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石敬瑭举兵造反(1)
后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上天福元年(丙申,公元936年)
癸丑,唐主以千春节置酒,晋国长公主上寿毕,辞归晋阳。帝醉,曰:“何不且留,遽归,欲与石郎反邪!”石敬瑭闻之,益惧。
三月,丙午,以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马胤孙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胤孙性谨懦,中书事多凝滞,又罕接宾客,时人目为“三不开”,谓口、印、门也。
【译文】
后晋高祖天福元年(丙申,公元936年)
癸丑(正月二十三日),后唐末帝在自己的生日千春节置酒摆宴,晋国长公主上寿祝贺完后,辞退回晋阳。当时末帝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了,便说道:“为什么不多待些时间呢?难道你是想忙着赶回去帮石郎造反吗?”石敬瑭听说后,十分的害怕。
三月,丙午(十七日),末帝任用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马胤孙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马胤孙性格谨慎懦弱,中书省办事往往凝滞不能通畅,又很少接待客人,时人说他们是口、印、门“三不开”。
石敬瑭尽收其货之在洛阳及诸道者归晋阳,托言以助军费,人皆知其有异志。唐主夜与近臣从容语曰:“石郎于朕至亲,无可疑者;但流言不释,万一失欢,何以解之?”皆不对。
端明殿学士、给事中李崧退谓同僚吕琦曰:“吾辈受恩深厚,岂得自同众人,一概观望邪!计将安出?”琦曰:“河东若有异谋,必结契丹为援。契丹母以赞华在中国,屡求和亲,但求萴剌等未获,故和未成耳。今诚归萴剌等与之和,岁以礼币约直十余万缗遗之,彼必欢然承命。如此,则河东虽欲陆梁,无能为矣。”崧曰:“此吾志也。然钱谷皆出三司,宜更与张相谋之。”遂告张延朗,延朗曰:“如学士计,不惟可以制河东,亦省边费之什九,计无便于此者。若主上听从,但责办于老夫,请于军财之外捃拾以供之。”他夕,二人密言于帝,帝大喜,称其忠,二人私草《遗契丹书》以俟命。
【译文】
石敬瑭把他在洛阳及诸道的财物全部收拢送回晋阳,说是帮助军费,人们都知道他是心怀诡意。唐主在夜间同近臣从容平淡地说道:“石郎是朕的至亲,没有什么可以猜疑的;但是流言总是不间断的发生,万一与他失掉和信,那么该怎么办呢?”众臣都没有作答。
端明殿学士、给事中李崧退下来对同僚吕琦说道:“我们这些人受恩深厚,怎能把自己等同于众人,一概观望呢?现在会想出什么办法来呢?”吕琦说:“河东那里如果有别的打算,必然要勾结契丹来作援助。契丹太后因为他的长子李赞华投降中国,多次要求和亲,但是,他们要求释放萴剌回去没有得到结果,所以和议还没有成功。目前,如果真能把萴剌等放归与他们议和,每年用大概有价值十多万缗的礼物、钱财送给他们,他们必定会欢欣地答应道。假如做到这样,那么河东虽然想蠢动,也就无能为力了。”李崧说:“你所说的与我的想法一样。然而钱、粮都要从三司支出,需要进一步同张丞相商议。”他们便把事情告诉了张延朗,张延朗说道:“按学士的策划,不但可以制约河东,也可以节省戍边费用十分之九,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计谋了。如果主上听从了这个建议,只要责成老夫去办理就可以了,可以到国家财库之外去搜集,以供任用。”又一个晚间,二人秘密地把这个办法陈述给末帝,末帝十分的惊喜,称道二人的忠心,二人私下草拟《遗契丹书》来等待命令。
