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啦,那些让人忧心的生活谣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加工肉致癌,心内科医生集体吃素

作者:张今

加工肉制品是指经过盐渍、风干、发酵、熏制或其他为增加口味、改善保存而处理过的肉类。大部分加工肉制品含有猪肉或牛肉,但也可能包含其他红肉、禽肉、动物杂碎,或包括血在内的肉类副产品。常见的加工肉制品有火腿、香肠、腌肉、熏肉肠、肉干,以及肉类罐头和肉类配料及调味汁等。

红肉是指烹饪前呈现出红色的肉,包括所有哺乳动物的肌肉,如牛肉、猪肉、羊肉等。

“人类致癌物”(即1级致癌物)是指有“足够证据”证明该物质在人体内的致癌性。换句话说就是,已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加工肉制品致癌。通常做出该评估的依据是接触此物质的人患癌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对人类致癌的可能性较高”的物质(即2A级致癌物)是指证明此物质致癌的证据有限,虽然观察到接触它与患癌症有正相关关系,但也不排除其他可能。也就是说,证明食用红肉和患结肠直肠癌呈正相关的证据有限。

另外,2B级致癌物是指该物质对人类致癌的可能性较低;3级致癌物是指该物质致癌的可能性不明确,其致癌性证据不充分;4级致癌物是指该物质没有致癌的证据。

吸烟、砒霜也被归为“人类致癌物”(1级致癌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加工肉制品与吸烟、砒霜具有相同的致癌性或者同样的危险性,只能证明它们致癌的证据都是确凿的。也就是说,吸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加工肉会增加结肠癌、直肠癌等癌症的发病风险,它们的证据都是明确的,但是危险程度不一样。

至于砒霜,大众所熟知的是它的急性毒性,在短时间内少量摄入即可引起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甚至死亡。这与长期、大量食用加工肉致癌显然是不同的概念。

加工肉因含盐量高,且含有致癌物,故不鼓励经常吃,但偶尔食用是可以的,并不会像吃砒霜一样中毒,其致癌作用也是长期积累的效果。至于红肉,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评估显示,每周吃不超过500g的红肉并不会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平均到每一天就略多于70g。但如果增加吃红肉的数量,就会带来肠癌发病风险的增加。肉类营养丰富,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的推荐,每天吃40~75g肉类是比较健康的,少用烤、煎炸、熏的烹调方式,红肉没有必要禁止。

这篇文章改编自新闻报道“39位医生集体吃素对抗心脏病”,注意,是心脏病而不是癌症。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的医生,发现他们午饭“基本”吃素。具体来说就是,东坡肉只吃一小口或只吃几根肉丝,又或者荤菜基本只吃鱼,医生多次提到了“少吃大鱼大肉”和“坚持锻炼”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他们并不是全素食,更不是因为加工肉致癌所以吃素。

素食(全素食或蛋奶素食)的利:血压、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比非素食人群低,素食有利于心血管健康,能预防慢性病,素食中富含的植物活性成分有抗氧化和降低部分癌症死亡率的作用。

素食的弊:和普通饮食相比,吃素食尤其是全素食的人,容易营养不均衡,如缺乏维生素B12、维生素D、锌、钙、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另外,植物性食物中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加上植物中富含的草酸影响铁的吸收,因此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中,肉类吃得过多,蔬果相对不足,因此适当增加素食的比例对我们是有利的。对于素食主义者,建议权衡利弊进行选择,蛋奶素食(不食用动物的肉,包括肉类、禽类、鱼类或海鲜,但食用蛋类和奶类制品)是一种相对比较健康的方式。对于全素食者而言,如果能在素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豆制品),选用维生素B12、维生素D、钙等营养成分的补充剂,也能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

简而言之,加工肉确实是1级致癌物,偶尔吃吃也是可以的,没有必要因此就改吃素食。只要在正常范围内(每天40~75g)食用肉类,少用煎炸等不健康的方式烹制,红肉也是不需要禁止的。

参考文献

[1] Bouvard V,Loomis D,Guyton K Z,et al.Carcinogenicity of Consumption of Red and Processed Meat[J].Lancet Oncology,2015,16(16):1599-1600.

[2] 牛一民,孙晖,王喜军.三氧化二砷的代谢途径及毒理机制综述[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2):367-373.

[3] 范志红.肉类致癌?我们还能健康吃肉吗[J].家庭医学(下),2015(11):40-42.

[4] 石琰琴,马洪波.素食饮食方式与健康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4,35(3):219-222.

[5] 李学军,闫冰,杨叔禹.素食膳食对人体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医学综述,2010(9):1351-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