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域调水联合调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经济发展格局

辽宁省划分了三大战略区域:沈阳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辽宁西北部地区。

沈阳经济区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共8个城市,是以沈阳为中心,通过中心城市沈阳的经济辐射和吸引,与周围经济社会活动紧密联系的地区形成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沈阳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发展基地之一,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和辽宁省的经济核心地带。2010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的全面升级,标志着这一涵盖8个城市的庞大区域的发展,从此上升为国家战略。

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城市,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较强,交通体系发达。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意味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纳入国家战略,对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有重要战略意义。

辽宁省西北部地区包括阜新、朝阳、铁岭3个城市,由于资源枯竭、经济转型等原因,是辽宁省经济最不发达地区。这里旱灾频繁,水资源总量不足辽宁省总量的20%,虽有“传统农业地区”之名,却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现代农业经济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农业生产不稳定的地区,人均收入为辽宁省最低。

三大战略区域互有重复,营口既是沈阳经济区成员,也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成员;阜新、铁岭既是沈阳经济区成员,也是辽宁省西北部地区成员。

辽宁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宁西北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1182.6亿元、13948.3亿元、215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达到 1180.9亿元、1431.7亿元、242.1亿元,2005年对应的数字分别为3890.1亿元、4907.6亿元、620亿元和231.8亿元、289.6亿元、39.9亿元,数字见证着三大区域的突破性进展。

2.2.1 沈阳经济区发展布局

2.2.1.1 区域城镇建设

到203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国际大沈阳都市区,到2040年完全形成现代化国际大沈阳都市区。

优化完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功能,提高综合实力,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镇,引导城镇密集地区发展,促进经济区城镇一体化、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到2020年,逐步形成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合理的东北地区现代化城镇群。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规划建设新城28个、新市镇9个,新城人口规模在10万以上,新市镇人口规模在5万以上。

2.2.1.2 未来发展定位

将沈阳经济区打造成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精品钢材基地、石油化工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逐步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新型能源和制药产业示范基地,东北亚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中心,成为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先导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综合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具有发展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1)发展目标。到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到204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达到或接近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2)发展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建设一个超大经济核心,增强沈阳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重点产业基地和集群建设,增强产业竞争力。加速推进区域产业经济带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积极构筑国际大沈阳都市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资源配置,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沈阳经济区示意图见图2-2。

图2-2 沈阳经济区示意图

2.2.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布局

2.2.2.1 战略定位

立足辽宁,依托环渤海,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形成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辽宁省沿海重点发展区域示意图见图2-3。

图2-3 辽宁省沿海重点发展区域示意图

2.2.2.2 发展目标

到2030年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一些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城镇化率提高到70%,率先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

到2040年达到或接近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建设38个园区,在整体展示、产业集群建设、总体发展水平、体制机制方面实现四大突破。

进一步提升大连核心地位,强化大连—营口—盘锦主轴,壮大渤海翼(盘锦—锦州—葫芦岛渤海沿岸)和黄海翼(大连—丹东黄海沿岸及主要岛屿),强化核心、主轴、两翼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一核、一轴、两翼”的总体布局框架。依据战略定位,充分考虑现有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培育建设一批发展思路清晰、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分工合理、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重点区域和产业集群。

2.2.3 辽西北战略发展布局

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是继沿海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和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战略之后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辽宁省突破辽西北发展区域示意图如图2-4所示。

图2-4 辽宁省突破辽西北发展区域示意图

辽宁西北部地区(阜新市、铁岭市、朝阳市)是辽宁省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制约,辽宁西部、北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弱;开放程度不高,外向型经济规模小;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缓慢,经济转型任务艰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比较低,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资源环境承载力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加强。这些矛盾和问题,制约了辽宁西部、北部地区的发展,对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发展目标是:3年见成效,5年大变样,即:经过3年努力,辽宁西北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经过5年努力,辽宁西部、北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到203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到2040年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