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我们:30岁梦想管理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女性,因拒绝而高贵

别人都没有不好意思对我提过分的要求,我为什么要不好意思说“不”。这是我在拒绝别人时心里常有的潜台词。

商科学生应该都学过“组织行为学”吧?记得我念MBA的时候,那可是管理学一门重要的大课,课本是一本厚厚的英文原版书。其中在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的应用中,讲到关于组织结构时,有一个词叫“Organizational Hierarchy(组织层级)”,有High Hierarchy(高层级)组织和Low Hierarchy(低层级)组织之分。我们常说的扁平化组织,就是低层级,指在组织的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越少越好,以便组织尽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延至最远的底层,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与“扁平化”相对的是“金字塔”。这两者皆有优劣势,以企业不同特点或者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被选择与存在。现在创业公司越来越多,创业公司本身规模就不大,所以大多扁平化管理。扁平化组织有它的好处,比如弥补“金字塔”组织的缺陷,由于层级少,信息在上下级之间流动的路径变短,所以提高了沟通效率,加快了对外部变化的反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D.韦斯特尼、约翰·范·马林等人在总结管理界对新组织的论述中,认为新组织有这些特点: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和全球化。而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中,影响力并非完全来自职权,知识、信息、人格魅力等有时往往超过职权的影响范围,在决策和日常运作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年轻人在这样的职场环境中工作,更注重的应是内心真正的信服,而不是心甘情愿地听从硬生生的指令。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简·M.腾格(Jean M.Twenge)博士在他的《Me世代:年轻人的处境与未来》一书中提道:新世代的年轻人不像我们那么渴求外人的肯定,相比之下,他们更看重的是自我肯定。

无论是企业发展方式还是营销方式,旧模式渐渐被新模式取代。当然并不是说旧模式完全没有可取之处,而是说旧的那些适应当代企业发展的部分被保留,加之适应当代的其他手段,进化成为新的模式或方法。比如,过去可能关系文化、服从文化、酒文化在职场还颇有影响,但现在越来越失去其效用。从社会发展来看,年轻一代才代表未来。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顺应时代发展?

菌菇君是早期加入我创业团队的人之一,“90后”,当年以校考第一名考入西南交通大学广告系,在我们公司负责营销创意。为什么取名“菌菇君”?因为就像早期磁带被卡住的声音:叽咕叽咕叽咕……算是体现了某一个与音乐相关的时间定格。

虽从事Marketing(市场营销),但菌菇君却不是个喜欢与人social(社交)的个性。起初我暗暗着急,觉得一个做Marketing的人怎么能老喜欢宅着呢,便要求他应主动多和人交流,总之就是把我脑海中Marketing人士的形象套在他头上,希望他开化。他毕竟是个有进取心的人,于是尝试改变。

在一次政府主办的音乐产业大会上,来了好些明星。会议结束后,我作为嘉宾被工作人员安排往午餐的方向走,刚离开座位没两步被几位与会者围住,聊了几句。另有位明星嘉宾不打算用餐,眼看他即将离开会场,菌菇君快速上前,向他做了自我介绍。我结束这边的寒暄,过去的时候,菌菇君正在向那位明星嘉宾介绍我们公司……尽管聊得十分生硬,但他尽力了。他服从了我的期待,突破了自己。可,这真的对吗?

又有一次,在办公室内,我说:“明天有个西班牙晚宴,朋友邀请我去,可以带上团队的小伙伴。你们谁要去?”几个人纷纷要求参加,唯独菌菇君除外。我问:“晚宴在金茂,应该还可以的,你不去?”菌菇君看着我摇摇头:“不去。”我说:“好。”他一脸舒坦。

我向来对大家直白地表达想法非常尊重,他的“say no(说不)”,我条件反射地说OK。说完,回到自己办公室,我开始反思,虽然有些人喜欢赴所谓高大上的宴会,但有些人不喜欢。比如我,邀我去安静的品美食可以,和聊得来的人进行“小而美”的聚餐可以,但去应酬大量陌生人便需要一定的内心自我建设,说明后者让我并不享受。连我都如此,推己及人:既然有同事认为“赴高大上的宴会”是机会,那么当然也可以有其他同事认为这是应酬。我不是个接受多元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人吗,那为什么我不能接受“菌菇君不是个社交咖”这个事实呢?

