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杂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漓江一级支流遇龙河流域水利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
——一项中小流域综合规划的设想

本文阐述了漓江一级中小支流遇龙河流域的优美环境、历史文化和潜在的问题,建议进行全流域规划和整治,并就涵养水源、节水灌溉和水库改建加固、大理石开采区整治、雨污分流和垃圾处理、漂流安全问题、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和文化古建保护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漓江-遇龙河-水利生态环境-保护

1 流域概况

遇龙河发源于广西临桂县境白粘岺,由西北向东南蜿蜒流经中低山区和谷地田园30余个村庄,在金龙桥汇入流经“世外桃源”的葡萄支流,在旧县汇入白沙河,在潘庄与流经大榕树的金宝河汇合后,于书童山汇入漓江。潘庄以上遇龙河干流长约47km,流域面积约346km2(不含金宝河),属漓江一级中小支流,是阳朔县境内除漓江外最大江河(图1)。

流域地貌主要有中低山地貌、丘陵地貌、岩溶地貌。其中岩溶地貌有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孤峰丛地、岩溶和地下暗河等。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617~1764mm(川地~山区),笔者据仅有的1960年5月至1961年3月,1966年4月至12月的水文观测记录分析,金牛桥断面年平均径流量约2.6亿m3,潘庄断面年平均径流量约3.8亿m3,即遇龙河干流年平均流量12m3/s,80%分布在3—8月。

流域内现有六迪、木浪岗和白沙等小(1)型水库三座,总库容1300万m3,灌溉面积约1.5万亩;由一峁之隔的金宝河上游的久大水库(中型)跨流域引水入遇龙河上游灌溉面积约1.5万亩;金牛桥以下沿河坝堰引水灌溉面积约1.0万亩;以上合计灌溉面积约4.0万亩。

流域内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辅以金桔、橘子和柚子等水果。工业生产有竹制品加工制作和大理石开采。

遇龙河中上游山区和丘陵区的植被覆盖良好,林木茂密,山溪潺潺,鸟语翠竹,民居隐现,环境幽静,是发展生态环境游览的境地;遇龙桥以下至潘庄(大榕树),名胜古迹众多,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澈的江水,是徒步游览和水上漂流佳境。

遇龙河不仅是一条美丽的江河,两岸众多的文化古迹中,有如唐代县城遗址、古村、古寨、古井、古桥、古代坝堰和水车等文化遗产,也是一条历史文化长廊。

图1 遇龙河流域示图

2 包括水文化在内的历史文化资源

21世纪以来,乡村旅游得到发展,开发了遇龙桥—潘庄的遇龙河景区游览,特别是遇龙桥—旧县—潘庄(大榕树)的水上漂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照片H-10)。

金龙桥以下的遇龙河,汇流水域逐渐增大,清澈的河水,鱼虾可见。人们称遇龙河是“藏在深闺人未识”,一旦撩开它的面纱,就会惊喜发现,这里有着无与伦比的山水交融的岩溶地貌,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遇龙河流经这多姿秀态的连绵山峦和奇峰拔地的田园间,一幅幅秀丽景象沿河上下,人称“小漓江”,不是漓江,胜似漓江(照片H-10、照片H-11)。更可贵的是包括水文化在内的历史文化底蕴。

两岸民宅典雅,如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旧县的青砖瓦顶马头墙,屋脊翘起,梁檐精雕,气势恢宏,颇具明清建筑风貌(照片H-19、照片H-20),引人注目的是“黎氏家祠”颇具风格,祠人中人才辈出,有举人、进士、将军和教授等,有举人祠、将军府和高知族之称。

遇龙河上有广西三座古老石桥,即建于明代初年的富里桥,至今仍保持在支流乌龟河上(照片H-16),桥长30 m,高10m,远远望去,桥拱与倒映相连,酷似一轮浮月,立桥头观四野,青山环抱,绿水绕行,该桥曾在1944年遭受日本侵略者破坏,至今依然巍然壮观。遇龙桥横跨遇龙河,桥长60m,宽5m,高9 m,跨径20.5m,为明代永乐10年(1412年)所建,由拱形大理石科学排列,无灰浆镶嵌而成,既不松动,也不塌陷,巍峨壮丽至今600百年,桥头古树参天,青藤紧垂,桥下流水潺潺,桥上游人络绎,是广西单跨古石桥中跨径最大的一座,遇龙桥见证人世沧桑却依然坚固如初,观者无不赞叹先辈的智慧(照片H-14、照片H-15)。位于旧县村白沙河上的仙桂桥,是一座桥长25.8m、宽4.16m、高2.2m的单拱石桥,系由“卷石”(拱形料石)无灰浆镶嵌而成,由桥下仰视可见料石分成9组,每组29~35块不等,共用料石281块,在料石上刻有建桥记载,字体工整清晰,由文字记载可知,仙桂桥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4年后(1127年)重架,是广西最古老石桥,至今890年完好无损,也是先辈们精心设计和精心施工的宝贵遗产,可见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照片H-17)。

唐代武德四年(621年)的归义县城遗址紧靠旧县村旁遇龙河畔,土筑城墙四周长800m,东、南、西三门依然可见。另外,古村、古井、古寨、古树等等无不留下了遇龙河历史岁月的痕迹,是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

由唐代县城遗址到罕见的古桥遗产,可见这里曾是富饶之地,交通要道,鱼米之乡,不难理解遇龙河原名称之安乐水的由来,是中华文化的一角。26座坝堰曾形成近百架竹筒水车,日夜旋转,浇灌着两岸田园,是我国最早的水利灌溉事业,也曾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大部分水车已被水轮泵代替,竹筒水车所剩无几。古为今用,26座坝堰形成各具特色的小瀑布,如今却为水上漂流所用,古今相融,也可谓是一条天然水文化博览线。各坝堰的壅水形成一座座“平湖”,清平如镜,天光云影衬托绿意盎然的群山,倒影水中,清澈自然,美妙绝伦,更显水利的魅力,国内外不少学者称之为人类历史遗产。

