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压迫与反抗

【原文】

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

毋狭其所居,毋压其所生。夫唯弗压,是以不厌①。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②也,自爱而不自贵③也。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唯弗压,是以不厌:只有不压迫,才不会有反抗。厌,反抗。

②自知而不自见:自我意识而不是只允许自己存在。见,同现。

③自爱而不自贵:自尊自爱而不是只尊重自己爱护自己。贵,珍重。

【译文】

如果人民不害怕(统治者的)威压,那么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

(统治者)不要逼得人民不得安居,不要压迫人民谋生的道路。统治者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会厌恶(统治者)。

因此有“道”的圣人有自知而不自我表现,能自爱而不自显高贵。所以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采取前者(自知、自爱)。

【评析】

有的学者在研究本章时这样写道:“老子经常讲退守、柔顺、不敢为天下先,这是他的手法。他对待起来造反的人民可是不客气,是敢于动刀杀人的。只是他看到用死来吓唬人没有用,所以才说出一句真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过去有些人为了掩盖老子敌视人民的凶恶形象,故意说老子是不主张杀人的,这是断章取义。”天下没有不怕死的人,但在特殊的情况下有活得不耐烦者,有敢于死者,有被迫死者,有立欲求死者。如果人人都活得很好,大福大贵,身体健康,事业成功,那就根本不会有想死的人。上善之人也不想死,即使是舍命救苍生那也是为了死而不亡。人道社会官逼则民反。民反是因为生存道路没有了,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放手一搏。所以百姓才不怕死。

我们的想法是:在本章里,老子指出了人民已经被残暴的统治者压迫得不堪其苦了,死都不怕了,何必还用死来恐吓他们?如果不对人民使用严刑峻法,人民各得其所,安居乐世,就会畏惧死亡。在那种情形下,对于为非作歹之人,把他抓起来杀掉,还有谁再敢作坏事呢?他认为,应该把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情况考虑周全,并且采取宽容的政策,不按天道自然办事,草菅人命,就会带来无尽的祸患。仔细理解老子的本意,他并不是要用残酷的手段随意杀人。尽管在本章里我们见到好几个“杀”字,但并不是要杀害老百姓,这一点还是有必要分辨清楚的。

【解读】

天下没有不怕死的人,但在特殊的情况下有活得不耐烦者,有敢于死者,有被迫死者,有立欲求死者。如果人人都活得很好,大福大贵,身体健康,事业成功,那就根本不会有想死的人。上善之人也不想死,即使是舍命救苍生那也是为了死而不亡。人道社会官逼则民反。民反是因为生存道路没有了,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放手一搏。所以百姓才不怕死。

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人民是最强大的力量。人民不怕死了,谁还敢去触犯人民?国君不敢,其下的以权效国者们更不敢。当权者一但敢了,那政权就不保。凡是对天下人生命有威胁的,一定得除掉。一个国家的大制一定得是行法律程序,凡是违反人性的,违反人道的,损害他人的,都是犯罪。犯了罪的罪犯是由司法部门处置,敢代司法部门处置的,同样是犯罪。代司法部门处置的就会大祸临头。

【故事】

海瑞刚正不阿做清官

明代中期以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至嘉靖、万历年间,明王朝基业危机四伏。这时候,出现了一些刚正不阿的封建士大夫官僚,海瑞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海瑞,是明代著名的清官,一生刚正不阿,不避权贵,犯颜直谏,两袖清风,人称“海青天”。海瑞从小丧父,家境贫寒,直至36岁才得以参加乡试,成为举人。其后任南平县教谕,主持教育工作。

有一天,延平府的督学官到南平县视察工作,海瑞和另外两名教官前去迎见。在当时的官场上,下级迎接上级,一般都是要跪拜的。因此,随行的两位教官都跪地相迎,可海瑞却站着,只行抱拳之礼,三人的姿势俨然一个笔架。

这位督学官大为震怒,训斥海瑞不懂礼节。海瑞不卑不亢地说:“按大明律法,我堂堂学官,为人师表,对您不能行跪拜大礼。”这位督学官虽然怒发冲冠,却拿海瑞没办法。从此,海瑞落下一个“笔架博士”的雅号。

