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高敏感是一种天赋
【自我 我见众生皆草木,唯你是青山】
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1]
有的时候,我们会拿“自我”形容一个人,往往是贬义。可是“不自我”就一定好吗?如果我说“这个人太不自我”也一样并不是在夸赞吧,仿佛在说:“你看看,他连自我都没有。”所以,凡事皆在一个“度”字。自我,得在一个“恰如其分”的程度,才是刚刚好。
一个人若没有“自我”,仿佛像是没有灵魂一般,既然无法感知自我,又如何通过感知自我而感知别人?无法对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做判断,又如何能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感觉?感受自我的第一步,就是认知自我。我想用管理学中对于产品定位的分析,来探讨这个话题。
管理学中有个非常著名的营销组合,称为“4P”,是由美国营销学学者杰罗姆·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分别指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这是从产品角度出发,针对产品的本身、它的定价、它投放的渠道以及如何促销它,得出这款产品的营销策略。
首先,产品,即产品本身的属性。对人而言,就是:我是谁?我长什么样?我会什么(即像产品有哪些功能)?
价格,指的是产品的定价。用在人身上,可以是人在社会大环境中的“议价权”,从侧面看可反映出一个人的“话语权”。
渠道,即指产品在哪些渠道销售。而人的“渠道”,就是所享有的以及能触及的资源。
促销,本意是指营销者向消费者传递有关产品的各种信息,说服或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以达到扩大销售量的目的。促销实际上是一种沟通活动。对于人来说,可以指人向外传递自我、与外界沟通的方式。
回归到“自我意识”这个话题,理清自己在现阶段的“4P”,有助于自我认知,明白我是个怎么样的人,我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外界沟通着,然后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如鱼得水,因为我具有豁达的个性、我与人为善、我很有分寸感、我向来就事论事、我总能以理服人、我能力不错、我拥有不少资源并且懂得善用、我懂得社交取舍、我珍惜同类的遇见又包容不同的声音……或者,自我认识到“怪不得大家那么讨厌我”,因为我自私小气、我常常说谎、我总是不敢正面质疑、我能力不足但野心很大、我付出不够却强迫大家帮我、我不想学习却希望一夜暴富、我曾因贪小便宜而伤害别人……
“自我认知”的同时,情感上的“自我体验”也产生了,我的感受、自爱、自尊、自信、自卑、内疚、自豪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就这么伴随而来。
而当我希望更多地去体验那些良性且美好的情感,便“自我调控”,自觉、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信、自律,我会“自我控制”甚至“自我教育”。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三方面整合一致,便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意识。可见,自我意识,是人之常情。
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里的邱晨,是我蛮喜欢的一位辩手,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从节目中的观点阐述看得出她思辨能力颇佳。她曾说:“每一种情绪都值得被聆听,而不是被消灭。”是的,心理学上讲,情绪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负面情绪也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心理自我防御机制”,认为当自我以理性的方式消除焦虑而未能奏效时,就必须改换为非理性的方法来缓解焦虑,从而达到自我保护,免于发生身心疾病的目的。
哪些是大家认为的常规的负面情绪?愤怒、恐惧、焦虑、失望、嫉妒、自卑、抱怨……过去常有人劝解我们要消除负面情绪,可却少有人劝我们正视它们。
比如你的手触碰到滚烫的水杯,你会“非条件反射”地缩回手,这是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在保护你。当你遇到危险,你希望自己的身体反应是敏感的还是迟钝的?显然,应该所有人都会选择前者。既然生理上的反应让你免受伤害,比如遇到会吃人的野兽你撒腿就跑,你能理解,那么为什么心理上面对伤害,就不允许自己逃避了呢?
