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种什么,收什么
向孩子感恩
任何一个孩子都不是他自己要来这世上的,是父母要让他来的,他的到来是应父母的请求,是父母需要他,而不是他需要父母。所以,有这个孩子,这个孩子能应我们的请求而来,这就足以让我们感恩。
既然孩子是应我们的请求而来的,就像我请来的客人,我有责任招待好他,他吃我的饭,喝我的水,都是正该的,不是欠了我什么,只要他高高兴兴,他这一趟来得值,我就满足了。
不是“我给了你生命,你要报答我。”而是“你满足了我的愿望,做了我的孩子,我要感谢你。”而且,“既然你是我请来的,你信任我,答应了我的邀请,我就要对得起你。”
我们对孩子是有责任的,虽然我们给予孩子很多,但这是我们的本分,理应如此,并且,我们也从他那里得到了很多,并非单方面的付出。
要把付出看淡一些,不要有怨气,不要求回报。如果家里有人做家务,一边做一边怨气冲天,仿佛作出了很大牺牲,他拖了地,就绝不允许人在上面踩一个脚印,或者掉一根头发。他因为做了事而内心不平,看见谁还闲着,没有和他一样劳累,就会火冒三丈。这样的做事,真还不如不做的好,让人感到压力太大。他虽然付出了很多,但这不是真正的善,并没有为生活增添美好。
如果一种善行只是强调某一方的牺牲和付出,那不是真正的善。只有当你意识到施与的同时也在收获,你才能享受付出的快乐,这时候,你的付出对你来说才有意义,对别人来说,也才可以坦然接受。
传统的“孝道”是有问题的。“孝”其实是一种单向的关系,父母永远高高在上,向孩子施恩,孩子则处于低微的位置,向父母还债。其实,“施”和“受”是相对的,我们在给予的同时也得到了回报。
孩子给了我们人生的意义和快乐,如果没有孩子,我们的生活就不是现在的样子。没有一个家长会愿意失去孩子,再苦再累都宁肯承担这份责任,就因为孩子给我们的欢乐太多太多,给我们的意义太大太大,我们无论如何都舍弃不了他。
我经常对儿子说,谢谢你给了我这么多的启示和灵感,没有你就没有这些书,你是我人生的引导者啊,不是我在教育你,而是你在引导我,我们相互指引,相互照耀。
我想,当儿子听到这些话时,他的内心也会充满感激和感动,我还有什么必要去教育他“孝”呢?该做到的他自然都会做到。
幸福可以遗传
想起妈妈,在我高中的时候,无意中说起为我存了个零存整取,说以后我结婚的时候可以用。那还是上世纪七十代,家里有余钱可存银行的人不多。那时我也才上高中,“结婚”二字,于我来说是何等的遥远,且可笑。我就没有答腔。但我内心,一直深深地记着这段话。
现在我也做了母亲,有时我也会想,将来鲁鲁会找个怎样的女孩,他又会有一个怎样的孩子?想起当年妈妈的话,不禁泪水盈眶。
父母对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我现在如何对鲁鲁,当年的父母也是一样在对我。所以我说,孩子对父母的报答,再多也只是一点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
妈妈一生勤俭,永远都在做事,除了日常琐事,还要种菜、养鸡,闲不下来。哪怕是在年老病重的时候,只要还能坐起来,她也要帮忙摘个菜,递个东西,摆个碗筷之类,似乎坐享其成心里就过意不去。
别的女人喜欢的逛街、打牌、扎堆闲聊,她似乎都不喜欢,也许家务就是她最大的娱乐,除此之外就是看看书,看看电视,都是和家人在一起,家就是她最喜乐的场所。这让她和周围人显得不同。但并没有引起敌意,所有人都说她好,她的善良、温驯、通情达理,哪怕是在并不密切的接触中,也仍能给人好感。
她的天性其实是浪漫的。大约在我18岁那一年,生日,她送了我一条丝巾,说是生日礼物。我很诧异。因为从来过生日就只是吃碗面条,再加个鸡蛋,没有特别庆贺的。她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也要给你礼物了。”
她也一直尽力把我打扮得好看。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就有两件的确凉衬衣,粉红色,一件方领,一件圆领,圆领的还在领边绲了一圈花边儿。那是1976年,的确凉在人们心目中是多么的矜贵,而我小小年纪,居然有两件!那是妈妈托关系买了两截布头,价格比正品便宜很多,尺寸却正好合适,做了这两件衣服。
1976年,我还拥有了一双皮鞋,真资格的牛皮,样式是当时非常时尚的丁字鞋。那是父亲暑假带我去昆明旅游,在昆明的大商场里买的。这双鞋一直穿到高中快毕业时,鞋底被彻底磨穿,才依依不舍地扔掉。曾经,一位高中同学回忆对我的印象,还特别提到这双鞋和我的手表,说那鞋很洋盘,手表却是反着戴的,表面向里,护在手腕内侧,生怕擦坏了。
确实。这块表是1978年我考上刚成立的重点中学时,妈妈给我买的,说住校,需要看时间。表是上海牌。上海的工业品是中国最好的,上海牌就是最大的名牌。这块表花了110多元,当时一个普通人的月工资也就三四十元,我父母都是大学毕业,又在三线建设城市,工资标准比较高,但也只有五十七元,再加一点不多的补贴什么的。一块一百多元的表,算得上奢侈品了,所以我备加呵护。
读大学,班上同学家里寄生活费最多也就是每月15元,我家却是20元。那时候的师范生有国家补助,每月十七块五,一些男生甚至就仅靠这十七块五度日。我每月额外还有20元,算是同学中的富人。有一年父亲到重庆开会,顺便来学校看我,带我出去吃火锅。父亲让我点菜,我就按平时和同学在一起的消费水平,点了些便宜菜,他却推翻了,很奢侈地点了毛肚、腰片、带鱼等等,一大桌,让我敞开肚子吃个够。
回想起来,我这一生,至少是前半生,有父母呵护的时候,真的没有吃过多少苦。我从来不是一个愤怒的人,我性格的基本特征是和善,就因为感到自己幸运,上帝是青睐我的,我没什么可抱怨。从小到大,父母给了我很多,这是我一生幸福的基础。所以我并不相信什么“苦难教育”,我愿意以同样的付出去对待儿子,像父母对我一样,给他很多很多。
幸福可以遗传。孩子的价值观是从哪里来的?是从父母那里来的!孩子的命运是从哪里来的?也是从父母那里来的!父母是影响孩子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价值观直接影响命运。
每一个人的幼年时期,由于他自身太脆弱,都必须依赖父母(养育者)才能生存,这使得他与父母结成了天然的依恋关系。依恋质量不仅决定他生理上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还决定着他对父母的价值观的认同。
与父母有着安全的联结的孩子,能够体会到亲密感和安全感,能与父母共享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认同。而这一点对孩子精神的成长很重要,孩子只有和家庭一致,才能融入社会,与社会产生认同,从而远离反社会行为。
