(海拔1006米)、望丰都(海拔974米)、插旗山(海拔742米)等。
(二)丘陵
在涪陵,相对高差小于200米的丘陵面积913.1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1.0%。其中,相对高差在30~50米的低丘陵约占丘陵总面积的31.61%,其余为中高丘陵。按其高度、形态差异,丘陵可分3个类型。平谷圆顶浅丘,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与台地相间;坪上平坝或台地周围,宽窄谷斜面状、脊状中深丘,主要分布在珍溪向斜;坪状高丘,主要分布于蔺市盆地内。
(三)平坝、台地、山原
在涪陵,平坝多为零星分布,总面积67.75平方公里。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冲积平坝。多分布于河谷两岸的阶地上,如长江南岸的北拱坝、龙潭河两侧的龙潭坝、陈家坝、余家坝等,主要属于海拔600~700米的坪上低山丘陵地区。在涪陵,300亩以上的稻田坝子有20余个。其二是河谷平坝。多分布于山间槽谷地带,如山窝水源坝、罗云罗云坝、干龙坝等。一般见于海拔550~650米的后山地区。在涪陵,300亩以上的稻田坝子有10多个。
台地,主要有长江两岸的高阶地、洪积台地和溪河两岸发育成的台地,与丘陵地相间分布。绝大多数在海拔500米以下,总面积217.98平方公里。
山原,主要分布在涪陵西北部的黄草山、木鱼山、五宝山和东南部的铜矿山、大梁子山的山腰、山顶平缓地带,以及坪上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的地方,如双石等地。总面积164.96平方公里。
(四)河谷
在涪陵,河谷地貌按其形态可分为宽谷、窄谷两种,前者分布于长江及其西、北部支流沿岸,后者以乌江峡谷区较为典型。按其成因可分为河漫滩和阶地,阶地又有一、二、三级阶地之分。
河漫滩,零星分布于长江、乌江沿岸的石质河漫滩和沙碛坝。一般长1000~3000米,以蔺市发育最为良好。
在阶地中,—级阶地主要分布于长江、乌江两岸,以白涛附近发育较好。二级阶地断续分布于长江、乌江沿岸,以蔺市、白涛等地保留较为完整。三级阶地与二级阶地的分布一致。
二、地貌区划
涪陵地貌类型多样,交错分布。根据地质构造、地形趋势和地貌类型的结合,将地貌划分为沿江丘陵低山区、坪上低山带坝区和后山区等3个一级区,以及沿江丘陵区、沿江低山区、后山丘陵带坝区、后山低中山区等4个二级区。
(一)沿江丘陵低山区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和乌江以东雨台山以北的沿江地带,包括李渡、珍溪、新妙及蔺市、马武等的一部分。面积1172.36平方公里。地貌组合以丘陵为主,次为低山、台地,分别占该区面积的56.8%、27.2%、12.1%;山原、平坝很少,只占3.9%。丘陵台地主要分布于沿江两岸,低山集中分布于西北部的黄草山背斜和中部的勾家场背斜。该区有两个二级区:沿江丘陵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海拔500米以下地区;沿江低山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低山地带。其地貌组合分别以丘陵、低山为主,其面积分别占该区面积的69.9%和30.1%。该区平均垦殖率49.1%,其中丘陵区较高,为54.1%;低山区次之,为37.45%。
(二)坪上低山带坝区
主要分布在涪陵南部,包括龙潭坝区的绝大部分和马武、蔺市两地台坎以上部分,面积786.48平方公里。地貌组合以低山为主,占该区面积的50%;次为丘陵,占28.9%;旱坝、台地、山原占21.1%。平坝主要分布在龙潭河和同乐河两岸;丘陵主要分布在平坝四周;低山主要分布在大梁子山一带。该区农业生态环境较好,历来有“米粮仓”之称,垦殖率超过35%。
(三)后山区
主要分布在涪陵东南部,包括焦石、白涛全部和清溪、马武的一部分,以及龙潭坝区同乐、聚宝的小部分,面积986.79平方公里。地貌组合以低山为主,占该区面积的67.2%;次为中山,占15.8%;山原、高丘以及平坝、台地分别占6.6%、6.4%、4.0%。该区以焦石、罗云山谷平坝为中心,向西北逐步发育成高丘、低山;向东南逐步由低山到低中山。该区有两个二级区:后山低山槽谷带坝区主要分布在涪陵中部、西北部海拔较低的地区,一般海拔300~700米,包括和兴、复兴、天台、靖黔、石门等全部,焦石、罗云、卷洞、山窝、白涛等大部,以及土地坡、清溪、凉塘、菜场、太和等的小部分,面积占该一级区的83.1%。地貌组合以低山为主,占本区的80.8%;次为高丘、山原、平坝、台地,分别占本区的7.6%、6.7%、3.2%、1.7%。后山低中山区主要分布在涪陵东南部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包括大木、龙塘全部,罗云、焦石、卷洞、山窝、白涛、梓里、太和、同乐、聚宝等的一部分,面积占该区的16.9%。地貌组合方面,低中山占93.7%,山原占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