过了几年,海瑞因为考核成绩优秀,被授予浙江严州府淳安县知县。这时他已经43岁了。

海瑞上任时,一不坐轿,二不乘船,只穿了一件普普通通的秀才衣,骑着一头骡子,带着书童海安,悄悄地进了淳安县界,沿着一条小路向前走去。

有一天,海瑞刚刚从街上回到县衙,管钱粮的李老夫子就笑呵呵地进来,把很厚的一叠礼单送上来,说道:“请大人过目,这是全县乡绅听说大人的生日到了,送来的贺礼。”

海瑞一愣,但随即就明白了,这是那些乡绅向他行贿的一个借口,是想让他对多占的土地网开一面。他让家人把礼物全部接下,然后叫李老夫子传下话去,把所有乡绅都请到大堂前说话。

送礼的乡绅见海瑞收下了银子,要请大家喝酒,都高兴地来了。

海瑞见人都到齐了,便从后堂出来,向大家抱拳一揖,笑着说道:“海某来到淳安,深蒙各位厚爱,愧不敢当!不过,不仅我的生日不是明天,就是到了过生日的时候,也绝不接受一文贺礼。各位送来的银子,今天一一当面奉还。至于清丈土地的事情,本县言出必行。如果有不逞之徒从中作梗,敢于作弊,本县言出法随,一定严惩不贷。”

海瑞说完,让家人当面点名,叫乡绅们一一上前领回了银子。众乡绅见海瑞当面退银,都瞠目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谁也不敢出面反对清丈土地。

第二天,海瑞亲自下乡,领人丈量土地,成为全国第一个查实土地数目,解决赋税合理负担的县令。贫苦百姓解除了额外负担,家家户户欢喜不尽。

海瑞清丈田亩之后,又着手整顿吏治,实行均徭,革除陋规。他整顿吏治,首先从自己的身上开刀。在当时,作为一个地方官员的收入,一笔是国家的薪俸,另外一笔是“常规”收入。

按照“常规”,地方官员到北京朝觐,所需的车马食宿费用和向京都大员讨好行贿的金钱,都要由本地的百姓摊掏。地方官员向出巡和路过的大官赠送财礼、车船支应及招待费用,也要向百姓们摊派。这笔钱花多少就可以摊多少,地方官员自然可以从中渔利,大发其财。

海瑞大胆地革除了这种“常规”,把每人每年要负担的这几项银子从平均5两减至2两。明确宣布自己不要这种“常规”银子,也不向过往官员赠送这种“常规”银子。海瑞在淳安任上曾经两次进京,只用了路费银48两,其他一概裁革。

丈量土地,削减“常规”银,这两项改革,不仅削掉了他自己的特权利益,而且损害了上级官员的利益。

当时有朋友劝告海瑞:“你把这些都革掉了,就大祸临头了!”

海瑞说:“充军流放,下狱杀头,都甘心忍受。无论如何,也不去做这种用刀在百姓身上剜肉的事情!”

由此可见海瑞为官清正,革除特权,不畏权贵,具有大公无私的品格和公正廉明的工作作风。

当时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仗势欺人、作威作福,到处敲诈勒索。一天路过淳安,认为驿吏怠慢,对他招待不周,便借机发作,指使手下人把驿吏倒挂着殴打。

此事报到海瑞那儿,海瑞故意揣摩片刻,便高声吼叫道:“胡总督早就宣布,家眷经过的地方不许铺张,这个人随身带了许多珍宝,肯定是个冒牌货。”喝令衙役把他的东西没收充库,并火速驰报胡总督。

胡宗宪闻报,也只好顺水推舟,不与海瑞为难。

鄢懋卿是权倾朝野内阁首辅严嵩的心腹,持有先斩后奏“尚方宝剑”的都御史。他奉帝命出都巡视,所到之处地方官无不恭迎。有一次鄢懋卿路过淳安,大家深为忧虑,有人劝海瑞通融一下,以免大祸临头。但海瑞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硬是不肯屈服,不愿拿老百姓的血汗钱去讨好上司。

海瑞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派人给鄢懋卿送上一封信。信上的大意是:听说都御使吩咐沿途招待要简朴,我很高兴;又听说沿途接待十分奢侈,与您的吩咐完全不一样,令人忧虑。照你的吩咐办,怕怠慢您;铺张浪费招待您,肯定要花很多钱,淳安县小民穷,实在拿不出,您看怎么办?

