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三年解困攻坚战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国务院确定了百家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宁夏西北轴承厂被列为国务院百家试点企业之一。随后,宁夏40家国有企业成为自治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
改制后的吴忠仪表集团现代化的生产制造现场
1997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06.5亿元,大中型亏损企业6599户,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整体亏损。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第一年即1998年,我国遭受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和特大洪涝灾害的袭击,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国有企业在经受住严峻考验,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作出贡献的同时,生产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剧,前5个月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出现净亏损,尽管下半年开始有所好转,但全年实现利润只有525亿元,比1997年下降34.9%。面对这种局面,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2000年底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二次和三次会议都对实现三年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了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企业扭亏为盈,加大改革和脱困的工作力度,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建立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通知》精神,自治区政府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实行扭亏为盈生产目标责任制,以“提高产品销售率、提高资金运营效益、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推进企业扭亏增盈。据此,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宁夏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是大力推动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大力推进企业走集团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路子,探索和建立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体系。在继续完成第一批11户企业试点的基础上,抓好第二批28户企业试点,并着手确定第三批试点企业,在增资减债、形成多元投资主体方面加大力度,建立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加大现代企业制度实践探索的步伐。进一步放开放活小型企业,贯彻《公司法》,落实好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小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股份合作、兼并、租赁、出售等多种形式,加大企业股份制改造力度。同时,以投融资改革为重点,推进宏观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组建资产经营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及向大企业或大企业集团授权等,多途径构建国有资产营运主体。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各地区、各部门采取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因企制宜,积极进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至1997年底,全区登记注册的股份制企业已有2959户,其中股份有限公司11户。广夏实业、西北轴承、民族化工、新华百货、恒力钢铁、美利纸业、吴忠仪表等7户企业改制上市,共募集资金15.4亿元。
同时按照“抓大放小”的精神,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小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关于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政策规定》,使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中小型企业改革取得很大进展。1999年7月21日,自治区政府通过的《关于加快我区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出要进一步拓宽企业改革与脱困思路,各大银行大力支持国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积极做好债转股工作,对特别困难的改制企业减免土地出让金,大幅度减少企业改制中的有关收费,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步伐。至1997年底,全区1177户独立核算中小型企业中,已采取各类形式改革的有774户,占65.8%。其中,涉及产权制度改革的560户,占47.6%。通过该项改革,促进中小型企业的资产流动和重组,盘活存量资产10多亿元,新增股本金超过2亿元。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宁夏的国有企业与全国的很多国企一样,市场适应性差,经济效益低,大多数企业一度陷入严重经营困难的境地。从1998年到2000年,按照中央的要求,自治区提出了集中精力、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脱困”目标,彻底放开小型企业的政策措施。1998年,全区债转股企业4户,包括太西集团、青铜峡水泥厂、大古铁路等。
自治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围绕三年扭亏脱困目标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企业扭亏脱困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国有企业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解决,企业扭亏脱困的基础还比较脆弱,企业经营机制还没有从根本上转移,亏损局面还没有扭转。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把2000年作为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决战之年,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季度自治区的工业生产开局良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工业企业的亏损面较上年下降了5.6%,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1.19亿元。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工作任务仍很艰巨。2000年5月,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自治区经贸委《关于进一步抓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扭亏脱困工作的意见》,指出:一是着力做好优势骨干企业的挖潜提质增效,特别是抓好农垦、大元、恒力、煤机、中策、西轴等亏损大户的扭亏增盈,为这些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其多创利润。二是通过兼并破产,消灭一些亏损源,特别要抓好亏损大户的扭亏工作,对区属亏损300万元以上和市县亏损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重点帮扶,促使这部分企业扭亏为盈或减亏。三是通过债转股,切实减低企业负债。四是通过股份合作制改变、产权出售等方式,使一批国有企业退出国有或国有控股行列。五是对亏损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实行一厂一策。对有一定规模、亏损额不大的企业,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完善企业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年底前必须扭亏;对资不抵债、亏损额较大的企业,通过兼并破产和资产重组,达到消灭亏损源和控亏的目标;对亏损严重,但部分产品仍有市场、部分资产仍可利用的企业,实施分立重组、分块搞活等办法,使其早日扭亏为盈或减亏。
宁夏西北轴承集团瓦轴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前列
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宁夏国有企业和发展的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到2000年底,全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到86.6%,其中,上市公司10家,共向社会募集资金37.16亿元;全区505户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到90.5%,其中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占到了88%。企业脱困方面,自治区列入国家脱困机会的3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28家脱困。脱困面为77.8%。自治区85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66户脱困,亏损面降到22.4%,如期实现了国企三年脱困目标。
随着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之后,宁夏积极实行“抓大放小”改革思路,国有企业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行了战略重组,使其改制、改组及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组建了宁夏石化集团、西北轴承集团、宁夏恒力钢铁集团、吴忠仪表集团、美利纸业集团、西吉傻傻集团、宁夏圣雪绒国际企业集团、民族化工集团、赛马水泥集团、鑫汇纸业集团等一批集团化企业,使全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都得到了加强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