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探问:弗兰克尔谈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读

一切自由、一切真理和一切意义都依赖于个人做出并实施的选择。

——维克多·E.弗兰克尔(Viktor E.Frankl)

奥地利心理学家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维克多·E.弗兰克尔(以下简称弗兰克尔)生活中的主线,尤其是他被送至集中营前的这一段具有决定性的经历。这段经历强调了追求意义的生活和追求幸福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同,并为他创立意义疗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和家人们一起被带到集中营前,弗兰克尔就已经在维也纳和世界范围内的精神病研究领域赢得了响亮的名号。比如,在16岁时,他开始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有了通信联系。他曾向弗洛伊德寄过一封长达两页的信件。他过人的天资给弗洛伊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弗洛伊德把他的信投给了《国际精神病学期刊》。“希望你不会反对”,弗洛伊德在回信中这么写道。

在医学院就读时,弗兰克尔变得更加出类拔萃。他不仅建立了青少年自杀预防中心(这是他针对集中营开展的工作的前身),还发展出了一套被称为存在心理分析治疗的方法,并为精神病学临床医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这套治疗方法通过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生命的独特意义战胜抑郁并获得幸福。1941年,这时他的理论已经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也成了维也纳罗斯柴尔德医院神经疾病学科的主任医生。在那里,他冒着生命和事业上的危险为精神病患者伪造诊断报告,以此帮助他们逃避纳粹对精神病患者实施的安乐死屠杀。

就在同一年,弗兰克尔做出了一个决定,一个改变了他一生的决定。这时他的事业渐渐走上正轨,而纳粹也正对他虎视眈眈,他在1941年成功申请到了前往美国的签证。当时,纳粹已经开始对犹太人进行包围并把他们送至集中营,最开始纳粹的目标还是犹太老人。弗兰克尔知道纳粹把他的父母带走只是时间问题,也知道一旦他的父母被带走,他就有责任陪他们一起进入集中营,并帮助他们疗愈在身处集中营期间产生的心理创伤。可在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拿着签证的新婚男人,他又想逃往安全的美国,并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作家安娜·雷德桑德(Anna Redsand)所著的有关弗兰克尔的传记这么描述当时的情况:弗兰克尔感到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前往维也纳圣史蒂芬大教堂理清思路。伴随着管风琴的声音,他不断问自己:“难道就这样抛下我的父母吗?难道我要只对他们说一声再见,然后把他们丢给命运的安排吗?”他的责任何在?他努力寻求“上帝的启示”。

但在回家时,他找到了上帝的启示。一进门,他就发现桌上放着一块大理石。父亲告诉他,这块石头来自附近一所被纳粹拆毁的犹太教堂的废墟。大理石上记着犹太教义中的片段——当孝敬父母。于是,弗兰克尔做出了决定,无论美国有多么安全,对他的事业多么有益,他都要留在维也纳。他把个人的追求放在了一边,选择服务家庭,选择在进入集中营后,服务那些被关押的囚犯们。

弗兰克尔从他早年的经历和被关入集中营时经受的非人折磨中学到了很多智慧:“人类生存于世,便总是会向某个方向前进。这个方向也许指向某个人,也许指向某件事物,但一个人的行动更多地是为了别人,而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的行动也许是为了追寻某种意义,也许是为了遇见某个人。一个人愈是忘我,为了所爱之人、所爱之物燃烧自己,愈是一个真正的人。”

意义疗法是弗兰克尔毕生的心血,它的基础是一种生命的哲学,由三个互相关联的基本信念构成。

1.意志的自由(the freedom of will)

人在生理、心理与社会的世界中并不自由,但人可以超越这些限制而进入精神层次。只有两种人的意志是不自由的,一类是精神病人,另一类是信奉决定论的哲学家们。在本书中,弗兰克尔谈到了身体的疾病带来的生理的不自由,并指出“痛苦”是“疾病”的一部分;谈到了心理的不自由,即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失去了承受痛苦的能力,会因“无法痛苦”而痛苦,这亦是一种不自由的状态;在谈到社会的不自由时,他更多地描述了人们在集中营中所遭受的非人待遇,人们小心翼翼地不断试图恢复作为人的追求却屡屡受挫。本书也通过一种哲学式的思辨与激发希望的方式提供了进入精神层次的途径。