所有问题儿童都与父母关系不良,可以说,他们的行为问题就是由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引起的。由于与父母的关系存在问题,他们很少内化父母的价值标准,即使服从父母的要求,也只是出于恐惧,当造成恐惧的因素消失,譬如父母不在眼前,管不了他的时候,父母的约束力也随之消失,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与父母的关系疏远,孩子便只能到别处去寻找爱,与其他人建立依恋关系。不幸的是,物以类聚,他们所遇到的大多是同样缺乏爱,同样到处寻找爱的人,他们都有同样的心理问题,负能量汇聚在一起,一个孩子很容易毁掉。
孩子带给我们的
一边扫地,一边想着,下午接鲁鲁的时候把垃圾带下楼扔了。突然意识到,这学期鲁鲁自己回家,已经不用我去接了。
鲁鲁不用我接送已经半个月了,我还是经常忘记,不习惯。以前必须接送他的时候,经常觉得是个负担,得停下手里的工作,匆匆忙忙下楼,去学校走一趟。现在不用接了,却若有所失,心里空荡荡的。
突然觉得,付出也是一种福分,孩子给我们很多的机缘,让我们获得生命中的更多东西。
孩子的存在,等于给我们安装了强制性的软件,他那些需要我们付出时间的琐事,就把我们从自己沉溺的世界中拉了出来。有了孩子,你必须按时接送他,就不得不走出屋子,活动一下坐僵了的筋骨,呼吸一下室外的新鲜空气;有了孩子,你每天晚上必须辅导他,就不得不离开无聊的电视或者喧闹的牌桌,和孩子一道,沉浸到学习的安静中;有了孩子,你必须带他去郊外玩耍,你的生活也因此而丰富;你陪他去学音乐、学画画,你也由此而亲近了艺术;你给他安排健康的食谱,你自己的饮食也更加健康;你为他答疑解惑,你自己也多了一份思索……孩子的脚印旁,有我们自己的脚印,孩子走多远,我们就走多远。
孩子是时尚的引导者,把衰迈的我们,引向活力的地盘。
有段时间,儿子给我讲一件事,最后总是说:“完了,我就game over了!”
“什么是game over?”我问。
“就是死翘翘了。”
“哦,就是结束了,这个人死了。”
“不是。这个人是死了,但是又没有死,就是一局结束了,进入下一局。”
“哦,死了,又没死,一局结束,进入下一局——很有哲理嘛!”
“呵呵,你什么都看出哲理!这是游戏上的,每个小孩都会。”
“哦,游戏创造了不少新词,比如PK……”
“PK算什么,还有KO!”
“牛!真牛!”我赞叹道。
“不是牛,是驴。真驴!”
哦,真驴!我刚习惯说牛,现在又变成了驴。
儿子说:“你落伍了。”我有点沮丧。儿子马上又来安慰我:“不过人都会落伍的,以后等我有了儿子,我也会落伍。”
驴!真驴!
当鲁鲁的朋友来访,我常常是静静地待在一边,听他们对话,那里面有无穷的新意,让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老土,我对鲁鲁充满敬意。
他们会肆无忌惮地说出“狗屎”“大粪”,对很多事情不屑一顾。他们饶有兴致地念着:“我把你的名字写在树叶上,风把它带走;我把你的名字写在沙滩上,浪把它带走;我把你的名字写满大街小巷,哇噻,警察把我带走!”我忍不住大笑,这是一种多么年轻的感觉。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财富,我们付出的同时,得到更多。上帝送给我们孩子,这是他的美意,能不能享受这番美意,就是自己的事了。
儿子已经四年级,再过两年就要上初中,真是光阴似箭啊!翅膀硬了总是要飞的,儿子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是过一天少一天,每一天都值得好好珍惜。
有了孩子,生命才有了分量
想起有一次,遇到一件什么事,我伤心到极点,坐在沙发上哭。儿子来劝我,说了很多好听的话,让我要开心一点,可我就是开心不起来,难以自拔。
后来他拿来一本练习册,问我有道题怎么做。我泪眼婆娑地接过题,看着看着心就静了,当我开始给他讲题的时候,已经没有悲伤,只有专注。儿子很认真地听我讲,不停地点头,当他最后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没生气了吧?”我才恍然大悟,眼泪又“唰”地一下流出来——不是伤心,是感动。
那时儿子才一年级,但他已经懂得了一个道理——对一个母亲来说,孩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无论有多大的伤痛,我也不会只顾自己哭泣,抛下儿子不管;哪怕我再颓废,当儿子需要我帮他的时候,我都会站起来,把全部的力量给他。
对于女人来说,有了孩子,生命才有了分量,因为你是孩子的依靠,你要对他负责,你必须坚强。
我一直觉得,我所付出的,比起儿子给我的,实在太少太少。生命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孩子,而那些所谓的财富,无论钱财也好,声名也好,都将随肉体的消逝而湮灭,只有孩子,他将你的基因流传下去,将你的血液带至永远。
想起我十几年前那次休克,差点死了,倒地之前的最后一个念头就是“我还没生过娃娃。”也许就是这个念头,让我重回人间,后来真的有了鲁鲁。
对于生命的价值,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个体是渺小的、短暂的,个体身上承载的基因却是神奇的、永恒的,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传递基因,每个人都是基因之链上的一环。一个人的出生、成长、成熟,直到衰老、死亡,整个过程,就是为了繁殖后代,让基因之链延续下去。青春其实就是性成熟,人的鼎盛时期就是繁殖力旺盛时期,孩子大了,父母也老了,不再有存在的价值,于是渐渐离去。
人就是处在一个世代传续的过程中,生命的意义其实是体现在下一代身上的。上帝既然创造了“人”这个物种,他就会安排我们自觉地维系它的存在,会让整个过程(从生命的孕育到出生、成长)充满着迷人的乐趣,从性的快乐开始,到孩子长大成人,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在付出的同时得到回报。你不会吃亏的。
同样,上帝也会安排相应的惩罚,一切不利于物种繁衍的行为,最终都有恶报。做一个尽职尽责的父母,我想这是最符合天道的,也最符合人道,做个好父母,上帝都会高兴。
家就是最好的学校
2001年我们全家来北京,加入北漂行列。
我们住在郊区。刚来时,儿子鲁鲁还小,只有4岁。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好不容易托关系进了区上的机关幼儿园,我们已经很满意了。上小学,又是好不容易进了区上的师范附小,我们也是千恩万谢,再无其他奢望。那时候,我还没有开始写教育方面的书,对教育的问题研究甚少,又因为不是本地人,信息也不灵通,于是无知者无畏,也无忧,以为将来孩子的学校教育,无非就是这样按部就班走下去吧。
2003年非典,学校停课,单位休假,小区的公共活动场地,就成了这些赋闲的大人、孩子的消遣之地。平时从不来往的邻居突然之间就熟了。就是在这段时间,我认识了好几个家长,他们的孩子都读二年级,和鲁鲁差不多大。