言事不卑不亢,软中带硬,把难题交给鄢懋卿自己去解答。鄢懋卿知道海瑞刚正廉洁,一时也抓不住他把柄,怕到淳安自讨没趣,只好强按怒火改道而去。

海瑞常说:“人应正直节俭。正直的人必会节俭,因为正直的人明事理。不节俭就很难正直,奢侈浪费与贪污腐化是很接近的。”

海瑞在生活上也十分俭朴,反对奢侈浪费。他没有额外的收入,只靠薪俸过着很节俭的日子。每天粗茶淡饭,十分清苦。他还自己种菜,让家人上山打柴,樵薪自给。

海瑞对家人说:“我的薪俸不高,家中人口又多,一定不可浪费。饭食清淡一些,不要经常买肉。”

有一天,因为海瑞的母亲过生日,他家仆人才破例一次买了2斤肉。连总督胡宗宪听到后,也大为惊奇。他对不花钱的酒席饭菜,一口不动;一芥之物,不入私囊;一厘之钱,不送官长。

海瑞在淳安任职4年,他关心百姓疾苦,减免赋税,救济钱粮,平反冤狱,做了不少好事,把一个贫穷的小县治理得秩序井然,淳安父老纷纷称他为“海青天”。

1569年,海瑞就任应天府巡抚。这个职务权力很大,地位显赫,每次出巡,按朝廷规定,前有鼓乐引导,后有护卫,左右有旌旗官牌,三班六役,前呼后拥,十分威风。

海瑞看不惯这一套劳民伤财的制度,很想废除它。于是,就职当日就颁布“督抚条约”,详细规定应天府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要点是:巡抚出巡禁止各地迎送、禁止装修招待房舍;规定各级官员见巡抚应穿的衣服;禁止大吃大喝、制定饮食标准;禁止非礼之费,禁请托、禁给过往官员送礼;禁假公济私;禁苛派差役。

不久,海瑞出巡的第一个县,就是他十分熟悉的淳安。到了县界果然没有人迎接,住进驿馆,一切也都如旧时一样,没有添置新设备。海瑞对此感到很高兴。

知县送海瑞来到驿馆正厅。海瑞曾多次来过这里。他习惯地站在堂前打量一下全室,然后坐在椅子上休息。陪同的人也都一一入座。

海瑞刚要让县令汇报情况,突然,他觉得椅子有些不对劲。他伸手摸了摸椅子坐垫,心里明白了。他站起身,走到卧室去看一看,卧室里的被褥,还有那椅子的椅垫都换成了崭新的绸缎。

海瑞很生气地质问知县:“三令五申,你怎么明知故犯。我明明记得那旧的绸面并不破旧,为何更换?”

县令面带愧色。海瑞呵斥说:“想让我住得舒服?想让我高兴?对不?我不需要!我看到这些并不高兴!”

县令受到申斥,他并不委屈,只感到海瑞清廉刚正名不虚传。他忙说:“我立即让人们换下,仍恢复原貌。下官一定记住大人的叮嘱。”

海瑞经常微服察访,了解民情、乡情,解决实际问题,让当地百姓难以忘怀。

吴淞江本是太湖水入海的主要通道,白卯河一段因长年失修,河道淤塞,堤岸也有毁坏,影响湖水入海,致使江南过半的麦田泡在水里,灾民纷纷外逃,社会秩序混乱。海瑞在视察灾区之后,提出了“以工代赈”的计划。

根据这个计划,招募大量灾民参加白卯河的疏浚,动员绅士为赈灾捐钱献粮,朝廷把救济粮以工钱的形式发给治水的民工。计划公布后,灾民踊跃参加治水大军,逃荒在外的也返回故里,连应天府之外的农民也赶来了。

海瑞亲临工地,督促大小官员恪尽职守,并严厉惩处了贪污钱粮的官吏。几十万民工干劲十足,仅用56天就完成了吴淞白卯河疏浚工程。“要治吴淞江,需请海龙王”,这是江南人民对海瑞的赞誉。

明中后期,江南的土地兼并情况日益严重,大地主侵占农民的土地,却把赋税、徭役转嫁给农民,百姓苦不堪言。海瑞决心为国为民治一治侵田的歪风。

退田是棘手的,要扩大影响必须拿最大的地主开刀以打开缺口。江南最大的地主要算松江华亭的退职宰相徐阶,此人家有良田40万亩,多数是从农民手中夺来的。目标选中,海瑞却为难了,因为徐阶是他的救命恩人。

