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文化扶贫:谱写贵州脱贫攻坚的壮丽新篇
如果说从整个国家层面来看,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向世界发出的精神宣言,那么具体到全国各地,这一精神宣言下的行动,更是文化自信的关键命题。正是立足于对这一关键命题的深刻领悟,贵州省把坚定文化自信具体化为文化育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的行动框架,谱写了脱贫攻坚的壮丽新篇。
以文化育民增强脱贫攻坚能力。贫困地区首先是发展能力弱,能力弱就会缺乏信心和斗志。因此,脱贫攻坚首先要紧扣“扶智”做文章,通过文化育民整合各相关部门力量和资源,大力培育和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增强学习意识、进取意识,把提升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作为文化育民的题中要义抓紧抓实。为此,贵州省全面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促进就业脱贫计划,对有劳动能力未就业贫困对象开展全员培训,突出就业技能、实用技术人才、民族特色手工艺、技能教育长期培训等重点,拓宽劳务输出门路,确保每一个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人以上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就业创业。仅传统手工技艺“十百千万”培训工程,2016年以来,每年完成10000人以上培训,带动数万贫困农户增强脱贫致富能力;“锦绣计划”带动50万绣娘依靠少数民族传统刺绣技艺走上脱贫新路;党的十九大代表、贵州省台江施洞镇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水根打破苗族银饰工艺传内不传外的规矩,招收16个徒弟,徒弟又带徒弟,带动本村近300人通过银饰加工走上脱贫道路。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松桃苗绣省级传承人石丽平,通过创办刺绣企业,以“公司+农户”方式带动4000多人靠苗绣技艺实现脱贫。
以文化励民强化脱贫攻坚信心。贫困地区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自轻、自懦、自弃心理。因此,脱贫攻坚更要紧扣“扶志”做文章,强化贫困人口的信心和斗志,点燃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激情和动力。近年来贵州省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全面提升文化自信。建立以贵阳孔学堂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使其成为传统文化的贵州名片;加强以遵义会议纪念馆为代表的长征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使其年接待参观人数500万人次以上,成为革命文化的贵州名片;近年来持续举办“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带动全省各地全方位立体化展示贵州阳明文化、长征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进一步增强了贵州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017年以来授予黄大发、文朝荣、姜仕坤、李桂莲、李光、张有光、余留芬、邓迎香、杨波、潘学军等脱贫攻坚战线上的典型人物“年份英雄”称号,每年“七一”开展脱贫攻坚优秀表彰,反映脱贫攻坚典型的文艺精品,如电影《文朝荣》、黔剧《天渠》、花灯剧《一路芬芳》、音乐剧《吉它·吉他》等陆续面世,进一步强化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和斗志。
以文化惠民丰富脱贫攻坚内涵。对贫困地区来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和抓手。牢牢守住脱贫底线,不能拘泥于2011年2300元扶贫标准线,而要为这个标准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推动贫困地区建成符合文化小康标准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尤其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让每个贫困群众都有机会在群体的文化生活中走出个体的自卑和封闭,向更广的领域和人群开放自我,使自身的精神世界更加开放、更加丰富、更加积极、更加进取。为此,贵州省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面专设公共文化服务专题组,牵头相关省直单位统筹推进贫困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狠抓“百县万村”示范点、民族自治县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电云“村村通”工程,覆盖全省11万多个村,贫困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正强力推进。省、市、县各级文化系统常年常态化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仅2019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多彩贵州百姓大舞台活动开展近6000场,惠及民众2000多万人次,实现省、市、县、乡、村5级有机联动,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与精神世界得到极大丰富。
以文化富民拓宽脱贫攻坚路子。文化产品既是特殊的精神产品,也是特殊的经济产品。尤其对贫困地区来说,依托自身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更是一个进入门槛较低,能够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的包容性产业。近年来贵州积极推动特色文化与产业扶贫深度融合,促进贫困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高端发展,强化贫困地区群众持续奔小康的产业支撑。2016年,贵州选取14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试点工作,以项目扶持的方式开展文化产业扶贫。中央电视台将贵州作为全国首个“广告精准扶贫”项目试点省份,连续三年落地贵州,直接覆盖贫困户达6.3万户、26.6万人。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是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的主战场,近年来相继改造升级四渡赤水纪念馆群,形成了中国红色纪念馆聚集群,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贵州省深度贫困县之一的正安县,近年来建成了“两头在外、无中生有”的吉他文化产业基地,2016年实现吉他产销300万把、产值30亿元,2018年实现年产销吉他600万把、产值60亿元,到2020年,可实现产量吉他1000万把、产值100亿元。在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上的贵州省水城县,通过深挖彝族文化资源,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建设千户彝寨景区,解决1000多户贫困户的易地搬迁和就业。贵州铜仁万山汞矿打造朱砂文化小镇,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转型,成为工业文化遗产助推脱贫的典型样本。贵州特色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