家长相聚,话题总是离不开孩子,聊着聊着,我就发现了自己的无知,原来我所在的这个郊区,竟然没有一所好初中,升学率竟然在全市倒数!我很快就被家长们的焦虑所感染,因为我很快就知道了,就在我们这幢楼,有一户人家,为了让四年级的孩子读城里的好学校,已经将房子卖了,到城里租房住。还有一户人家,二年级的女儿是在城里一所名校读寄宿,她不仅享有更好的师资,而且已经拥有了海淀区的学籍,以后考初中就比我们更占优势。听别人谈论着某某名校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难进,我心急如焚,看着儿子天真烂漫的笑脸,惊出一身冷汗,幸好我及早觉悟了,不然儿子的一生岂不要毁在我的手里!
于是开始考虑小升初的问题,尽管那时候鲁鲁才二年级!
仔细想了一下,我,不可能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我只能选择更好的学校。而仅仅因为儿子要读好学校就到城里去租房,改变整个生活状况,这也不现实。那么,唯一可行的就是像邻居一样,送鲁鲁去读寄宿学校。
这个念头一产生,就不可遏制地生长起来,在此后的一长段时间里,是否去读寄宿,成了我脑子里纠结不休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上网查阅学校资料,到论坛里去和别人讨论,还跟着邻居去她女儿的学校实地考查,搜集了一大堆应该送的理由,也搜集了一大堆不应该送的理由。
非典很快过去,一切又都恢复正常,但从此却多了一块心病,总是在为儿子的择校犹豫不定。
有一天,送了鲁鲁上学,推车在街上走,看到一辆校车,上面有很多孩子。突然就想到《阿甘正传》的结尾,阿甘看着儿子上了校车,就像当年他自己上校车一样。
突然想哭。
阿甘的校车,那个陌生的凶悍的女司机,那些不给他让座的同学,当然,也有第一个善待他的女孩,他一生所爱的人,这些,这个车厢,就是阿甘所要面临的社会,踏上校车,就是踏上社会。无论我们多么爱孩子,多么呵护他,总有一天他会踏上他自己的校车,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而鲁鲁,这一天竟是这么快就来了。想起他出生以来的种种。不知当他踏上校车那一刻,我是不是能够忍住眼泪。当我向他挥手以后,就是他独自去面对自己的世界了。
也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到,我是多么残忍,又是多么愚蠢。只有当我真正感受到分离的感觉时,我才意识到,我是那么的依恋他,他又何尝不是如此?他还那么弱小,他能够承担起如此的重量吗?在整个事情中,我所考虑的,全都是“升学率”,而把“心灵”放在了如此次要的位置,我只是站在我这个角度,设计着他的人生,我考虑过他的感受吗?我真的能够安排他的人生?就像阿甘的妈妈所说的,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儿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还只有七岁,他的人生有着无穷的可能性,而我却把目标固定到一个狭隘的“升学率”上!
其实,挑选是没有用的,你只要一颗接一颗地吃,自然就会把所有的味尝遍。我突然之间就想明白了,我所要关注的并不是孩子将来读哪一所学校,而是将来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再来思考是否送儿子去读寄宿,似乎就很简单了。我发现,儿子留在郊区,留在我身边,也许成绩会稍微差点(也不见得一定就差),但他可以每天和我们在一起,享受我们的爱,心理上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情绪会更稳定,心理会更健康。
没有哪个学校会比家庭更有爱,没有哪个老师会比父母更爱孩子,爱本身就是人性的最基本教育。很多人成年后在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不能很好地与人合作,有的甚至出现人格障碍,不仅谈不上事业成功,谈不上人生幸福,甚至成为社会的祸害。这往往都是因为幼年时期爱的缺失造成的。让孩子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健康的人,有什么能够比这个目标更为重要呢?从这个意义来说,家庭是养育孩子最好的场所。
其实,从小到大,鲁鲁就没有离开过我,从小都是我们亲自扶养的,这样一个相濡以沫的过程,使得我们彼此之间感情深厚。而相互的尊重和信任,使得我们有着很好的沟通和理解,这种关系,是他人生的巨大财富,我想他会内心安定,由此而获得力量。
即使从知识的层面来说,孩子和父母在一起,这本身也是一种最好的学习。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往往是按自己的方式去教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反映着我们的人生智慧,我们所处理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几十年人生经验的释放,孩子每天耳濡目染,实际上就是在学习。这种来自于生活本身的学习,是学校整齐划一的正统教育所不能提供的。
现代的学校教育,相当于大工业时代的机器生产,是批量制造人力资源的行业,其规模化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个泯灭个性的地方。学校教育不可能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它传授的只是基本原理,往往是呆板的、机械的、教条的。一个人如果完全按学校教的去做,一定会在社会上寸步难行,既不可能获得事业的成功,也不可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因此,每一个孩子都有必要在学校之外接受真正的个性化教育,这个教育靠谁来施行呢?谁能教给孩子们真正的人生知识、社会知识?当然是家长。
教育并不是机械的、程式化的,而是教育者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传递给孩子。社会是复杂的,智慧和经验也必然是复杂的,而学校的老师,不管他个人的学识和个性如何,他处于学校教育这个体系中,就必须符合学校的评价标准,按学校的规矩办,只说该说的话,只做该做的事,其中难免有违心之处。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却一本正经地传授给孩子,孩子若真是听进去了,岂不只能后果自负?更何况老师中也有滥竽充数的,教育的效果更让人怀疑。所以,父母必须负起教育的责任来。
既然如此,我们就把家当成了最好的学校,把饭桌当成最好的课堂,让孩子在家庭这个最安全、最真诚的环境里,接受最适合他的教育。
现在,鲁鲁已经上了高中,从初中起,他就在城里读寄宿学校了。当年没有选择寄宿,是因为他还小,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还需要我们的浇灌和呵护。这几年走下来,他长大了,已经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去自己生长,我可以放心让他走向广阔的天地,去寻找自己的世界了。