当初,海瑞因给明嘉靖帝上《治安疏》,指责皇帝不理政事而被打入死牢,如果没有徐阶在皇帝面前苦口婆心为他说话,海瑞早已身首异处。为此,他翻来覆去几宿没有睡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从个人恩怨中解脱出来,秉公执法。

海瑞写了《督抚条约》,叫人抄写后送交各府县张贴,既是打招呼,也表明了他对退田的决心。接着,又以私人的名义给徐阶写了一封信,申明“退田”之大义,要阁老好自为之。

徐阶退出了几千亩地,并把为非作歹占民田的儿子关在家里。海瑞自然不肯就此了结,再次写信给徐阶,严肃指出“必须再加清理”,占田的儿子应受惩罚。面对铁面无私的海瑞,徐阶招架不住了。于是,他的两个违法的儿子也给海瑞法办了。

经此一事,江南占田的地主接二连三地把田退了,兼并土地之风得到平抑。

海瑞去世前3天,兵部送来柴火银子,一算多了7两银子,他还让退回去。去世后,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王用汲去照顾海瑞,只见用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因而禁不住哭起来,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

海瑞的死讯传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罢市。海瑞的灵柩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孝服的人站满了两岸,白衣白帽者望不到尽头,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

海瑞一生大公无私,励精图治,不畏权贵,为国为民,他的刚直不阿的精神,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受到后人们的怀念、崇敬、爱戴和拥护。几百年来,海瑞的事迹,构成了一个典型的清官形象被广泛传颂。

张居正以天下为己任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明王朝危机四伏,出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为官者,张居正就是肩负“举废饬弛,肩劳任怨”历史使命的代表性人物。

张居正,自幼聪明过人,15岁考中秀才,26岁中进士,46岁进入内阁,48岁至58岁任内阁首辅。张居正是明代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他的治吏张法、爱国利民的业绩,至今仍为国人所称颂。

明代中期,吏治腐败。张居正以国家大业和人民安定为本,针对混乱不堪的时弊,制定并推行了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和管理的“立限考成法”,这是对明代吏治的重大改革。

张居正认为: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主张不仅要对各级官员进行定期考察,而且对其所办的每件事都要规定完成期限,进行考成,即所谓“立限考事”、“以事责人”。这就是张居正“立限考成法”的基本思想。

张居正根据“立限考成法”,对从朝廷至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严格控制。

1574年,张居正责令吏部尚书张翰和兵部尚书谭纶,把全国知县以上文武官员的姓名、籍贯、出身、资历等自然情况登记造册,由六部和都察院按簿登记,要求对所属官员承办的每件事,逐月进行检查,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如不按时完成,必须如实审报,否则,以违制罪论处。这样,层层检查,层层负责,推进了办事效率的提高。

张居正在考核地方官时强调,要把那些秉公办事、实心为民的官员列为上考;对那些花言巧语、欺上瞒下的官员列为下考。

在考核中,张居正还善于将整顿吏治和为民做好事结合起来。既稳定了社会秩序,又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形成了朝廷命令朝下疾如迅风的良好政治局面。

张居正认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减轻人民负担,首先必须从官员做起。他说,每个官员必须明确职守,对那些只吃皇粮不管事的冗官,要进行裁减,并宣布,各地不得擅自添设机构和人员。

1580年,张居正亲自下令撤除苏松地区私自添设管粮参政人员,并立即则成吏部认真核实上报各省擅自添设官员人数。张居正对不谋其政多余官员,坚决地进行裁减。1581年一次就裁革冗官达169名。在他当政期间所裁革的冗官,约占官吏总数十分之二三。

张居正一边裁革冗官,一边又广罗人才,把那些拥护改革、政绩卓著的官员,提拔重用。

一次,明神宗朱翊钧审阅关于山东昌邑知县孙凤鸣贪赃枉法的案卷,随即问张居正:“孙凤鸣身为进士,为何这样放肆?”