2.追求意义的意志(the will to meaning)

认为人类的基本动力是“追求意义的意志”,一个人在追求意义的意志被挫败后,才会因补偿心理转向追求快乐、权力。人类最基本的能力在于:发现一个能让人忍受任何情境且可以继续坚持的理由,并希望借此使个人的生活更充实且能证明个人的存在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在本书中,弗兰克尔从典故中提炼出“死是自己的死亡”这一观点,即人可以拥有自己的死亡体验而并非被死亡所剥夺。这使追求意义的意志不再在人们的脑海中被死亡剥夺,并且鼓励人们把死亡纳入生命,从而获取通往意义的意志之路。

3.生命的意义(the meaning of life)

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个人生命在具体时间的具体意义。在本书中,弗兰克尔指出人们实现人生意义的三个基本假设。首先,要有行动,比如创造一件作品,无论是艺术还是爱的劳动,创造一些比我们存在的时间更长并且会持续产生影响的东西。其次,要认识到,意义可以在欣赏自然、艺术品或仅仅是热爱他人中找到。弗兰克尔引用了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1]的说法:“幸福的大门总是向外拉开的。”最后,一个人如何适应和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限制至关重要。例如,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或忍受集中营般的可怕命运。简而言之,我们在生活中通过行动、爱和痛苦理解意义。

上述三个基本假设构成了意义治疗的理论基础,三者缺一不可。意志的自由是追求意义的意志的心理学前提之一,没有意志的自由,人就不可能对生活进行态度上的选择,只能被动地接受需要的支配;而追求意义的意志则是生命意义的动力,人们对意义的追求和倾向,使人无论在何种生活环境下都要探究生命的意义。

本书收录了弗兰克尔从集中营中获救11个月后发表的演讲的抄本,他在集中营中时刻濒临死亡的体验与他的观察和反思共同造就了本书的内容。

人生而为人,其独特的一生就是为了追寻生命的意义,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2]和他的同事们都同意这个观点。人们应把私利放在一边,为了超越自我的某人某物而服务。多“给予”,少“索取”。我们不仅仅是在表现最基本的人性,我们也应该承认:追求幸福,并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1905年,弗兰克尔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公务员,母亲是犹太教徒,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家境一般。上中学时,弗兰克尔被弗洛伊德、阿德勒等人的精神分析理论所吸引。16岁时,他就写过一篇关于叔本华的心理分析文章,并将该文章寄给了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很是欣赏。

1923年,弗兰克尔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925年,他见到了崇拜已久的弗洛伊德。上学期间,他尤其关注精神医疗中的意义与价值问题,而这一主题也成为日后他一生研究工作的重心。

1928年至1929年间,弗兰克尔在维也纳及其他城市组建了面向未成年人的免费心理咨询中心,并向大学的精神病治疗中心提供服务。1930年,弗兰克尔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1933年,弗兰克尔接管了一家专门针对自杀妇女的精神治疗病房。1937年,弗兰克尔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从事神经疾病和精神障碍的治疗。

1938年,德国入侵奥地利。弗兰克尔本可以移民到美国,但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他最后决定和未婚妻留在维也纳。后来他们全家人被纳粹逮捕,关进了集中营,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妻子均死于纳粹的迫害。1945年,弗兰克尔被美国陆军解救。

战争结束后,弗兰克尔一直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任教。1948年,弗兰克尔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弗兰克尔创办奥地利心理治疗协会并任主席。之后他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担任教授直到1990年。1992年,他的朋友和家人设立了维克多·弗兰克尔研究院。正是因为在集中营的悲痛经历,弗兰克尔发展出积极乐观的人生哲学。弗兰克尔67岁考取了飞行员驾驶证,80岁还能攀登阿尔卑斯山,并到世界各地演讲意义疗法。

弗兰克尔1997年离世,享年92岁。

李仑


[1]别名“祁克果”(1813—1855)。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他的思想是存在主义的理论根据之一,因此他被称为“存在主义之父”。

[2]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意志力领域的研究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