固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但也充满着无穷乐趣,现在当我翻看前几年的日记,发现我们竟然探讨了那么多的问题,有自然的、心灵的,也有艺术的、情感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增长了知识,也获得了启发。和孩子在一起,绝不只是孩子一方受益,我们各自都像一盏灯,在点燃别人的时候,也照亮了自己。从这个意义来说,家不仅是孩子的学校,也是父母的学校,我们都在其中成长,最终都硕果累累。最近几年我出版的家庭教育著作,大部分的感受都出于自己的亲身体验,《好妈妈教出好作文》一书,更是我和鲁鲁共同创作的一本书,我在指导他写作文的过程中,自己也更深地理解了什么是写作,而他在与我的交流中,也加深着自己的理解和锻炼。现在他也发表了一些文章,获得一些奖,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将要出版了。更重要的是,他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每天有一段自省的时间,心灵能够沉静下来,有了这样一个习惯,无论他走到哪里,我都放心了。
养育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权力
父亲的病终究没能治好,我和他一起走过了最后这一年。在最后阶段,他住进了医院,卧床不起,我已经不可能独自承担起全部的照料任务,只能请一个“陪伴”,也就是全职护理人员。
我虽然轻松了一些,但很快就发现,我很多时候都要听从“陪伴”的建议,大到医治,小到生活琐事,无所不包:“他晚上一直咳,要不要找医生开点药?”“他这样一直睡着不动,容易得褥疮,要不要安个气垫?”“他没有尿,利尿药都不起作用,是不是要抽(腹水)?”“他肚子涨得很大,内裤都勒得很紧,要不要拿条大点的裤子?”……
不是我不如陪伴关心父亲,是因为我没有亲自护理他,很多情况我根本就不知道了。陪伴日夜和他在一起,为他接屎接尿,洗脸擦身,看管输液,我只是为他做饭、送饭、喂饭,然后在一起说说话,处理一些诸如接待、报账、与医生沟通之类的事。与他在一起最多时间,为他做最多琐事的不是我,而是陪伴,陪伴自然比我更了解他的状况,也就比我更有发言权。甚至,很多时候,医生查房,如果我不在,都是陪伴在回答医生的问题,介绍病人的情况,而医生的医疗措施很多就是根据这些反馈来作出的,从这种意义看,陪伴甚至影响着病人的治疗。陪伴成了病人生活中最关键的因素。
固然,陪伴是我出钱请来的,是代表我为他服务的,但毕竟亲自做着这些琐事的是陪伴而不是我。于是,我在卸掉护理重任的同时,也就失去了一部分的发言权。
护理病人是如此,养育孩子更是如此,如果你没有亲自照料孩子,你就不仅失去了在照料过程中影响孩子,帮助他成长的机会,而且在很多事情上也失去了发言权,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存在一些什么问题,你也提不出解决的办法,只有听别人的。实际上,不是你听不听的问题,就在你根本不知道的时候,别人已经行使了权力,需要让你知道的事情,其实已经很少,只有他处理不了或者不想处理的才会告诉你。
所以,任何一种责任实际上都是和权力联系在一起的,不想承担责任,自然就会失去权力。
很多人自己非常优秀,但孩子却没有继承到他们的优秀,甚至在感情上都很疏远,还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恐怕就与他们放弃了养育孩子的权利有关。
优秀的人忙于自己的事业,家就交给了相对不太优秀的另一半或者家以外的人。优秀者在外面很成功,他的时间、精力、圈子和生活都在外面,家就留给了家里的人。于是,留在家里的人占领了家,将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掌控于自己手里,包括教育孩子的权力。这不能怪留下那个人,一个人不可能占完所有的地盘,家里人也有他的能量,也有他的需要,他总要占一块吧。你占了外面,他就占里面,他不能在外面忙,就在家里忙,他的忙也会有回报,所以孩子就随了他,性格像他,关系也与他更近,这使得优秀者常常在家里觉得孤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万物自有它的逻辑,一切都是公平的。
那些所谓“我在外面打拼,回家却不被理解”的报怨,其实是一种偏见,他们没有看到留在家里的人也在打拼,家里打拼同样也很辛苦,也需要回报,不然就没有动力,就难以为继,家将不家。以家庭为事业的人,在家庭里获得权力是理所当然的。
为什么很多成功者的后代却没有继承他们的成功,很大原因就在于此吧。成功者正因为自己成功,便把绝大部分精力用于继续在社会上奋斗,而把孩子交给了另外的家庭成员。而这个接受了教育孩子重任的家庭成员,往往是在社会竞争中相对来说弱一点的那个,他却恰恰担负起了教育的重任。于是,下一代更多地从他那里学习人生知识,继承他的精神基因,包括妨碍他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那部分基因。
可见,人往往注重自我的价值实现,却没有把后代当成自我的延续给予同样的重视,因而放弃了教育下一代的权力,结果孩子的成长不能如意,这也在情理之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首先,父母作为最先和孩子密切接触的人,在职业教师对孩子施教之前,就已经教给孩子很多东西了,从时间上来说,他们是第一任老师;
其次,父母作为与孩子血脉相连的长辈,天然负有教育的重任,这从动物身上也可以映证,母兽教会小兽生存技能,这是一种天性,从自然法则上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如果说孩子也是上帝的财产,父母只是代管和经营,那么父母必然有责任培养好、管理好孩子,必然负有教育之责。
所以,无论从责任心还是影响力的角度,父母都理所当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这个“老师”要教给孩子的并非是语文、数学之类,不是繁复的、系统的科学知识,而是生活常识和人生道理,是一种态度和方法。
今天上街,看见一对母子横穿马路。其实路口就在前方不到30米处,只需往前走30米,就有红绿灯,就有斑马线,就可以从从容容地过街。但是那个年轻的母亲却作出了另外的选择:她拉着只有三四岁的儿子,跨过隔离栏杆,欣然冲进快车道。看见她拉着小小的儿子,在车流中左顾右盼,左躲右闪,终于险象环生地踏上了对面的人行道,我的心中真的不是滋味。
想起一篇国人写的出国感想,谈到一对在路口等绿灯的老夫妻。当时行人稀少,路上也没有车,红灯亮了,那对老夫妻就老老实实地等在空旷的路口处。这位国人忍不住问了一句,现在根本没有车,没有任何危险,为什么不过去呢?老人很奇怪地望着他,大概觉得这也是个问题吗?最后,他们想了想说,如果我们闯红灯正好被小孩子看见了,他就会以为这是正确的行为,那对他来说,不是很危险吗?
