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又开始打比方了,什么叫作阴呢?地面下的东西,叫“阴”,埋在地下的坟茔叫阴宅。记得曾有一次我给人把脉,手刚一上去就缩回来了,我跟那人说:“请回吧,我惹不起你。”那人问:“为什么呢?”我说:“你家没有一样东西是地上的吧?”那人又吃惊又得意,说:“确实,我们家全是墓里的东西,可您是怎么知道的呢?”大家肯定也好奇,其实就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在指下叫作“鬼祟脉”。反正这种人沾不得,就是阴气太重。现在呢,房地产商把地下室做成下沉式花园,地下一半,地上一半,那种屋子蛮有特色的,半阴半阳,作艾灸室、雪茄房,或音像室蛮好的,因为艾火啊,烟火啊,声音啊,都能驱鬼。

“命曰阴处”,从这句还可以知道,凡地下长出来的东西,都有滋阴的效果。水稻啊,麦子啊,还有萝卜这些根茎的东西都会滋补我们身体的阴,而天上来的东西,就对阳有补益。比如雨水、雪水,要想喝纯阳的水,就不能让它们落地,就得空中接着,那才叫阳水。所以,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水,可讲究了。比如露水,在秋露重的时候,早晨去花草间收取。花草表面的露水,饮用可以止渴消渴;涂抹于面部能令皮肤健好。我就见过天天早晨用露水洗脸的人,果然皮肤紧绷、红润。柏叶露、菖蒲露水,每天早晨洗眼睛,据说能增强视力。再比如冬霜,有取霜法一说:是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暑天长痱子及腋下红肿,可以用冬霜和蚌粉涂敷,李时珍说有效,至少比爽身粉好吧。还有一种水叫“半天河”,又称上池水,指取自竹篱头或空树穴的水,可以扫邪气、恶毒,治疗蛊惑之疾,比如精神失常等症,还可以洗各种恶疮、疥痒,亦有效。但用这个水要小心,因为空树穴里常有毒蛇,所以此水可外用,不宜内服。

中医里面,光说阴阳,是不够的,一定要知道什么叫阴中之阴,什么叫阴中之阳。只要从阴里面出来,出到地面的,就具有阳性,就是阴中之阳。但是它的本性是阴。雨水,若落到地下,就叫阳中之阴,因为它的本性是阳。一切要看事物的根儿从哪儿来,从天上来,它的本性就是阳;从地下来,它的本性就是阴。

所以就有下一句:“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则,此处通“才”,此句翻译成:才出地面的地界,叫作阴中之阳。就好比小芽刚刚出地面,阴中已有一丝阳意,叫阴中之阳。

下一句:“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阳,是给你正能量的东西,阴,是将养这个正能量的东西。这句很棒,怎么打个比方来解释这句话?最好的比方,就是天地氤氲、男女媾精这件事了。最初人类并不知晓女人怀孕与男子有何关联,其中,阳的作用隐而不显。“阳予之正”,就好比男子供给精子,阳精虽然看不见,隐而不显,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男精相当于阳,给予了正气。“阴为之主”,阴,就是用来成就这件事的。光有阳,就是“生”,光有生机还不成,必须有阴,才有“成”。我原先讲过,中国文化特别注重“生成”二字,阳代表“生”,阴代表“成”。卵子受精,就是“生”,受精卵得养,才是“成”。阴的意义如此大,才有“阴阳”中阴排在阳之前的说法。

婚姻作为阴阳和合的一种象征,阴的重要意义也在于此,其实,女人才是家庭和家族传承的核心,因为女人负责生育与养育后代,在家庭中,男人若不尊重和爱护女性,最终伤害的就是子嗣。就像《列女传·贞顺传·召南申女》里那个女子因夫家不给聘礼而抗婚的故事,姑娘在法庭上的言辞是:“以为夫妇者,人伦之始也,不可不正。”翻译过来是:对方娶我是要让我替他家生育子孙的,这是传承家业的大事,夫家从一开始就轻礼违制,一物不俱,一礼不备,一开始就不按规矩来,就是不重视这场婚姻,也不重视家族的繁衍与传承,我就不能嫁给这家。

这女子说得太清楚了。女人的气血对孩子有太大影响了,现在孩子那么多病,身体、精神上的任何不正常,其实都与母亲有关。比如孕期母亲的情绪大波动,少年时期母亲的乖戾等,都对孩子有影响。因为女子是情绪动物,女子不稳定,家庭就不稳定。有人会说,难道没有男人的问题吗?当然有,男人不能予之正,家庭的生机就会出大问题。所以,男性的问题在于“正”,不能有邪气,阳不正,阴也无以主;女性的问题在于能不能主家、持家,成就子嗣。也就是说,孩子什么样子,全看父与母,男人的气要正,女人的血要好。所以,以后夫妻的鼓励语就是这句:“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即世间万物,都是阳气给予生机和正能量,阴气给予生长的能量。任何生命,都得有生有长。比如人,有生你的人,有养你的人,生者、养者可能是相同的人,也可能是不同的人,所以有的孩子有生父母,有养父母。这词用得多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