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实录2:资深心理咨询师20则人格障碍疗愈手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情绪化类人格障碍

自恋型:我和自己的女儿在竞争啥?

吴雨浓,女,47岁,软装设计师。

有一些东西,是我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也可能是我不愿意去看的,所以被压抑了。而在长程的精神分析中,一些被我忽视的细节开始被我关注到,它们开始如此鲜活地呈现出来。

前一段时间,女儿习惯性地要买鲜花回来插在花瓶中。以前,我们夫妻都喜欢这样做,女儿应该是觉察到了我们夫妻的这个习惯。所以,在她大学毕业,回到我们身边工作后,也开始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有一次,女儿买回来的桔梗花很快就凋谢了,我在心里说,“你看你,买之前也不仔细地看看,买回来两天就蔫了,浪费钱”。这些指责在她小时候,我会毫不掩饰地直接表达,而现在她大了,我说什么,她都要反过来怼我。所以,对她有什么不满,我都是隐藏着的。

过了几天,我也看到卖桔梗花的,很新鲜,就买了一束来插,我心里想,“我买的这个就比你买的好”。结果,因为天气原因,其实也没有维持两天,还是蔫了。但是,我发现我为了证明自己做的这个决定(挑选这束花以及购买这束花)是正确的,我会很仔细地在每天早上起来以后,去给这束花换水以及修根。

当我对我自己这个行为有所觉察以后,我突然发现,之前女儿每次买来的花,我都是放任自流,没有做到为女儿买的花精心修根以及每天换水。我仿佛在期待着女儿做错事情,然后可以逮着指责她的机会。

我为我自己的这个发现感到惊讶和羞愧,我明白我在和女儿竞争,竞争谁更正确,谁更优秀。

只是,能够把这样的潜意识上升到意识层面,我得需要多么大的内省和勇气啊。

既然我会在女儿24岁的这一年和她竞争,那么,在过去的24年里,这样的竞争一定无处不在。只是,它被隐藏在我对她强烈的母爱之下,消隐不见了。

我一直以为我很爱她,我也为了她付出了许多许多。但是,在潜意识的世界里,在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里,其实我们是互相“杀戮”的。

过了一段时间,女儿又买了康乃馨回来。这一次,每天我都认真地给孩子买的这束花换水、修根,所以这束花挺精神,一直开放着,好像不会败的样子。女儿偶尔也会问我们夫妻,这花漂亮吗?我明白女儿也需要我们对她的行为的一个肯定,我当然很肯定地回答女儿,这花真漂亮。

女儿说,因为知道我喜欢橘红色,所以专门选了这个颜色的花。

有一天女儿不在家,我对她爸爸说:“这花好像是我们小时候用红绸子扎的假花哦,有一种不真实感。”

每当有朋友来我家的时候,我都喜欢把我养出了状态的多肉植物搬出来让他们欣赏,女儿回家看到就说:“妈妈,你又在展示你的多肉了啊。”

有一天,我把我养得很好的一盆刚出状态的玫瑰法师端到客厅的茶几上,让女儿来欣赏,女儿说:“我看你的眼球已经掉进这盆玫瑰法师里去了。”我说:“那是当然,这些多肉是我的最爱,其他花都已经吸引不了我的眼球了。”

说完我就反应过来,先前对女儿说的“这花(指康乃馨)真漂亮”那句话也只是一句敷衍的话。我内在很难认可我的孩子,那么她无论做什么都很难取悦我,最终的结果一定会是这样的。除非我真的在精神分析的过程中把我自己修通,我能够先认可我自己。

后来,慢慢地,女儿就不再买鲜花回来了。

女儿大学毕业以后,曾经去外省工作和生活了一年。在那一年里,她很有生机,每天上班非常忙碌,还自己买菜做饭,时常把她做的饭菜照片发给我们看。

女儿回到我们夫妻身边的这一段日子,日常生活都是我们在照顾着她,我心里其实是想她有时间的时候,也可以去买菜做饭来给我们“享受”一下。

有一天,女儿精心地为我们做了一餐饭,我虽然是在表扬她,但是其实她做的那个口味,我还是吃不太习惯,所以实际上我吃得没有平时多。后来,女儿也就不再进厨房做菜了。

她在工作上的许多事情,我也要给出意见,有时候甚至越俎代庖,去帮她补充她专业上的文章的一部分内容,因为我们是一个专业的。

女儿有时候非常反感我的做法,但是有时候,她又依赖着我去帮她解决她的事情。我发现她很矛盾,我也很纠结。

女儿这段时间说她状态不好,没有精神。我感觉也是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但是又会去想,和我有关系吗?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就跟我老公竞争,我说什么做什么都要让他知道:我是正确的,他是错的;我是行的,他是不行的。以致我们夫妻关系反复闹僵,我也不断在吸取教训。近几年,我的确不怎么和我老公竞争了,因为我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感,而老公的事业基本已经停滞,我慢慢在学会让着我老公。

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仍然在和人竞争,而这个人是我的女儿。

现在想起来,我小时候,我妈妈也喜欢和我竞争。但凡我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她觉得满意的,她总是能在鸡蛋里挑出骨头来。每次她那样对待我的时候,我都会感觉到很挫败,我会觉得我什么也不是,我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达到她心目中那个女儿的标准。

难道现在,我女儿在我面前的感受,和我当年的感受是一样的吗?

有时候,我也能够感觉到女儿在和我竞争。我是提前绝经的,我对这件事情很在意,我认为这会让我的女性魅力大打折扣,我不知道我这种在意有没有传递给她,每次她来例假,都会有过度渲染的嫌疑。我不知道我内心有没有对她拥有这样的女性“专利”的一种嫉妒,也许我会把这个情绪压抑下去,但是,如果我对我的分析师说出这个话题,那么,我想我的压抑还是失败了。

她每次渲染她的例假的时候,都是有她爸爸在场的。她从13岁第一次来例假,就不会避讳这个东西,记得当时她是当着她爷爷奶奶以及无数的叔叔姑姑一大家人的面宣布她来例假了。

女儿和她爸爸的感情一直很深,女儿很爱她爸爸,女儿更知道的是,她爸爸对我的感情,无论怎么都在她之上,这是一个怎么竞争也竞争不过的事实,所以女儿选择了向我认同。她本来不是学我这个专业的,最后也选择了我这个专业,并且通过了相关的各种考试。但是,在每一次考试之前,她都会无比的焦虑。

