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赵家(1)
老夫人笑眯眯的应了。
老夫人右下方坐着的不过六七岁的孩童高兴的拍拍手,大声喊着“祖母万福金安。”
二房夫人常雪笑眯眯的抱起那孩子:“咱们哥儿真懂事呀!”
“月儿知道祖母喜爱甜口,特地去京城的老字号买了雪花酥,希望祖母喜欢。”
赵清月给丫鬟使了个眼色,那丫鬟立即毕恭毕敬的端上一红木盒子,一打开奶香味便飘满了整个屋子,老夫人笑的合不拢嘴。
“月儿有心了。”
一派祥和。
赵清玲站在一旁,老夫人察觉到便盖上了盒子,从鼻孔里“哼”了一声。
“赵清玲!还不跪下!”
赵清玲皱眉,便道:“七娘何错之有。”
老夫人勃然大怒:“你竟为了三皇子淋了一场大雨,晕倒之后不知是被哪位好心人送回,还一直念着三皇子的名姓!现在谁都知道我们赵家出了个不知廉耻,痴恋三皇子的嫡女!是谁教的你这般上不得台面!”
赵清玲冷静道:“七娘只是因为家门被锁,连一个守门的小厮都不见踪影所以才在外面淋了一场大雨。七娘念叨的不是三皇子殿下的尊姓大名,而是七娘母亲的名姓沈妗秀。七娘那时应该是淋了雨脑子糊涂了,感觉被人背着回来,那人身上的淡淡的香味与母亲的体香相差不大,竟将那人当做了母亲,才一直念叨着。”
“七娘只是因为下人失职才淋了一场大雨,思念母亲竟被曲解为是恋慕三皇子!何来的道理!”
赵清玲平日嘴笨懦弱,如今却如此疾言厉色,让众人不禁刮目相看。
赵清月却移开了目光,明显是心虚的模样。
不错,正是她怕到时候赵清玲懦弱后悔,将看门的小厮打发走,把大门锁死,让赵清玲在外面淋了一夜的雨。翌日,出去寻找赵清玲的小厮在门旁发现了发烧的赵清玲,她的身上盖着一件红色斗篷,还有一把油纸伞。
老夫人与二三房的人回过神来竟发现自己无话可说。
毕竟人家姑娘进不去家门本就是管家的失职,赵清玲还只是金钗之年的小姑娘,依恋母亲也无可厚非。
常雪连忙解围:“好了好了传饭吧,七娘饿了吧?一会儿就用膳。”
赵清玲冷笑一声,常雪哪里有那么好心,只不过接下来要被罚的就是她的随身丫鬟松鹤了。
松鹤可谓是常雪的心腹,常雪一路提拔松鹤到总管的位置,可不能就这么浪费了一个好好培养的心腹。
常雪一咬牙,走上前去,装作疑惑的样子:“七娘那日,可是被男人送回来的?”
赵清玲暗地里一笑。
常雪,最终还是亮出了自己的的底牌。
只可惜赵清玲本人便是顺娴皇后。
“二婶婶何出此言?”
常雪艰难的吐出后面的几个字眼:“婶婶只是……担心七娘的名誉受损,今日来问问。”
赵清玲淡淡一笑,带着嘲讽和蔑视的笑,摸了摸右耳上的红珊瑚珠。
“二婶婶可看到了七娘右耳上的耳饰?”
“这正是那人遗落的。”
“虽说也不是男子不可戴耳饰,但是戴耳饰的大多都是女子。”
“那么,为什么二婶婶会认为那人,是男子呢?”
常雪支支吾吾的解释,也没说清楚,赵清玲微微一笑,便也并不在意。
红珊瑚耳饰的确多为女子佩戴,这没什么好争辩的。
“罢了,既然是管家让七小姐淋了雨,便是失职,扣半年工钱便是了。你们都退下罢。”
松鹤露出劫后余生的喜悦,跪下叩头感谢老太太的大方。
赵清玲面带微笑:“那么七娘先退下了,祖母万福金安。”
重生回来的第一场战争,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朝晨帮赵清玲解下头上的流苏髻,嘴里还在抱怨着:“老夫人也太偏心南院的了吧,区区半年工钱罢了。小姐可是差点就去了,要不是……呸呸呸,奴婢嘴贱,怎么能这样诅咒小姐……小姐莫放在心上。”
“无事,反正我也没什么地方受伤了。夕夜,我饿了,去厨房给我寻点东西来吧。”
“是,小姐想吃什么?”
“我有些冷。”
“那奴婢给小姐端萝卜排骨汤?”
“好。”
赵清玲正闭眼梳理着最近的记忆,一月之后的桃花赏是太子妃举办的赏花宴,到时候各路皇子都会来到此地来寻找才子当做将来的幕僚与心腹;而姑娘家的则是盼望着能在桃花赏中出一把风头,为将来出嫁时增加筹码,也是为了能够被门当户对的人家相中,若是运气好……
还能碰见喜欢的儿郎。
赵清玲没有心悦的儿郎,对她来讲桃花赏只不过是翻身仗,既能洗刷愚蠢的过去,也能让自己在众人心中配得上镇国将军之女的名号,何乐而不为。
最重要的是,她的目的,也是要在桃花赏上让未来沈锦修会看上的秀才归顺于自己,或是扼杀在摇篮里。
“夕夜,今年的桃花赏,太子妃给我们下帖子没有?”
