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与史籍七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讀舊史宜注意之點

中國史家,既以作史惟恐其不出於人爲宗旨,所以其所最尊重的,爲其所根據的材料的原文,不但帶有原始材料性質的正史如此,即根據正史等書而編纂的史籍,亦係如此。譬如編年史,在前一卷中,還稱舊朝的君主爲帝,於新朝的君主,則但稱其名;到後一卷中,就可改稱新朝的君主爲帝,而於舊朝的君主,則改稱爲某主了。此其最大的理由,固爲所謂“窮於辭”,然在前一卷中,所用的還多係前朝的史料,在後一卷以後,則所用的多係後朝的史料,必如此,原文的多數,乃易因仍,亦不失爲一種理由。這似乎滑稽,然細思之,稱號原無關褒貶,亦無甚可笑也。近人好將前代帝王的謚號撤去,改稱其姓名,如稱漢武帝爲劉徹是。此實甚無謂。無論謚法或廟號,均不含有尊重或褒美之意,而漢武帝是一個皇帝,則不可以不知。稱之爲漢武帝,則就其名稱,已使人知其爲某一朝的一個皇帝矣。若其名爲徹,則即不知之,亦無甚妨礙,正不必徒勞人之記憶也。舊史作者,多須改入自己的口氣,因此,雖極尊重原文,終不能無改動,但其改動亦有一定的體例,讀書多者,自能知之。

昔人作史的體例如此,所以舊時史籍,多不能作編纂的人的話看,而只能作其所根據的原文的作者的話看,而史籍的性質,是隨時代而不同的,於此,就重煩讀者的注意了。

怎樣説史籍的性質,隨時代而不同呢?原來孤見最難傳播,所以一個時代,史事傳之後來的,必係其時多數人所能接受的一種説法,而其説多非真相。然則事實的真相,有没有知道的人呢?那自然是有的。然在口説流行的時代,對人無從談起,即或談起,亦無人爲之傳述;在使用文字的時代,未必皆筆之於書,即或筆之於書,其書亦少人閲讀。經過一個時期,此等較近真相的説法,就隨其人之衰謝而烟消雲散,而其流傳下來的,只是西洋史學家所謂“衆所同意的故事”了。所以歷史的内容,實和其時的社會程度,很有關係,此點最宜注意。或謂其時社會的程度既然甚低,何以其時的人機械變詐,曾與後世無異?殊不知爲機械變詐之事者乃個人,傳歷史則羣衆之力,個人之突出者,各時代皆有之,社會之進化,則自有其一定之程序也。

從大體上分劃,過去的歷史,可以分做三個時代,即:

(一)神話時代。這時候,人們還未知道人與物的區别,其文明程度,自然是很低的。然而其時代却是很早的。邃古的史料,大都隱藏於其中。這種材料,在中國人所認爲正式的史籍中,似乎不多。因爲衆所共認爲最早的正式的史籍爲《史記》,當其編撰之時,社會的文明程度已頗高,故於此等説法,多不之取。《五帝本紀》説“百家之言黄帝者,其文不雅馴”,而所取者專在《大戴禮記》、《尚書》一類書,即其明證。然最早的史事,實無不隱藏於神話中,不過經過程度較高的人的傳述,逐漸把它人事化,讀者不覺其詭異,就共認爲雅馴罷了。如能就此等人事化的材料,加以分析,使之還原,還是可以發現其神話的素質的。如《詩經·商頌》説“禹敷下土方”,《書經·禹貢》亦説“禹敷土”,讀來絶不見有何神怪之跡,然若將《山海經·海内經》“鯀竊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作爲敷土的注脚,即可見其中原含有神秘的成分,不過傳《詩》、《書》的人,不復注重於此,僅作爲一句成語傳述,而不復深求其中的意義罷了。此等分析的工作,近來所謂疑古派,曾做了一些,雖其説不盡可信,亦於史學有相當的益處。但神話真的有價值,僞造的則轉足淆亂史實,用之不可不極謹慎而已。將中國神話保存得最多的爲《山海經》。此書非《漢志》所著録的《山海經》,《漢志》所著録的《山海經》,乃講建設之書,即古所謂“度地居民”之法,讀《漢志》原文可見;今書蓋漢以前方士之記録,薈萃成編者,二書偶然同名耳。次則《楚辭》,其中《離騷》、《天問》等篇,亦多含古代神話。緯書似係神話淵蔽,然出漢人造作,多失原形,用之須極謹慎。道家書中,亦保存一部分神話,則又承緯書之流,其可信的程度更低了。