我对我老公对我的感情的确认,也是最近这几年才那么确凿无疑的。以前,我会有确凿无疑的时候,也会有非常怀疑的时候。而到最近这几年,我才开始确信他对我的爱,不会因为我们某些时候闹矛盾而消失。

而女儿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她爸爸本来就是一个很内向的男人,再加上很多时候对她也比较严肃,所以女儿想确认她爸爸的爱是否确凿无疑,应该是有困难的。

女儿最喜欢我们一家人出去旅游的时候,让爸爸为她拍照。说真的,女儿身上的女性气质比我浓厚很多,明显很多。女儿也比我漂亮,身材也比我好很多,看着女儿在爸爸的镜头下尽情地展现她的婀娜多姿、妩媚可爱,我想,我有一些情绪和感受一定是被我屏蔽了的。

如果,如果,如果我真的对我自己的人格魅力充满信心,我想,我和女儿的竞争应该是会消失的吧……

以前,我妈妈贬低我的时候,我的感觉是不服气,但是我有信心超过她,因为我妈妈终归是旧时代的女性,受到很多东西的束缚,导致她整个人生状态显得非常弱势。而我却不一样,我生活在女性可以出头的年代,又刚好是人到中年,事业也正处于黄金阶段,我女儿要想超过我,在心理上,她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我明白,要让孩子有发展,我必须给孩子一个超过我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孩子在这个超越上遭遇了巨大的困难,或者我的无意识依然还会因为我自身对于被爱的安全感存在疑虑,而打压我女儿试图超越我的这个部分,她可能就会感觉到面对命运时候的一种无力的状态吧。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解读与调适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为)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起自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症状中的5项(或更多):

①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优胜者)。

②幻想无限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③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④要求过度的赞美。

⑤有一种权利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⑥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⑦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⑧常常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⑨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6]

在精神分析的语境下,其实是拓宽了对自恋人格障碍的诊断体系,很多对于自体意象有不确定感的人,都可能被归纳于这个障碍之下。

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去做什么?什么东西是我真正喜欢的,愿意为之奋斗的?

如果在一个人的内心,关于这些问题都很模糊的话,他大抵可以被归入自恋人格障碍的范畴。而这个范畴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的诊断体系就不太吻合了。

在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科胡特那里,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自恋型人格障碍,只需要看这个人有没有出现自恋型移情即可。

什么是自恋型移情呢?有3种表现:

第一种是不断地寻找理想化的人。比如希望老公是优秀的、完美无缺的;比如希望父母是精明能干的,完美无缺的,不会被骗子骗的;比如希望自己找的心理咨询师是完美无缺的。

第二种是不断地寻找如同一面完美的镜子的人。这面镜子可以完美地镜映出自己存在的价值。

第三种是不断地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彼此有共同的兴趣,有人可以陪伴着自己做共同喜欢做的事。

吴雨浓,一个长相清秀,很有气质,事业有成的知名设计师。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却认为自己并不好看。同样地,硕士毕业的她也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真的本事,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无论多么成功的事情,她都觉得那是运气好的结果。

在人际关系中,她非常敏感,自己说过的话,她要反复地去想,自己有没有说得不好,有没有给人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她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从来不敢得罪人,经常违心地附和别人的观点,但在内心又很冲突。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单位,她都努力做好事情,很害怕别人对她有负面的评价。

婚后,丈夫发现,妻子并不是恋爱时候的那个性格,妻子经常因为他无意之中说过的一句话抓住不放,然后去质问他有没有那样的意思。妻子在外面是很平和的人,但是在亲密关系里面,却把自己的本性暴露无遗。他到后来也懒得和妻子交流了。

望着自己在镜子中疲惫的面容,吴雨浓经常会想:我是谁?我怎么对自己这么陌生?我为什么只能依靠别人对我的看法和评价,才能确认自己是谁,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吴雨浓的爸爸妈妈都是重男轻女的人,所以,他们很少关注到她的存在,只是在需要她帮助照顾弟弟妹妹们的时候,才会对她说上一些话,而且,父母经常因为她在照顾弟弟妹妹们的时候犯的一些错误而责骂她、贬低她。父母在贬低她的时候所说的话都是极具煽动和夸张色彩的。年幼时候的她听到那些贬低自己的话的时候,感到非常羞愧,感到被父母描述出来的那个自己怎么会是那么糟糕,她很想捂住自己的耳朵不去听,也很想逃离被父母骂的地方。

成长起来的吴雨浓,除了拼命读书,不知道自己可以用什么方式去获得父母对自己的积极评价。终于,到她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天,她看到父母改变了对她的态度,爸爸拍着她的肩膀,说了一句“还是你争气”。爸爸那么喜欢的两个弟弟,最后都辍学了。

但是,一切都太迟了,自卑的性格早已经形成,成为她骨子里对自己的所有评价的起点,无论她多么优异,她都觉得自己不行。为了对抗认为自己不行的糟糕感觉,她又继续拼命地努力学习。她的长相其实还可以,但在她心目中,自己就是一只躲在墙角浑身发抖,等待挨骂和责罚的楚楚可怜的丑小鸭。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终生都在寻求别人的认可与赞美,这是他的第一需要。在他童年的时候,父母通常很吝啬对他的表扬与欣赏,而是代之以批评和指责,以为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为了不让孩子骄傲,父母习惯性地打压孩子,直到孩子出现了自卑心态,父母也是毫无察觉的。

在亲密关系里,吴雨浓最开始是寻求老公对自己的认同,她的方式是和老公竞争,打败老公,让老公佩服自己,认同自己。这种方式失败以后,她又在女儿那里寻找女儿对自己的认同。但是,因为女儿也没有接她的招,所以,她通过不认可女儿的方式来挫败女儿。

人和人之间,在涉及自我价值感的争斗上,是没有任何的母女情分或者夫妻情分的。我们可以在物质上或者家务上为对方无私地付出,但是,一旦涉及自我价值感,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为什么不可以双赢呢?为什么非得要你死我活呢?

