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气——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延安时期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主任、长江局书记、南方局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务。
党员都要过组织生活
1935年6月底,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地走过了荒凉无际的大草地,来到四川省西部两河口一带休整。部队驻扎下来后,红军总部机关的党组织进行了一次整顿,改选了支部,接着就要改选党小组长。
当时,和周恩来在一个党小组里的,除其他中央首长和司令部的几名参谋外,还有一名跟随周恩来一起长征的警卫员,叫魏国禄。经过改选,大家一致选举魏国禄为新的党小组长。魏国禄听说选了自己担任小组长,心里很着急,他想:“小组长就要领导整个小组,可是,在我们小组里都是中央首长,周恩来同志是中央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自己是他的警卫员,怎么能去领导他呢?”周恩来发觉了魏国禄的思想情况,便来到他身边亲切地说:“大家选举你当小组长,就相信你一定能干得了。我们既然同意你,就会服从你的领导。今后小组里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商量嘛。”周恩来边说边招呼党小组的其他党员坐下,要求大家帮着出出主意,怎样搞好党小组工作。就在这个会议上,大家不仅一致通过了要定期进行组织生活的决定,还认真讨论了党小组今后的任务。周恩来积极发表意见,他说:“现在是长征,我们小组应当保证没有一个掉队的,都走到抗日的最前线去。因此,在行军中要发扬阶级友爱的精神,互相帮助……”大家都一致同意周恩来的意见。
经历长征初到陕北的周恩来
部队经过休整,又从两河口出发了。行军途中,周恩来工作非常繁忙,为了革命事业日夜操劳。白天,他要处理军务,晚上要批阅文件,开会研究作战方案,等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要挤时间读书。魏国禄见周恩来这样忙,真为他的身体担心、焦急。他再也不忍心去分散周恩来的精力。所以,有一次过组织生活,魏国禄就有意没去通知周恩来。
可是,周恩来的记忆力非常惊人,虽然工作非常忙碌,却记得那天要开党小组会议。周恩来想:“组长为啥不来通知开会呢?大家既然选举了魏国禄同志担任小组长,那就不但要给他压担子,更要帮他把担子挑起来。今天,他虽然没来通知我,但我是一个党员,有责任去提醒他。”
于是,周恩来找来魏国禄,问他:“小组长同志,我们为什么很长时间不开党小组会呢?”
魏国禄回答说:“看到首长很忙,没有通知您。”
周恩来听完这番话,脸上顿时严肃起来:“唉,那怎么能行!我是个党员,应当过组织生活。如果确实有事不能参加,我自己可以向你请假。你不通知我,可是你的不对啊。”
然后,他又用很亲切的口吻对魏国禄说:“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是普通党员,谁都要过组织生活。这是党性问题,你明白吗?以后开会一定要通知我啊。”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梅园新村三十号院内
按照延安供给制标准享受津贴
1938年初,蒋介石改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邀请周恩来任政治部副部长,授中将军衔。经中共中央同意,周恩来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按照国民党官员的工资标准,周恩来每月能领几百元薪金。当时,延安的干部每人每月只有五元钱的生活津贴。周恩来按照延安供给制的标准享受津贴,把国民政府发给他的几百元薪金,只留五元津贴,其余全部缴了党费。他长期工作在国统区大后方重庆,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组织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响应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自己动手种菜、养猪,改善伙食。
参加纺线比赛
1943年,延安掀起了大规模的大生产运动热潮。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枣园的所有机关和部队,掀起了纺线运动。大家一面工作,一面学习,一面纺线生产。
周恩来从重庆回到延安不久,就和任弼时参加到枣园群众纺线的行列中来。他用伤残的右手,摇着三五九旅王震旅长送来的一辆纺车,不停地纺着线。周恩来初学纺线,一面积极向纺线技术好的同志学习,一面不断钻研技术。从卷棉条的松紧、润棉条的湿度、装锭的高低和松紧,直到摇车抽线的协调、接头等技术,他都一步步系统地进行实践和钻研。在短短几天里,他不仅自己熟练地掌握了纺线的整套技巧,还和任弼时一起领导大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使全体纺线同志的技术迅速地、普遍地提高了。纺出来的一等、二等线的数量,从每人每天平均五六两,提高到每人每天平均一斤二两,三等线大大减少。
