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武术的内涵
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数千年的武术,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军事战争和社会活动,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哺育下,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凝聚了千百年来历代人民的智慧,成为当今世界众多的体育项目中,最富哲理、最具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一、武术汲取中国古代哲学营养
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传统哲学、伦理学、养生学、兵法学、中医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营养,使之理论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注重内外兼修,德艺兼备。诸如武术的整体运动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观、气论、动静说、刚柔说、体用说、尚武崇德说等,都从不同侧面反射出民族文化光彩,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
我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它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气”是“道”的体现,并以“气”的聚散来解释生命的形成,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在古代武术理论中,“气”被视为武术的原力与本根,是武术的生命所在。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如武术功能、神韵、绝技等,均为“气”的演化与体现。由于生命的盛衰变化都是“气”作用的结果,人体“气”的质量好坏决定着生命状态的优劣,因而“气”也被视为武术养生的理论基点。
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也是本体论的范畴。所谓“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武术是人体的运动,要达到目的,练武实践必须顺应自然,效仿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达到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以寻求发展。
“知行合一”是武术的认识论基础,是武术发展的重要机制。所谓“知行合一”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切身体悟,进而指导实践,认知与实践是统一的和一致的。这一理论在武术中的表述经常是“学以致用”“直觉体悟”。中国武术是在一定的社会需要下而产生的,学以致用正是演练武术的宗旨。而武术的意境、神韵等又很难用言语表达,这就要求学者用直觉去领悟、体验,进而把握。这也是我们民族传统思维的特点。
“反者道之动”的方法论构成了武术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其意思是说,对立的事物向其反面转化是运动的规律。也就是说,刚能克柔,柔也能克刚;强能胜弱,弱也能胜强。因而,中国武术便要求技击必须符合刚柔相济、阴阳和谐等原则。其实,这就是阴阳五行学说在武术中的应用和体现。
中国古代哲学对武术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他如基于周易哲学的武术阴阳观,以阴阳八卦化生观念为理论基础的八卦掌,以五行学说为理论思想原则的形意拳,以太极哲理为精髓的太极拳,以及以孙子哲学为指导思想的武术技击战术观等,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哲学是武术的思想渊源。
二、武术原本是一种传统技击术
从武术的词义来看,武术可称为徒手或手持武器用于搏杀格斗的方法或技艺。它所体现的本质特征显然是攻防技击。纵观武术发展进程,无论朝代更替、称谓变幻,也无论其他文化形态依附、渗透、派生、衍化,武术的技击这一本质属性都确定无疑。可见,武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首先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技击术。
远在春秋战国时,不仅开始有了传播技击术的教职人员和技击竞技比赛的裁判人员,也有了以技击为生的游侠剑客。近代则有保镖护院的镖头教头、江湖卖艺的艺人,乃至以教拳谋生的拳师,以一种技击术来体现其社会价值。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地区,任何一个种族,防卫御敌是其共同的需要。技击之术并不是一个国家、民族所独有,人类的防卫意识和人体运动学原理决定了技击术在缘起之初是近乎相同的,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民族思想,造就了不同特色的各种技击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经过历代宗师的砥砺揣摩、千锤百炼,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技击术——中国武术。
中国武术在技击方法上表现得十分丰富多变,有踢、打、摔、拿、击、刺等。踢法中有勾、踩、弹、蹬、踹、铲、点、撩、挂、摆、缠、丁、拐、错等;打法中有冲、劈、挑、砸、贯、抄、盖、鞭、崩、钻、扫、挂、撩、栽、扣等拳法,以及劈、砍、切、截、削、推、按、拍、摔、扇、塌、掖、穿、插、挑、抹等掌法,还有许多勾法、爪法、肘法、桥法(以上臂和前臂进行攻防),以身体进攻的挤、撞、抖、靠等法;摔法中主要有巩、揭、别、切、沼、抱、合等;拿法有三十六拿和三十六解,以及各种器械方法。不同的击法又有不同的劲力要求与技巧变化,各拳种流派又有许多独到的方法与风格,从而形成了一个林林总总、名目繁多、丰富多彩的庞大技术体系。在运动形式上,既有对抗形式的搏斗运动(散手,太极推手,长、短兵对抗等),又有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两者既相交融又相区别;在技击理论上也颇为丰富,诸如“阴阳变化”“奇正相生”“刚发柔化”“后发先至”“得机得时”“胆气为先”和“守柔处雌”等战略战术思想,既富有哲理又切合实用。
三、武术同时兼备体育竞技功能
武术源于攻战搏杀,与军事武艺极为密切,但同时也具备体育价值与功能。早在古代军事训练中就有“搏刺强士体”的记载,即武术用于军事训练可以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
当冷兵器时代过去,体育功能成为武术的主要的职能,健身、修身的功能占据了武术的主要地位,并逐步发展了娱乐、竞技的社会功能,这是当今武术的一个主概念。古代武术在为军事服务的同时,也具备了强身壮体的功能,明代战将戚继光认为“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说明拳术可作为军事训练内容用以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武术在民间流传,主要用以自卫、健身、修性、娱乐,其社会功能是多元的。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面对西方体育的冲击,出现了“土洋体育”之争,武术在中西文化碰撞后实现了交融,从师徒口传身授方式向学校体育教育转化,并逐步进入体育比赛之中。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被正式确立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属民族传统体育类。武术向体育倾斜靠拢后,它的健身与竞技功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武术的技击性被寓于体育之中,就套路而言,是以演练的形式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技能,进行功力和技巧等方面的较量,同时从健身和审美的角度、动作的幅度和要求看,虽与实用的技击术略有一些距离,但仍不失原意,既保留了技击特性,又符合了体育竞技与健身的要求。散打运动在技术形态上与实用的技击术基本一致,摒弃了实用技击中致人伤残的技术,并用规则限制了一些危险违禁动作,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护具等,对运动员加以保护,仍然体现了武术的体育特征。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武术具有广泛的功能和社会价值,体育尚不能涵盖它的全部,其作为体育项目的部分应称为“武术运动”。武术从整体运动观出发,强调“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讲究“内三合”“外三合”,注重心、神、意、气与动作协调配合,更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
四、武术浸染着浓郁的武德思想
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因为本书的第二章第三节对武德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故此处仅做扼要概述。
武德的理论很丰富,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萌芽、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历史上最早的、带有条款性的武德记载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这是对诸侯用兵道德的要求。在武德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居于封建社会正统地位的儒家仁学思想逐渐形成了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孔孟仁学的基本思想是以仁慈、忠厚、善良和爱心来待人接物,处理一切人际关系。武德的仁学思想,首先表现在练武与修身的统一,习武是人生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要求习武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与宏大的胸怀和气魄。其次,还体现在武技的运用上,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技击必然内含着残酷与暴力。然而,武术的仁德精神却要求以制取对方为主,尽量避免杀人取命。以武会友,更是讲究点到为止,以“礼”来规范行为。武术的抱拳礼就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武术礼节,当代武术本着为和平与友谊服务的宗旨,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屈左手拇指,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
重承诺,守信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侠义英雄是武林人物崇尚的美德与人生追求;见义勇为是武林中人显示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武德内涵的深层是“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在历史长河中,像荆轲、关羽、岳飞、戚继光、邓世昌、关天培、秋瑾等一颗颗闪耀的明星,正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兴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才铸就了永恒。今天,我们同样应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之兴旺繁荣而奉献毕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