这是由自我价值感的特性所导致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在社会比较中产生的心理,没有比较,就没有输赢。所以,我们在自我价值感的潜意识的战场上,是六亲不认的。

有很多事业有成的父母,养出一些“啃老”的孩子来。大家都去指责那些“啃老”的孩子,没有人去指责那些为“啃老族”提供金钱和服务的父母,觉得他们很冤,既为孩子付出了许多,还往往换来孩子对他们的不孝。

父母在为孩子付出金钱乃至家务劳动的事情上,自己是可以获得自我价值感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还有另外的人需要自己才能存活下去,更让人觉得自己有力量的事情了。父母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爽”。只有在孩子没有如同自己期待的那样回报自己的时候,才会来指责孩子。

这个时候,父母是在利用孩子来达成自己的自我价值感。这些父母不管他们取得多少现实层面的成就,内心依然是自卑的。

这个世界上,有四种人际态度,具体来说,假如一个妈妈是这样来和她的孩子互动的:

①我行,你也行。(健康的)

②我行,你不行。(你得依赖我)

③你行,我不行。(我得依赖你)

④你不行,我也不行。(完蛋了)

很明显,这四种心理模式,只有第一种是健康的,而第二种和第三种导致的就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第二种模式里,孩子将失去被真实和美好地镜映的机会。第三种模式里,孩子无法理想化自己的父母。在第四种模式里,孩子会看不到任何希望。

吴雨浓对待女儿的方式,传递的信息就是:我行,你不行,你什么都做不好,只有我才做得好。妈妈的自恋是病理性的,通过对孩子的贬斥、挑刺来满足自己的自恋或自我价值感,孩子成为镜映妈妈“行”的工具,孩子的人格就垂直分裂,成为一个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

还有一些父母,他们表扬孩子是因为要去别人面前炫耀自己养育的孩子是多么的优秀,通过孩子来满足自己的自恋。孩子成为一个镜映妈妈或爸爸的“行”的工具,孩子同样也会成为一个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在关系中是很难深入地理解对方的,因为他自己的心灵也有个巨大的创口等待填补。自恋型人格的人,心智多半还停留在3到5岁的年龄阶段,所以,即便是有了孩子,他也会继续和孩子竞争。

如何调适?

父母和孩子相处,一定要在心底给孩子“预留”一个精神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父母觉得孩子是行的,是有优点的,是值得被爱的。这样的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就不容易伴随一种无处不在的基本焦虑,觉得自己如同被驱使着要去完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然后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同,而这个目标又不是自身诞生出来的。

当然,可以肯定孩子的父母,在心理上是成熟的、强大的。如果父母不是这样的人,就很难为孩子预留下这样一个精神上的位置。

父母在自恋上受到了创伤,往往会把同样的创伤带给孩子。父母对这些创伤的觉察与缝合,有时候就变得尤其重要。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的是一个完美的婴儿和儿童。当孩子不符合父母的期待时,父母会给予这个孩子许多精神上的打击。

在孩子大了以后,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父母。他们要求父母是完美的,他们对于父母的言行往往更容易去挑剔和反驳,或者是贬低。他们对外人可能更宽容,然而对自己的父母,就觉得父母不该那么说、那么做。对父母的理想化需求的放弃,也是自恋型人格的人要去面对的一个课题。

最终我们都会明白,父母就是那样的父母,他们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爱我们,或者,他们在能够给我们爱的方面,其实是比他们自己的父母做得更好,只是比我们期待的那种境界差了许多。他们也有他们自己的许多创伤,也有他们的许多缺点,他们也是不完美的,接纳这样不完美的真实的父母,是自恋型的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在萨提亚的一个冥想中,内容是这样的:你要想象一下你父母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的样子,他们在年幼的时候,也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期待,也希望活出自己期望的样子……接下来,你再想象一下你父母的父母刚出生时候的样子……

听到这个冥想内容的时候,我会流泪,我会变得慈悲。原来,父母也曾经走过我们走过的路,他们并不比我们更伟大、更先知,他们也是肉身铸成,他们也是凡人……

原谅父母,或许是我们必须要走的一条路。经过这条路,我们可以有希望长大、成熟。

反社会:《下课》主人公的人格解读

2017年,一部美国电影《下课》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巴特勒先生是格兰登高中的国语教师,他热爱他的工作,敬职敬业,和妻子感情非常要好。他们有一个一岁多的儿子,一家三口生活得其乐融融。

卢卡斯是从弥尔顿高中转学到格兰登高中的转学生,转到了巴特勒老师的班上。在一次交一篇关于奥赛罗的作文的时候,别的同学都只交了几页纸,而卢卡斯交了厚厚的一本书,所以老师调侃地说:你不是在交作文,你是在交论文。

但是,老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发现卢卡斯的作文虽然写得非常认真,非常全面,但是观点偏激,立意错误,所以只给了这篇如同一本书厚的作文B+。

卢卡斯不服气,去问老师为什么不给他A,老师解释说,B+和A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卢卡斯激动地说:“3.333和4之间的区别非常大,你以为只是0.7的区别吗?我是想带着各门功课都是A的成绩去上哈佛大学的……”那没有说出来的话就是,我怎么可以容忍自己带着一点点小小的瑕疵去敲大学的门呢?

下课的时候,卢卡斯对一个上课的时候爱讲话的同学说:“我注意到你在课堂上话很多,你影响到我听课了,你能不能少说一点?”那个同学最开始很不以为然地说:“我想说就说,关你什么事?”卢卡斯回答说:“你如果再说话,我就戳穿你的气管,把你的舌头钉在屋顶。”那个黑人大块头同学听到卢卡斯这么说,再看到他的眼神的时候,他的潜意识告诉了他,这个人真的会这么做的。随后在课堂上,当女同学和他说话的时候,他拒绝了和女同学说话。

巴特勒一开始还蛮喜欢卢卡斯的,回家对妻子说起这名学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随后发生的事情让他大跌眼镜。

在学校的国际象棋俱乐部里,同学亚历克斯说“将军”的时候,脸上露出非常开心的笑容,而这个时候卢卡斯的脸色变得很难看,眼睛射出一道带着血腥的光来。随后,他冷静下来,用一枚棋子轻蔑地“踢”开了同学的棋子,走到一个位置上,然后出其不意地反胜了这盘棋。巴特勒和周围的人看到这个非常精彩的结局,都为卢卡斯鼓起掌来。

巴特勒是这个俱乐部的主席,所以就宣布:“第一种子,亚历克斯;第二种子,卢卡斯。”卢卡斯听到巴特勒这样宣布的时候,马上反问:“对不起,巴特勒先生,你说我是第二种子?”巴特勒回答说:“没错,伙计。”然后,卢卡斯很不服气地反驳说:“我刚才明明把亚历克斯打败了……”

在随后的化学课上,卢卡斯通过做手脚,让亚历克斯在实验的爆炸中受伤住院。

卢卡斯在得知巴特勒老师要竞聘教授职位时,偷偷地把老师精心准备的竞聘文章给调换了,那篇调换上去的文章粗俗浅薄、自恋自大,注定了巴特勒的晋升之路一定会失败的,事实果然也是如此。拿着被打回来的文章,巴特勒对比之前卢卡斯写的那篇论文,发现了其中的蹊跷,顿时明白此事和卢卡斯有关。

于是,巴特勒先生就找卢卡斯谈话,问他是否调换了自己的申请文章,卢卡斯矢口否认。巴特勒指出他是因为学分才这么做的,卢卡斯就说:“我是得在大学申请单上保持完美的学分记录,往前走,大家都开心。”

巴特勒先生于是问:“如果我不给你A呢?”