从事Marketing的人一定要像我脑中的刻板印象,才叫优秀的Marketing人吗?Marketing People不能封闭,但“不奔放”不代表封闭。有些人尽管内向,但可能非常openminded(思维开阔);有些人虽然外向,但可能内心狭隘或者judgmental(爱妄下判断)。菌菇君能听得进意见和建议,愿意尝试,并不封闭。沟通也不是“说话”。沟通分为专业领域沟通和非专业领域沟通,后者可以是人情世故、关系维持,甚至单纯的放松娱乐。但前者具有非常明晰的目的性和导向性。菌菇君虽不喜欢与人面对面攀谈,但喜欢自己看资料、想创意、和人在网上用文字聊事儿。

他明明可以在办公室处理许多需要被处理并且他专长的事,我为什么要他去应对不一定非要他应对的人?这是不讲究效率啊。就像我让园丁去泡茶,他花了10分钟泡一杯茶端上来。我虽省下了需要自己泡茶的时间,可若是我泡茶,只需要5分钟。所以,从团队共同的时间上来说,我来泡这杯茶省下了5分钟,更重要的是,园丁节省了他不擅长的泡茶的10分钟可以用来干他擅长的栽植。

所以,“不服从”并没有不好。坦率表达感受,能够让他人更多地了解你,才知道如何更好地与你相处。我之前期待菌菇君能落落大方地与人侃侃而谈,是基于他曾一度说“嗯”的误解,吃不准他到底是把那认为是锻炼和见识的机会,还是勉强而为。后来猜到是勉强,我就调整了策略。

相信你的老板,真实告知你的想法,他会做出决策。

我们可以这样推理:

你老板让你做一件事,你觉得这事该做,这事就做了。

你老板让你做一件事,你觉得这事不该做,出现了意见分歧,你服从。若结果是发现这事果然该做,那么你吸取教训就是了;若结果是发现这事果然不应该做,那么是你老板吸取教训。

你老板让你做一件事,你觉得这事不该做,出现了意见分歧,你不服从。若换人做了,结果发现这事果然是该做,那么你吸取教训。这教训和代价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有形的比如老板当众批评了你,无形的比如他对你默默地没了好感。若换人做了,结果发现这事果然不应该做,那么是你老板吸取教训。这教训和代价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有形的比如损失了钱、时间,无形的比如员工暗暗觉得他缺乏智慧。

最后这种情况再延伸分析,若是你老板交办的事,你不服从,你没做也没有换人做,这事就此作罢。但时间会诉说答案,到底是你老板还是你才是那个英明的人。日积月累,若你老板有非凡成就,而你混的不尽人意,可能你是那个固执的不吸取教训的人。若你有非凡成就,而你老板却每况愈下,可能他是那个固执的不吸取教训的人。

对于不同意见,低位者能够选择服从还是不服从,高位者在面对不服从时选择原谅还是不原谅。若你老板眼里容不得沙子,也许你得早晚离开,但也可见他是多不大气的Boss。你们之间缺乏“人和”,你离开也未必不好。若你老板兼听开明,包容不同,会从“人和职位”合不合适的本质考虑,而不会在“用人”上有过多的个人情绪。

我在巴黎留学时,曾做过一个小调查,采访了来自20个国家的30位同学,请他们对一些我们设定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观点。

有一期的话题是“老板傻要不要告诉他”,总结老外们的见解:首先搞清楚是自己傻还是老板傻,“屁股决定脑袋”,可能是你没有领会老板的思路,他没把做事的逻辑解释给你听,你理解不到位,所以,傻的可能是你自己。

