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只想做自己,自由生长
被称呼为姐姐还是妹妹,其实不重要。年龄,不过是经历的反映。如同我回看自己几年前发在网上的文字,都觉得蠢爆了。这说明,我在成长。
有一天睡前刷微博,看到我的一位明星朋友被网友说曾经是村姑、来自小地方、学历不高……总之,那陈腐滥调的刻薄语气隔着屏幕都能溢出来。可,且不说那学历还OK,就拿她现在的状态来说,就是非常棒的模样——甜美、友好、常看书,有思想、有追求,在努力。我很欣赏她。
许多人常常会忘记:人是会变的,甚至可能脱胎换骨。我们总说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怎么不能接受人是会改变的呢?
王家卫导演的《重庆森林》里说:“其实了解一个人并不代表什么,人是会变的,今天他喜欢凤梨,明天他可以喜欢别的。”
一个人过去喜欢这件事,但是经过成长或者很多原因,可能不喜欢了。别人翻出来就说:你看他十年前说过这个话,他就是个反派。不允许人会改变,或者说,接受不了人是会变的,挺可怕,仿佛不接受世界是动态变化的。
若是如这般理解,那奋斗、逆袭、翻转人生……不就都不存在了吗?
选择乘风破浪,是因为,我们相信:一切是可以改变的,会变好的。蝴蝶效应,发生在每一次的行动之后。
“无畏”就是:想明白我是谁、我想去哪里、我凭什么去。然后,无所畏惧人言,“自由”生长。
你尖酸刻薄地数落了我一顿,我委屈落泪,你说我玻璃心。
你自来熟地拿过我的购物袋,翻看我买了些什么,我拿回来,你说我不够大方。
你大过年在我家做客,我爸妈都没发话,你催促享受着单身生活的我快谈恋爱结婚生孩子,我说生活是我自己在过,孩子生出来你帮我养啊,你说我不懂事。
没有边界感的人,常不自觉地对别人的情绪和行为“负责”。比如讨好型人格,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的感受。比如让他人定义自己,或是期待别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比如时常想要“拯救”别人,为他们“解决”人生问题。比如没有经过对方同意就触碰对方的个人领地……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有这两句话:“对讨厌的事不能说讨厌,对喜欢的事情也像行窃一样战战兢兢,从而在极度苦涩的滋味和难以言表的痛苦中苦闷得不能自拔。”“一旦被别人恶言相向,我便觉得别人言之有理,都是自己的错,总是默默地承受别人的攻击,内心感到快要发疯的恐惧。”
我们被别人的情绪“规矩”着,光这些文字就看着苦。
当我们被冒犯时,情绪一定是负面的,不舒适,最常见的反应是生气,当然也可能生闷气。对冒犯到自己的对方,我们内心的评价和反馈肯定也是负面的。总不见得,他“热情”要求我做我不喜欢做的事,“积极”地擅自替我做了决定,我觉得好开心啊!
对于被定义、被冒犯,负面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不用担心。可别人只出一张嘴,难道你要搭上整个人生去附和?当然应该积极应对,去建立“边界”。否则就像你砌一堵墙用来保护自己的庄园,不定时却有过路人有意无意地撞到它,也可能是亲近的人着急来找你,却不走门,直愣愣地撞到墙上,墙倒了,或者破了几块砖……你又气又无奈地把砖一小块一小块地再砌回去,还没砌完,又被撞到……日积月累,很容易崩溃。
美国畅销书作家,迈克·贝克特尔(Mike Bechtle)写的那本《高难度对话:如何与挑剔的人愉快相处》中说道:人人都有这样一个倾向,也就是用他人的意见来估量自己的价值。如果这样做,等于将自己生活的掌控权交给了别人,让别人来决定自己的价值。就像《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一样,一生都在关注别人的感受,却彻底丢失了自我。尊重自己就意味着要为自己设立健康的界限,不能不假思索地顺从别人,要做到我们自己来决定做什么,而不是由别人决定。
规则的建立,其实是自我认同的过程,也是自我价值的强化,更是自我保护的途径之一。边界的建立,对别人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原则的说明、相处模式的磋商,以及关系的稳固。
由于人们的世界观不同,他们对彼此的看法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原因与目的、善与恶、自由与奴役、事物与人、权利与义务、法律、正义、真理与谬误等,这些概念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框架。
——《哲学的目的》(The Purpose of Philosophy)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对中国夫妇请他们的一对日本夫妇朋友到家里吃饭。出于中国人的宴请礼仪,菜要越多越显出热情与周到,于是准备了满满一桌。对于日本人而言,把菜吃光,才能显出对主人的招待表示心悦与礼貌。结果,那顿饭,彼此都不容易。
“我们不熟,所以不想透露。”