卢卡斯说:“你知道我对《罪与罚》最大的批评是什么吗?(犯罪)成本太低了,拉斯科尔尼科夫,他是个孤家寡人,他没什么可失去的。(如果你再继续坚持不给我A)我总能创作出一本书,更吸引人,当主角失去一切时,才会知晓……”

巴特勒在和卢卡斯的对话中感觉到了强烈的威胁,于是去找卢卡斯的爸爸沟通。但是这个爸爸似乎是一个混沌的爸爸,把巴特勒撵走了,并且在口误中提到了一个名字:加勒特。

巴特勒找到卢卡斯以前就读的学校里一个叫加勒特的老师,加勒特很悲哀地说道:“我教卢卡斯历史课,前进的欧洲这一课,他针对纳粹德国写的论文,说希特勒的目标崇高而完美,只是方法有点不对。这是一篇观点非常扭曲的论文,所以我给了他B。”

“我曾经好心地给卢卡斯找住处,结果他恩将仇报,偷偷地把我和我的高中同学做爱的场景录像,然后威胁我说要把他的成绩改成A。否则他会拿录像向校方告发我。我被逼无奈,把他的成绩改成A,打这以后,我开始崩溃,不想再教书育人,后来我辞职了……”

在巴特勒和加勒特的对话里,巴特勒显然还没有意识到卢卡斯的反社会人格特质,而是评价说:“卢卡斯还是个孩子,我不明白我怎么会被一个孩子欺负。”

加勒特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卢卡斯的反常人格特质,说这类人就是自我膨胀,为了自己的目标,专门伤害别人,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卢卡斯不是恶霸,卢卡斯是神经病。

加勒特的关于卢卡斯是个神经病的判断,显然是对曾经栽在卢卡斯手上的一段人生经历的痛心总结。然而巴特勒没有意识到卢卡斯的问题属于心理问题,而是继续按照与一个正常人的相处之道来理解卢卡斯的言行。

倔强的巴特勒坚持不向卢卡斯屈服,继续在下一次的评分中给了卢卡斯一个“F”。

这个F彻底撕碎了卢卡斯的自恋。他在家里打开了自己的评分信函,看到F之后,他狂乱地把卧室里的东西到处摔。随后,一系列的阴谋继续上演。

一开始,卢卡斯让自己的好朋友贝卡去勾引巴特勒老师,试图让老师身败名裂。但是巴特勒老师没有为贝卡的勾引所动,卢卡斯的计划失败。

但卢卡斯不会放弃,他对贝卡说他听到巴特勒夫妇准备离婚,巴特勒喜欢的人是贝卡,贝卡似乎是一个“傻白甜”,她每次都很轻易地就相信了卢卡斯的话,继续去勾引自己的老师。这一次,卢卡斯在教室里安装了录像设备,可惜巴特勒还是拒绝了贝卡。

卢卡斯把贝卡叫到天台,引导贝卡写好一封关于和巴特勒先生之间情感纠葛的书信之后,残忍地把贝卡推下天台摔死了,让大家以为贝卡是因为巴特勒而死。

警方介入之后,最终真相大白,巴特勒这个时候开始意识到卢卡斯的危险性了。他反复地对卢卡斯说:“如果你再靠近我和我的家人,我直接杀死你。”

可惜,他还是没有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的本性有一个正确了解。他们夫妻相亲相爱,正准备共浴爱河之前,巴特勒去浴室洗澡,就在这个工夫,卢卡斯杀死了他的妻子,并且把他的一岁多的儿子带到了教室,准备杀死这个婴儿。

巴特勒急忙赶往教室,看到卢卡斯已经接近疯狂,他数次举起利刃准备杀死婴儿,却又数次停下,直到巴特勒冲上去夺下利刃,警方赶到……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解读与调适

反社会人格障碍这个名称几经变换,它曾经还有一个名字叫作“精神变态”,也有人叫“冷血症”的。而反社会这样一个名字,似乎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因而有可能错过了对这类疾病的核心实质的描述。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的普遍模式,始于15岁,表现为下列症状中的3项(或更多):

①不能遵守与合法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表现为多次做出可遭拘捕的行动。

②欺诈,表现出为了个人利益或乐趣而多次说谎,使用假名或诈骗他人。

③冲动性或事先不制订计划。

④易激惹和攻击性,表现为重复性地斗殴或攻击。

⑤鲁莽且不顾他人或自身的安全。

⑥一贯不负责任,表现为重复性地不坚持工作或不履行经济义务。

⑦缺乏懊悔之心,表现为做出伤害、虐待或偷窃他人的行为后显得不在乎或合理化。[7]

这类心理疾病的核心实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极端的自我中心,狂妄,眼中毫无他人的感受,蔑视他人,把他人当作低级动物。设计陷害和操纵他人,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在目前的分类学中,这十多种人格障碍里面,最危险的就是反社会人格障碍了。因为他对自己目标的盲目坚持以及对他人感受的完全漠视,都可能导致他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随时可能无情地铲除或者杀害影响他目标实现的人。

没有和他们深入接触之前,这类人通常会显得比较迷人和有魅力,因为一个有着自己坚定的目标并且信誓旦旦地要去实现的人,总是给人一种充满信心的迷人印象,一些女孩会不知深浅地爱上这种人。

但是,和他们真正相处在一起,那种完全被漠视的感觉会把一个人的人性摧毁,比如他们可能根本不会对配偶说自己要去哪里,就一个人离开家出去一段时间才回来……所以,女方最终可能会选择离婚,而能够顺利离婚的人是幸运的。