拿焦虑举例,面对这本书离约定的交稿日越来越近,我的焦虑情绪越来越高,就和毕业论文写不完毕不了业一样面临着压力。如果我推掉当前两个月内所有不必要的饭局,每天晚上坚持写两千字,周末写五千字,那么焦虑促使了我的自律与行动。如果我寝食难安甚至无法直视Word文档,只要一打开书稿就想去洗手间,那么焦虑阻碍了我完成目标。所以,是焦虑本身错了吗?不是的,是运用焦虑的我带给了自己不好的结果体验。
再举个嫉妒的例子,你是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和另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与你差不多的人在同一家公司。你们常常一起出席活动,但大家总是对他赞不绝口、喜爱有加。如果你开始观察和思考大家喜欢他的原因,改进自身不讨喜的地方,那么嫉妒在让你学习更好地融入你所期望融入的社会环境。但如果你仅仅认为那是大家对他的偏心,并且开始背后说他的不好,那么嫉妒让你产生了酸葡萄心理,试图用丑化对方、贬低他所得到的肯定,来掩盖挫败感,从而达到内心平衡。所以,是嫉妒本身错了吗?不是的,是运用嫉妒的你带给了自己不好的结果体验。
情绪本质上并没有好坏之分,它是与人共生的。我们懂得情绪,才能利用情绪的力量做情绪的主人。
接着,我们来说说敏感。“你这人也太敏感了吧”和“你这人怎么这么不敏感(换言之:你这人怎么这么迟钝)”好像都不是赞美。皮肤的敏感反应,是让你停止使用刺激你皮肤的护肤品。那么精神上的敏感反应,是让你更好地观测环境,以做出更佳的应对方案。
百度词条在解释“敏感”一词的文中说,敏感的人恰恰对分析推理很擅长,并且对事物规律的总结很强,这是一种能力。敏感的人并不是缺乏安全感,而是对一些事物的是非对错很容易发现(如骚扰与关心的区别)。
丹麦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写过一本书《高敏感是种天赋》。书中说,敏感不是缺陷,而是与生俱来的气质、最特别的礼物。
前几天微博上有条热门新闻,刚合作一部电影的两位演员接受采访,被问到合作时最受不了彼此什么。男演员说在拍摄一场哭戏的时候,女演员频频上厕所让他无法入戏。当着镜头,女演员素养很好,本想当作玩笑应对,可还是忍不住哭了出来。主持人暗示男演员没有绅士风度,可男演员好像并没看出女演员是真的感到委屈。可以说,在那个采访中,男演员是相当不敏感了吧?不敏感就一定讨喜吗?网上各种评价袭来,说男演员“情商低”“不尊重人”“把别人私密的事情说了出来”“把素质低当耿直”……瞧,采访的当下,男演员的不敏感,伤害的是女演员,而放到社会大环境中不也伤害了他自己吗?
敏感是一种能力。这项能力越高,说明观察到的信息越多:环境中的声音、光线、味道、温度、湿度、气味……环境中人的面部表情、情绪状态、行为动作、肢体语言……
我曾在一个饭局遇到这样的场景。一位刚创业的女性,非常希望在短时间内能向在座的新面孔传递出自己的能力、业务的强项和不错的人脉资源。正巧此时来了一位合作伙伴的电话,她便故意提高音量与电话中的人聊了起来,言语间透露着那些“证明自己”的信息。在这个“人人皆媒体”的时代,尤其是创业者,把握时机推销自己,很好理解。众人安静地吃着菜。两分钟后,她结束了通话,回过头继续吃饭。就在拿起筷子的时候,坐在她边上的一位长者说话了。为了照顾她的情绪以及她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长者委婉地说:“电话可能还是出去打比较礼貌。”可见,这位女性是敏感的人没错,她能感受到这个饭局的气氛非常有利于聊工作,应该说那就是为了聊工作才组的一个饭局。然而,她的敏感还不够。她不了解那位长者是位严谨的绅士,没明白当众打电话的感观并不好。甚至也没有知会电话那头的人,此时此刻是一桌人在听他们打电话,另外,一桌人也尽量自发地保持修养,避免在她打电话的过程中说话,怕打扰到她。可见,这个“精巧的心思”反而弄巧成拙,没有为她加到印象分。
我们在管理学中常说的一个词叫stakeholder,翻译为中文是“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往往指投资者、管理人员、员工、顾客、供应商,以及企业外的政府部门、社区等与企业有权益关系或者关联的人。stakeholder不是shareholder(股东),不一定是股东。当然这些关系或关联,有些大,有些小;有些深,有些浅,决定了企业对其不同的负责程度。而我想用这个词来形容在一个环境中,会对你造成影响的那些人。若是一个环境中的所有人都不会与你产生任何关联,你都不需要在乎,那表明这个环境中,没有你的stakeholder(利益相关者)。
你从一个陌生的A地走到B地,过程中遇到的人,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见,你便没有和他们打招呼。你从家走到马路对面的便利店,过程中你也许会和门卫打招呼、和路过的熟人打招呼、和便利店的阿姨打招呼,因为你和他们还会再见,他们会在心里不自觉地对你的“礼貌或不礼貌”暗暗评价,然后在下一次与你见面时反映在他们对待你的态度和行为上。如果你从一个陌生的A地走到B地,遇到一位老奶奶摔倒了(我说的是真的摔倒了,不是碰瓷),你会怎么做?
