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古代天文学与中医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天覆地载”这句话也不能轻易放过,它实际上是在讲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历算有多牛呢?在汉代,我国的天文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天人感应思潮的统治下,汉代人对各种天象、气象的观察与探索更加系统而缜密,并形成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基本骨架。其主要文献有《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汉书·五行志》等。到了南北朝(420—589)时期,祖冲之制定《大明历》,首次将岁差计算入内,每年365.2428天,与现在的精确测量值仅相差52秒。

《易传·系辞上传》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说明古人对于“天”的情况是从观测天象中了解的,但是对于“天”的构造,人们却有不同的见解。《晋书·天文志》称:“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盖天,二曰宣夜,三曰浑天。”也就是当时的天文学理论有三:盖天说、宣夜说、浑天说。但自汉代以后,浑天说成为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正统学说,宣夜说、盖天说,名存实亡。

事实果真如此吗?事实上,详查《黄帝内经》,我们发现这三家学说在《黄帝内经》中不仅均有体现,而且学术的重点放在了我国历史上先进的宇宙结构理论——宣夜说上,强调“气”在宇宙中的作用。

所谓“天人合一”,从来都不是虚说,而是有其天文学基础的。中国古代天文学是指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天球运动学,即天球是地球的扩大,或地球是天球的缩小。古代天文学认为穿过天球的南北极所形成的天轴与穿过地球南北极所形成的地轴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其轴与公转轨道所形成的夹角均成66.5度,即无论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哪一个点,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这是天地感应最本质的表现。

而且,此理论也得到现代天文学和磁力学理论的支持,现代天文学和磁力学理论认为:天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其南北两极是南北磁极;地球居天球之间,是一小磁体。地球南北两极也是南北磁极,分别与天球两大磁极发生磁感应,所以天球与地球的轴心倾向相同,在一条直线上,这便是天地感应最根本的内涵之一。《黄帝内经》所述五运六气的种种感应之道,统统建立在这个感应性上。这种感应性或磁力,都属于无形的能,中医名之曰“气”。

由此,《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帝曰: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即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气交”就是上升的地气和下降的天气的交会之处,也就是人所生的空间,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地球大气生物圈,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生息繁衍的场所。在这个空间环境中,由于有日光的照射、日月的推移,有六气(三阴三阳)各主其时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变化,还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生克的作用,所有这些都是人类生存的大背景和条件,因此,我们说,天人合一最重要的表现是合于“气”。天人合一最重要的表现是合于“气”。

咱们先说“盖天说”。盖天说的基本理论就是这句“天覆地载”。

盖天说分旧盖天说和新盖天说。

“旧盖天说”存于《晋书·天文志》,其云:“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旁转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譬之于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故不得不随磨以左回焉。”

其要点有以下几个:①天圆地方。②北极在天之最高处。③天如磨盘左旋,为阳。日月五星如蚁右转,即右旋,为阴。众星如蚂蚁爬得慢,天如磨盘转得快,所以,太阳和月亮虽然实际上向东运行,但看起来却随天一起向西运动。④昼为阳,夜为阴。⑤有夏冬之分。

“新盖天说”也存于《晋书·天文志》,其云:“蔡邕所谓《周髀》者,即盖天之说也。……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日丽天而平转,分冬夏之间日所行道为七衡六间。每衡周径里数,各依算术,用句股重差推晷影极游,以为远近之数,皆得于表股者也。故曰《周髀》。”

这种盖天说主要存于《周髀算经》。其要点如下:①天如盖笠,地如覆盘。天地皆有中高而四旁溃下。日月星辰在这两个半球间时隐时现,形成昼夜的变化。②日月星辰皆附于天而平转。③其建构的宇宙天地模式是七衡六间。即设想天穹不但在极轴上旋转,还沿极轴上下滑动,从而造成冬、夏二至南北回归的天体、气象及昼夜长短的不同。即对四季变化的解释,不是简单地从阴阳之气的变化来说明,而是通过太阳在冬季和夏季运行的轨道不同来说明阴阳的变化,从而说明季节的变化。

说这些,不是要把大家说糊涂,而是说中国古代的东西不是乱来的,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有趣的是,今人研究表明,古代“盖天”理论与今天科学的天文研究结果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例如,“盖天说”的天体划分与现在人们在地球上划分的五带一一相应。而且,还能用其模型图示对北极和赤道的气候和作物的特殊情况做出比较精确的说明。

盖天说对医学的影响更是意味深远。

首先“旧盖天说”中有三点与《黄帝内经》相关:第一点,已涉及阴阳的模糊说法,阴阳的量化与太阳的运行相关。第二点,阳左行阴右行,故《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第三点,医家不同于星占家,其观测的对象主要是人体。但是他观测到的关于人的第一个事实是:人在天之下,同时又在地之上,伴随着人的是万物。这就是一幅天覆地载的图像,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确立了人在天地人系统中的位置。

但盖天说也有其致命弱点,即日月星辰只能绕着拱形的半球式地面水平旋转,而不能转到地下。随着数学计算方式的发展,汉代学者越来越觉得这种说法难以计算妥帖,他们依据对日月星辰运行轨道的测算,对盖天说提出种种问难,并在疑问、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宇宙结构模型——浑天说。

作为医家,要不要懂天文呢?古代是一定要懂的。最早的医家只是方士学术的一种,方士学术最初称数术,据《汉书·艺文志》引刘歆考:“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并序数术六种: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这六种数术分别讲什么呢?

