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体制群体:“自理口粮”户籍身份的结构化形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城市化的内涵界定及特征分析

2.1.1 城市化的内涵界定

一般认为,最早提出“城市化”这一概念的当属马克思。他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谈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提出了“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1]的论断。从当前关于“城市化”的相关研究来看,不同学科、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化”内涵进行了界定。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论述角度。一是人口聚集的角度。较早提出“城市化”概念的埃尔德里奇认为,人口集中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就不断发展;人口停止向城市集中,城市化亦随即停止;[2] 《日本百科全书》认为“城市化是一个社会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相比数量绝对增大的过程”;[3]赫茨勒强调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地区流入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简而言之就是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4]我国学者亦认为“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5]。二是经济转型的角度。库茨涅茨认为过去一个半世纪内的城市化主要是“经济增长的产物,是技术变革的产物,这些技术变革使大规模生产和经济成为可能,从而导致了人口向城市的转移”[6] ;刘易斯在其著名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中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二元经济转换,认为把工业部门或资本主义部门与城市相统一,城市化就是工业化的同义词。[7]三是综合分析的角度。这种综合分析方法由兰帕德、麦基、弗里德曼和沃尔夫等提出,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的缩影,是物质、空间、体制、经济、人口以及社会特征的一种多维现象的反映。[8]

罗西认为“城市化”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1)城市中心对农村腹地影响的传播过程;(2)全社会人口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3)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4)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的提高过程。[9]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认为,城市化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变化过程,内涵极为丰富,基本上包括以下几方面:产业和人口非农化,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增长与劳动力职业“非农化”;人口城市化,城市人口增长和乡村人口向城市空间转移,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个数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现代化,城市中心功能增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影响日益提高;城市景观扩展和基础设施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城市型转变等。[10]王春光亦认为,城市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社会变迁过程,它包括人口城乡之间的流动和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经济布局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还包括整个社会结构、组织、文化的变迁。[11]张鸿雁认为,城市化不仅表现为物质层面的变迁,表现为社会文化、心理文化结构的转变,还表现为“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变迁,[12]认为“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扩张与普及,是人类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外在形式是人口城市化,产业向一定空间的集聚,内在表现方式上是一种非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价值创造。其核心价值是契约型市民社会的成熟和发展”[13]

从社会学的学科视野出发,基于我国城市化的历史与现状,笔者认为,“城市化”的概念内涵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行政疆界的变化。城市化的过程必然是城市边界的不断扩展和村落范围不断缩小的过程。二是人口身份的转换。在当前户籍制度作用下,农业户口向非农户口的转换是城市化必经途径。三是经济生活的转轨,包括生产方式的非农化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四是城市文明的扩散,包括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休闲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城市文明价值观赋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