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极简主义设计的局限性是什么
极简主义设计属于现代设计流派中的一种代表设计风格,极简主义设计的利与弊可以结合王受之教授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关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崛起来说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强势,并在美国的商业市场环境下开始转变为“国际主义”风格,其中以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原则为中心,强调无装饰、直线条的风格几乎遍布全球。物极必反,当全球的现代主义建筑趋于相似之后,便显得乏味和单调。这时,新一批的设计师开始提出不同声音。罗伯特·文丘里认为“少即是多”为“少即是乏味”,并主张建筑采用人性化的装饰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开始登场。以极简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是为了将设计从权贵中剥离并融入大众中,反对一切不必要的装饰。极简主义虽然更加注重人的核心共性需求,但是当一种风格成为主流时,则势必会让这个世界开始变得单调起来,从此迎来一个“黑白世界”。极简主义设计对于人的个性部分关注较少,它提倡的是一种大众化的产品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工具类或者家用电器类产品来说无疑是较好的选择。特别是工具类产品,其主要目标是帮助人们轻松、快捷、可靠地完成工作,是功能决定形式的代表。家用电器类产品对于个性化的需求会稍稍高于工具类产品,因为其用于个人空间,所以相对于社交场合的产品来说,家用电器类产品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和效率。但是对于很多富有情感与个性化表现使命的产品来说,极简主义只是其中的一种生活态度的表现形式,对于人的个性化和情感化需求的设计,纯粹的极简主义设计很难满足。后现代主义设计之所以昙花一现,主要原因还是现代主义设计在当时的深入程度不够。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现代主义设计还是一种较为小众的设计风格,并没有融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代主义设计提倡的“以实用为核心,降低成本的工业化生产”还未被广大用户所使用。所以,在当时提出后现代主义是不合适的。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iPhone系列产品的变化,如图2-22所示。从最初的黑白配色逐步向彩色拓展,Apple公司已经慢慢意识到色彩对于用户的情感化影响。当黑白色覆盖下的极简主义设计被用户认可和追捧时,消费者并不会永远满足于当时的普世价值,或者说用户永远不会满足。所以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个性化设计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设计风格永远不存在唯一性,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存在多样性且不断变化。
图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