流域内除已供人游览的“世外桃源”、大榕树、刘三姐对歌台等外。还有鲜为人知的不少文化古迹,如天作寨、潘庄画室等。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民自觉组织抗日队伍保卫天作寨,与日本侵略者激战六昼夜,消灭日军数百名,赢得了保卫战胜利,为抗日战争写下光辉一页。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0年),在潘庄建有悲鸿画室,徐悲鸿的《青厄渡》等价值连城的著名山水画就是在此完成。新中国成立以后还有许多名师到此作画,如李可染的“群牛戏水图”等亦在此完成。

当人们来到这里,分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更体会到水的魅力,可获得一次历史文化的熏陶。

3 存在的问题

流域内自然风貌优美,千百年来幽静的河水浇灌着两岸田园,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历史上称之为安乐水的遇龙河,含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但由于工农业发展、城镇扩容,以及旅游业兴起,水利生态环境也有着潜在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1)年径流分布偏差较大,枯季水量不足。

(2)部分山林受到砍伐裸露,大理石开采不规范,破坏了水土保持。

(3)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或垃圾排入遇龙河。

(4)防洪标准偏低。

(5)水上漂流欠安全。

(6)部分古建筑受到损毁。

4 流域整治的探讨

遇龙河是漓江一级中小支流,至今尚缺一个全流域规划来指导上下游综合整治,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由当地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安排此项中小流域规划工作。笔者据所了解的情况,探讨如下。

4.1 关于涵养水源

遇龙河中下游景区河段,全年水量较丰富,75%年保证率可补给漓江径流约2.4亿m3,但枯水期(9月至翌年2月)流量偏小,不能完全满足城镇引水和水上漂流需要,从全流域长远考虑,应进一步从流域生态环境入手,水土资源保护和涵养水源出发,按照坡地退耕还林的国策,规划实施,进一步增长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削减洪水,增加枯季水量,这是该流域及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4.2 节水灌溉和水库改建加固

流域内水稻灌溉是主要用水,实践表明适时节水灌溉,不仅是达到高产稳产的一项措施,也是节约用水之举。现有几座水库的灌溉渠系配套不佳,渗漏现象普遍。实施灌区节水改建可使中下游枯季流量得到增加。另外,对上述四座水库改建加固,也可使枯季流量得到调节。

4.3 大理石开采区整治

现有大理石矿区数十处,对没有科学的规划设计、没有环保措施、破坏水利土地资源的开采区,应进行全面整治。在全面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有计划的科学开采,强化管理,开采一片保护好一片。对山岭覆盖遭到破坏的区域,应尽快恢复。

4.4 雨污分流和垃圾处理

沿遇龙河干流,除农田退排水外,也有部分生活污水和小型企业污水排入,甚至也有临河居民点的垃圾倒入河中,旅游发展也带来新的污染,对水质有潜在的威胁,应在流域规划的基础上,搞好景区设计,逐步实施,加强管理,解决好雨污分流和垃圾处理。

4.5 关于漂流安全问题

2001年以来,从景区的遇龙桥—旧县—潘庄(大榕树)的水上漂流和骑自行车游览,对农村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水上竹筏漂流存在漂流不畅和安全隐患问题,值得研究完善。

景区漂流段水程约16km,,其间有用于灌溉的透水堰坝26座(包括已废堰坝),平均约610m就有一座。这些堰坝具有悠久历史,随着时代进程,坝端用于提水的古式竹筒水车已被如今的水轮泵取代。由于坝体透水,不能形成完整的堰顶溢流,特别是枯季,许多堰顶露出水面,需要人力把竹筏移过堰顶,影响了漂流效果和游客兴趣(照片H-13)。

通常3—8月期间的丰水季节,许多堰坝上下游水位差大于1.5m,部分堰坝达到2m,由于没有筏道,竹筏任意漂流过坝时,受到坝顶单宽流量分布不均和流势影响,容易造成竹筏横漂过坝,导致竹筏倾翻,形成事故,如此漂流存在一定不安全性(照片H-12)。

针对上述状况,除加强水资源保护外,宜对坝堰进行全面规划,对保留的堰坝进行加固,减少漏水量,使枯季能形成堰顶溢流,免去游客下筏人力移筏。另外,根据水文条件和水力学计算,可考虑在堰坝一侧建1~2道水坡式筏道建筑物,使竹筏漂流完全达到有惊无险,从而激发人们的兴奋点,使景区水上游览进入一个新阶段。

4.6 防洪减灾和水生态保护

据调查,遇龙河部分河岸和堰坝的防洪减灾能力低于20%防洪标准,常遭到洪水水毁,应据防洪标准,结合上述情况及河流生态环境,按中小河流治理标准进行坝堰和河岸加固。

沿河水生物种繁衍也属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如今河中鱼类稀少,稀有鱼种枯竭,应在保护水域的同时,采取相应的鱼种繁衍生息措施,还水域生态环境

4.7 文化古建保护

千百年来,沿遇龙河畔曾有数十架古式竹筒水车,靠各坝堰形成的水力条件,日夜不停旋转,浇灌着两岸千万亩田园,曾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照片H-18),宜选择性恢复几架,以体现素有安乐水—鱼米之乡之称的悠久历史文化,激起人们怀古颂今的水利游览。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文化古建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应予整修保护。

本文刊于《现代珠江建设》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