曾经在网上有这样一则视频,是国外做的一个街头实验,实验发现哪怕有遇到人摔倒并没有打算将其扶起的路人在抬头看到墙上的摄像头后,都会转过身回去将他扶起。因为,我们大部分人是在乎社会评价的。为什么我们在乎社会评价?如果社会评价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我们会在乎吗?我们不会。正是因为社会评价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乎。
再回来说老奶奶摔倒的例子,你觉得那条是陌生的路,鲜有人认识你,也没有摄像头,怕有古怪,或是赶时间,抑或是觉得反正有别人会扶,于是就狠了狠心,走了。没想到行路匆匆,差点撞到人,一抬头,发现是自己公司的主管,原来他住在附近,又恰巧目睹了全过程……
几年前有个电影,叫《搜索》,讲的是一位女白领在公车上不让座的小事,而引发了蝴蝶效应般的网络暴力,以致被逼到生活的死角的故事。
我们发现,虽然没有摄像头,但经过我们身边的眼睛,在这个网络时代,就仿佛一个一个“摄像头”,在检视着彼此。而那些熟悉的、认识的、陌生的人,都可能对你产生影响,或深或浅。他们都可视为你的stakeholders,若是对你起重要影响的,便是关键的stakeholder。比如在那位创业女性参加的饭局中,那位长者是饭局里她最想建立合作关系的人,可她没有把握那位长者的处事态度、接收信息的方式和沟通风格,或者说,对于环境中关键stakeholder的情绪状态不敏感。
可是,我们需要在乎所有人吗?当然不啊!如果你对所有人一样在乎,不就表明所有人在每个时刻对你而言都是同样关键的stakeholder?显然不是。
就比如刚才,晚上十一点,我正准备写这一章节,写之前扫了眼微博,看到有人发了“热红酒”的图,勾起了食欲,便点了杯热红酒和牛肉烤饼。等餐的过程中,我在好友群里发了一句:“我在写新书了,我觉得我需要努力,不然永远见不到肖战。”群里一位在美国的教授朋友回问:“肖战是谁?”答:“是我喜欢的一个明星。”他回道:“为啥不靠你的歌征服他?”因为他觉得我既是作家也是音乐作词人,写歌更快,为什么不专注写歌。我答:“不行啊,要多方面努力啊,不然见不到他。”我想表达的是:除了写歌写书,还包括创业、运营公司,也都得努力。但没有继续补充说明,因为当下文思泉涌,执笔写作比解释给他听更重要。并不是说,他不重要,或者我不在乎他,而是在这个moment(时刻),有写作内容又怕转身就忘的时刻,我自己才是此时此刻最重要的stakeholder,我首先应该处理自己,应对自己的思路和写作。而他,等之后有时间、有意愿的情况下,再解释也没关系,他不在文娱领域,隔行如何山,解释需要花时间、花力气。其实甚至永远不解释也没关系,因为他对于我写作这件事的决策和结果,几乎没有影响。我直接关掉群聊窗口,是因为我没有意识到或不在乎他人感受吗?不是,我是基于对他的了解,我们一直以来的互动表明他不会对我此般反应有什么误解与反感,也是基于对于当下环境与情势的判断。
《搜索》这部电影呢?如果女主角知道公车上的其他乘客在拍摄的视频会造成不利影响和后果,她还会是这样的态度吗?可能她不会对大爷说出坐她腿上的赌气之语,而是说明她正遭遇了非常不好的事,身体很虚弱,想坐一会儿,希望对方体谅。然后,继续沉浸在她得知自己患癌的绝望中不再理会旁人。若此时老爷爷再不依不饶,旁人再拍视频,所掀起的网上舆论恐怕也比一边倒的指责的伤害度要小一点。也许你要说,女主人公遭遇如此晴天霹雳,没办法理性面对突如其来的“干扰”,完全情有可原。没错,那么那位想让她让座的老先生呢,被突然怼回来,不明真相,产生大大的误会,不也情有可原吗?这个“情有可原”是因人而异的,因人的长期修养和惯性做法而异。因为我们一直以来受到的教育是具备同理心,所以观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当然同情弱者,前提是我们是观影者,我们知道真相。而对于电影中的老先生,他的反应正是“尊老爱幼”价值观的唆使,站在他的角度,他也觉得自己理所应当。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少吗?
也许你们要问,生活中总是这样,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也不得不和不同价值观的人有所交集,难道必须接受这样的无奈吗?