长辈们会不会问一个黄头发、白皮肤、蓝眼睛的老外:“你怎么30岁了还不结婚?”那为什么甚至连一个路人阿姨都会对你说:“你30岁还不结婚,以后年纪越大越嫁不出去。”
越是长得相似,越会认为对方和自己一样。看得到的“特征”,容易导致这种错觉,看不到的“特征”却往往被人忽略。可不好意思,我们真的不一样。
前段时间,我在公司办了个酒会,有三位朋友晚到,准确地说是恰好错过。他们本就不是想来喝酒,更多的是想来聊聊,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都是不错的朋友,我便拿出自己的私藏酒,倒了四杯,先递给A先生。他接过杯子,说:“谢谢”。我递一杯给B先生,中途被A先生给拦了下来:“他开车,还是别喝酒了。”B先生开玩笑地直呼:“车可以叫代驾啊,今天本来就做好来喝酒的准备啊。”便绕过A先生接过酒杯,满意地喝了起来。
我再递一杯给其中一位C女士,她表示这两天感冒不喝酒了。A先生从我手中拿过酒杯递给她说:“你平时那么能喝,喝一点没事儿,今天开心嘛。”来回推了三次,C女士最终还是婉拒。
我拿起最后一杯,刚要往自己嘴边送,A先生又拦住了我:“你刚才酒会已经喝很多了,别喝了。”
我得说明一下,A先生并没有其他更多的想法,他表达的即是他当下对我们仨能不能喝酒和要不要喝酒的主观判断,单纯的“主观判断下的关心”而已。
“可我还没喝尽兴啊!”我拿回酒杯,一口下肚,便打趣他:“你还真逗,我想喝你非要拦我,人家不想喝你又非要人喝。发现你有强加个人意志到别人身上的毛病。”我表达风格一贯如此,虽是这样的语句表达,但语气语调掌握得当,并不会像直读文字一般生硬,真实世界中倒没有引起过“听众”不适。听完我这半开玩笑的一句,大家哈哈哈笑着,便开始边喝酒边聊天。看样子是谁也没往心里去。
我自己倒是觉得这素材有趣,当下就记进了手机备忘录里。想来,这是不经意间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个实例,事实上稍加观察,这类事在好多人身上都在发生着,可大多数人却习以为常地忍受着,不引起更多不适,往往就忽略了。
比如你冷了,就觉得别人晚秋穿着露腿的裙子就是“要风度不要温度”,苦口婆心劝人家多穿点。可冷是你的主观感知,她也许觉得热呢?
还比如客人来了,想喝水,你觉得一杯白水太怠慢,于是泡了杯龙井。他和你聊完一小时,硬是一口没喝,因为他真的不喝绿茶。
前两天在微博看到我一位作家朋友写道:“时至今日,还是有人不明白,干涉别人的生活作息是非常无礼的事情,哪怕披着关怀的外衣,依然无法遮蔽随意指点别人的粗鲁。”
有勇气守护好自己的舒适边界,是自由生长的第一步。
在生活中,如果边界不清楚,我们很难分辨自己做某件事究竟是出于义务还是自愿牺牲。当我们拥有健康的边界感时,我们就会知道拒绝对方是出于对自己的负责,拒绝的原因是因为对方越界了,不能归咎于自身的问题,这样自然就减轻了我们的内疚感。
与别人“边界清晰”,还有助于自己识别出自身的感觉、想法与行动,意味着我们允许自己拥有属于自己的心理舒适地带和规则,而不是套用别人的心理舒适地带和规则在自己身上。边界能够保护我们的自尊和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力。
吴淡如老师给我的前一本书《生活需要断舍离》写了推荐语:“童小言与我都是11月22日生,天蝎座,也是A型血。我仿佛从她身上看到一股熟悉的信念感,对自己有要求,专注把事做好。动静相宜,内心丰盈,淡然自如。”
重点是:对自己有要求,专注把事做好。再说明白点,就是不去对别人指手画脚,专注自身成长,过好自己的人生,然后其他人看到你的元气而充满动力,就是如此纯粹的正能量。
我书籍的策划李梦霁老师,看到一条新闻视频,与我分享:“视频中是一位农民工打扮的中年大叔,蹦蹦跳跳地下班。画面上的他是那么快乐,仿佛生活的重压和风雨从不曾落在他的肩头。他被网友称为‘快乐大叔’,虽然他的生活在正常人眼中过得并不算轻松。他是木工,高强度的体力活自不必说,每天清晨5点起床,住在集装箱式的工地宿舍,几百个工人聚集,又乱又破;日常工作穿梭在钢筋、钢管中,工服都是破洞,几乎没有一件完整的;为了多赚一点钱,只要有加班机会他就去,工作量不比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少。视频画面中‘蹦蹦跳跳’的这一天,只是稀松平常的一天,没有发奖金,没有中彩票,他只是觉得下班了,很轻松,很开心,蹦出了生命应有的样子。生活之美,不是不知生活艰辛,而是知其艰辛,依然轻装上阵,从容前行。‘快乐大叔’说,人这一辈子哪有不辛苦,再苦再累,开心点就蛮好。在艰难的岁月里淘到快乐,就是我们平凡人的惊天动地,是我们看清世界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
是啊,人,归根结底是为自己而活。不该被他人的标准“定义”“分级”。我们是要“自我定位”,而不是“被定义”。
有勇气守护好自己的边界。自己体味快乐,体会痛苦,去坚持,去放弃,去乘风破浪,去沙滩晒阳,去自由生长。淋漓尽致的人生体验,只能依靠自己获取。正如《无问西东》的台词:“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