张居正回答说:“孙凤鸣就是凭借他的资历才敢这样妄为;以后用人,要先视其才,不必求资历。”

明神宗非常赞同张居正的意见。如此一来,张居正就以圣旨为令箭,大胆地启用人才。实践证明,凡被他启用的人才,都成为改革中的骨干。

张居正在整顿吏治的过程中,对各级官员凭借职权滥用驿站行为,也进行了整顿。当时驿站的使用日益混乱不堪,不仅官员滥用,而且常出现将勘合转借他人使用的现象。一些不法权贵,手持勘合到驿站,随意索求,享用奢靡,残害百姓,人民极为愤慨。

张居正为整顿一些官员借用职权之便大肆挥霍国家之财的享乐行为,对凡违反制度使用驿站的官员,一律严惩不贷。

据《明实录》和《国榷》记载,1580年,张居正处罚违制使用驿站人员达30人之多。其中革职7人,降级的22人,降职的1人。

张居正在执法上一视同仁。一次,张居正弟弟由京返乡,保定巡抚无原则地发给他一张勘合使用驿站。张居正得知此事,立即责令其弟将勘合上缴,同时对滥发签证的保定巡抚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经过整顿,从根本上改变了滥用驿站的状态,保证了国家军事要务的畅通,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减轻了人民负担。

在整治中,张居正强调把执法和尊君结合起来,以此严肃法纪,彰显国威。张居正把破坏法纪的权贵,视为祸国殃民的大患,予以坚决打击,从不手软。

当时横行在江陵一带的辽王朱宪,是张居正少年时代的好友。此人无恶不作,民愤极大,地方官和朝廷派去查办的人员都不敢惩治。张居正得知后,毅然决定审理此案。

张居正根据朱宪犯罪事实,秉公执法,毫不留情地把他废为庶民。同时对关于此事隐情不报和失职的官员,也给予了应有的惩处。这些严格执法、惩治恶官的行动,抑制了强豪的猖狂,顺应了人民的心愿,实为张法利国之创举。

在推行考成法,整顿吏治,国家财政开始好转之后,张居正又开始清丈全国土地。

当时的赋役制度不能适应封建商品经济渐趋活跃的新变化,造成了民不聊生的政治经济危机。对此,张居正认为,只有使人民“足食”,才能做到“国富兵强”;只有改革赋税负担,才能使人民“足食”。而要改革赋役负担,减轻民生疾苦,必须从清丈土地开始。

1578年,张居正下令对全国各种类型的土地进行清丈。限3年完成。并规定凡是破坏清丈者,要“下诏切责”。清丈的结果是,把地主豪强隐漏的土地清查出来一部分。同时核实了贵族豪绅的税款,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又实行赋税制度的改革,于1518年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的基本内容:

赋役合并,摊丁入亩,按亩征收,计亩征银,按照土地实际占有情况向国家交纳赋税。

“一条鞭法”虽然不可能彻底执行,但因为它减轻了无地农民的负担,简化了赋役名目和征收手续,使官吏不易与豪强地主通同作弊扰民,从而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对于挽救社会危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575年,黄河、淮河相继决口,水患严重、修治不力,张居正不忍坐视人民流离失所,决定治理黄河,为国造福,为民解忧。

张居正知道自己不是水利专家,缺乏治河的实际经验,便推荐水利专家潘季驯总理治河工程和漕运。潘季驯以科学推算为根据,一反传统方法,提出“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由于张居正的支持,潘季驯的方案得以实施并取得成功。

于是,被淹没的土地田庐皆尽已出,数十年弃地转为农桑;而且畅通了运河,便利了漕运。通过治河,既减少了人民由于水患所遭受的损失和痛苦,也对当时国家的财政好转及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张居正能顺应民心,锐意改革,于国于民有利,因而受到了后人的称赞与肯定。作为一代名相,张居正以天下为己任,爱国为民、任劳任怨、举废饬驰、造福社稷的功绩将永存。

于成龙享誉清官第一

清代康熙皇帝自即位以来,励精图治,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除了军事和经济措施外,廉政建设也是他稳定和巩固政权的重要一环。对于像于成龙这样的清官自然大加褒奖。

于成龙,居官20多年,以其政绩和廉洁蜚声朝野,康熙皇帝褒奖他“清官第一”。于成龙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到较正规的儒家教育。他在1639年曾经参加过乡试并中副榜贡生,但因为父亲年迈需要照顾而没有出去做官。

1661年,年已44岁的于成龙,接受清代朝廷委任,到遥远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当时罗城,由于长年战乱,环境和条件极差。于成龙上任前,亲朋好友都来相劝,让他不要到那“蛮烟瘴雨”之地去吃苦。