恐怕是的。未必接受,但得承认。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承认这种无奈,是“边界感”的第一步,边界感并不是让大家彼此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在感知周遭的过程中,找到让自己最舒服的和周遭相处的模式。其实,越有边界感,越自由。
承认这种无奈,不是对于“加害者”的合理化,而是我们要正视和理解世界存在的现象,理解“存在即合理”,这个表述太绝对,我本人不喜欢太过绝对的论述,换一种表达方式:存在即是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
加害者不会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吗?电影《搜索》里那些拍摄视频上传网络的人、那位断章取义的记者,所付出的代价,便可能是得知真相后深深地自责。若舆论逼死人后都无法让这些人愧疚与痛苦,那他们付出的代价,是一个人所应有的良知本身。而这个社会,在一个人一生的时间长度中,并不会善待一个没有良知的人,他会在他自己的人生中,付出代价。
得知噩耗心情跌落谷底的悲伤理应被理解,但是因此便可以拿悲伤的情绪去羞辱别人了吗?有人又会说:“她好好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是那位老先生非要让她让座的,他先挑起事端的。”那尝试想家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中年男子,上有卧病在床的父母,下有上着学的孩子,妻子没有工作,是全家的精神支柱,突然被通知裁员。他失魂落魄地走在路上,五味杂陈中更突出的是悲愤,此时正巧有个孩童在路边玩耍,不小心撞到了他……你们觉得此时他是继续落寞地往前走合理,还是给那个孩童一顿揍合理?
有人在自己万分悲痛的时候,选择躲起来,或找人倾诉,或看心理医生,也有人选择去伤害别人。伤害别人是情绪的错吗?不是,是被情绪左右的你,选择为善还是作恶的是你自己。
敏感在于你对于人性的洞察,敏感带来的好与不好取决于你洞察力的准确与否。而你的反应,是基于敏感让你感知到的信息,结合你自身的修养和特点做出的。
比如,你被老师批评,正好几位同学路过,你觉得羞愧且尴尬,接受完批评后,你看到刚才路过的那些同学在说话并伴随着时不时的大笑,你认为他们在嘲笑你,于是对于往后他们寻求你的一些帮忙便爱搭不理。如果那几位同学正是平时爱八卦、爱酸别人的人,那么你的敏感可能是好的,它使你防止今后再犯错被老师批评而成为他们的笑柄,也防范你对他们过于信任、交浅言深。但如果那几位同学平时并非嚼舌根之人,向来磊落并且待你友好真诚,你的敏感可能未必是好的,因为从“历史记录”看,可能是你过于敏感,误会了他们。而你对待敏感的反应,若你是什么事都埋在心里不与人言说的风格,无论是猜中还是误会,恐怕都很难释怀。但若你是直白干脆、乐观开朗的人,无论猜中还是误会,都不会太往心里去。
比如上个月,创业者Janice通过一个活动认识了我的一位朋友Tesia,同在那个活动,Janice也介绍了她的朋友Ben给Tesia认识。后来因为业务有相关,Ben和Tesia差点合作,之所以最终没有合作是因为Tesia发现Ben并不靠谱,属于信誓旦旦但没有一件事搞定的类型。Tesia当机立断取消了合作,Ben对此不满在心。突然一天早上,Tesia收到Janice的微信,对方难过指责为什么Tesia在背后说自己坏话,Tesia猜到是Ben在挑拨离间,向Janice解释完之后,便甩下一句话:“我比你大十岁,把你们这年纪的女孩儿当妹妹看待,完全没必要在别人面前中伤你。这点认知你没有吗?之前你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你经常识人不准,不好意思,恐怕是你自己对于人性的敏感度不够,但却敏感。知道为什么别人挑拨离间在你这里产生了作用吗?因为你过于敏感,觉得只要是女生都对你有敌意。”
敏感就是想得多,正面是思虑周全,反面是——想太多。
如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像Janice这么漂亮又积极的女生,却总掉入人脉坑里,那是因为她敏感但对于人性的敏感度却不够,她与Ben、Tesia打交道的时间不短,却看不出Ben的不靠谱以及Tesia的爽朗坦白,所以才会落入别人的“圈套”或是“诡计”。
有一次,一位著名的音乐人到我公司来录音,晚餐时他和助理先出去了,大约隔了几十分钟,合伙人过来跟我说:“那我也先走了。”往常他先下班不会特地来和我打招呼,这次却特地过来说一声,眼神中看得出他后面还有话没说便离开了。我猜到应该是和那位音乐人出去吃饭了。他和这位音乐人吃饭不叫我,是对于我们双方来说“还不错”的选择,这里有几个层面的解释:
对我而言,我本质上并不想加入饭局,因为不熟,也因为忙。对他而言,他们认识比较久,音乐人毕竟是前辈,突然叫我一起吃饭得先和前辈说一声,而且不知道饭局还有谁,所以不确定是否方便。而且,因为我们了解彼此根本不会在意这些不重要的小事,所以说与不说,本质上也并不影响任何感觉。
但为什么他会特地跑来和我说呢?其实是他的敏感度在驱使他,也许他自己都没意识到,因为敏感度让他觉得和我说一声才是“最佳”的选择。说和不说,这是EQ的体现。
是的,说和不说,是EQ的体现,比如在这件事上,我选择了:虽然我猜到了,而且后来证明猜测准确,但是我不说。不必事事说破,因为那完全没必要——多么不重要的一件小事。
正因为对人、事、物的敏感,让我们掌握与人相处的边界感,也使我们拥有更大空间的自由度。
高敏感,是一种天赋,并非人人具备,而如何运用得当,和自身其他特质与素质有关。怎么善用高敏感?我想应该是接受教育、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对于敏感度不高的人,怎么训练?我想也应该是接受教育、增长见识、积累经验。侧重点不同而已。看书吧,看书吸收也可以。
我的建议是,不必在乎所有人,在你需要做出判断与应对的场景里,找到最关键的三个人或者三类人群,心里排出重要级,便自会有答案。我在一个夏天办了场小型沙龙,大约来了四十位宾客,召集人是一位前辈,也是当天的主持人。之所以办这场沙龙,是为了让这个圈子知道我们公司是做什么的。基于这个目的,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这些宾客的整体(而非其中一两位宾客),因为我希望我能在5分钟之内表达清晰到他们能准确接收的程度。
其次是那位召集人,因为我倚赖他为往后每个月的沙龙召集新的参与者,从观察他当下的言谈举止得出他并不希望我们花太多时间广告,于是我便用不那么广告的形式和宾客互动介绍了我们公司的业务,并且将原定10分钟的介绍时间缩短至5分钟。再次是宾客中的小部分是可以和我们产生直接合作的客户,茶歇时间我们负责BD(Business Development,业务拓展)与Marketing的同事花较多的时间与他们交流沟通。还有那些与我们公司的业务可能会产生间接合作的到场嘉宾,以及嘉宾带来的纯粹来认识新朋友的客人们……我本身不喜与人聊天,更不用说应酬或闲聊。于是看到客户们有同事们在交谈,其他宾客在互相交换名片,我便悄悄地回到了办公室把门掩上专心处理其他事。这可以直接避免我在会客厅被大家围着一个接一个地聊天。整场活动,既周到顾全了大家不同的诉求,又得到了自己的自在。
有位久居山中的老师跟我这样解析“静”字,他说:“你知道何为‘静’吗?”我问:“心静则清?”
他说,静,一边是“青”字,“青”指的是初生物之颜色,就像天空的蓝色。另一边是“争”,争吵、争夺、争抢。也就是说,无论周遭多么繁杂,你坚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就是“静”。
说到这里,我教大家一个方法怎么礼貌地回避和人social(社交应酬)。一般参加宴会,我大概是最认真吃饭的那个,实在是因为不喜欢和人聊天。当有人举杯过来的时候,尽管内心很不愿面对,但还是会自然地与他聊上几句,待明白他是做什么的以及他的诉求,若是我恰巧能满足他的诉求就继续聊,若不能,便会用目光搜索在场做相关产业的人,对他说:“你做跨境电商啊,正巧那位Ivan是开网红公司的,我介绍给你们认识吧。”然后把他带到Ivan跟前,我就自然撤走。
同样的,怎么回避和不靠谱的人合作?曾有位上了年纪的贵妇,不甘心生活平淡,小生意看不上,心心念念要赚大钱,自此走出了“微商”风格,忽悠一些女生报名所谓的网红学校。朋友圈动态见我常有网红公司资源,于是就来找我合作。我与她谈过几次,觉得不落地、不靠谱,便没打算合作,可她依旧不依不饶,“热情”地找我灌输她的商业想法……我认识的另一位男性,经营着一家网红公司,网红培训为虚,实则赚的是鼓动女生们去医美的钱。他觉得自己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很希望我能去帮他管理公司几个月,以训练团队,我自然没有答应。碍于两边都希望与我合作,我一拍脑袋,说:“你们两位做的是相关产业,可以共同探讨网红生意以及合作可能,而我是做版权音乐平台的,毕竟隔行如隔山。所以,特地拉个群,介绍两位认识。”然后,便退出了群聊,他们不但不再烦我合作,而且还谢谢我帮他们介绍潜在合作伙伴。
我的应对,便是基于我本身的个性风格、对人性的敏感度,以及经验中获得的方法。
注释
[1]苏京,詹泽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