若真的遇到了傻老板,你就找机会告诉他。他若能理解,便皆大欢喜;若不能,你要么好好工作,要么换部门,要么离职。只能这样,道不同不相为谋。

回溯过去的每件事,你和你老板分别对事的应对:思考方式、格局风范、决策执行、对待与自己不同意见的态度……这些其实就是发展轨迹的记录。

所以,强扭的瓜不甜,要尊重彼此,没必要强行踏入对方的边界。是非好坏大不了交给时间,人生前行途上会让你们各自买单。

请问,常常收到有人发消息给你嘘寒问暖,或者你不想赴约的人经常约你吃饭,你怎么办?

我早已过了会因为被人追求而沾沾自喜的阶段,遇到被没感觉的人追求,对方做什么都像打扰。所以,我选择:不回。

刚开始选择不回复,觉得会不会不好,显得好像自己摆架子,连人家的消息都不回。但习惯不回复后,心态超好:他都没有不好意思一直打扰我,我为什么要不好意思不回复。

社交场合也类似,有些人拼命想去认识别人,有些人拼命不想被那些人认识。有人觉得:“给你发消息,你不回,你以为你是钢琴家就了不起啊!”钢琴家觉得:“当初在饭桌上,你提出要加微信,碍于不让你尴尬,不情不愿地加了,但你这样隔三岔五给我发信息,想谈合作。可我不想,真是打扰。”

可见,礼貌是相对的。互相觉得对方不礼貌,那就各自按自己舒适的方式应对,反正本就不属于一类人,何必非要硬融?就算真的让你们认识了,难道你真的要合作,要用钱和时间来试你们有多不融?

以下是我与某个人的对话,特地翻开微信复制粘贴出来的。我与这人不熟,且称呼他为R:

R:“国庆快乐!”

我:“国庆快乐。”

R:“计划去哪里玩?”

R:“今天就放假了。”

R:“来个不期而遇的旅行?飞美国?或者飞摩洛哥?”

R:“要么来个自驾游?”

R:“或者喝喝下午茶?”

R:“聊聊天。”

R:“你在哪呀?”

R:“我来接你吃饭?”

我:“不吃。”

R:“看电影?”

我:“不看。”

R:“想去自驾游,一起去吗?”

我:“不去,你别约我了。”

隔了几天,R又来:“约饭吗?有家西餐厅不错。”我没回。

又隔了几天,大概是看了我的微信朋友圈,过年在山里闭关写书,R又发来:“新年快乐!在哪个山里?”我没回。

我想对这些人说:“我真的不想回。没有删掉你,就是我最大的礼貌。”

给大家支个损招,虽然我自己尚未试过。如果遇到你不想理会的人,没有边界感地经常来打扰你,你就问他借钱。

我们怕拒绝别人,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善良,不想让对方尴尬或难过。可委屈自己的结果是耽误双方的时间,给对方我们也许会接受的错觉。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连法律文件上都会强调“真实意思表示”,意思是指行为人表示于外的意思与其内心真意相一致。平常职场与生活中的我们,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为什么不珍惜真实意愿表达的权力。与其浪费时间、浪费期望,不如Say No(说不)。第一次说,可能会不习惯,没关系,多说几次你就会觉得非常爽——不需压抑,勇敢释放真实意愿的快感。

一个人的幸福感,与这三点密切相关:参照系、成就动机程度、本体安全感。

这里我们说说安全感和参照系。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锚定效应”,意思就是人们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参照物影响,就像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营销中常用到“锚定效应”。比如,超市的商品标价,原价59元被一条横线划掉,标上优惠价33元,你就觉得很便宜。因为59元就像锚,先被丢进了你的大脑里成为第一信息,你认为那才是商品原来的价格。