久之,帝以其谋告枢密直学士薛文遇,文遇对曰:“以天子之尊,屈身奉夷狄,不亦辱乎!又,虏若循故事求尚公主,何以拒之?”因诵戎昱《昭君诗》曰:“安危托妇人。”帝意遂变。一日,急召崧、琦至后楼,盛怒,责之曰:“卿辈皆知古今,欲佐人主致太平,今乃为谋如是!朕一女尚乳臭,卿欲弃之沙漠邪?且欲以养士之财输之虏庭,其意安在?”二人惧,汗流浃背,曰:“臣等志在竭愚以报国,非为虏计也,愿陛下察之。”拜谢无数,帝诟责不已。吕琦气竭,拜少止,帝曰:“吕琦强项,肯视朕为人主邪!”琦曰:“臣等为谋不臧,愿陛下治其罪,多拜可为!”帝怒稍解,止其拜,各赐卮酒罢之,自是群臣不敢复言和亲之策。丁巳,以琦为御史中丞,盖疏之也。
【译文】
过了一段时间,末帝把他们的策略告诉了枢密直学士薛文遇,薛文遇回答说道:“以天子的尊崇,屈身事奉夷狄野人,不就是太耻辱了吗?再者说,如果那胡虏按照过去的做法来谋求迎娶公主去和亲,拿用什么来拒绝他?”接着就诵读唐人戎昱的《昭君诗》说:“安危托妇人。”末帝的思想便有了改变:一天,紧急召来李崧和吕琦到后楼,十分的很怒火,责怪他们说道:“你们这些人都是懂得历史的,是想要辅佐人主平定天下太平的,怎么现在竟然想出了这么个馊主意呢?朕有一个女儿年龄还很小,你们是要想把她抛到大沙漠上去吗?而且,要把国家养兵的财力输送给胡虏那里去,存有什么居心呢?”李崧和吕琦十分的惶恐,吓得汗流浃背,说道:“臣等的本意是要竭尽愚拙的想法用以报效国家,不是在替胡虏作打算,希望陛下明察秋毫。”二人无数次拜谢求恕,末帝指责不停。吕琦气力不继,叩拜稍有停顿,末帝说道:“吕琦很倔强,难道你还肯把朕看做人主吗?”吕琦说:“我们谋事不善,愿陛下治罪,多拜又有什么用呢?”末帝的恼怒稍微有了一点的缓解,制止他们的叩拜,每人赐给一杯酒,让他们出宫了,从此群臣不敢再提和亲的意见了。丁巳(二十八日),末帝任用吕琦为御史中丞,以对他的疏远。
初,石敬瑭欲尝唐王之意,累表自陈赢疾,乞解兵柄,移他镇。帝与执政议从其请,移镇郓州。房暠、李崧、吕琦等皆力谏,以为不可,帝犹豫久之。
五月,庚寅夜,李崧请急在外,薛文遇独直,帝与之议河东事,文遇曰:“谚有之:‘当道筑室,三年不成。’兹事断自圣志。群臣各为身谋,安肯尽言!以臣观之,河东移亦反,不移亦反,在旦暮耳,不若先事图之。”先是,术者言国家今年应得贤佐,出奇谋,定天下。帝意文遇当之,闻其言,大喜,曰:“卿言殊豁吾意,成败吾决行之。”即为除目,付学士院使草制。辛卯,以敬瑭为天平节度使,以马军都指挥使、河阳节度使宋审虔为河东节度使。制出,两班闻呼敬瑭名,相顾失色。
【译文】
以前,石敬瑭想试探末帝的意图,屡次上表陈诉身体虚弱,以请求来解除他的兵力,调迁到别的镇所。末帝与执政大臣讨论商议后便答应了他的请求,把他移镇郓州。房暠、李崧、吕琦等人都极力谏劝,认为不可以这样做,末帝犹疑了很久。
五月,庚寅(初二)夜间,李崧因有急事请假在外,薛文遇独自一人承值夜班,末帝同他议论河东的事情,薛文遇说道:“俗话说:‘在道路当中盖房,三年也盖不成。’这种事情只能由主上的意志来进行决断。群臣各为自身利害作出了打算,怎么可以什么话都来说呢?以臣愚见,河东的事,移镇也反,不移也要反,只是时间的早晚罢了,不如走在前头,先把给他解决了。”以前,术士说国家今年应该得到贤人辅佐,提出奇谋,来平定天下。末帝以为这个人当由薛文遇来应验,听到他的话,十分的高兴,说道:“爱卿的话,使我心意豁达,不论成功是否,我决心已定。”立即命薛文遇写出封授官职的拟议,交付学士院草拟任命制书。辛卯(初三),任命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任用马军都指挥使、河阳节度使宋审虔为河东节度使。制令一出,文武两班听到呼叫石敬瑭的名字,便相顾失色。