延安时期各机关开展纺线比赛
在这个基础上,周恩来和任弼时召集一些纺线能手,共同研究技术改革,提高劳动效率。他们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在纺车轮子和锭子之间安装一个加速轮,经过精心钻研和反复试验,加快了锭子的旋转速度,纺线的速度提高了一倍。
纺车加速轮试验成功后,很快就传遍了延安各机关、部队、学校和村镇,人们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学习。在很短的时间里,加速轮就在延安普遍地推广起来。当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这些情况时,毛泽东高兴地说:“你和弼时同志亲自参加劳动,领导纺线,成绩很大嘛,群众都称你们是纺线英雄啊!我看,全边区两年内做到花、纱、布、铁、纸和其他很多日用品完全自给,是大有希望的,那我们一概自种、自造、自给,就完全不靠外面了。”
经周恩来提议、任弼时同意,中央各机关开展纺线比赛。3月1日上午,天气晴朗,风和日暖。在枣园延园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二百多辆手摇纺车,机关、部队的男女同志和枣园乡的农民,个个精神抖擞,前来参加纺线比赛。
上午8时许,周恩来和任弼时来到比赛场上,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周恩来笑盈盈地对大家说:“我们也是来参加比赛的。咱们互相学习、总结交流经验吧。”接着,评比委员会主任宣布了比赛的内容、时间,评比的标准和方法等规定,并且要全体纺手做好准备。霎时间,二百多名纺手都坐在各自的纺车后。周恩来、任弼时也和大家一起,坐在自己的纺车后面,检查棉条和车子。
9时整,一声哨响,二百多辆纺车齐转动,嗡嗡隆隆的响声像滚滚春雷震荡在延园上空。每位纺手都紧张地、聚精会神地纺着线,不一会儿,脸上渗出了汗水。周围观战的人,不断地为他们鼓掌加油。
中午12时,比赛结束。当天下午,竞赛评比委员会先评出每个人纺线的数量,然后再按标准反复进行比较和衡量,评出每个人纺线的质量,把纺线比赛成绩优异的分别评为“英雄”“突击手”和“能手”三等。周恩来和任弼时被评为纺线英雄。周恩来和任弼时一再表示,他们纺的线数量和质量都不够纺线英雄的标准,建议不要让他们参加评比。但是,全体同志坚持按规定办事,仍把他们评为纺线英雄,并把他们纺的头等细线送交边区政府,在边区农工业生产成绩展览会上展出。
第二天上午,在原地召开了群众大会,延安各机关、部队、学校的同志和农村妇女代表都赶来参加。会上介绍了纺线英雄、突击手的纺线成绩和先进技术经验,还当场进行了技术表演。周恩来亲自给纺线英雄、突击手、能手授奖。头等奖是新式纺车一辆,二、三等奖分别奖给毛巾、肥皂、钢笔、日记本等。周恩来在讲话中号召开展群众性的大生产运动,特别指出,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路线,是正确路线,只有发展生产,才能保障供给,这是一个真理,也是我们财政经济工作的总方针,全党、全军、各解放区人民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周恩来最后说:“我希望同志们在大生产运动中都能起模范作用,千万不能骄傲自满,要带领群众继续前进!”
周恩来参加纺线比赛的消息,给陕甘宁边区的军民以极大的鼓舞,军民大生产的热情也更加高涨了。
任何人都不得铺张浪费
在延安,有一次,周恩来在他的办公窑洞里突然发现他那仅剩半截用来画地图的铅笔不见了。
周恩来赶紧把警卫员叫来问:“有没有见到我的半截铅笔?”
警卫员忙说:“刚才一位军委总部的同志来,用它勾地图,看它太短了,用完后就随手扔掉了。”
周恩来眉头一皱,问警卫员:“你知道扔在什么地方了吗?赶紧去找找。”
警卫员一看周恩来这么严肃,就赶忙去找。半截铅笔找回来后,周恩来把它放在手掌心上,掂了两下,对警卫员说:“去把这里的勤务员都找来。”
四五个勤务员都来了,周恩来叫大家一一看了看那半截铅笔,然后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知道这铅笔是怎么来的吗?”在场的人都没有说话。
周恩来说:“我们用的铅笔,不管是买的,还是领的,或是从敌人那里搞来的,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力自己造出来,我们得靠金钱和鲜血去换来,是不是?”
周恩来见大家在静静地听着,又继续说:“我们进行过长征,吃过很多苦头,如今在陕北安了家,可别大手大脚啊!这铅笔还可用它几天,不要认为这仅仅是半截铅笔,这是我们军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我们任何人都不得铺张浪费,还要积极同一切浪费现象做斗争。总部首长也不行!你们也可以批评和揭发嘛!我也要向总部讲的。”
周恩来一番话极大地震撼了在场的人们,半截铅笔的故事也在当时的延安传播开来。
不要打搅地方政府
1938年9月的一天,周恩来副主席从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办完事回延安路过甘泉时,逢天下大雨,已是傍晚,他便在此歇脚,住了一晚。
甘泉离延安八十多里,是边区的一座小县城。随行警卫人员廖其康向周副主席请求说:“首长,天黑了,咱们到甘泉县政府去住吧!那里居住条件好些,又在山上,容易保卫首长的安全。”
周副主席摆摆手说:“不要打搅地方政府。我们是路过,在这里随便住一晚上就行了!”
