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只有十恶不赦的人,才会做坏事吗?——盲目服从权威,会让人丧失理智
W是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员,最近正在跟进一个比较大的项目,整个团队都忙得焦头烂额,W已经连续两周在外地出差,没有回去看望家人。那天,她接到了家里的电话,说母亲不小心烫伤住院了。W心急如焚,就想向经理说明事情缘由,询问是不是可以请假回家一趟。
当W把母亲受伤的情况说完,刚想提出请三天假的请求,经理的神情突然变得很严肃,说:“我知道你很想回去跟家人团聚,你母亲这个时候也很需要你,可我们这里现在实在太缺人手了。如果你母亲知道公司正考虑提拔你,我想她应该会理解你。况且,现在医疗很发达,你母亲已经入院,即便你不过去,问题应该也不大。事情已经发生了,就算你真的过去,也帮不上什么忙。我们这个项目需要团队协作,每个人都得倾尽全力,你在我眼里一直是这样的人。噢,不过也没关系,如果你真的放心不下,还是回去一趟,多陪陪母亲。以前我没想到你这么顾家,要是今后真做了项目主管,跟家人聚少离多的情况会更多……”
离开经理办公室,W的心里很是纠结。她在工位上坐了半天,最终拿起电话打给家里,说工作太需要人手,实在离不开,让母亲安心治疗,她稍后会给家里汇过去一万块钱。其实,W很内疚,但是经理最后说的那番话,却还是让她动摇了。她担心,如果这一次真的离开了项目组,会彻底失去晋升的机会,所以只好留下来继续工作。
经理没有明确地说不允许W回家看望母亲,言谈之时似乎还把选择权交给了W,可是W感受到的却是:如果我回家看望母亲了,那就说明我消极怠工,不重视自己的工作,还会影响到上司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事业和前途。所以,她最后选择自愿留下来。
这样的情形,你有没有遇到过?看起来好像是自己做出的选择,可静下心来时,才发现那根本是迫不得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着我们违背自己的意愿去采取某种行动呢?
请注意,这就是一个博弈的结果。通过对语言、行为,甚至是感官的设置,创造出具体或理念的情境,如“回家看母亲=放弃晋升”“留下来=重视工作”,使得W接下来的行为倾向凸显出积极的意义,与“被提升”联系起来。W之所以留下,是因为她的内心需求被经理描述出的“重视工作”“积极进取”压抑住了,经理也就顺理成章地控制了她的行为。
现实中类似的情形有很多,广告、销售、宣传中都运用了这一心理策略,就是为受众创建一个积极的情境,让人们在不自觉中认同他们的观点,并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其中。可是,无论操纵者描绘出的情境有多积极,有一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我们依然在被动地接受他人的价值观念,生活在奴役中却不自知,甚至还因为被奴役而感到快乐。
196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做了一个“服从权威”的实验,证实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境下,会背叛自己一直以来遵守的道德规范,听从权威人士的意见去伤害无辜的人。
米尔格兰姆告诉被试者,他的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单词联想记忆的影响,而这种惩罚,便是对作为“学生”的人施加电击。他制作了一个极其逼真的电击装置,一共30个按钮,每个按钮都对应着不同程度的电压,最低15伏,最高450伏。
米尔格兰姆通过观察被试对学生最终施加的电击水平,来判定个体的服从权威程度。当然,有一点大家绝对放心,这个电击装置其实形同虚设,任何一个等级的按钮都不会放出丝毫电流,唯一被蒙在鼓里的,只有被试者一人。
起初任务很简单,但随着单词记忆数量的提升,“学生”的出错率也开始增加,被试者对他施加的电击强度也越来越强。到150伏时,“学生”会发出惨叫,如果被试者动摇,站在他旁边的权威就会命令他说:“请继续。”到300伏以上,“学生”开始猛烈撞击,被试者依然会犹豫地望向研究者,研究者则更严肃地说:“必须继续进行实验。”
你猜猜,在这种情况下,40名被试者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后,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结果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颇具冲击力的,包括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本人:所有人的选择都在255伏以上,这是猛烈电击的强度,而有26个人选择了把电压等级调到最高!这些被试者中没有一个人是虐待狂,也不存在任何人格缺陷,无不良嗜好。可是,在这个实验中,他们却都选择了服从权威,没有例外。
是不是嗅到了一丝恐怖的味道?服从权威,大概是每个人心中的天性之一,只要情景适宜,它就会被“激发”出来——天使和魔鬼有时只有一步之遥。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完全是在道德意识和坏的权威之间做抉择,这是对人性最大的考验。
于普通人而言,遇到实验中的情况毕竟是少数的,但做出“迫不得已”的选择并不少见。下一次,当你作出了一个违背意愿的决定,或是产生了某种让自己费解的想法时,不要轻易地就服从那股“无形的力量”,暂时跳出来,冲着自己的心问一句:“我真的是自愿的吗?”
在理智的情境下,你听到的那个心声,才是你真实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