你内心判断自己是否幸福,也受参照物影响。别人的成就像在无形中给你设了一个“锚点”,你在潜意识里以他人的条件和资源作为参照系。若别人拥有的远远大于你拥有的,可能你就会感觉不是很幸福。但其实,别人拥有的是别人的,和你并无关系。

我们的幸福感,往往不取决于绝对值。

再说安全感。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保罗G在《安全感》一书中说:“安全感是一种让人舒心的、愉悦的、永恒的情绪体验,每个人的核心安全感都是由‘锚点’决定的,不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丢失。”

这个锚点又是什么呢?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归纳了研究者们的论述,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是“重要他人”,比如父母等。这容易理解,“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认为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我觉得这可能就形成了常言中的“他是个乐观的人”或者“他是个悲观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全感水平,这个水平就是锚点。生活中的愉悦发生,会带给我们短暂的满足与幸福感,但当欣喜褪去,我们的安全感还是回归到原来的水平。拿我成为作家来说,刚发行第一本书的时候,简直像做梦一样,甚至还练签名呢,想象给读者签名的画面,不敢相信居然能实现。可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渐渐恢复平静,我还是那个9.5分乐观的我。再后来,出了更多本书,每每相较于第一次听到我是作家的人们的惊叹,我不再感到惊喜,因为这对我已经是事实。相信你们也是,第一次买车时爱不释手,车开了一阵子便渐渐恢复平静,你本身的安全感并没有因为拥有一辆车带给你的愉悦感受而提高。

生活中的创伤发生,也大致如此,时间治愈这些难过的心情,我们的安全感还是回归到原来的水平。我之前在巴黎地铁上,因为扶一位盲人进车厢坐好,而被偷走了钱包,记得当时被偷的还有护照、银行卡和现金。刚发现的时候很震惊,可我很快就恢复平静,还特别淡定地去警察局报案。我还是那个9.5分乐观的我。相信你们也是,昨晚忘记定闹钟,上班迟到近两小时,想象主管生气的脸,焦虑、恐惧,可过了一会儿,便渐渐恢复平静,既如此则安之,迟到已然发生,想想等会儿怎么道歉和下次如何防范吧,你本身的安全感水平并没有因为一次焦虑体验而降低。“不必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比如乐观的人,面对一次失败的经历,觉得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悲观的人,面对一次失败的经历,却可能一蹶不振。所以,安全感水平因人而异,而个人的安全感水平,最早是由“重要他人”给予的。

既是如此,若同样一份时间,在维护与“重要他人”的情感和与“其他人”的情感之间,当然选择前者。想想,你在外受了委屈,回家把情绪发泄在父母身上,他们的感受如何?再想想,若是你小时候,父母在外受了委屈,回家把情绪发泄在你身上,你的感受如何?是不是就是你“悲惨童年”的开局?我认为,在一段关系中,相对弱者的安全感来自重要关系中的相对强者。假若你父母已经年迈,你在外受了委屈,回家把情绪发泄在他们身上,他们该多没安全感?

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假定:当个体所受到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和不安全感,伴随这种创伤感和不安全感出现的体验就是焦虑。你的幸福,不会因为没有服从别人而改变,但会因为压抑而暗暗滋生焦虑和不安全感。所以,难道不应该反过来吗?在外,你应该不卑不亢、坦然自在,让自己舒服,以舒服的状态与重要他人相处。从而,你的“重要他人”也舒服,反过来也能以舒服的状态与你相处,形成良性循环。

女性,因拒绝而高贵。不会拒绝,边界模糊,容易滋生不安全感。安全感是由确定感构成的。在边界模糊的时候,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便不清晰。不如你坦率告知“OK,这个我喜欢”,或者“不,这事我不想做”,或者“对不起,请不要过度依赖我,我需要自己的时间”。规则明晰,边界明确,敢于说“不”。尊重安全地带,彼此才能安心自在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