(二)爲傳奇時代。這時代流傳下來的史跡,都係人事而非神事,似乎其可信的程度增高了。然其所傳的,離奇怪誕實甚,而真相反極少,所以運用起來,要打的折扣還很大。譬如西周,確實的情狀,我們雖不之知,然其文明程度,決不至十分低下,則無疑義。而自幽王滅亡以後,百餘年間,其地爲戎、狄所據,幽王被殺,事在公元前771年。其後秦文公收岐以西之地,岐以東仍獻之周,事在公元前750年,然周實不能有;至秦穆公乃東境至河,則已在公元前7世紀中葉了。把其文明摧毁殆盡。直至戰國時,東方諸侯還説秦人雜戎、狄之俗,擯之使不得與於會盟之列。而秦地所以土曠人稀,使秦人能招三晉之人任耕,而自以其民任戰者,亦由於此。然則西周的滅亡,是何等大事,然其真相,我們乃絶無所知,所知者則一褒姒的物語而已。此與蒙古自遁入漠北後,至於達延汗之再興,只傳得一個洪郭斡拜濟的物語何異?見《蒙古源流考》。蒙古自遁入漠北以後,至達延汗再興以前,其自己所傳的歷史,實遠不如《明史》所著者之翔實也。回紇自漠北走西域,《新唐書》所載,事跡頗爲明白,而回紇人自己,却僅傳唐人鑿破其福山,以致風水被破壞,自此災異迭起之説,亦同此例。見《元史·亦都護傳》。以此推之,《左氏》所載夏姬的事跡,亦寧非此類?不過其粉飾的程度較高而已。此等性質的傳説,至漢初實尚不乏,斷不容輕信爲事實。試舉俗所謂鴻門宴之事爲例。按當時反動之思想正盛,其視列國並立,轉爲常局,一統轉爲變局,所欲取法者,則東周之世,天子僅擁虚名,實權皆在霸主之局。不過戰國時七國之君,皆已易公侯之稱而爲王,所以當時之人,所擬臨制諸王之名爲帝。齊湣王與秦昭王並稱東西帝;秦圍趙之邯鄲,魏又使辛垣衍間入圍城,勸趙尊秦爲帝是也。戲下之會,以空名奉義帝,而項羽以霸王之稱爲諸王之長,即係實現戰國以來此種理想。在當時,安有一個人想據有天下,再做秦皇帝之理?其後漢雖滅楚稱皇帝,然其下仍有諸王,則與秦始皇的盡廢封建,仍異其局。在當時,人人之思想,皆係如此。蒯徹勸韓信中立於楚、漢之間,韓信不聽,《史記》説由韓信自信功高,漢終不奪我齊,韓信再老實些,也不會相信漢高祖是個知恩報恩、不肯背信棄義的人。不過自當時想來,皇帝任意誅滅諸王,實不能有此事耳,此乃自古相傳之國際法也。漢高祖盡滅異姓諸王,乃係半靠陰謀,半靠實力,並非法律上的權利。而滅異姓諸王後,亦不能不改封同姓,仍不能一人據之,恢復秦始皇之舊局面也。漢帝對諸王權力之增大,乃由滅異姓、封同姓,中央與列國間,有宗法上統屬的關係,亦非自古相傳天子之國對諸侯之國的權利。然則,當秦朝甫滅之時,安有一人敢萌據有天下、繼承秦皇帝之地位之想?范增説:與項王争天下者必沛公,豈是事實?且軍門警衛,何等森嚴,安有樊噲能撞倒衛士,直達筵前,指責項王之理?古人筵宴,中間誠有離席休息之時,且或歷時頗久,然亦必有一個限度,乃漢高祖可招張良、樊噲等同出,與噲等脱身回向本軍,張良度其已至,然後入謝。筵宴間的特客,離席至於如此之久而無人查問;帶有敵意的賓客,與數人間行出軍,亦無人盤詰,項羽的軍紀,有如此之廢弛者乎?張良獻玉斗於范增,范增受而碎之,駡項王“竪子不足與謀”,且當場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爲之虜矣”,增年已七十,素好奇計,有如此之魯莽者乎?種種事跡,無一在情理之中。然則漢高祖與項羽此一會見,真相殆全然不傳;今所傳者,亦一則想像編造的故事也。此等傳説,在秦、漢間實未易枚舉。且如指鹿爲馬之説,又豈可以欺孩稚邪?

