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为了保证学生在各方面的平衡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及时有效地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开设课时最多、开设时间最长的一门主课,语文教学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德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1)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先进人物对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不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不懈追求,……这类材料,在语文课本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
教学此类课文时,如能抓住这些内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自然会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染,从而使人格得到升华。像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领袖人物远大的志向和伟大的人格,孔子、孟子等古代先贤圣哲“言必信,行必果”、“轻利重义”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曹操、诸葛亮等古代政治家宽广的胸襟和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陆游、范仲淹、鲁迅等深切的忧国忧民意识,这些都会对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中学语文教材收集了许多假恶丑典型,从反面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项链》中的路瓦栽夫人可悲的虚荣心和为偿还债务所显示的可贵的刚强性格,《阿Q正传》中的愚昧、麻木、落后的阿Q以逃避现实的“精神胜利法”,《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卑鄙性格,《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漠视亲情、爱财如命的痴狂与癖好……语文课本中的这类素材也是不胜枚举的。语文教学可以利用此类材料,通过鞭笞假恶丑,使青少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康的人格。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和毅力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仅衣食无忧,而且人生道路也比较平坦,没有什么坎坷曲折。这种生活环境,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可以使青少年学生开朗、乐观、天真烂漫,但也因此使他们承受外来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较差,使他们较难适应困难的环境,害怕吃苦,在遭受挫折时容易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意志和毅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培养他们百折不挠、顽强坚定、奋发进取的意志品质。在这方面,语文教学堪称“近水楼台”。
(1)语文阅读教材中有关这方面的素材相当多,可以给青少年一代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像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讲的虽是读书的道理,但却从中凸现出一个人如何在艰苦环境中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一碗阳春面》表现的则是遭受沉重的精神和经济打击的母子三人,面对挫折而不悲观失望,十几年来坚持在每年的大年夜都来到北海亭面馆“头碰头”地合吃一碗阳春面,以示他们向艰难的生活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这样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贫穷和磨难的生活态度,培养他们坚强的生活意志和毅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为典型的要算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中自叙的那段经历了。文天祥在元军兵临城下之时,为解国家之危毅然挺身而出,出使元营。他虽为弱国之使,但面对强敌,仍能慷慨陈词,怒斥敌酋。他见出使难有作为,便伺机逃脱,潜往真州。逃归途中,他“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艰难危急之状无以复加,作者自叙“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但即使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仍以顽强的毅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做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种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对于激发青少年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语文教材所涉及的许多著名作家,其中有不少人,他们的生活道路就是不断战胜挫折和磨难、不懈追求的奋斗之路。司马迁受刑则潜心《史记》,蒲松龄落第却笔耕不辍,曹雪芹遭受家庭变故仍发愤著书,安徒生屡遭失业而自强不息,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介绍课文作者时有意识地突出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受到启发,受到鼓舞,从而增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
有利于培养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中学阶段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因此,学校教育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鼓励学生主动真诚地与人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情谊、生活的乐趣,从而获得心理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样,学生才能消除挫折和冲突引起的郁闷、焦虑和孤独,形成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个性。在这方面,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可谓“技高一筹”。
无论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还是说话教学和课外语文活动,都可较好地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以说话教学为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公众场合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对于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形成开朗的性格,以及协调人际关系,培养集体主义观念都具有促进作用。
特别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往的学生,语文教师更有义务和责任为他们多提供一些说话的机会,帮助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说话氛围,诱导他们有话大胆地说。这样就会使他们内心郁结的疑虑与烦闷越来越少,从而渐渐融入到温暖的集体中来,慢慢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和能够适应环境、乐于与人交往的健康心理。让学生开口说话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上课发言只是最基本的形式之一。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语文活动,比如朗诵、演讲、讲故事、排演课本剧等。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一个与集体融合的舞台,又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得许多乐趣,从而激发起他们的生活热情。这是协调人际关系、排除心理障碍的极好方法。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德育教育的素材,语文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在促进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