甲午,以建雄节度使张敬达为西北蕃汉马步都部署,趣敬瑭之郓州。敬瑭疑惧,谋于将佐曰:“吾之再来河东也,主上面许终身不除代;今忽有是命,得非如今年千春节与公主所言乎?我不兴乱,朝廷发之,安能束手死于道路乎?今且发表称疾以观其意,若其宽我,我当事之;若加兵于我,我则改图耳。”幕僚段希尧极言拒之,敬瑭以其朴直,不责也。节度使判官华阴赵莹劝敬瑭赴郓州;观察判官平遥薛融曰:“融书生,不习军旅。”都押牙刘知远曰:“明公久将兵,得士卒心;今据形胜之地,士马精强,若称兵传檄,帝业可成,奈何以一纸制书自投虎口乎?”掌书记洛阳桑维翰曰:“主上初即位,明公入朝,主上岂不知蛟龙不可纵之深渊邪?然卒以河东复授公,此乃天意假公以利器。明宗遗爱在人,主上以庶孽代之,群情不附。公明宗之爱婿,今主上以反逆见待,此非首谢可免,但力为自全之计。契丹主素与明宗约为兄弟,今部落近在云、应,公诚能推心屈节事之,万一有急,朝呼夕至,何患无成?”敬瑭意遂决。
先是,朝廷疑敬瑭,以羽林将军宝鼎杨彦询为北京副留守,敬瑭将举事,亦以情告之。彦询曰:“不知河东兵粮几何,能敌朝廷乎?”左右请杀彦询,敬瑭曰:“惟副使一人我自保之,汝辈勿言也。”
【译文】
甲午(初六),末帝任用建雄节度使张敬达为西北蕃汉马步都部署,催促石敬瑭速赴郓州。石敬瑭很是疑惧,便和他的将佐计议说道:“我第二次来河东的时候,主上曾当面答应我终身不再派别人来替换我;现在又突然有了这样的一个命令,莫非不是像今年过千春节的时候,主上同公主所讲的那样吗?我如果不造反,朝廷就要先发制人,怎么能束手被擒,死在路上呢?现在我要上表说有病,来观察朝廷对我的意向,如果他对我很宽容,我就臣事他;如果他对我用武,那我就要另谋打算了。”幕僚段希尧极力反对,石敬瑭因为他为人直率,并不因此而责怪他。节度使判官华阴人赵莹劝石敬瑭去郓州赴任;观察判官平遥人薛融说:“我是个书生,不懂得用兵作战之事。”都押牙刘知远说道:“明公您一直统领兵将,很受到士兵们的爱戴;如今正占据着有利的地势,将士和马步军队都很精锐强悍,如果起兵,传发檄文宣示各道,可以完成统一国家的帝王大业,怎么能只为一道朝廷制令便自投罗网呢?”掌书记洛阳人桑维翰说道:“主上当初即位之时,明公您入京朝贺,主上岂能不懂得蛟龙不可纵之归渊的道理呢?然而到底还是把河东再一次交还给您,这正是天意要借一把快刀来给您。先帝明宗的遗爱留给了后人,主上却用旁支的庶子来取代大位,群情是不顺从于他的。您是明宗的爱婿,可是现在主上却把您当做叛逆来看待,这就不是仅仅靠表示低头服从所能取得赦免得了的,只能努力为保全自己想办法了。契丹向来同明宗协约做兄弟之邦,现在,他们的部落近在云州、应州,您如果真能推心置腹地曲意讨好他们,万一有了急变的事情,早上叫他晚上就能到来,还担心有什么事情办不成吗?”石敬瑭便下了造反的决心。
以往,朝廷猜疑石敬瑭,任用羽林将军宝鼎人杨彦询为北京太原的副留守,石敬瑭将要起兵造反,也把事情告诉了他。杨彦询说:“不知道河东现在有多少兵士和粮秣,能够敌得过朝廷吗?”石敬瑭左右的人请求把杨彦询杀死了,石敬瑭说道:“只有副使我可以亲自保证只有他一个人没有事情,你们大家就没有必要再说了。”