(三)爲傳説時代。此期的史實,其最初的來源,仍爲人口中的傳説,但其所説很接近事實,絶非如傳奇時代的離奇怪誕了,然仔細思之,其中所含的文學成分仍不少。譬如《史記》的《魏其武安侯列傳》,詳述魏其的外高亢而内實勢利,喜趨附;武安的器小易盈,驕縱齷齪;以及灌夫的粗鹵任氣,以一朝之忿而忘其身,可謂窮形盡相。這斷不能憑空杜撰,自然其中多含史實。然觀其篇末説武安侯死時,竟有冤鬼來索命,即可知篇中所言,亦仍不可盡信了。此類材料,在唐、宋史中,實尚不免,試觀《舊唐書》、《舊五代史》及《宋史》,多載時人評論之辭可知。至《元史》以後,則漸少了。

口傳較之書面,易於變動,所以史事出於傳述的,無意之中,自能將無味的材料删減,有趣的材料增加。這正如《三國演義》,其原始,實係説書先生的底本,不過鈔撮歷史事實,以備參考,其内容,實和正式的史籍,無甚同異,然到後來,逐漸將説時所附會增益的話,亦行寫入,與舊來鈔撮的材料,混雜一處,久之遂稍離其真,又久之則面目全非了。試觀其愈説得多的部分,離真愈遠;而説得少或不甚説及的部分,則仍和正式史籍無甚異同可知。史籍來源出於傳説的,其性質實亦如此,不過程度不同罷了。天下有文學好尚的人多,有史學好尚的人少。史學要推求事實的真相;文學則必求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晦暗的事情明朗化。從前軍閥紛争的時候,彼此之間,日日鈎心鬥角,使政治日益紊亂,社會大受影響,這自然是人民所深切關心的。然而多數人,都喜讀其時所謂小報,其中内幕新聞之類最受歡迎;而於大報,則能認真閲讀者較少。此無他,大報多記事實的外形,其所以然之故,須據事實推求;小報則説得頭頭是道,如指諸掌,不徒使人相説以解,並可作茶餘酒後的談助而已,然其所言乃無一得實。此其故何哉?人之做事,無不受環境的制約。利用環境,雖可馴服環境,然必能利用,乃能馴伏之,即其受環境的制約。所以對於某一個人的行爲,苟能熟知其環境者,自易明了其所以然,正不必從幕後窺測,然要熟悉各方面的情勢甚難。若將某一個人的行爲,歸之於其人的性格,或則云由於某一策士的陰謀,或又云由於某一事件的挑動,則其説甚易瞭解。如此,複雜的事情就簡單化,晦暗的事情就明朗化,合乎多數人的脾胃了。這種情況,距今不過數年,總還是我們所親歷,至少是得諸“所聞”的。其來源靠得住麽?然而歷史事實的來源,如此者亦不乏。

任何人都有一種感覺,讀古代的歷史,瞭解及記憶均較易,時代愈後則愈難,因此薄今而愛古。其實適得其反。這正和人們喜歡讀小報而不喜歡讀大報相同。歷史的材料有兩種:一種自始即爲記録,偏於叙述事情的外形,官文書爲最,私家所作碑、銘、傳、狀等次之;一種則原始出於口傳,經過若干歲月,始著竹帛,野史、小説等之來源,大率如此。官文書所説的,固然是官話;碑、銘、傳、狀等,亦多諛墓之作,然其夸張、掩飾,自有一定的限度,能僞事之内容,不能僞事之外形。如爲貪官污吏作傳者,可云其未曾貪污,不能云其未曾作官吏;可諱飾其激成民變之事,不能云民未曾變也。而且極容易看得出來。將這一部分剥去,所剩下來的,就是事實了。用此等材料所作的歷史,將僅剩一連串事實的外形,於内容則全未涉及,而要由讀者去推測,最使人感覺苦悶。且讀者之推測,乃係後世人的猜想,似不能如並時之人觀察所得者的精確。然其結果多正相反。這實由後人的推測,在其事實完全暴露之後,易於原始要終,加以推論;並時的觀察家,則無此便利,史事有一般情形,有特殊事件。一般情形,後人所知者,總不能如當時人之多且確。如今之北京、上海,是何情形?將來史家雖竭力考索,總不能如今日身居北京、上海之人是也。特殊事件,則正相反。身處其時者,往往於其真相全屬茫然,有所推測,亦多誤謬;而將來之人,則洞若觀火。實因事實的全部,悉行暴露,則其中一枝一節之真相,自然明了,不待推求,且甚確實也。枝節悉行明了,全體亦無遁形矣。而其物亦本係今内幕新聞之流也。非必著述者有意欺人,其所聞者固如是也。讀史者於此義,亦必不可以不知。《嘯亭續録·國史館》條云:國初沿明制,惟修列聖實録,附載諸臣勛績、履歷、官階。康熙中,仁廟欽定《功臣傳》一百六十餘人,名曰《三朝功臣傳》,藏於内府。雍正中,修《八旗通志》,諸王公大臣傳始備,然惟載豐、沛世家;其他中州士族,勛業懋著者,仍缺如也。所取皆憑家乘;秉筆詞臣,又復視其好惡,任意褒貶,皆剽竊碑版中語。純廟知其弊,乾隆庚辰,特命開國史館於東華門内,簡儒臣之通掌故者司之,將舊傳盡行删薙,惟遵照實録、檔册所載,詳録其人生平功罪,案而不斷,以待千古公論,真修史之良法也。後又重修《王公功績表傳》、《恩封王公表傳》、《蒙古、回部王公表傳》等書,一遵是例焉。按列傳以碑版、家乘爲據,舊有是法,初非修史者敢任其好惡,然清高宗猶以是爲未足,而只許依據實録、檔册,蓋不許天下之人有是非,而欲其一遵當朝之是非,其無道可謂甚矣。然詳録其事,案而不斷,以待後人論定,則比次之法,固應如是,不能以其出於清高宗之私意而非之。近代修史、立言務求有據,記事側重外形,固爲衆所共趨之鵠,亦非清高宗一人之私意所能爲也。