其实,所有的人格障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重视自己的感觉,忽视他人的感觉。用自私来形容人格障碍,是因为不理解人格障碍是一种病,这个病的核心就是注意力狭窄,只能看到自己的感受,无法看到他人的感受。自私这样的术语,是属于道德模式下的判断,而在精神病学的模式下,这不是自私,这是属于没有能力兼顾他人的感受。

所以,反社会人格障碍病人,是这十多种人格障碍里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其他的人格障碍病人,多多少少还能考虑到一丁点儿别人的感受;或者在某些状况下,比如讨好型的那几类人格障碍,表面上还是能够照顾到别人的感受的。

而反社会人格障碍病人,连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的伪装都不需要,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对他人的不屑和无视。在这一点上,他们接近精神分裂症的位态。因为精神分裂症也是以“消灭”客体为己任的。

所以,反社会的核心是无客体的一种状态,就是他们根本不关心客体怎么想,客体有什么感受,根本不关心自己还需要和客体有情感连接。

《下课》的主人公卢卡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根本不关心他的老师巴特勒怎么看待他,那个黑人同学怎么看待他,贝卡怎么看待他,贝卡被推下去摔死是怎样的感受,师母被他杀死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巴特勒失去自己心爱的妻子是什么样的感受……

所有别人的感受在他的“宏伟”目标面前,都显得那么的渺小!

这样的人小的时候是怎样的呢?我说一个例子,你大约就会有感觉:他们会因为化学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就去买硫酸来泼在小狗的身上,看着小狗痛苦得满地打滚,他们也毫无知觉,还在那里记录小狗的反应时间。旁边的一个叔叔很惊奇地问他,你知道小狗很痛吗?他会大吃一惊地说:我不知道啊!

他没有撒谎,他是真的不知道小狗的感受的。

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有童年时期被严重虐待的经历,抚养者完全漠视他的感受,所以他认为自己就不该有感受,有感受是一个累赘。如果有感受,他早就被自己感受到的抚养者的杀气腾腾吓死了。所以,与其被吓死,还不如关闭自己的感受。

因此,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童年期,其实就有许多和别的孩子完全不一样的经历,只是周围的人没有意识到而已。

卢卡斯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爸爸又是那样不可理喻、情感变化无常、不可捉摸的一个男人,最后竟然因为儿子再次犯罪,就自杀身亡了。这样的一个爸爸不可能给卢卡斯需要的情感上的支撑。年幼的卢卡斯一定遭遇过无数次情感无回应之绝境吧,这样的孩子不得不过早地把自己的感觉通道给堵死,以避免使自己体验到这个人世间的荒漠之气。

一个无客体的孩子,为什么需要各门功课都很完美呢?他完美给谁看呢?

这使我想起法国电影《香水》的主人公的遭遇,那同样是一个无客体的男孩,那么,制作完美的香水是为了什么呢?

这其实就涉及同一个问题:自我救赎。

一个在人世间几乎快要和所有人都中断联系的人,其实本身就是一种象征性的死亡状态。为了把自己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他需要一些介质,这些介质就是那个完美的目标。如果我足够完美,是不是还有一条路,可以把我从被所有人都忽视和抛弃以及快被遗忘的绝境里拉出水面啊?

卢卡斯把师母杀死之后,劫持了老师的孩子,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他挥舞着小刀,数次想对着婴儿扎下去,却最终宁可堕入疯狂,也没能杀死婴儿,这是为什么呢?

从现实层面看,他控制婴儿的行为里,依然还有需要老师给他一个A的梦想。而在实际上,卢卡斯在潜意识层面是寄望自己可以如同老师的那个婴儿那样涅槃重生的。如果杀掉真实的婴儿,那么他无意识层面的重生之梦就会被彻底粉碎,这是他下不了手的主要原因。

巴特勒没有能够意识到卢卡斯的破坏性,那是因为他对精神疾病的不了解。卢卡斯这样的人,就很类似我们常说的“冷血人”,面对这类的“冷血人”,明智的做法是避开和他针锋相对。

电影中的巴特勒是一个很有自己个性的老师,他不想变得像加勒特一样,被卢卡斯控制,最终失去了教师的身份,他还想做一个教师。所以他不得不履行教师的职责,该给学生什么评分就给学生什么评分,这样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叫作正直。然而,在面对一个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冷血人”时,这个“冷血人”毁掉了他的家庭和后半生的幸福,这值得吗?

和“冷血人”针锋相对的结果,巴特勒得到的是一个注定永远残缺的人生,他的儿子注定永远地失去了妈妈,这是呈现给我们的血的教训。在新闻里,我们听说过有人因为一个电话号码要不到就把人杀了,因为几句话不对,就把一个好看的姑娘毁容了,一个空姐被滴滴的司机给奸杀了……这些被害者通通都不知道,他的对手是“冷血人”。这种人一无所有,他根本不在乎再失去什么了。

和一个不在乎失去的人在一起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我想,这部电影也说得很直白了。卢卡斯真的没有什么在乎的了,妈妈早就去世了,爸爸也自杀了。在这个人世间,他就只剩下对完美的A分的追求了,凭什么要把他这唯一的一条救赎之路给切断啊?

老师家里有幸福,有欢声笑语,有一种弥漫着的温情,卢卡斯一进入老师的家里就感受到了老师家里的这个味道。反社会人格障碍病人还有一个特征是强烈的嫉妒心,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他就要去摧毁,他要让别人和自己一样,来体验自己过的是什么日子。

卢卡斯每次回到家里,父亲阴沉沉的语调和颓废的表情,还有他家里充斥的一种冷冰冰、毫无人情味的味道,和老师家里温暖的味道是区别明显的。卢卡斯感觉到了这个区别,所以他要抹杀这个区别,杀死师母,当然也是消灭差异性的第一步。

……

卢卡斯的反社会性,只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一个缩影,这种价值观的一个潜台词就是:别人的需要无足挂齿。

现代文明的进程把这样的价值观带到了各种文化里面,和各种文明里的陋习结合在一起,推进了反社会这样一种以无情为特征的社会个性的产生。

当家长不注重孩子的感受,只注重分数的时候;当我们过度提倡竞争,而没有去维护一个人的尊严的时候;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请求无动于衷,给他制造各种障碍的时候;当我们在婚姻中无法看到配偶的感受的时候……这一系列的时刻,我们的身上都流淌着某种反社会的因子。