“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生之实。故圣王必正历数,以定三统服色之制,又以探知五星日月之会。凶厄之患,吉隆之喜,其术皆出焉。此圣人知命之术也。”

“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书》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言进用五事以顺五行也。貌、言、视、听、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作,皆出于律历之数而分为一者也。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

“蓍龟者,圣人之所用也。《书》曰:‘女则有大疑,谋及卜筮。’《易》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者,莫善于蓍龟。’‘是故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杂占者,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征。《易》曰:‘占事知来。’众占非一,而梦为大,故周有其官,而《诗》载熊虺蛇众鱼之梦,著明大人之占,以考吉凶,盖参卜筮。”

“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犹律有长短,而各征其声,非有鬼神,数自然也。然形与气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无其气,有其气而无其形,此精微之独异也。”

这六种数术,在上古时代,是很重要的。对于这些,不应妄下迷信的断言,如此便不符合科学实证的精神。科学史历来以天文学为先锋,以数学为基础。无论如何,方士阶层试图从各个角度去探索人体生命规律与天地运行规律的和谐,从而建立起一种养生的原则与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极早地发现了人无穷的潜能,并身体力行地积极开掘这种潜能,以弥补天地万物的缺憾。这种生命具有伟大功能,可“参赞天地之化育”的观念及理论,不仅在世界思想史独树一帜,而且对中医理论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科学史历来以天文学为先锋,以数学为基础。

从黄帝开始,这些数术,就都有专门的官职来掌握,在《国语》中,便有觋、巫、祝这些官职,又有“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这两句话。《尚书·尧典》也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又说:“玑玉衡,以齐七政。”这都可以窥见上古重数术的情形。大抵当时所谓“祝”,其职务除司祀之外,还负有以下三种责任:一、协时月正日以便民事。二、推终始五德以定天命。三、占星象卜筮以决吉凶。史官以外,这种“祝”便是上古学术思想的中心点。此后阴阳家与五行家,便由此推衍而生。

因此,方士当指一种有特长学术的人士。广义地说,春秋、战国时的阴阳家、农家、医家、杂家等都可归入方士学术之中;狭义地讲,专指那些研究神仙丹药,希冀长生不老的人士,但他们对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及药物学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先秦的方士大约是宋玉《高唐赋》中的“有方之士,羡门高,上成郁林”之流,《史记·封禅书》说羡门等皆为燕人,属稷下学派的一个分支,为方仙道。齐国稷下学宫汇编的《管子》一书,应该说是后来阴阳五行学说与神仙家言论的发端之学。其中邹衍之徒“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史记·封禅书》)。后来邹衍之术衰落,神仙家言大盛于齐国威、宣,燕昭王之时,至秦始皇、汉武帝时更受尊信,遂为一代之风,并影响中国社会达两千年之久。秦汉方士中著名者,皆被收入《列仙传》《神仙传》《高士传》中,有安期生、李少君、壶翁、费长房等,他们兼通医药,又采仙药,又修不老之术。

也就是说,古代的医家至少要懂六方面的知识,天文、历法、五行、易占龟占、杂占及风水。方士阶层试图从各个角度去探索人体生命规律与天地运行规律的和谐,从而建立起一种养生的原则与方法。所以《黄帝内经》中才有这些哲学、人文学、天文学、气候学、历法学、音律学等内容。也就是说,古代的医家是全才,现在的医家是偏才。

浑天说源自东汉著名学者张衡所著的《浑天仪注》。他说:“天如鸡子,地如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

浑天说要点如下:第一,天球绕极轴旋转。第二,浑天说虽不采用古代天文学中的赤经、赤纬概念,但在本质上还是赤道坐标系,这是传统中国天文学的特色。第三,使用地平坐标系。

浑天说的第一个特点是为《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理论提供了天文上的依据。由于天球旋绕运转,必有旋绕运转之轴,这个天球旋转轴与天球的交点就是南北两天极,通常人们观测到的只有天北极。

浑天说的第二个特点是提供了盖天说办不到的事情,即为《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理论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黄道是太阳在天球上周年视运动的轨道,与天赤道呈现23°27的交角,黄赤交角是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四季气候分明的成因。