当你意识到自己有可能正在成为孩子的榜样时,你立刻就会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因为正确的东西原本就是简单的,是连孩子都知道应该怎么做的,我们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我们的心灵杂质太多。
孩子是纯真的,每一个做过父母的人,都希望孩子学好,没有人希望孩子不学好,哪怕不太好的父母,也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样。据说冯小刚在拍《天下无贼》时,最初的剧本不是这样的,故事的框架有了,但始终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两个浪迹江湖多年的贼,为什么突然变成好人了。剧组人员讨论了很久都没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最后请来了王朔。王朔一拍脑门,“有了!因为他们有了孩子!”王朔是真正的高人,他把人性看得太透彻了,哪怕自己是贼,自己这一辈子已经毁了,但孩子不能毁了。没有人愿意当“坏人”,没有人愿意自甘堕落。
当你意识到你正在成为孩子的榜样,你就会做正确的事。可惜,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
那位母亲,也许她认为自己有能力掌控局面,可以在车流中游刃有余,她这一次也确实成功了,但她没有想到,身边还有儿子,她的行为,已经传达给了孩子错误的信息,给孩子树立了错误的榜样。她这一刻的教育,也许已经埋下祸根,在孩子将来的岁月中,在他面临的许许多多事情上,很有可能会为藐视规则而付出代价。
父母确实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教材,也都影响着孩子的人生。
成全孩子的好意
客厅里只有我一人,坐在茶几前的小板凳上,边吃瓜子边看电视。鲁鲁做完作业出来了,也来吃瓜子看电视。他站着,茶几矮,每捡一颗瓜子就要弯一次腰。“鲁鲁,你坐板凳吧!”我把自己坐的板凳推给他,鲁鲁坐下,津津有味地继续吃。我想去做饭了,暂时蹲着,把面前几颗瓜子吃完。没注意鲁鲁悄悄站起来,走了。以为他不想看了,见板凳空着,我又拉过来坐上。没注意鲁鲁又回来了,当我扭头看见他时,他正端着个小板凳,站在沙发边,看着我发楞。我突然明白了:“鲁鲁,你是去给我拿板凳去了?!”他点点头,还是不说话。
“呵呵,我还以为你不看了呢!来来来,我要坐鲁鲁给我搬的板凳!”我起身把刚才坐的板凳移开,鲁鲁赶紧把手里的板凳递过来,我坐上去,摸着鲁鲁的头:“谢谢鲁鲁!好舒服哟!谢谢!”
鲁鲁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再没有比这更灿烂的了。
成全孩子的好意,会让他有价值感,他会感到幸福。其实,孩子们不是想不到,也不是不爱我们,很多时候是我们忽略了他们的表达,使得他们心中那颗爱的种子没有机会蓬蓬勃勃地生长。
幸福在于和谐
吃晚饭的时候,老同学来电话,谈她工作上的烦恼。儿子吃得快,已经下桌去看动画片了。我饭基本上吃完,汤还没喝,放在桌上。
电话说了很久。鲁鲁蹑手蹑脚走过来——我告诉过他,不能打扰我和人讲电话——递上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老妈,桌上的汤我想喝。”他点头哈腰地指指纸条,又指指桌上的汤。我点点头。他笑眯眯地出去了。
电话又说了很久,同学的烦恼实在太多。
鲁鲁又进来了,仍然是蹑手蹑脚,还是递上一张纸条,还是原来那张纸,只不过在下面增加了两句:“桌上的汤,我快要喝完了,能喝:√ 不能喝:×”
我在打着勾的“能喝”一项上指了指,他又笑眯眯地出去了。
等我电话打完,桌上的汤已荡然无存。
想起刚才在电话里和同学探讨人生的意义,其实真的说得太多。活生生的意义就在身边,就像鲁鲁喝汤一样,有欲望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而和谐的关系,就是幸福的基础!
和谐都不是一天养成的,是天长日久浸润的结果。
想起有一次,下班回家,原本郁闷且疲倦。按了门禁,是鲁鲁开的门。上楼,到五楼的楼梯口时,习惯性地抬头一看,鲁鲁正趴在六楼家门前的栏杆上,探出半个身子,笑盈盈地望着我。我们目光相遇,他笑盈盈地问:“你回来了?我刚到家,比你先到20秒!”我一下就感到很温暖,心中所有的阴霾一扫而光。
多少年来,每次我都是以同样的姿态,同样的语气,迎接着鲁鲁的回来,我也是这样趴在栏杆上,探出半个身子,笑盈盈地问候他。我想,他那时也一定感到了同样的愉快。
今天,他也以同样的问候迎接我,我心里知道,那是我长年累月的爱结出的果实。
你怎样对待孩子,孩子也会完完整整地还给你,和你给他的一模一样!
