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长江边、秦淮河畔的帝王之都
南京城的发展与水密不可分,是长江与苏浙那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尤其是秦淮河孕育了她。秦淮河流域是松软肥沃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宜拓荒、耕作。这里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又有取水和捕捞之便,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当地发现了距今三四千年的湖熟文化遗址就有100多处。
春秋时,吴王夫差最早在南京建立过冶铸作坊,冶炼铜铁,制造兵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在这里筑起了土城,叫做越城。秦淮河到了这座土城后,便分为二支,内秦淮穿城而过,外秦淮成为护城河,最后同入长江。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掉了越国。在楚威王的治理下,一座新城在石头山下建成了。人们陆续从南京及其周围各县较普遍地发现楚国墓葬和文物,说明包括南京在内的今江苏大部分地区在楚灭越后全部并入楚国。
229年,孙权在南京建都,名为建业,取建立功业的意思。孙权修都城于此,山水可设防,秦淮河为捍卫都城的一道防线。孙权主政时,挖通的运渎、破岗渎两条运河,沟通了太湖流域与南京首都的联系,使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此地。秦淮河两岸及支流青溪两岸为居民集中区域,其中长干里最为著名。
317年,司马氏家族建都建康(南京),史称东晋,西晋的名门望族绝大多数迁到此地。接着是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相继在南京建都。南京作为都城从孙吴、东晋到南朝前后共320年,所谓“六朝古都”即由此而来。
秦淮河在六朝时已是保卫都城建业的屏障,共有浮船桥24处,一旦有警,舟撤路断,成为护城河。统治者还沿秦淮河修建了东府城等一系列城堡,许多战争都在秦淮河两岸进行。秦淮河之于建业,除了军事上的主要意义外,在漕运、水利、商业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隋以后,由于破岗渎被废,漕运改道,加开外秦淮河作为护城河,这是秦淮河的一次变迁。唐时,长江已经西徙,莫愁湖为长江的夹江遗址。统治者建城时将秦淮河纳入城内,因下游两岸居民增多,秦淮河已明显变窄,已起不到护城的作用,战争时统治者必须更好地利用石头城。秦淮河支流众多,将其纳入城内后,水患增多,历代政府用多种方法防洪。
368年,朱元璋在此建立明王朝,称应天府。他原想迁都开封府,便把开封命名为北京,把应天府称为南京,此名从此沿用至今。朱元璋花了21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座全部用砖石筑成的全长33.5千米的城垣。这座砖城之长不仅在全国第一(北京内城20千米,外城10千米),而且也是世界之最(巴黎城29.5千米)。它不仅依山而建,而且又将秦淮河作为护城河,使山、水、城融为一体。
朱元璋定京后,“四方贡赋,由江以达京师”。但由于长江江面宽阔,风大浪恶,再次将秦淮河多次疏浚,改为漕运线,在西城外开挖了上、中、下三条新河,秦淮河的水运再次繁忙起来,南京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到了清代,秦淮河与南京的另一个支柱产业——染织业发展关系更加密切。由于秦淮河水中含有单宁酸,具有天然的媒触作用,能适合织造一种被称为“纳失石”的金绵。为了保证织工们漂丝纱段不受侵占,清咸丰、同治年间曾两次在现中华门外于长巷沿河立碑,标明漂丝所在段,不得他用。至今当地还有漂丝码头这一地名,但这种手工业用水也给秦淮河造成一定的污染。
1851年,洪秀全率众发动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攻入南京,与北京清政府对峙,又改南京为天京。他在天京专门设立了“诸匠营”和“百工衙”的生产管理机构,仅秦淮河畔,具有悠久历史的丝织业发展得特别快,每天能生产几千匹绸缎。由于两岸河房水阁越来越多,秦淮河也越来越窄,污染也越来越重。秦淮河即使在国民党将政府设在南京时期,也再无治理,维持旧貌。
新中国成立后开凿了一条新秦淮河,东起江宁东山镇,接通老河;西至金胜村入江,对市郊及有关县的灌溉及航运有一定作用,但污染治理工作还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