我说过,用反社会这个词不能真正说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核心。无情和无感受,眼中只有自己追逐的目标,其他人都可以视为追逐自己的目标道路上的棋子或者是绊脚石,才是这类人的人格核心。是棋子就利用和操纵,是绊脚石就铲除。所以,什么是反社会的因子呢?就是我没有办法去看到另外一个人的需要,而且我蔑视那个部分,我不屑于去看到,或者是我没有能力去看到。

没有能力去看到是一个客观事实,这是我之前强调过的,但是,这并不是一个逃避罪责的说辞。只要我们看不到他人的感受,我们迟早都是会给他人带来伤害的,反社会人格障碍不过是其他人格障碍的一种走到极端的表现而已。任何人格障碍的复原,虽然伴随着无能为力,但是,并非是真正的无能为力,只是这个过程会非常艰辛,所以会让人感觉到是他们“不能”,而非“不愿”。

如何调适?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自我调适比较困难,心理治疗对其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绝非短时间内能够看到效果的。

南希·麦克威廉斯在《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这本书里提到:精神变态患者的冷酷无情会不会是对虐待(儿童期虐待以及成人期重现虐待情境)或无法理解情境的一种回应。

罪犯会向司法人员坦白供认,说明即使屡教不改的重犯天性中也仍存有责任感,并能从与人的交往中获益。虐杀犯Carl与一位狱警维持了终生的友谊,是因为对方有尊严地对待他。[8]

在这句话里面,其实我会看到反社会人内心仍然存在着一些非常细微的人性的光芒,只要他们存在着一线试图和人产生连接的希冀,那么,把他们从恶的路途拉回正常的路途就会有希望。而这个路途上,我们要做的依然是本着对人性的尊重,即便是对反社会人格这样的充满恶念的人,我们也能够尊重他们作为人和我们共同存在于这个星球上的地位,这是他们能够回归的一个基本前提。

治疗精神变态个体的总体目标是帮助来访者逐渐靠近克莱因所提出的抑郁状态,这时候来访者将认识到他人有别于自己,并值得自己去关心。在治疗所营造的持续的、充满尊重的气氛中,随着治疗师逐渐接触精神变态来访者的全能控制、投射性认同、破坏性嫉妒以及自我毁灭等行为,来访者将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从利用语言来控制他人到运用语言诚实地表达,来访者也开始尝试抑制冲动,逐渐体会自我控制的成就感。来访者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是重大的进步,这种进步需要治疗师真诚地、持之以恒地与反社会个体互动,并促使其不断自我暴露。[9]

南希的这段话描述的是使用客体关系理论来为反社会人的改变建立的治疗体系,这个体系为我们理解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视角和切入点,也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能够在精神分析治疗下好转展示了希望。当然,这需要治疗师能够克服自己身上的某些反社会的特质,真诚地运用自己的反移情和来访者互动。

表演型:我靠别人的目光滋养我

明月心,女,32岁。

7岁那一年,她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上学,她在上学的路上摔了一跤,趴在地上一直哭,不肯起来。其中有两个小伙伴叫她起来,但是她就是不起来,她用一双手捂住眼睛,却拿眼睛的余光来观察小伙伴的动向,发现她们走了,她立马就从地上爬起来了。

8岁的那个夏天,她在家里用一些纱布和绷带把自己的手臂缠起来,然后在上面涂抹上一些红墨水,然后她走出去,在一群群乘凉的叔叔阿姨面前晃过去晃过来的。那些叔叔阿姨看到她很吃惊地问道:“月心你怎么啦?你手臂受伤了吗?”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是回家以后,却因为自己的恶作剧而很开心地笑了起来。

13岁那个夏天的夜晚,她穿着一件白色的公主裙在厂里的灯光球场上跑过去跑过来的,飞一般地跳舞一样跳跃着跑。夜晚的灯光球场人很多,那天晚上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但是那个场景一直在她的记忆之中。因为她那个时候在“收集”别人的目光,她在想别人会怎样看待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用一种无限的青春活力来展现自己的身体,她一直在用他人的“看”来看自己。这让她兴奋、紧张、愉快,又伴随着一点点羞涩,所以她把这个场景牢固地记忆下来了。

进入高中以后,她迅速成为班里的红人,因为她和谁都可以自来熟,她和谁都可以套近乎,在课间和体育课上,她很活跃,忙着和许多人做朋友。在她的毕业留言册上,她的朋友果然很多。她几乎和班里的大部分人交换了毕业留言册。

在大学期间,她继续保持这样的活跃状态,每天忙着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仿佛自己和各种人都能够打交道,也仿佛什么话题她都可以谈上一点。但是,她的话题如同万金油,什么都懂一点,却不深入。

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她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带着哗众取宠的痕迹,希望话一出口,就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场。但是,因为她的夸张,其他人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

在活动中,她总是要成为活动的焦点,如果没有人关注到她,她会感到很不安。

她不间断地带不同的男朋友回寝室来,她已经换了好多个男友了。

她和那些男友之间的关系,也是像蜻蜓点水一般的,她仿佛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可以吸引男人。当那些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的时候,她就会抛弃他们。她喜欢看到他们很难过的样子,她喜欢看到他们的样,他们越难过,她心里就会越得意。

偶尔她会用自己的身体去勾引其中的某个男生,当那个男生表示饥渴难耐的时候,她就流露出坚决不会和对方发生性关系的处女立场来。

失恋的时候,她会连续地听一些很伤感的歌曲,有时候会一个下午单曲循环地听同一首歌,然后眼泪一直流,瞳仁呆呆地凝视着一个地方不转移。那个样子,好像这个世界都欺负了她一样的。

有时候她的疗愈方式是追剧,没日没夜地追剧。那部连续剧看完之后,她还有可能无法从那个悲剧的结局中走出来,焦虑、失眠、抑郁,是她的家常便饭。

后来她终于堕入爱河,和一个她爱得死去活来的男人结婚了。与这个男人恋爱和生活的时光里,她度过了好多作秀一般的惊险刺激的日子,不,应该叫游戏。

她需要他时刻都能够关注到她,否则她会买酒来,一直喝到酩酊大醉,瘫软如泥,倒在地上。他来扶她的时候,却怎么也扶不起来,他发现自己不得不时刻关注着她。

怀孕的时候,她写过两篇日记:

第一篇:某年8月29日

我真没想到事情会变化得如此之快,我正准备投入到某个项目上去,并告诫自己要珍惜他的爱时,我突然发现自己又怀孕了,月经不来、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开始袭来。