不仅会还给你,还会传给他的孩子、他的家人。他来迎接我,他现在已经学会了这种方式,形成了这种习惯,他已经知道了怎样善待人,怎样将自己的善意表达出来。将来他也会用同样的姿态对待他的爱人和他的孩子,这样,他就向着家庭的和谐,向着人生的幸福靠近一些了。而且,他还会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他获得善意的可能性就更大,他的生活就会更平安、快乐。
问题家庭造就问题人生
那天,和一个朋友聊了很久。她现在最大的困境就是人际关系。在公司,她处于一个重要的位子,大家都肯定她的能力,但老板明确地说,受不了她的态度。她自己也说,太强硬,不给人面子,只要她不高兴,全办公室的人都不敢说话。
长谈中我感觉,她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她童年的经历。小时候,她经常被母亲打,数次被打得鼻血长流,而她母亲,居然根本不给她止血,每次都是她自己去水管前冲洗。她记忆中有一个经典场面,有一次又被打出鼻血,她母亲竟扔下她,若无其事地去拖地,拖到她面前时,周围都拖得干干净净,唯独她站立的地方没有拖。她清清楚楚地记得,拖布绕着她的脚边拖了一圈,然后母亲若无其事地走了,留下她和她的鼻血孤零零地在那个圈里。听她讲述这一段,我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这个场景是何等的冷酷,何等的恐怖!
对于母亲的心狠,她的解释是因为她从小跟奶奶长大,七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已经养成很多自己的习惯,父母过份严格的规矩她遵守不了,所以父母对她不满。其实这是表面的原因。由于从小不在身边,亲子关系没有建立起来,父母很难接纳这个“外来”的孩子,这才是根源。
打孩子,往往并不只是一个打的问题,用什么态度打,平时的关系怎样,父母和孩子彼此有一种怎样的评价和感觉,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家就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就是一个世界,可以说,他的世界观的形成,就是由认识这个世界(家)而开始的。
非常多的心理问题都和童年的受虐有关,朋友的性格,以至于她的人生道路,多年的漂泊,不稳定的生活,还有至今独身等等,都可以从早年的经历中找到根源。
那时候她就出走过一次,有十多天,她的父母并不着急,也没有到处找她,甚至她母亲在同学家里遇到她时,仍然放狠话,让她有本事就一辈子不要回去。可以说,她对家是很少温馨怀念的,所以她也不会去组建一个自己的家。
现在她和父母已经和解。当年粗暴的父母,老年大多变得慈祥了,已经长大的儿女,从当年的弱者变成了现在的强者,变成了父母依赖的对象,双方的位置变了,心态也变了,于是当年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唯有那已经成人的儿女,他性格中的扭曲,还遗留着当年的印记。
有些儿女是幸运的,终于调整过来,使自己童年的遭遇不在下一代身上重演,而更多的儿女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一幕延续下去。
原以为孩子小时候挨打,会痛恨暴行,长大后会反其道而行之。其实,他一方面在受害,一方面又从中学到了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长大后,当他自己也有了当年父母的强势地位,又遇到当年父母面对的同样难题时,他也会采取同样的方法,不知不觉地走上父母同样的道路。
这就是宿命,人世的因果正是如此延续的。在粗暴家庭长大的人,很多都有粗暴的性格,他也会如父母一样,用强硬甚至是强迫的方式对待世界,处理人际关系,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个人或豁达或偏狭,或和善或粗暴,这都不是一天形成的,一个人成年以后的心理问题,往往在6岁以前就已埋下,只不过是在长大以后才爆发出来。
一个问题孩子,可以说不只是他自己的问题,也不是只他父母的问题,追溯起来,他父母的父母,整个文化的基因,都有责任。太深远了,教育的问题都是代代传承的,要让这根链条在自己这里中止,那是多么困难的事,然而又是多么的意义深远!
孩子为什么偷东西
有些孩子,家境很好,根本不缺钱,可就是喜欢偷窃,似乎上了瘾,无论怎么都戒不掉。这是什么心理呢?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提到过一个女孩,她从7岁就开始偷窃,12岁与男孩在外面过夜,她从出生起父母就关系紧张,母亲从未喜欢过她。她告诉阿德勒,“我不喜欢拿人家的东西,也不喜欢和男孩子到处游荡,我这样做只是要让我妈妈知道,她管不了我!”她是要报复母亲,证明她比母亲强。她认为能够显示她优越地位的唯一途径就是惹事生非。阿德勒认为,儿童之所以会偷窃或有其他不良行为,经常都是出于报复心理。
父母总是为孩子的恶习痛心疾首,却从不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阿德勒认为,矫正之道在于让女孩认识到她获取优越感的目标和方法都是错误的。但我觉得这恐怕很难,如果她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心理模式,在她与母亲的关系没有改变之前,这种报复的内在动机就还在,报复行为就还会发生。
由双方关系不佳造成的不良行为,只从一方入手矫治是不行的。如果问题孩子的家庭只把注意力放在管教孩子身上,终究不会有效果,甚至会起到反效果,越来越恶化。
即使不是问题孩子,普通孩子身上也或多或少存在这种对抗现象。譬如行动慢腾腾、暴饮暴食、成绩不好等。
破坏是证明自己有力量的最有效方式,所以暴力(或其他破坏性行为)往往是自我证明的首选。
有的孩子是因为不被父母关注,内心焦虑引起强迫症,非要做点事才能排解,他们有可能偷,也有可能骗,甚至有人故意纵火、砸车等等,而且做完这些坏事后,潜意识里会希望被发现,因为带有报复性质,只有被发现,才能引起亲人的震惊和痛苦。所以,他们在做这些事时,会有意无意留下破绽,最后被抓住,父母气急败坏,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种报复性质的偷窃,不仅是针对父母,也有可能针对同学或朋友。“谁让你不理我的?我就是要把你的东西拿走,让你着急!”他看见对方因丢失东西而着急,报复的欲望就得到了满足。这种偷窃,实际上也是因为得不到对方的爱所致。有时候,一个孩子不被群体所接纳,由孤独、焦虑而导致仇视,也会做一些报复性的“坏事”。
孩子从“偷东西”中得到满足的,不是物质需要,而是心理需要。一个人如果不能通过正面的表现获得关注,就有可能从负面去获得。人是社会动物,一个人总是需要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特别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哪怕建立的是一种矛盾、冲突、斗争的关系,只要双方还在相互发生作用,就还有关系,他就可以摆脱孤独感,获得价值感。
舒服和疼痛都是一种自我存在的提示,瘫痪病人恢复知觉往往是从痛感开始的,如果他失去知觉的肢体突然感到疼了,一定会欣喜若狂,说明那一部分肢体还是活的,还是自己的。医生做手术前检测麻醉效果,都是用针来刺几下,如果还有疼,就说明还没有麻到位。痛是存在的标志。
使自己痛,使别人痛,都是抵抗麻木的手段。孩子许多破坏行为,甚至自毁、自戕行为,都是为了突出自己,引起关注。不被关注的孩子,很容易成为问题孩子。
缺爱的孩子