夕夜去寻了帖子来,朝晨一边收拾着梨花梳妆台一边念叨:“今年太子妃第一批帖子就下给了咱们,肯定又是想看姑娘出丑……”
夕夜并未多言,将帖子放在梳妆台上便离开去给赵清玲寻吃的了。
赵清玲摸着耳朵上的耳饰。重生回来,她歌舞女红并不会,琴棋书画亦不通,作为武将之女骑马射箭也不行,总不能上去开口就是朝廷大事闭口明景史诗。
半月后赵毅跟沈妗秀夫妇就会提前归来,正好赶上桃花赏,父母若是不在场,赵清玲干脆就直接不上场或是干脆利落的直接不去了,但是这俩一定要去,甚至太子妃得知赵毅夫妇提前回京,还亲自提笔写下请帖派人快马加鞭送到赵府来。
赵清玲叹了一口气,从南院传来的琴声从子时便一直到巳时还不断,听着还感觉要一直弹到子夜。总是那么几首曲子,若不是春江花月夜便是落花镜中游。
赵清月擅琴,赵清玟擅画,赵清玲什么都不行,是出了名的草包嫡女,未免太过蠢笨。
若是丢一次脸还好,若是被要求挑战,那么被挑战者无论如何都不能拒绝。
赵清玲扶额,只能趁着两天,勉强抱抱佛脚。
赵清玲闭上眼,第一个浮现出来的人名竟是景言卿。
方才听朝晨与夕夜讲话,听到了景言卿又在哪里把谁家强抢民女的小公子给打了那小公子气不过回家找父亲,父亲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过来准备讨个说法结婚一看景言卿魂都吓没了。
这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前世闲王景言卿是京城里出了名的小霸王,明明不姓沈却在沈氏皇族占了一席之地,景言卿的母亲正是当今圣上亲妹妹乐清公主的儿子,可惜乐清公主在生景言卿时难产而亡。景言卿面容肖似乐清公主,圣上尤其宠爱他,就差把皇位给他。无论是相貌还是才学或是武艺都可以说得上的举世无双,意气风发正值大好时光,鲜衣怒马少年郎,惊才艳绝,举世无双。
景小王爷,举世无双。
她对这个人只有一点点模糊的记忆,依稀记得这个人在多少岁就死了来着,挺年轻的。全国上下都唏嘘,后来又莫名其妙的“复活”出现在了皇宫里,他们都说闲王英魂未灭。结果真没死,好像还挺厉害的。
细节根本就记不清了,前生太苦了,只记得仇恨。夕夜把汤端来了,她用玉瓷勺子搅了搅汤,捞出来几片小虫。
她眉心微皱。
“朝晨,更衣,我要去厨房。”
“小姐这都……哎呀!”
赵清玲更完衣后提起挑灯,让朝晨不要太激动,夕夜端着汤,拿了一个小碟子装虫子,去了厨房。
“负责这碗汤的人给我出来。”
厨房里十分忙碌,赵清玲温和的声音没有人听见,或者听见了了也不当回事。赵清玲给朝晨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一把将一个瓷盘子摔在地上。
清脆的声音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赵清玲让朝晨说话,她将装有虫子的小碟子摔在案板上。
“别让我们家小姐再说一次!谁!谁负责的这碗汤!”
厨房管事的立即出来当和事佬,“哎呀哎呀太忙了,都是下人粗心了,要不给七小姐重新做一碗吧?”
赵清玲笑道:“不必了,让负责这碗汤的人都给我站出来。”
“嗳,七小姐,马上就是大夫人跟老太太用晚膳的时候就大家都忙着……”
“总管,这里是那个院?”
“北,北院。”
“大夫人在哪个院?”
“南院……”
“老太太呢?”
“东院……”
朝晨给赵清玲找了张椅子,赵清玲坐下,听完回答后笑道:
“那东南院的晚膳关我们北院什么事?”
“都别做了,我不想吃。”
“我再说最后一次,谁做的这碗汤给我站出来。”
“怎么回事!这都多晚了还不上晚膳?!今天是哪个院的厨子做晚膳。”
老夫人不耐烦的看着常雪。常雪也心焦,便说儿媳去催催。一路拐进了北院的厨房。
“怎么回事!你们是不是要造反,这都多晚了还不上晚膳?!”
赵清玲向后看就看见了常雪,她微微一笑。
“怎么了二姨母?七娘正在教训这群不听话的下人呢,让二姨母见笑了。”
今天态度大转变的赵清玲让常雪有些忌惮,但还是笑盈盈的说道:“这不是这么晚了还没上晚膳嘛,母亲就让我来催催。”
“可是二姨母跟祖母不都是东南院的吗?为何北院的厨子要来做东南院的晚膳啊。”
“嗨呀,这不是为了体谅东南院的厨子吗?偶尔让北院的厨子来做晚膳,七娘不是只有一个人吗,用不着这么多的人吧?”
赵清玲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原来七娘吃不上饭的时候都是北院给给东南院做饭去了呀……看来北院人还是太少了,等父亲母亲这次回来了,我要跟爹爹说北院厨子太少了,不够我跟东南院分的。”
常雪心道这怎么行,这不就是告诉大房自己在赵清玲这儿捞油水吗。急忙打哈哈说以后赵清玲来东南院吃饭就行了,用不着多配厨子。
赵清玲礼貌拒绝,说算了吧东南院的人太多了桌子都坐不下了,每次去东南院吃饭都被挤着吃不上多少。
常雪感觉再跟赵清玲说下去估计就装不下去这幅好姨母样了。
“那七娘还是就在北院吃吧,姨母回头就让东南院的做饭,以后不找北院的了,饿着我们七娘就不好了。”
她做出慈悲的样子,朝晨看不下去,便送客了。
赵清玲目送常雪离开后,看着厨房的一众人。
“做这碗汤的人……”
话音未落,人便站了出来。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面露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