戊戌,昭义节度使皇甫立奏敬瑭反。敬瑭表:“帝,养子,不应承祀,请传位许王。”帝手裂其表抵地,以诏答之曰:“卿于鄂王固非疏远,卫州之事,天下皆知;许王之言,何人肯信?”壬寅,制削夺敬瑭官爵。乙巳,以张敬达兼太原四面排陈使,河阳节度使张彦琪为马步军都指挥使,以安国节度使安审琦为马军都指挥使,以保义节度使相里金为步军都指挥使,以右监门上将军武廷翰为壕寨使。丙午,以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以义武节度使杨光远为副部署。丁未,又以张敬达知太原行府事,以前彰武节度使高行周为太原四面招抚、排陈等使。光远既行,定州军乱,牙将千乘方太讨平之。
【译文】
戊戌(初十),昭义节度使皇甫立奏报石敬瑭叛乱。石敬瑭上表称:“皇帝是一个养子,不应当继位,请把皇位传给许王李从益。”末帝把石敬瑭的表章撕碎扔在了地上,用诏书回答他说道:“你同鄂王李从厚本来就并不疏远,卫州的事情,天下的人全部都知道;许王的话,谁来肯相信他呢?”壬寅(十四日),末帝下了制令,削夺了石敬瑭的官爵。乙巳(十七日),末帝任用张敬达兼太原四面排陈使,河阳节度使张彦琪为马步军都指挥使,任用安国节度使安审琦为马军都指挥使,任用保义节度使相里金为步军都指挥使,任用右监门上将军武廷翰为壕寨使。丙午(十八日),任命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任命义武节度使杨光远为副部署。丁未(十九日),又任命张敬达主持太原行府事,任命前彰武节度使高行周为太原四面招抚、排陈等使。杨光远离任后,定州军叛乱,牙将千乘县人方太讨伐安抚了这场叛乱。
张敬达将兵三万营于晋安乡。戊申,敬达奏西北先锋马军都指挥使安审信叛奔晋阳。审信,金全之弟子也,敬瑭与之有旧。先是,雄义都指挥使马邑安元信将所部六百余人戍代州,代州刺史张朗善遇之。元信密说朗曰:“吾观石令公长者,举事必成;公何不潜遣人通意,可以自全。”朗不从,由是互相猜忌。元信谋杀朗,不克,帅其众奔审信,审信遂帅麾下数百骑与元信掠百井奔晋阳。敬瑭谓元信曰:“汝见何利害,舍强而归弱?”对曰:“元信非知星识气,顾以人事决之耳。夫帝王所以御天下,莫重于信。今主上失大信于令公,亲而贵者且不自保,况疏贱乎?其亡可翘足而待,何强之有?”敬瑭悦,委以军事。振武西北巡检使安重荣戍代北,帅步骑五百奔晋阳。重荣,朔州人也。以宋审虔为宁国节度使、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译文】
张敬达率兵三万在晋安乡安营扎寨。戊申(二十日),张敬达奏报西北先锋马军都指挥使安审信叛奔晋阳。安审信是安金全的侄子,与石敬瑭旧有来往。过去,雄义都指挥使马邑人安元信带领所部六百多人戍守代州,代州刺史张朗待他特别的好。安元信暗中劝说张朗道:“我看石令公是个长者,他举兵造反,一定会取得成功;您何不暗地派人去表达心意,可以保全自己。”张朗不听,从此以后二人互相猜疑。安元信企图杀了张朗,但是没有获得成功,便带领自己的部下兵众投奔安审信,安审信便率领他指挥下的几百骑兵与安元信会合,抢掠百姓以后,投奔晋阳。石敬瑭对安元信说:道“你看出有什么利害,竟然舍强而归弱呢?”安元信回答说道:“我并不会观星看象,只是用人事的判断来作决定罢了。谈起帝王之所以能够临御天下,没有比信誉更可贵的了。如今,主上对令公您失去了信任,至亲而且尊贵的人还不能自保,何况疏远而卑微的人呢?他的灭亡之日很快就会来临了,他算什么强啊?”石敬瑭听了十分的高兴,便让他掌管军事。振武西北巡检使安重荣戍守代北,也率领步兵和骑兵五百人投奔晋阳。安重荣是朔州人。朝廷任命宋审虔为宁国节度使、充当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癸亥,唐主以张令昭为右千牛卫将军,权知天雄军府事。令昭以调发未集,且受新命。寻有诏徙齐州防御使,令昭托以士卒所留,实俟河东之成败。唐主遣使谕之,令昭杀使者。甲戌,以宣武节度使兼中书令范延光为天雄四面行营招讨使,知魏博行府事,以张敬达充太原四面招讨使,以杨光远为副使。丙子,以西京留守李周为天雄军四面行营副招讨使。