廖其康见周副主席不同意住县政府,就说:“那就登记城里的旅社吧!”周副主席说:“不用!”他指着眼前一个骡马店说:“这里还不是一样吗?”
抗战时期周恩来在重庆
廖其康走进店里看了一下,全店满共只有五间房子,正中间是伙房和店主住的房,两边住旅客。茅草小房,低暗简陋,后院有几间棚圈,是喂牲口的地方,一股牲口粪味儿。
廖其康很不满意,他向周副主席说:“这里条件太差!”
可是,周副主席打眼望了望说:“蛮好,比得上延安的客货栈,咱们就住这里吧!人常说,好店不久留客,咱们住一宿就走了!”
店主王二一见来了客,热情招呼,笑嘻嘻地说:“同志,你们先歇息歇息,我去给你们打洗脸水。”
周副主席忙拿过脸盆说:“你忙吧!我们自己来。”说着,就往灶房走去。
王二瞅着这位客人,见他穿着灰色八路军服,浓眉大眼,和蔼可亲,就又问:“你们吃啥?喝啥?”廖其康说:“我们走了一天,你给我们包一间房子,让我们先歇下。”
王二面有难色,不好意思地说:“包房没有了,只有大铺。”
周副主席说:“那好,就住大铺。”
就这样,廖其康和周副主席一同挤在一张大铺上。铺上被子单薄,下面铺着厚厚一层麦草,麦草上只有一条黑沙毡,又硬又扎。
廖其康要给周副主席解开随身带的线毯铺上,周副主席摆了摆手说:“不用了,那样就显得太特殊了!”
他俩正说着,店主王二又来问:“同志,你们吃什么?”
廖其康问:“你们店里有啥吃的?”
店主王二说:“小米、大米、白面蒸馍、烙饼、刀削面……样样都有。看你们喜欢吃什么,我就做什么。”
周副主席说:“就吃小米饭吧!”
廖其康忙说:“我们首长要吃小米饭,那就来个好菜肉粉汤吧!”
周副主席说:“来个炒土豆吧!这也是咱们的本地菜。”
王二笑笑说:“首长舍不得花钱,那就来个我们甘泉的土特产炒豆腐干吧!我们甘泉水甜,做豆腐出得多,吃起来也香。人说,马尾提不起豆腐,可我们这里的豆腐上秤钩称哩!豆腐做出来,划成小小的方块,撒上五香调料,晒上七八天做成豆腐干,吃起来喷香可口,用肉都不换!每碟七块,名叫豆腐干菜。”王二一气说了一大串。
周副主席听王二介绍得干脆、利索,便笑了笑说:“好!那就来个豆腐干菜吧!”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延安
王二见这位首长答应吃小米饭、豆腐干炒白菜、炒豆芽,心里很是高兴,精心准备了一番,端到周副主席面前。
周副主席尝了一口炒豆腐干,果然喷香可口,便称赞说:“我们在延安,还不知甘泉有这样的美味哩!”
廖其康见周副主席吃得满意,忙说:“首长喜欢吃豆腐干,就再来一盘吧!”
周副主席说:“不用了。咱们买点给毛主席带些,让中央的同志都尝尝……”
周副主席和廖其康正说着,店主王二进来听见了,心想,这可不是普通的八路军,肯定是个大首长,要不,咋能给毛主席带豆腐干呢!他想到这里,高兴地答话说:“首长,想给毛主席捎些豆腐干?好主意,这事就交给我操办!”
周副主席笑了笑说:“行啊!那要感谢你了!”说着就叫廖其康先付钱。
王二忙说:“捎的东西不要钱,卖钱的东西不叫捎。这是我们陕北的老乡俗。”
廖其康忙说:“不收钱,就不捎。”
周副主席说:“是啊,要不然,捎的东西主席不吃,还要批评我们哩!”
王二仔细地打量着周副主席,说道:“首长,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廖其康问他:“在哪里见过?”
王二想了想说:“啊,记起来了!在富县直罗镇祝捷大会上,首长,您跟毛主席坐在一起,您——,好像是周副主席?”周副主席高兴地说:“那你一定是老红军了!”
王二说:“我是刘志丹上横山时参的军。1935年,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以后,我参加过打直罗镇和榆林桥的战斗,后来退伍在甘泉落了户。”王二紧紧握住周副主席的手说:“我去拿点儿酒来,请首长喝两杯。”周副主席也握住王二的手说:“不,我不会喝酒,还是喝你们甘泉的水吧!”王二说:“行,一壶甘泉水。”说完,三人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