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世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表现的问题

在诗篇的解释之中,除表达方式的问题之外,其表现的问题亦有古代歌谣独特之处,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其所歌咏的事物与行为,与古代的思维方式之间有着直接关联,其中很多都具有所谓象征性的意味。而这种象征性的意味,又与当时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紧密相连。像是摘草属于预祝性的行为一样,歌咏玉和衣服,也是意味着这些物品能与佩戴者产生灵性的——有时甚至是超过于此的交流。像在歌咏风雨这样的自然景象时,并非用于对心理状态的比喻,而象征着具体的事实。论及表现与事实,则被表现的事物也成了事实,二者处于不能分离、彼此交融的关系当中。

在《邶风》中有《绿衣》一诗:

绿兮衣兮1 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 曷维其已 第一章

绿兮衣兮 绿衣黄裳2

心之忧矣 曷维其亡 第二章

绿兮丝兮 女3所治兮

我思古人 俾无訧兮 第三章

兮绤4兮 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 实获我心 第四章

1.“绿色的,衣服啊”这样的表现手法。三、四章形式亦同。 2.绿色的上衣,黄色的下裳。 3.是指次句中的古人。这里的绿衣是由此人所作的遗物。 4.用葛做的布料。用此作以夏天的麻衣。

在旧说中,此诗是讽刺觊觎夫人地位的贱妾之诗。春秋初年,卫庄公因喜爱妾室,而抛弃了自己的正夫人,时人作此诗以为谴责。绿是间色,黄是正色,用正色的黄色来做里衣和下裳,间色的绿色来做上衣,是价值的颠倒,也表示正妃与妾之间地位的颠倒。当寒冷的秋风乍起,就将夏天用麻所做的扔掉了;失去宠爱的正夫人就像这夏衣一样。以前的世守其道,繁花似锦,却又不知从何得以说起了。

此旧说的解释,主要是从“绿衣黄里”“绿衣黄裳”这两句中推导出来的。用颜色的正色与间色来标明妃妾的地位,这是否就表明有贱妾僭上的意思呢?在儒家的经书之一《周易》坤卦中有“黄裳,元吉也”之语,是说黄裳为庆贺祝福之物。同是经书之一的《仪礼》中关于婚仪的《士昏礼》,以及《礼记》中规定礼服的《玉藻》里,都有提到“黄裳”一词,皆认定其为正服之裳所用色。从“黄裳”一词在文献之中的用例来看,并不存在贱妾僭上这类的解释余地。

《绿衣》这首诗是首悼亡诗,类似日本的哀伤歌或挽歌。绿色的御衣,黄色的下裳,都是已故妻子的遗物。见到遗留在家中的遗物,睹物思人。这衣服是妻子亲手缝制、精心而作,但如今却已物是人非。而今秋风吹拂,却不忍收起妻子遗留的衣物。这是一首思念亡人的哀切之歌。

衣服是包裹着人灵魂的物品,其人的灵魂亦在于此。所以哪怕只是暂时的别离,都可以通过衣物来思念其人。

以我衣为赠 见君奉于前 裹衣于枕放 夜夜寝安眠 《万叶集》四·六三六

(我が衣形見に奉る敷栲の枕を放けずまきてさ寝ませ)

妹赠予我裳 着身心欢畅 直至相逢时 终日不除脱《万叶集》四·七四七

(我妹子が形見の衣下に着て直に逢ふまでは我れ脱かめやも)

男女相别之时,赠送衣物以表达爱意。第一首是汤原王的歌谣。寄托思念的衣物,是男女互相赠与对方的。在《唐风·无衣》一诗中,也有以衣物寄托爱情的描写:

岂曰无衣七兮

不如子之衣 安且吉兮 第一章

岂曰无衣六兮

不如子之衣 安且燠兮 第二章

这首诗的旧说讲,晋之武公是民望很高的君主,而不受周王室赐予其的七命、六命之诸侯命服。民众为此惋惜感叹,而作此诗。七命、六命是诸侯礼服,但此诗中“衣七”“衣六”的表现,并不符合这种解释。“虽然还有别的衣服,但还是你给的好。”一看就知道是喜欢所赠衣物的诗。衣物是用来表示爱情的。

筑波岭上桑 新发茧作衣 妾心只所欲 为君制所衣 《万叶集》十四·三三五〇

(筑波嶺の新桑繭の衣はあれど君が御衣しあやに着欲しも)

《无衣》与这首歌有着相同的表现手法。《郑风·缁衣》中,对赠送衣物也有同样的歌咏:

缁衣1之宜兮 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 还予授子之粲2兮 第一章

1.黑衣。 2.与餐同义。指食事,为代指满足对方欲望的隐语。在日本也有这样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旧说是,仰慕郑武公德性的民众,送给他合身的黑衣,在休息的时候还奉上饮食,用以表达赞颂之意。松本雅明认为,上一首《无衣》是对贵公子的赞颂之诗,本诗则是对君子领主的赞颂之诗。但是衣服和饮食,在民谣之中乃是有关男女之情的表现。特别是很多描写饮食的诗歌,其实是极大胆的诱引之诗。例如这首《郑风·狡童》:

彼狡童1兮 不与我言兮2

维子之故 使我不能餐3兮 第一章

彼狡童兮 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 使我不能息兮 第二章

1.爱打扮的男子。类似今天之所谓花花公子。 2.言,枕边私语也。从不和我亲近。 3.与前诗的“粲”相同,指食事。是表示欲望满足的隐语。

这个女子喜欢的男子有很多相好,无论如何都不来女人的身边。

在《陈风》之中多歌垣之歌,自然有很多这种表现的诗歌。如历来被认为是隐士避世之诗的《衡门》,其实是描写幽会的诗歌:

衡门1之下 可以栖迟2

3之洋洋 可以乐饥4 第一章

岂其食鱼5 必河之魴6

岂其娶妻 必齐之姜7 第二章

岂其食鱼 必河之鲤

岂其娶妻 必宋之子8 第三章

1.冠木门。指粗陋的家屋。 2.悠闲地玩耍。 3.涌出的泉水。 4.本字从疒,同“療”。饥是指欲望。 5.诗中用为女人之意的隐语。 6.鱼名。 7.齐为姜姓。意指名门之女。 8.宋为子姓。亦指名门之女。

朱子说:“此隐居自乐而无求与之词。”(《诗集传》)柴门废屋,是涓涓泉畔的幽会之地;“栖迟”一词因这首诗被说成表现隐居自乐的高尚生活,而在此实为约会的意思。饥代表着欲望,这诗必定讲的是要寻求更大的满足。

在二、三章中所出现的,魴也好鲤也好,并不单限于姜姓齐之姬君、子姓宋之姬君,而只是不选择对象的意思。鱼代指好的女子,新婚之歌必然有鱼的名字出现。鱼与女子之间有着何种关系,从《邶风·谷风》等描写离婚的诗歌中也可看出,其中有“毋逝我梁 毋发我笱”这样的诀别之语。在日本,也有将男女之间形容成山川中笱里的鱼的歌谣:

山间川流中 付筌守鱼空 相待八年久 悄然我自丰 《万叶集》十一·二八三二

(山川に筌を伏せて守りもあへず年の八年を我がぬすまひし)

在这首歌中也可以看出相同的联想方式。

这里对衣服、饮食、鱼三者进行了叙述。其表现方式的意味,只从言语的表面是不能够理解的。由于不能理解,遂使得历来对诗篇的解释,变得极不自然,有时甚至滑稽可笑。理解这些古代表现手法的关键,以现在尝试过的情况可知,或许可以大量求之于日本的古代歌谣之中。诗篇与《万叶集》表达基础的相似性,使得这样的探求方法成为可能。

行事,指按照社会习俗,定时举行的仪式。日本有每年定期举行的行事,称年中行事。——编者

为与原书保持一致,本书所有《诗经》诗句,均不加标点,断句以空格代替。——编者

鱼梁,一种放置于河口处的捕鱼工具,多是竹子制成的竹篱。——译者(本书注释如非特别标注,则为译者所注)

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前引书,106页。——编者

《古事记》中说,仁德天皇令其弟速总别王做媒,向庶妹女鸟王求婚,结果两人反而结合。天皇听到女鸟王作歌,暗劝速总别王杀掉天皇,遂怒而派兵追杀,终将二人杀死。本书所选两首歌谣,为二人逃至仓椅山时速总别王所作。——编者

指山部赤人,日本奈良时代的宫廷诗人。

即东国之人,其所作歌见《万叶集》卷十四。东国是指古代日本东方诸国的总称,约在今京都与东京之间。

后文亦称人麻吕,《万叶集》之重要歌人。生卒年不详,约为持统、文武朝出仕宫廷,为制作仪礼歌的宫廷诗人。长歌后附反歌的形式由他确立,歌风雄浑庄重。——编者

万叶歌人。生卒年不详,为元正、圣武朝的宫廷诗人。——编者

节句,一名节供,指日本一年中重要的五大传统节日(合称五节句):人日(一月七日),上巳(三月三日),端午(五月五日),七夕(七月七日),重阳(九月九日)。——编者

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前引书,101页。——编者

万叶歌人,生卒年不详,日本奈良时代的皇族,当为志贵皇子之子,生当元正到光仁之间,为万叶第三期到第四期代表歌人。歌风温雅。——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