于成龙不为所动,变卖了部分家产,凑足路费百两,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毅然登程。于成龙来到广西罗城后发现,县衙院内荒草丛生,中堂仅有3间草房,内宅的茅屋内没有墙壁,破陋不堪,有时大白天竟有野兽出没。

于成龙面对这些困难,没有退却,他用石块垒起“案几”,在堂前支锅做饭,夜里睡觉头枕刀枪。用茅草搭建官署房屋,用棘条树枝编屋门。室内设置也非常俭朴,桌子是用泥土堆的,床上铺的是几捆干草,而且办公、生活全在这一间茅草屋内。

在整治边荒的过程中,为了节省开销,于成龙出外考察时从不坐轿子,而是头戴斗笠,脚穿草鞋,有时冒着酷暑,有时踏着泥泞的道路,到乡间巡视。

为改变罗城面貌,于成龙努力招抚流亡,发展农业生产。他经常到田间察看,并与农夫农妇亲切攀谈,宣传耕作的道理,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诱导、鼓励人们发展生产。

百姓们见于成龙实心任事,却如此清苦,心中十分不忍。

一次,百姓见于成龙身体不好,就凑了些钱送去,他们跪在地上恳求于成龙收下:“我们知道您辛苦,请收下这点盐米钱吧!”

于成龙说:“我一个人在这里,要钱干什么?你们拿回去奉养父母,也就等于给我了。”

百姓们只好将钱拿回。

有一次,于成龙的大儿子从家乡来看他,他很高兴。可是在儿子临走时,他既没给钱,也没有给他带什么特产。当时厨房中正有一只咸鸭子,于成龙觉得这已经很丰厚了,于是就割了半只给了儿子。

百姓得知此事,感动得流下了热泪。有人编了这样一句民谣:

于公豆腐量太狭,

公子临行割半鸭。

于成龙在罗城奋斗几年后,使罗城县面貌大为改观,百姓的生活很是富足。

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罗城百姓听到于成龙离去的消息,呼号:“大人离去,我们没有主心骨了!”赴任之日,百姓们依依不舍,送出三四百里。

于成龙一到合州,首先免除官员的随从之费,自己仅有一匹病马,以家仆自随。当时的合州,地方的官员以土产馈赠上司的习惯几乎成了风气。

一次,知府下帖,让合州送鱼。于成龙不但不送鱼,反而向上呈文,备陈合州百姓困苦之状。知府自知理亏,不但没怪罪他,反而裁革了10余件对合州不合理的摊派。

1678年,于成龙因政绩显著,升福建按察使。赴闽之前他特意嘱咐手下人买了200斤萝卜放在船上。他的一位属下听到后十分奇怪,问道:“大人为何买这么多萝卜?萝卜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于成龙解释说:“我们这一去,路上要走好几天水路,萝卜便宜,可当菜吃,不是水和菜都有了吗?”

属下听后感慨地对别人说:“于大人太节俭了。要是为官的都能像于大人那样,很多事就好办了。”

于成龙船载萝卜上任,是对:“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千里为官只为财的颠覆,成为后世从政为官者的一面镜子”。

于成龙到福建上任后,仍以清苦自励,不改初衷。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官署后院的槐树叶子一天比一天少。开始人们没有在意。后来,人们发现于成龙的仆人每日去摘树叶,便好奇地向他询问。

仆人说:“于大人非常喜欢喝茶,只是苦于当时茶价昂贵,不舍得花太多的钱去买茶叶,就想了这个主意。”

同僚们知道了这事后,有的笑于成龙“太会过”,也有人说他是“小气鬼”。可于成龙听到这些后,却认真地说:“现在百姓生活相当艰苦,我们这些当官的,还真得学着‘会过’,学着‘小气’些!”

在当时,外国商人前来福建做贸易,有的人经常给当地官府送礼。对此,于成龙一概谢绝,真正做到了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由于于成龙的清廉名扬天下,受到了康熙皇帝的褒奖,1682年,提升他为两江总督。

这个消息传出后,两江总督所管辖的大小官吏们便为迎接新总督忙开了。他们有的借机广收本地名产、特产,想等新官上任先奉上丰厚的见面礼,以此来博得新上司的好感;有的则忙着为新总督挑选豪华的府邸,想以此使自己和新总督的关系更亲近。

