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期间阎锡山应对山西学运的策略变化
张文俊[1]
【摘要】五四运动发生,政治相对自成一体的山西,响应新潮出现学运,阎锡山密切关注学运动态,与晋籍驻京代表函电频繁往来,了解北京政府对中日外交和学运的态度,并与中央步调一致,允许山西省学运在政府可控范围内进行。随着学运大规模扩展,学政关系日益紧张,政府内部派系斗争亦趋激烈。学运由单纯的爱国主义运动夹杂着政治斗争。阎锡山劝导学生放弃罢课,回到学习常态。学生不为所动,仍不断表达爱国诉求。面对学运延续和各种新思想在山西的传播,阎锡山以保守心态坚决抵制,反对新潮对其固有治晋理念和稳定秩序的干扰,不愿迎合社会转型中的革新潮流,亦未认识到学运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竟而扼杀学运发展。
【关键词】五四运动 阎锡山 学生 政府应对
巴黎和会的强权外交刺激了中国学生的民族情感,引发五四运动。学生运动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蔓延促使学生群体快速形成,不同程度地延伸到中国广大区域。就连当时与外界革新思想相对“绝缘”的山西亦深受这一新潮影响,出现了接连不断的学生运动。到目前为止,学界对学生运动的研究,特别是对五四前后的学生运动都有较多关注,成果不断问世。但这些成果探讨的问题大多聚焦于五四时期学生群体的成长、国民外交的兴起、学生运动的演变及特征、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五四运动对中共建立的作用、五四运动对中国思想文化演变利弊的检讨。[2]纵观前人研究,从军阀因应角度探讨五四运动与军阀关系的研究尚显薄弱。不过,近年来学界已注意到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做了一定探讨。张鸣就五四运动发生原因、学生与警察、学生是否被打死、吴佩孚利用学生运动崛起、北洋分裂等做了客观的评价与分析。[3]翁有为亦从五四与军阀角度切入,对五四前后时人对军阀现象的认知做了深入剖析,呈现军阀干政弄权、军阀割据为霸、军阀内争及兵变、军阀对民生破坏的各种面相。其在某种意义上诠释了国民革命兴起的社会内生因素。[4]
可见,军阀与五四运动的研究已引起学界广泛重视。但对地方军阀与学生运动的关系,尚欠探究。尤其对民国典型政要阎锡山与五四运动的关系,更是鲜有问津。其实,从民国建立到五四运动发生,阎锡山掌控山西政权日益巩固,晋政渐成一体。从军阀视角探讨五四运动,阎锡山自然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论题。鉴于此,本文将讨论五四运动期间作为社会新潮的学生运动对山西稳定政治秩序有何影响,主政山西的阎锡山对这一新潮持何态度,他是如何应对这一新生力量之爱国诉求的,阎锡山与五四运动的关系如何,进而审视阎锡山的为政特质,略窥阎锡山之流的地方军阀在革新潮流中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