石敬瑭遣间使求救于契丹,令桑维翰草表称臣于契丹主,且请以父礼事之,约事捷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刘知远谏曰:“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敬瑭不从。表至契丹,契丹主大喜,自其母曰:“儿比梦石郎遣使来,今果然,此天意也。”乃为复书,许俟仲秋倾国赴援。
【译文】
六月癸亥(初六),后唐末帝任用张令昭为右千牛卫将军,暂时主持天雄军府的事务。张令昭因为调发人马没有会集,暂且接受新的任命。过了一段时间后,又有诏书命令他调任齐州防御使,张令昭托词说被士兵所停滞,实际上是等待观察河东起兵的成败。后唐末帝派遣使者告谕他,张令昭把使者给杀死了。甲戌(十七日),末帝任命宣武节度使兼中书令范延光为天雄四面行营招讨使,主持魏博行府之事,任命张敬达充当太原四面招讨使,任用杨光远为副使。丙子(十九日),任命西京留守李周为天雄军四面行营副招讨使。
石敬瑭派使者从小路求救于契丹,令桑维翰草写表章向契丹主称臣,并且请求用对待父亲的礼节来对待他,约事情成功之时,划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给契丹。刘知远劝谏他说道:“称臣就行了,用父亲的礼节对待他就实在是太过分了。用丰厚的金银财宝贿赂他,自然是足以促使他发兵,不必许诺割让他土田,恐怕那样以后要成为中国的心患,后悔莫及了。”石敬瑭不听从。表章送到契丹,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特别的高兴,告诉他的母亲述律太后说:“孩儿最近梦到石郎派遣使者过,现在真的来了,这简直就是天意啊。”便向石敬瑭写了回信,答应等到仲秋时节,发动全国人马来援助他。
张敬达筑长围以攻晋阳。石敬瑭以刘知远为马步都指挥使,安重荣、张万迪降兵皆隶焉。知远用法无私,抚之如一,由是人无贰心。敬瑭亲乘城,坐卧矢石下。知远曰:“观敬达辈高垒深堑,欲为持久之计,无他奇策,不足虑也。愿明公四出间使,经略外事。守城至易,知远独能办之。”敬瑭执知远手,抚其背而赏之。
唐主使端明殿学士吕琦至河东行营犒军,杨光远谓琦曰:“愿附奏陛下,幸宽宵旰。贼若无援,旦夕当平;若引契丹,当纵之令入,可一战破也。”帝甚悦。帝闻契丹许石敬瑭以仲秋赴援,屡督张敬达急攻晋阳,不能下。每有营构,多值风雨,长围复为水潦所坏,竟不能合。晋阳城中日窘,粮储浸乏。
【译文】
张敬达设置了很长的包围工事来攻击晋阳。石敬瑭任用刘知远为马步都指挥使,把安重荣、张万迪的降兵都隶属于他。刘知远以法办事,没有私弊,对军民抚恤一视同仁,因此人们都不存二心。石敬瑭亲自登城视察部属兵卒,坐卧在敌人的矢石投射之下。刘知远说道:“察看张敬达这些人筑设高垒深沟,想作持久的打算,他们没有别的好办法,是不足为虑的。请您向各方派出走小路的使者,经办对外事务。守城的事就很容易,我一个人就能独自办理。”石敬瑭拉着刘知远的手,抚拍他的肩膀赞赏他。
后唐主派出端明殿学士吕琦到河东行营犒劳军队,杨光远对吕琦说道:“请您附带奏告陛下,请主上稍微减少昼夜的操劳。贼兵如果没有援兵,用不了多少时日就可以打退他们;如果他勾结契丹来犯,自当放他进来,一次战斗就要以把他给击败。”末帝闻听奏十分的高兴。末帝听说契丹答应石敬瑭在仲秋时节发兵来支援他,多次督促张敬达紧急攻打晋阳,但不能攻克。每当有所营建构筑工事。往往赶上风雨天气,很长的包围工事又被水漫所破坏,竟然接合不拢。晋阳城中日益窘迫,粮食储备因为浸泡而缺乏。