我开始默默地做着各种准备,找来所有的书,为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做准备。因为是意外怀孕,所以我提心吊胆了许多天。首先是去找一个行家,确定我之前吃的粉肠是不是母猪的,吸烟我也只吸过两支,况且我根本是作秀,没有把烟吞下去,问凯丰喝过酒没有,凯丰也否认了。最后只剩下是否属于避孕套漏了而怀孕的疑点,因为这样的话,这个孩子的优秀程度就要打折扣了,医生听我说了也建议最好是不要这个孩子。但是我心里清楚,我已经没有选择了,我有习惯性流产的病史,能够怀孕都很不容易了,所以我一定要生下这个孩子,我要做妈妈。这是我犹豫了许多天之后的一个结果。

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凯丰对此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最后一次“关心”地讨论了一下我的月经日期是7月25日,之后,他就不再过问了,他从来不会问一下:你难受吗?这个孩子该不该要,再去找熟人问详细点好吗?作为孩子的父亲,他做出一副与他无关的样子,继续玩牌、打球、看电视,丝毫不理会我明显的妊娠反应,甚至我昨晚问他那些天喝酒没有,他也只是回答即止,也不多问问我:“月心你已经确定你怀孕了吗?”这是从我月经推迟之后他从来没有关心过的话题。

刘凯丰,世间有你这种丈夫和未来的父亲吗?妻子怀孕了,有关怀孕的内容,一句都不会从你口中溜出来!

我生气,也只有苦水往肚里吞,特别容易疲劳的我,仍然时常加班到晚上十点半,叫楼下看电视的你,叫了5声,你都听不见,你难道不知道我很希望你陪我聊聊天吗?

天啊,你是一个即将做父亲的人吗?为什么一点都不想和我一起来探讨有关这个新生命的话题呢?

我真的把你看清了,从此不再寄希望的男人啊!这就是一个据说是你深爱的女人的下场吗?每天我看着你很开心地去打羽毛球、打篮球,你身体倒是很健康了,我的身体呢?你根本不关心!

像我这种情况怀孕的,丈夫都会日夜关心着“保胎”这个首要问题,因为有习惯性流产的病史。但是,他只知道他还有那方面的需要,却不知道自己还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凯丰,你这样气我,你可知道会对我肚子里的小生命造成什么影响吗?

……

第二篇:某年10月5日

我不了解自己,人是一个怪物。

看着怀孕初期的日记,今天想记日记的心情一下子轻松不起来了。

凯丰走了,他又去出差了,同任何一次离别一样,我都很难过。然而今天更加不同,我简直不愿意他离开我一步,是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好吗?不是的,是我对他的依恋。

这两个多月以来,我一直像一只弱不禁风的小鸟一样,要依赖着凯丰才可以生存下去,我吃什么吐什么,就连喝口水,都会翻江倒海地吐出来,他都会守着我,然后把我吐出来的秽物拿出去倒了,从来没有看见过他嫌弃我的眼神。而且人家每天要上班,还把一个家收拾打理得干净整洁,里里外外都见他一个人在忙着,对我的照顾,也是一个男人难以想象的体贴。我很感激,也再次认识到除了他不会有别的人这么爱我,我意识到了,彻底地意识到了:我这一生,都将是属于他的了。这是我选择了他以后,这么多年来第一次铁定了我这颗善变的心!

这一篇日记,和8月29日的那一篇日记,如同是两个人写的,面对完全不同的对他的两种评价,我要如何去形容自己的人格呢?

很多时候我都不清楚我对自己的感受和对他的感受,所有的一切都依赖于当时的情景下我的应激反应。事情过了,新的情景如果再次出现,我又会忘记之前保存在我头脑里的关于他的好的或者坏的印象,然后,一切又会照旧。

我知道,妈妈对我在精神上的忽视,养成了我以自己为中心的性格,我很少会为他人考虑,虽然我内心也愿意自己成为一个有牺牲精神的、成熟的女人,但是,我在婚姻里反复地以自己为中心,已经把我对自己的良好形象的设计慢慢地摧毁了。我的一切感受都是最重要的,他都要依着我的感受来行事,如果他不按照我的感受来行事的话,我就会面临如同解体一样的崩溃和愤怒,然后这个愤怒一定会发射出去,如同一把火一样去烧灼他,同时也烧灼我。

我的一切都是最重要的,我要他事事都迁就我的小心眼,失落感太重。被他注重是最重要的,如果得不到,我就会报复和惩罚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格特质啊?我不太会考虑我能给他什么,相反,他对我一些轻微的不看重都会惹得我顾影自怜,生气愤怒。

这两个月我身体上的反应和虚弱,他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又看到那个被人重视的自己,之前被他忽视的愤怒又被新的感觉所替代。我想,8月的那篇日记里,我还是没有认清他是什么性格吧,他也许就是那样不善言辞的一个人,不会从言语上关心我,但是,经过这两个月,我知道了,他会从行动上关心我。虽然为了照顾我,他一天忙到黑,但是他心情可好了,都是唱着歌在做事,和我之间也是无话不谈,也许是我对他的依赖,让他也看到自己的力量了吧……

这两篇日记的时间,只相差了一个多月。

怀孕的时候,她偶尔听到别人说孕期血糖会偏低,容易晕倒,果然,在大街上走着的时候,她突然身体一软,就晕倒了,但是她还是有部分意识的,她的部分意识支撑着她在倒下去的那个位置上,不会伤到腹中的胎儿。单位里的人马上就通知她老公来接她,那时她已经清醒过来,看到老公着急的样子,她居然大笑。

她的很多情绪并不是根据她的内心出现的,她可以在什么环境下表现什么样的情绪。所以到后来,她的老公发现她的很多表现都有点虚假,对她的热情就降低了许多。

而老公在态度上的这种转变简直是要她的命,所以她继续在一些事情上表现自己夸张的感受。久而久之,老公对此套路也很熟悉了,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几年以后,老公和月心最终还是离婚了。

承受不住这个打击的月心,出现了一系列的人格解体和解离症状。

对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解读与调适

月心的爸爸曾经在部队里工作过很长时间,后来转业回到地方上,是一个局级干部,头脑里有一整套“应该”和“不应该”的概念,那些概念似乎是完全无法撼动的。他用这些概念和月心交流的时候,月心感到爸爸是一个机器人,已经被高度异化了。