看过一个电视节目,写一个驯象师和一头大象的故事。他们曾经是马戏团的明星,他们合作演出了很多节目。但突然之间,十几年的交情一下就完了,大象就像疯了一样,不买他的账,看见他就暴怒,用一切方法攻击他,哪怕不能直接踩他,抽打他,远远地也要向他喷射唾沫。驯象师根本接近不了大象,表演生涯也彻底完结。
驯象师很伤心,很不解,翻看以前的剧照,看那些演出中的和谐画面,不敢相信那头乖乖的小象就是今天这头暴怒的公象。
动物心理学家解释说,驯象师在驯象的时候,为了使它服从,用鞭子,用绳索,用食物等等来征服它的野性,那时的象还是小象,没有力量反抗,他成功了。但大象到了青春期,发情之后,认识到了自己的强大,以前是屈服,现在变成了仇恨,这种仇恨从小根植在记忆里,永远也不会化解。
仇恨一旦根植,永远不会化解,就像那个驯象师,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已经无法挽回,无论他多么努力地表达爱,大象也不领情,那种恨是从内心里堆积起来的,爆发的能量谁也无法遏制。
人其实也一样。攻击性都来源于受伤害,没有得到爱的孩子,是无法去爱别人的。而无法爱别人的人,就无法与人建立起和谐的关系,那么他的一生都将是坎坎坷坷,在攻击和被攻击,伤害和被伤害之中度过。
如果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却又告诉他这是为了他好,是因为爱他。孩子就会产生错误的认识,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是这样”,爱“就是这样”。
既然父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他们表达出的爱又是“那样的”,那么,他就认为,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好的,连大家所说的无比美好的爱,也不过如此。如果这个“爱”始终是与否定他、折磨他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爱”总在说,你不是个好人,你不受人喜欢,你没有价值。这个“爱”就只能让他对世界形成痛苦的感受,于是一个不自信、不乐观的人格就此形成,这是终身也难以扭转的性格基调,将影响到他对待每个人、每件事。
假如他永远意识不到这并不是爱,意识不到父母给予孩子的并非理所当然都是爱,他就会将父母的这种表现当成世界的普遍真理,以为那就是爱,以为世界原本就是那个样子,以为世界就是按那样的规则在运行,他就永远不可能从扭曲的认识中走出来。
所以,每个人都有必要回顾自己的童年,从成长的经历中发现真相。
小时候缺爱的人,会有很多问题。有的是心理软弱,无原则承受一切;有的则是畸形自尊,强势、敏感、攻击性强;有的偷窃、早恋、混社会,到处找爱,获取关注;有的是抑郁、厌世,找不到存在的价值。
而小时候获得真爱的人,因为真爱是无条件的,随时随地给予的,所以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获得,甚至于不必做出什么特殊的举动,只要你存在,就自然而然会获得,所以他就会更多地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去进行选择,而不是为别人而存在。他就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梦想,生活充实,有价值感。他在为人处世上也会更加灵活,也就具有了豁达的胸怀,因为他不必惧怕太多,也不会因为迁就别人而改变自己。
在真爱中长大的孩子,他既不会屈就,也不会因叛逆而走向屈就的反面——畸形自尊。
一个孩子,如果攻击性强,好斗,不尊重别人,对弱势人群缺乏同情,对别人的痛苦冷眼旁观,他多半是个缺爱的孩子。
他之所以表现得咄咄逼人,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他们得不到长辈的欣赏和尊重,因此假装坚强,他们的规则是,在人们拒绝他之前,他先把别人拒之门外,在强硬的外表下面,实际上是一颗害怕受伤的心。而之所以害怕受伤,是因为他有太多的受伤经历,他不愿意再受伤,他必须保护自己,把自己包裹起来。
一个人如果害怕被人嘲笑,他要么避开人,独来独往;或者大大咧咧,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要么先嘲笑别人,蔑视别人,以攻为守。他们不会对任何人暴露自己的内心和软弱,这样就没人能看出他的恐惧,他以为这样是安全的。
有爱的孩子则相反,他是不会无缘无故防备人、仇视人、攻击人的。
不要拿孩子去赌
虽然我们说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但实际上,一切重大问题,包括学什么,读哪个学校,和谁在一起等等,都是我们在替孩子决定。也许我们会问问孩子,这件事喜不喜欢,有什么想法,但是孩子的回答真的能改变结果吗?很多时候那只是象征性地问问,我们会用早已准备好的理由去说服他,甚至直接用强硬的态度压服他,最终还是我们说了算!
作为监护人,我们有权做任何决定,只要不为害孩子,这是不违法的。孩子还小,对社会的认识有限,对自己的认识也有限,不可能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一切还得靠父母。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慎重。
曾经看过一本书,是一个父亲写的,说只养儿子到18岁。书名颇有煽动性,很前卫,感觉似乎要培养儿子的独立人格。父亲的做法也确实前卫,因为孩子在学校不适应,他本人和老师无法沟通,便干脆将孩子带回家,自己教育。但他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结果在家教育更糟糕,孩子不仅没学到知识,性格还渐渐扭曲,父子关系极其紧张。其实孩子是想上学的,后来有多次机会,有一次孩子在奶奶、姑妈等的资助下,重新回到学校,成绩还不错,他已经在计划自己的未来了,想将来考大学。父亲却千里迢迢赶回老家,硬把他从学校里拽回来,理由就是现在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你还去考,有什么用?他不愿儿子走老路,成俗人,但他自己却没有能力给儿子安排更好的前途。他先后给儿子找了几份工作,当然,以他儿子的状况,也不可能是很好的工作,最后都没干长,于是他认定儿子不争气,干脆撒手不管了。最后这个孩子一直在社会上混,18岁之前尚能得到父亲提供的基本生活费,在领钱的日子,父子尚能见一面。18岁以后,尽管他仍然没有正式工作,没有生活来源,但父亲毅然断绝了供养,之后,儿子就几乎音讯全无,父亲根本找不到他。
读这样的故事,哪怕不是自己的孩子,心里也有种说不出的难受。这并非什么虚构,是那父亲亲笔所写,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我对他充满愤怒和鄙视,对那孩子充满同情。
我想那父亲的出发点原本是好的,他确实相信他那一套对儿子的成长更好,也许到现在他都相信他是对的,最后之所以失败,都怪儿子。所以他通篇振振有词,只有辩解,没有忏悔。但我看到的却是,孩子毁了,毁在父亲的偏执、狭隘和自私上。
我相信每一个父母为孩子作出重大选择的时候,都有充分的理由,都相信自己是对的,但假如你的选择太另类,那就意味着孩子要走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将比别人承受更大的风险和曲折,这不是什么好玩儿的事!另类都是相对于主流而言的,主流毕竟是强大的力量,如果因为你的叛逆而把孩子也推上叛逆的道路,你落魄或者疯掉不要紧,那是你自己的选择,把孩子也推上这条路,让他也处于风口浪尖,是不是太残酷了?