九月,契丹主将五万骑,号三十万,自扬武谷而南,旌旗不绝五十余里。代州刺史张朗、忻州刺史丁审琦婴城自守,虏骑过城下,亦不诱胁。审琦,沼州人也。
辛丑,契丹主至晋阳,陈于汾北之虎北口。先遣人谓敬瑭曰:“吾欲今日即破贼可乎?”敬瑭遣人驰告曰:“南军甚厚,不可轻,请俟明日议战未晚也。”使者未至,契丹已与唐骑将高行周、符彦卿合战,敬瑭乃遣刘知远出兵助之。张敬达、杨光远、安审琦以步兵陈于城西北山下,契丹遣轻骑三千,不被甲,直犯其陈。唐兵见其赢,争逐之,至汾曲,契丹涉水而去。唐兵循岸而进,契丹伏兵自东北起,冲唐兵断而为二,涉兵在北者多为契丹所杀,骑兵在南者引归晋陷寨。契丹纵兵乘之,唐兵大败,步兵死者近万人,骑兵独全。敬达等收余众保晋安,契丹亦引兵归虎北口。敬瑭得唐降兵千余人,刘知远劝敬瑭尽杀之。
【译文】
九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统领五万骑兵,号称三十万,从代州扬武谷向南进发,旌旗连续不断达五十多里。代州刺史张朗、忻州刺史丁审琦绕城自守,敌人骑兵经过城下的时候,也不诱降挟胁他。丁审琦是沼州人。
辛丑(十五日),契丹主到达晋阳,把兵马布列在汾北的虎北口。先派人对石敬瑭说道:“我打算今天攻打贼兵,可不可以呢?”石敬瑭派人驰奔告诉他们说:“南军力量十分的雄厚,不可以轻视,请等到明天议论好怎样开战也不迟。”使者还没有到达契丹军营,契丹兵已经同后唐骑将高行周、符彦卿打了起来,石敬瑭便派刘知远出兵援助他们。张敬达、杨光远、安审琦用步兵列阵在城西北山下,契丹派轻骑兵三千人,不披铠甲,直奔唐兵阵列。唐兵看到契丹兵势力薄弱,争相驱赶,到了汾水之曲,契丹兵涉水而去。唐兵沿着河岸向北进攻,契丹伏兵从东北涌起,冲击唐兵,把唐兵截成了两段,在北面的步兵大多被契丹军所杀死,在南面的骑兵引退回到晋安营寨。契丹放开兵马乘乱攻击,唐兵大败,步兵死亡近万人,骑兵却得到了保全。张敬达等收集余众退保晋安,契丹也率领其兵返回虎北口。石敬瑭俘获后唐降兵一千多人,刘知远劝石敬瑭把他们都给杀死了。
是夕,敬瑭出北门,见契丹主。契丹主执敬瑭手,恨相见之晚。敬瑭问曰:“皇帝远来,士马疲倦,遽与唐战而大胜,何也?”契丹主曰:“始吾自北来,谓唐必断雁门诸路,伏兵险要,则吾不可得进矣。使人侦视,皆无之。吾是以长驱深入,知大事必济也。兵既相接,我气方锐,彼气方沮,若不乘此急击之,旷日持久,则胜负未可知矣。此吾所以亟战而胜,不可以劳逸常理论也。”敬瑭甚叹伏。
壬寅,敬瑭引兵会契丹围晋安寨,置营于晋安之南,长百余里,厚五十里,多设铃索吠犬,人跬步不能过。敬达等士卒犹五万人,马万匹,四顾无所之。甲辰,敬达遣使告败于唐,自是声问不复通。唐王大惧,遣彰圣都指挥使符彦饶将洛阳步骑兵屯河阳,诏天雄节度使兼中书令范延光将魏州二万由青山趣榆次,卢龙节度使、东北面招讨使兼中书令北平王赵德钧将幽州兵由飞孤出契丹军后,耀州防御使潘环纠合西路戍兵,由晋、绛两乳岭出慈、隰。共救晋安寨。契丹主移帐于柳林,游骑过石会关,不见唐兵。
【译文】
这天夜晚,石敬瑭出北门,会见契丹主。契丹主握住石敬瑭的手,相见恨晚。石敬瑭问:“皇帝这么远的赶过来,兵马疲惫,急促之间同唐兵作战却取得胜利,这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契丹主说道:“开始我从北面过来,以为唐兵必然要切断雁门的各条通道,埋伏兵众在险要的地点,那样我就不能顺利地前行了。我派人去做侦察,发现断路和伏险都没有。这样,我才得以长驱直入,知道大事一定会成功。兵马相接后,我方气势正锐盛,彼方气势正颓丧,如果不乘此次机会急速攻击他,旷日持久,那谁胜谁负就很难预料了。这就是我之所以速战而胜的原因,不能用谁劳谁逸的通常的道理就此来衡量的。”石敬瑭听了十分的佩服。