最后我们说一下宣夜说。

宣夜说的要点是:

第一,天是充满了大气没有质地的空间,天上的日月众星和地球都飘浮在虚空之中,且其行止有赖于虚空中大气的作用。“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大气举之也”。但气的作用或气的运动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规则的。

第二,辰极常居其所,即天极部分恒定不动,而靠近天极的北斗星不与众星参与东升西没。

第三,太阳每天行一度,而月亮每天行十三度。

《黄帝内经》许多篇章选择了宣夜说,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大气举之也。”

首先,《黄帝内经》重视太虚大气的运行——《黄帝内经》的天不是张衡的蛋壳式的天,而是太虚,是阴阳未分的混沌的天,故“天为阳”,而太阳、星辰与地同为有形之质,都是阴阳和合的产物,因此天地之气方能交感运行。这是《黄帝内经》宣夜思想的一种体现。

其次,《黄帝内经》将全天之气做六步安排,原则上是根据宣夜说的宇宙观念。宣夜说突出的特点是:宇宙天球中充满了大气,日、月、众星浮生于虚空之中,其行、其止都有赖大气。但大气的运行也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如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素问·六节藏象论》),北斗不参与众星下落,也不像众星那样会升起。这些规律性当然不是星体本身所具备,而是大气运行的规律使之如此。《黄帝内经》正是将宣夜说的这种观点贯穿其宇宙结构概念之中。

同时,《黄帝内经》以宣夜说的大气理论将《易传》之“一阴一阳之为道”思想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它不仅将太虚大气分为两大类——阴气和阳气,而且进一步认为,太虚大气还不断作用于大地,作用于大地的是六种阴阳量化程度不同的气。《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又说:“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即天之阴阳主生主长,地之阴阳主杀主藏。总之,《黄帝内经》把节气、三阴三阳、寒暑风火燥湿和五运六气做了严密的对应,其意义有二:一是强调太虚大气的运动性质;二是将气的阴阳运行规律与太阳的视运行规律同步。不再仅仅定性地解释大气,而是定量地描述了大气的运行。在《黄帝内经》之前产生的阴阳观念、阴阳之道,都在五运六气学说中得到一种具体的体现。

如果说易学以“二”为基数的阴阳范畴表现天道,那么中医学术则以“三”为基数的阴阳范畴表现天道。《黄帝内经》天道观中的三阴三阳六气学说是对二元的丰富与扩展,它使事物呈现丰富多彩的可能性,运动将无休止地进行。由于易家采用盖天说,所以重天地,重乾坤两卦。而《黄帝内经》采用宣夜说,重天地对空间气的运化的无限性,所以弃二而取三。三阴三阳范畴的提出,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定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三阴三阳范畴的提出,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定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宣夜说强调天球中的一切——包括存在与运行都受制于大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以用阴阳观点来推步的方法,《黄帝内经》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步并最终导出了五运六气学说。它将一年中变化的大气依“天气右行”分为六步,在推步过程中对大气的阴阳和五行特性都做了其特有的处理。

首先它有观测根据和实际需要。如果说阴阳四气是北温带所共有的现象,那么,阴阳六气则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实际气象的产物。“冬至一阳生”,从冬至到雨水为一阳,从雨水到谷雨为二阳,从谷雨到夏至为三阳,这就是三阳气。“夏至一阴生”,从夏至到处暑为一阴,从处暑到霜降为二阴,从霜降到冬至为三阴,这就是三阴气。从一阳到三阳为阴消阳长;从一阴到三阴为阳消阴长。其观测根据的要点在于太阳视运动与六气的关系。其中,三阴三阳的秩序是:从夏至起为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到冬至止。然后从冬至起,为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

总之,六气即一气:刚生发出来是少阳气,生发加运化是阳明气,有了固摄力就是太阳气。

这一段大家肯定听不明白,但不讲又不行,正好可以疗愈失眠。

咱们做个总结吧。首先,中国古代天文学提出“气”的概念,虽然这个气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宇宙万物都因它而存在,“大气举之”,就是说大气举着地球,举着木星、太阳、月亮等,通天下一气耳,大概也有这个意思在里面吧。其次,因为北斗不参与众星下落,也不像众星那样升起,所以,北极为万物之元气。最后,阴阳六气、三阴三阳,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实际气象的产物。

常有人问:经脉是怎么发现的?那现在会不会又有人问,天文又是怎样发现的?今人用仪器都无法发现的秘密,古人是如何知晓的呢?这一切,不由得让我们深思。

古代人真的活得蛮有格局的,他们懂天文,懂地理,还有人文诗性。我们呢,不学天文,无天道之识;不学音律,无精准美妙之悟;不学医理,无经脉气血天人合一之道……总之,活在寰宇里的我们,缺失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