尽管你可能也会问问孩子的意见,但孩子在这样的年龄,他又懂什么?这不是选择吃麦当劳还是肯德基,这一步迈出去,就可能改变一生。
家长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是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的。如果你反对学校的教育方法,那么你就必须有更好的教育方法,并且你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贯彻你的方法。如果你一方面不停地抨击学校,摧毁孩子对学校的信任和好感,一方面又拿不出更好的教育来替代,那么你就是将孩子置于矛盾之中,让他无所适从。
不要对任何事情都轻易否定,推倒一座建筑容易,要重建起来很难。废墟并不美,价值观的紊乱,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来说,其危险和痛苦都是难以估量的。所以,虽然我赞成教育的多元化,我也不满现在学校教育的现状,但我不能拿孩子去赌。可以拿自己去赌,不能拿孩子去赌。正因为孩子的一切都在我们手中,我们才要特别特别慎重。
孝心来自于爱
想起有一次朋友说到她给儿子讲“子欲养而亲不待”,听得我泪水涟涟。她的父母也是早逝的。
我是个爱哭的人。但这不是缺点。从来不哭的人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坚强的外表下,往往隐藏着孤独和自卑,内心其实是无助和绝望。
我们常常说人要有责任心,但责任心不是凭空产生的,责任心来自于爱。
鲁鲁小时候,有一次带他去西单,看见采血车,我说:“我想去献一次血。”鲁鲁一听,一把捂住我的嘴,使劲把我往旁边推。后来每次去西单,只要看见采血车,他都不让我靠近,连提都不许我提。对于献血的意义,他是知道的,我给他宣讲,他也接受,但就是坚决不许我去献,没有理由,就是不许!
他平时并不太做家务事,但是如果我身体不适,正好又只有我俩在家,他就会放下自己的玩耍来照顾我。
他平时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有时也脸皮厚,怎么说都不听。但只要我真的生气,真的伤心了,他都会立刻停止,真诚道歉,直到我情绪好转为止。他不会做伤害我的事,不是什么教育使然,而是因为爱,有爱,就会对我好,就会对我负责。
真正孝敬父母的人,并非是为了想做一个孝子,为了实践先贤教导而刻意去隐忍服从,真正的“孝”,一定是发自内心的爱,对父母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尊重和怜悯,从而形成一种习惯,一种责任感,于是不可能在日常的言语中伤害父母,更不可能在父母需要帮助时抛下不管。没有真正发自内心的爱,孝就是一种伪善,并且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在“孝”的形成这个问题上,起主导作用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我们要强调的是,父母首先要做一个好家长,然后才是孩子做一个好孩子,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但传统教育中恰恰相反,将父母放在绝对支配的地位,处处强调孩子的恭敬、服从,以孩子的退让、牺牲为代价来构建两代人的和平共处,这是不对的,也注定不能成功。
孩子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爱,不是由于圣贤的教导产生,而是因为父母在长期的养育中感染而成,是父母关爱呵护孩子的自然反馈,是在相濡以沫中产生的亲密关系。
我有一位朋友,她儿子非常叛逆,高中毕业后就几乎不回家,回家也没有好脸色。我这位朋友是钟情于国学的,她儿子从小就熟背《三字经》《弟子规》,小时候倒是规规矩矩,对人很有礼貌,甚至是太有礼貌,让人怜惜。但长大以后性格却惊天逆转。我了解她家的情况,她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暴力,她老公脾气非常坏,对孩子经常动手,孩子很怕他。她本人脾气要好一点,但不足以弥补老公对孩子的伤害。孩子在家里最喜欢的是奶奶,他对奶奶很有孝心,一般情况下他不敢违背父亲,但他父亲吼奶奶时他就会站出来干涉,不惜因此得罪父亲。他对奶奶的孝可以压倒对父亲的孝,为什么?因为奶奶是对他最好的人!
这种关系在很多家庭都不鲜见,隔代亲情有时候胜过了亲子关系,就因为老人对孙辈更加慈祥,更加呵护。
孝心来自于爱。假如孩子生活在一个有爱的家庭,父母本身的宽厚品行,就足以培养出一个孝子,这其实是他们自身的福报。而我之所以反对背诵《弟子规》这样的东西,不是说它一无是处,而是因为它让许多有问题的父母不去审视自身的问题,却寄希望于孩子能克制自己来满足父母。在这种缺乏自省的家庭中,“传统文化”就像驯兽师的鞭子,家长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父亲的最后一年,我一直在他身边照料,很多人称赞我是孝子,特别是老人们,非常羡慕我父亲。但其实,我对父亲所做的,不是因为孝,而是爱和怜悯。试想一下,一个深爱着你,你也深爱的人,你难道不希望他快乐,他长在吗?哪怕不是因为爱,当一个人已经悬在万丈深渊的边上,他紧紧抓着你的手,把你当作唯一的依靠,你就是他的救星,你一松手他就完了,你能松手吗?
孝这件事,还真不是我所考虑的。一个来探望父亲的老人对我说:“你要好好报答他,你要想想你小时候,他对你那么好。”我听起来觉得很别扭,我真没想那么多,只要一想起小时候父亲对我的好,心里就满是悲伤,而没有“报答”这两个字。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如果我不那么做,我就会难受,没人逼我,是我自己心甘情愿的。
所以,孝这件事,真的是个因果报应。孩子只不过是在学着父母的样子,父母所种下的,将来都会收回。儿女孝顺,是你该得的,儿女不孝顺,也是你该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