説到此,則並可略論今後作史的方法。現在史學界所最需要的,實爲用一種新眼光所作的史鈔。史鈔之鈔,非今所謂照本鈔謄之鈔。今所謂照本鈔謄之鈔,昔人稱爲寫、録等,不稱爲鈔。昔人所謂鈔,乃撮其精要,而刊落其餘之謂。史鈔之作,晉、南北朝時最多,讀《隋書·經籍志》可見,唐以後就漸少了,這亦可説爲史學衰替之一端。史學上的需要,隨時代而不同,而每逢學術上的趨向幡然大變之時,則其變動尤劇。今日讀昔人所作的歷史,總覺得不能滿意者以此。編撰新歷史,以供今人的閲讀,人人能言之。然其所作之書,多偏於議論,並未將事實叙明。此在熟於史事的人,觀其議論則可;若未熟史事的人,欲因此通知史事,則勢有所不能。此實可稱爲史論,而不可稱爲史鈔;而其所發的議論,空洞無實,或於史事全未瞭解,但將理論硬套者,更無論矣。

史鈔合作,必將前人所作的歷史,(一)仍爲今人所需要者因仍之;(二)其不需要者略去;(三)爲今人所需要,而前人未經注意者,則强調之使其突出,乃足以當之而無愧。至其文字的體裁,則最好能因仍原文,不加點竄;而自己的意見則别著之,使讀者仍能與我們所根據的原材料相接觸。如此,分量易多,怕只宜於專門研究的人,而不適於普通的讀者。供普通讀者閲覽之作,怕不能不入自己的口氣重作。但根據某書某篇,最好一一注明,使人易於查核;而其改易原文,亦最好有一定的體例,使讀者即不查核,亦易分别。此亦爲編撰最要之義,不可不注意及之。

至於搜集材料,則目前最緊要之事,實爲作史料匯編。除史部固有之書外,更宜將經、子、集三部中有關史事的材料,大舉搜集,分爲兩部分:(一)屬於記事的,即前所云足以證明、補充、訂正史事的,與史部的記載,相輔而行;(二)爲昔人有關史事的見解,此不必論史之作,凡涉及社會、政治,而其中包藴史事者,皆當採取。因爲此等作品,一方面表現昔人對於社會、政治的見解,一方面亦即表現其對於史學的見解。史學的有用,正在於此。使治史學者能多與此等材料接觸,自然胸次恢廓,眼光遠人,雖性近章句之士,亦不至流於拘泥、瑣碎了。這於史學的進步,實在是大有關係的。更推廣言之,則編纂大類書,實爲今後的急務。學術本須分類,況自專門變爲通學,一人的著作中,可以無所不有,則每治一門學問者,勢非讀遍天下之書不可,夫豈事所可能?故必合羣力,舉一切書籍,按學術分門,編成大類書,以供治學者之取材而後可。此其分門固極難確當;所輯得者,亦僅限於普通人所能見得,非有特别之眼光不能搜得者,所遺必多,然苟能盡普通人之力,忠實爲之,已足爲治學者省無限精力矣。編輯大類書,需要很大的物力,勢非政府不能爲。歷代之政府,亦多行之者。最早者如魏世之《皇覽》;最近者如明代之《永樂大典》,清代之《圖書集成》是也。然政府所辦之事,恆不免官僚主義,故如《大典》、《集成》,均不見佳。今日的情勢,已與往時不同,甚望文化高潮來臨之日,政府能以此爲當務之急也。史學所涉甚廣,好的史料匯編,有時亦可供治他學者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