就在这些官吏们准备在新总督面前讨好争宠的时候,一天,突然有人报告:新任的总督于成龙已经到了总督府。

原来,在赴任之前,于成龙先请假回家葬母,然后雇了一辆驴车,与幼子同行,各怀钱数十文,沿途住小店不入公馆,悄无声息地到达江宁任所。于成龙做官从不带家属随任,这时因年已65岁,而且身体多病,所以,才带小儿子在身边侍奉。

新任总督一路没有前呼后拥的仪仗,也没有随从,只带着儿子,雇了一辆小毛驴车就上任。这一切,使那些整日花天酒地的贪官污吏们大为震惊。

于成龙上任后,第一件事是把所管辖范围的下属官吏传来,严肃地说:“为官的,一定要带头奉公守法,勤恳办事,绝对不允许铺张浪费,追求奢靡。”他还告诫大家:如有违背上述规定的,一定认真追查,严惩不贷。

于成龙身为两江总督,以身作则,他的内室陈设十分的简陋,除了破旧的案几,一个装朝服的竹箱,两个饭锅之外,其余的都是他的文卷书册。

于成龙自奉简陋,每天粗茶淡饭,所食只青菜一把。他身居高位,却要求自己以粗茶淡饭度日。在封建社会,总督一级的官员,一年到头丝毫不沾美味佳肴,实属难得。加上他府中有一幅《青菜图》,因此,江南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于青菜”。

在于成龙的影响下,江南民俗有很大改变,过去人们喜欢穿着艳丽,后来,上行下效摒弃了绸缎,都以穿布衣为荣。就连士大夫家里都不再攀比奢华,自动减少了车马家奴,府邸不那么辉煌了,婚嫁也不再吹吹打打了。

1684年,年近70岁的于成龙病故在两江总督任上。人们在整理于成龙的遗物时,发现他的私人财产少得令人难以置信。他的所有遗物是:床头旧竹箱一个,里面仅有一套粗丝衣服,一双靴子;床头上有盥洗用具一套;另外还有一只旧缸,缸中有少许粗米,少许盐;除此之外便只有书籍了。

人们见于成龙生活如此清苦,忍不住哭出声来。就连平时心惮于成龙的人,也都感动流涕。于成龙去世的消息一传出,江南百姓悲痛万分,商人罢市聚哭,家家绘像奠祭。

康熙皇帝闻知,十分感慨,提笔称他是“天下第一廉吏”,还追赐他一个“清端”的谥号。

于成龙为官清廉自守,多行善政,其节操至死不变,不仅受到了时人的爱戴和敬仰,也给为官者树立了廉吏的榜样。

刘统勋的文正廉洁

清代乾隆皇帝也是一代有为之君,他发展的“康乾盛世”局面,当然少不了刘统勋这样有古大臣之风的优秀臣工。

刘统勋,为官数十载,自奉节俭,尽职尽责,清乾隆皇帝说他颇“有古大臣风”。“古大臣风”指的是具备德高才能,达能廉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有这种“风”的“古大臣”,是集忠臣、贤臣、能臣、廉臣于一身之臣。乾隆此说,源于刘统勋做人为官之所为。

刘统勋于1724年进士,选庶吉士,从此步入仕途。后来累官至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尚书房总师傅,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

刘统勋自任官之日起,都是在朝廷内任职。但他却从不以此炫耀,更不与他人在荣华富贵上去攀比。即使身居要职也自奉极俭。刘统勋为官清廉,不仅表现在自奉俭节,而且还能在任何场合拒绝贿赂,真正做到了“立朝侃然”。

一次,刘统勋的一位老友之子出任湖北巡抚,为寻求刘统勋对其子在日后给予关照,特派仆人登门馈送黄金千两。

面对世交故友送来的黄金,刘统勋心中十分清楚:这是有求于我。按说他可以一口拒绝,但为了给老朋友留个面子,他思索再三,最后唤其仆人来见。

刘统勋对老友的仆人说:“你家主人不忘世谊,前来问候,我很感激。你回去告诉你家主人,让他把这份厚礼赠送给故交中贫穷的人吧!”