爸爸很关心月心,然而月心感觉到的爸爸是没有温度的,是冰冷的。每天爸爸会叮嘱月心很多事情,爸爸口中说出来的话,没有一句是错的,但是月心就是感觉不到爸爸的关爱。

这也难怪,在月心小的时候,爸爸是在部队的,妈妈总是在月心面前说爸爸的坏话。爸爸当然不是一个坏人,但是在妈妈心目中,爸爸是一个只关注工作和事业的人,对她缺乏温情和关心,即便是在分居两地的日子里,爸爸的问候也少得可怜。

妈妈于是终日抱怨,心情郁郁寡欢,对月心的关心也非常少。妈妈的目光放在那个看不见她的男人身上。她似乎退行成了一个孩子,时常还需要月心来关心妈妈的情感。

月心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如何去吸引他人的目光,似乎是她生命里的头等大事。

一个人小的时候在家庭中缺了什么,长大以后,他就会去向环境索要,而且是加倍地索要,当环境无法满足他的时候,他就会体验到自体破碎的感觉,比如空虚、抑郁、焦虑、无聊、孤独、乏味、虚弱。为了避免这些感觉,表演型人格的人的策略是和他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他人的眼光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月心缺的是一种真正关注她存在的目光。爸爸虽然关心她,但是爸爸力图做一个正确的人,这样的人是很难共情到月心的,妈妈的心力全部都在得不到的那个丈夫的身上,所以妈妈无力来关注月心内心的需要。这样,没有一双关切的目光放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孩子的心就会变得很空很空,长大以后,这样的孩子就会成为“吸血鬼”,用尽各种方式去吸引他人关注的目光,以补给自身缺乏的精神食粮。

以前,表演型人格障碍是叫癔症型人格障碍。一种过度的情绪化和追求他人注意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症状中的5项(或更多):

①在自己不能成为他人注意的中心时,感到不舒服。

②与他人交往时的特点往往带有不恰当的性诱惑或挑逗行为。

③情绪表达变换迅速而表浅。

④总是利用身体外表来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

⑤言语风格是让人印象深刻及缺乏细节的。

⑥表现为自我戏剧化、舞台化或夸张的情绪表达。

⑦易受暗示(即容易被他人或环境所影响)。

⑧认为与他人的关系比实际上更为亲密。[10]

据说,表演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最接近的,他们在症状表现上的重合度非常高。所以,还有一种说法是:同样的症状表现在女性身上,容易形成表演型人格障碍;表现在男性身上,容易形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感觉上,这两种人格障碍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怎么就扯上亲属关系了呢?而且是近亲。

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其实并不奇怪。他们在自私自利,眼中只有自己的感受,缺乏对他人的感受的感知,冲动,肤浅,情绪化,利用他人,操纵他人方面,还真的是很接近的。

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病人对人是毫无感情的,他们把有感情视作脆弱和耻辱;而表演型人格障碍病人却特别依赖他人,在这一点上,有和依赖型人格相似的地方。

表演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也有许多症状是重叠的,比如分离焦虑、强烈的情绪化、害怕被抛弃以及非黑即白的两极思维。例如月心的那两篇日记,你会感觉到她描述的不是同一个男人,第一篇日记里的那个男人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家伙,而第二篇日记里的那个男人又是一个天使。

表演型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也有比较相似的地方,比如都寻求关注和认可,寻求肯定和赞扬。但表演型病人为了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不惜卑躬屈膝,而自恋型人格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维护他们的尊严是他们的首选。

表演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相似点不多,但是在对于被拒绝的态度上却是出奇的相似,他们都对别人的拒绝性的态度过度敏感并且灾难化别人的拒绝。回避型的人是躲避掉任何有可能拒绝自己的场合或场景,而表演型的人会努力去讨好,直到被讨好的人对自己和颜悦色,让自己感到安全为止。但是,别人对他们的态度是不可控的,所以他们常常陷入无助,乃至会有惊恐障碍的发作来呈现他们在关系中感到的极度不安全。

表演型人格障碍在对人的依赖性上和依赖型人格障碍病人很相似。

《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这本书上有这样两段话:

事实上,表演型人格障碍(HPD)患者在与人交往的初期常显得善于交际、友好、和蔼可亲,很讨人喜欢,但随着交往的继续,可爱的成分越发减少,逐渐让人觉得患者要求太多,总是不断地需要别人的保证。如果他们认为有直接被拒绝的风险,就试图采取间接的方式寻求关注,一旦更复杂的方法失败,就试图借助于威胁、强制于人、发脾气或自杀威胁来达到目的。

表演型患者致力于获得外在的赞同,认为外在事件比自我的内心体验重要。他们对自我的生活漠不关心,难以从其他人中独立出来,主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看待自我。实际上,他们的内心体验迥然,感到很不舒服,回避内省,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份不安……[11]

这段话会让我感觉到,表演型人格障碍病人仿佛是一只寄居蟹。他们寄居在别人的目光中,然后通过别人的目光返照回来,看到自己。

这其实是一种很可怜的状态,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给丢失了,才会这样去向茫茫人海中的其他人索要一份认同,别人给和不给,给得了多少,都可以左右他的情绪。

而且,表演型人格的人情绪发作起来也是走极端的,要么偏左,要么偏右。在这一点上,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很相似。

如何调适?

扩大自己的情绪知觉。表演型人格的人情绪体验停留在非常简单的层面,他们似乎无法深入地体验自己的情绪情感,所以给人以肤浅的感觉。调适的方法就是要学会观察和聆听自己的情绪情感,然后尽量用细腻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当然这一过程如果能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进行,病人会获益良多。尤其是每次咨询的时候,尽量集中在一个话题上,把这个话题深入地“挖”下去,不要做发散式谈话,这对于病人的情感体验变得丰富、细腻、很有帮助。

学会识别自己内在的需要。表演型人格的人似乎是把自己的双眼安置在别人的身体上,这使得他们过多地关注关系的存续,因而患得患失,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调适的方法就是学会识别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更多地用语言来表达这个部分。

学会挑战“离开你,我就活不下去”的人际观念。平时他们就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们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过多地和别人黏附在一起。事实上,他们已经不是孩子了,离开了别人,他们照样可以存活。

避免过度概括的歪曲认知。他们如果喜欢一样东西,就会表现出垂涎欲滴的样子;他们如果不喜欢一样东西,就会表现出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好像爱憎非常分明的样子。他们对待一个人的态度或者对待自己的态度也常常如此,常常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改变这种极端的态度需要从调整歪曲的认知着手,在黑白之间总是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大多数事情都不是泾渭分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