壬寅(十六日),石敬瑭率领兵马会合契丹军包围了晋安寨,在晋安的南面设置了营地,长一百余里,宽五十里,密布带铃索的吠犬,人们就连半步也过不去。此时张敬达等的士兵还有五万人,马有万匹,四面张望,不知去哪里。甲辰(十八日),张敬达派出使者向后唐朝廷报告打了败仗,以后便没有再通音讯了。唐主十分的恐惧,派遣彰圣都指挥使符彦饶统领洛阳步兵、骑兵屯扎在河阳,末帝下诏命令天雄节度使兼中书令范延光统领魏州兵两万从邢州青山奔赴榆次,卢龙节度使、东北面招讨使兼中书令北平王赵德钧统领幽州兵从契丹军阵之后出击,耀州防御使潘环纠合西路守戍的兵士从晋州、绛州间的两乳岭出兵向慈州、隰州共同营救晋安寨。契丹主把军帐移到柳林,流动的骑兵过了石会关,还没有遇到唐兵。
丁未,唐主下诏亲征。雍王重美曰:“陛下目疾未平,未可远涉风沙。臣虽童稚,愿代陛下北行。”帝意本不欲行,闻之,颇悦。张延朗、刘延皓及宣徽南院使刘延朗皆劝帝行,帝不得已,戊申,发洛阳,谓卢文纪曰:“朕雅闻卿有相业,故排众议首用卿,今祸难如此,卿嘉谋皆安在乎?”文纪但拜谢,不能对。己酉。遣刘延朗监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符彦饶军赴潞州,为大军后援。诸军自凤翔推戴以来,骄悍不为用,彦饶恐其为乱,不敢束之以法。
【译文】
丁未(二十一日),后唐主下诏书,宣布亲自出征。雍王李重美说:“陛下眼疾还没有好,不能长途跋涉到风沙之地。为臣虽然还没过童稚之时,愿代陛下向北方征讨。”末帝本来就不想北行,听了这话,特别的高兴。但是张延朗、刘延皓和宣徽南院使刘延朗却劝谏未帝亲征,末帝不得已,戊申(二十二日),从洛阳出发,对卢文纪说道:“朕向来听说你有宰相的才能,所以排除众议首先来任用您,现在遭到这样的灾祸,你的好策略都跑到哪里了呢?”卢文纪只是拜谢,但拿不出什么对策来。己酉(二十三日),遣派刘延朗监督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符彦饶的部队开赴潞州,为前线晋安寨的大军去做后援。诸路军队自从凤翔推戴李从珂以来,日益骄悍不听指挥,符彦饶害怕他们作乱,不敢用法纪来管束他们。
帝至河阳,心惮北行,召宰相、枢密使议进取方略,卢文纪希帝旨,言:“国家根本,大半在河南。胡兵倏来忽往,不能久留;晋安大寨甚固,况已发三道兵救之。河阳天下津要,车驾宜留此镇抚南北。且遣近臣往督战,苟不能解围,进亦未晚。”张延朗欲因事令赵延寿得解枢务,因曰:“文纪言是也。”帝访于余人,无敢异言者。泽州刺史刘遂凝,鄩之子也,潜自通于石敬瑭,表称车驾不可逾太行。帝议近臣可使北行者,张延朗与翰林学士须昌和凝等皆曰:“赵延寿父德钧以卢龙兵来赴难,宜遣延寿会之。”庚戌,遣枢密使、忠武节度使、随驾诸军都部署、兼侍中赵延寿将兵二万如潞州。辛亥,帝如怀州。以右神武统军康思立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帅扈从骑兵赴团柏谷。思立,晋阳胡人也。
帝以晋安为忧,问策于群臣,吏部侍郎永清龙敏请立李赞华为契丹主,令天雄、卢龙二镇分兵送之,自幽州趣西楼,朝廷露檄言之,契丹主必有内顾之忧,然后选募军中精锐以击之,此亦解围之一策也。帝深以为然,而执政恐其无成,议竟不决。
帝忧沮形于神色,但日夕酣饮悲歌。群臣或劝其北行,则曰:“卿勿言,石郎使我心胆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