仆人听后,深为感动,代主人表示谢意,携金而回。

又一次,一位带有厚礼的人深夜来访。门人告知刘统勋后,刘统勋深知其中之奥妙,因而拒不会客。

第二天早,刘统勋来到政事堂,传人让昨夜来访者入见,并以责怪的口气对他说:“昏夜叩门,这不是贤者所为。你有何事禀告,可在众人面前说出来,即使是我的过失,也可让我受益于你的劝诫规谏。”

来者听罢支支吾吾,后只好面带愧色退了出去。

刘统勋自我要求非常严格,要求他人也理直气壮。他在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时,对那些贪赃枉法者从不宽容。

据史载,云贵总督恒文、云南巡抚郭一裕、山西布政使蒋洲、西安将军都赉、归化将军保德、江苏布政使苏崇阿、江西巡抚阿思哈等人贪污、受贿案,都是经刘统勋外出审查处理的,而且结论公允,让人不能不服。

刘统勋多年察看黄河、运河的河工,对河工症结非常清楚。与一般官吏多注重治工方略不同,他认为河工中的财物管理是治河成败的关键因素。对于河工侵吞国库专拨的工程款这一痼疾,刘统勋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并提出了对治方法。

1753年,江南邵伯湖的减水闸及高邮的车逻坝决口,乾隆派刘统勋等前往检查决口的原因。

南河工程的总负责人就是大学士两江总督高斌,他在雍正一朝就是江南河道总督,同时也是乾隆帝慧贤皇贵妃的父亲。此时这位治河能臣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

高斌虽然本人清廉不贪,但是其属员却放肆地侵吞治河专款、偷工减料、贻误工期,以至于酿成了决口的重大事故。

刘统勋经过深入调查了解真相,将情况如实向乾隆作了汇报。乾隆遂将高斌及其副手张师载以失察罪名革职。这件事对其他河工中饱私囊是个严正警示。

1756年,刘统勋取代被革职的富勒赫被派往治河工地勘测,主持完成加高堤坝的工程。一年后,他又前往徐州督修近城石坝。此时刘统勋已年近花甲。

在徐州,刘统勋事必躬亲,亲临治河工地,风餐露宿,保障了堤坝的质量与按时完工。

有一次刘统勋去杨桥工地视察,发现那里加固堤坝的工程已经逾期一个多月,仍然久拖未完。他询问误期的原因,有关人员解释说是由于柴火供应不上。

刘统勋听后,知道其中必有弊端,便微服私访,结果发现几百辆装满柴火的车辆就停在路边。忽然,刘统勋听到赶车人群里传来哭泣声,就马上前来询问。

赶车人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地说:“河员必须收取钱财才接受柴火,我们因没钱行贿,柴火即使运到工地也不能卸车。”

刘统勋立即回到工地,对有关河员进行严惩,并积极协调柴火车辆马上进场卸车,然后迅速发放。杨桥堤坝很快就完工了。

刘统勋在朝数十年,一直以清廉著称。乾隆皇帝也深知其人。然而,真正使乾隆皇帝感动,并真正了解刘统勋,却是在刘统勋病逝之后。

1773年11月的一天,刘统勋于黎明时坐轿入朝。行至东华门外,抬轿的人突然感觉轿子一侧偏重,很不对劲,就连忙掀起轿帘查看。一看之下,大吃一惊,只见刘统勋歪身轿内,已经去世了。

乾隆皇帝闻讯,急派尚书福隆安送药急救,但已不及。朝廷重臣死在上朝的途中,满朝大为震惊。乾隆皇帝十分悲痛,哭着对诸臣说:“朕失一股肱!”并决定亲自去刘统勋家里吊唁。

刘统勋的家在礼士胡同。乾隆皇帝来到礼士胡同刘统勋家门外,但刘家门庭矮小,轿子抬不进去,只好将轿子顶盖拆下才抬进院子。待入室之后,又发现室内极其俭素,心中不免为之大恸。

回朝之后,乾隆皇帝对左右近臣说:“刘统勋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法效之。”他让在朝的官员们向刘统勋学习。并追赠刘统勋为太傅,祀贤良祠,又赐予“文正”谥号。

清代礼制尤重“文”字和“正”字,唯有翰林出身或官至大学士者,方得谥“文”,而“正”字尤为难得。“文正”两字联璧,更非臣下所敢擅拟,非皇上特恩不得用。

清代,芸芸众生,衮衮诸公,得谥“文正”两字者,不过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8人而已。可见“文正”两字旨在彰显名臣风范。

刘统勋一生为官,清正廉洁,秉公无私,在当时的官场之中可谓清风独标,实不枉“文正”二字。正所谓计天下利者,必得万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