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国内外水土流失情况概述
1.2.1 国外水土流失情况概述
据统计,全世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25亿hm2,占全球耕地、林地和草地总面积的29%。据联合国环境署(UNEP)估计,由于土壤侵蚀,全世界每年丧失耕地500万~700万hm2,到本世纪末有可能增加到1000万hm2,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水土流失可引发水分损失、土壤损失、土壤养分损失,导致江河湖库泥沙淤积、干旱、洪涝灾害及河流盐碱化、湖泊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生态灾难。据联合国环境署的统计,全球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土壤量达600亿t,如果以土层平均厚度1m计算,只需809年,全球耕地土壤将侵蚀殆尽。同时,在全世界土壤总侵蚀量600亿t中,除了入海的240亿t泥沙外,剩下300多亿t全部沉积于内陆的江河湖库中,这将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例如,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南缘在最近50年中,已有6500万hm2的土地不再适合于农牧业,变成了荒漠。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塔尔沙漠在最近5年中,每年以8km的速度移动,每年失去13000hm2肥沃的土地。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每年向前推进1.6~3.2km。人造地球卫星传来的照片表明,利比亚沙漠每年以13km的速度向尼罗河三角洲移动。根据中国水利部门的资料表明,长江流域每年土壤侵蚀量达22.4亿t,其中17.12亿t沉积于江河湖库。土壤养分损失导致土壤贫瘠化、河流盐碱化和湖泊富营养化。
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全世界的严重灾害,由于人类活动加速而产生水土流失已构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威胁。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的沙尘暴,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有关专家指出,水土流失将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头号环境问题,必须引起人类的重视,并加以治理与解决。
1.2.2 我国水土流失概述
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世界上各种水土流失的形式在我国都有分布,而且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大,强度也大。从1949年以来,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从1.16亿hm2扩大到目前的1.5亿hm2之多。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氮、磷、钾总量为4000多万t(大致相当于全国每年的化肥施用量),其中仅长江流域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氮、磷、钾就达2500多万t。同时,土壤养分流失后,进入江河湖海,引起水体盐分含量增加,湖泊富营养化。我国的沙漠化面积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达约128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3.3%,仅内蒙古、新疆、青海3省(自治区)就有14.3万km2的沙漠是在1949年以后形成的。在我国水土流失问题较严重的发生在四个地区,即黄土高原、西南红土区、华北平原和西北草地,总共覆盖了土地面积的70%。
黄土高原闻名于世,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在黄土高原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明,因为黄土高原曾是资源丰富、植被茂盛、环境宜人、经济繁荣的地区。严重的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并带来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与生态灾难,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缓慢,已成为制约黄土高原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威胁。
黄土高原地区划分为三种类型:主要暴露于风蚀的地区,风蚀和水蚀双重区以及水蚀区。水蚀及水蚀-风蚀类型的面积占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5%。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年土壤流失超过5000t/km2的土地面积达到21.13万km2,大约占黄土高原地区土地总面积的34%,涉及省份包括甘肃、陕西和山西3省,分别占各水土流失强度总面积的36%、34%和20%。黄土高原12%的土地受到严重的水蚀,每年土壤流失1万t/km2。在90年代初,陕西省水土流失强度超过1万t/km2的土地面积甚至达到了73%。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黄土高原遭受水蚀和风蚀的土地显著增加,大部分的研究表明这种增长幅度为20%~30%。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淤积在黄河下游河床,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黄淮海平原25万km2上居住的1亿多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曲格平曾指出:“严重的水土流失实际是我们的国土在流失,在我国众多环境问题中,水土流失是头号环境问题。目前包括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在内,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6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3以上。我国每年的土壤流失量多达50亿t。加快治理水土流失迫在眉睫,这是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1.2.3 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
长期、大量的水土流失,不仅引起耕地减少、土地退化、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而且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1)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近50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2.67万km2,平均每年666.67km2以上。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km2,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的50%。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460km2。
2)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了干旱的发展 黄河流域3/5~3/4的雨水资源消耗于水土流失和无效蒸发。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支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式运行,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随着泥沙下泄。黄河下游每年需用约200亿m3的水冲沙入海,降低河床。
3)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由于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湖、库,降低了水利设施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泄洪能力,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黄河年均约4×108 t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河床每年抬高8~10cm,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增加了防洪的难度。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特大洪水的原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速了暴雨径流的汇集过程。
4)生态恶化,加剧贫困程度。植被破坏,造成水源涵养能力减弱,土壤大量“石化”、“沙化”,沙尘暴加剧。同时,由于土层变薄,地力下降,群众贫困程度加深。中国90%以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另外,除了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外,从目前情况看,过伐、过垦、过牧,开发建设时忽视保护,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等人为因素,都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