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頑皮的少年
從前,在遙遠的中國(1)的一個都市裏,有一個以縫紉衣服為生的裁縫,名叫穆司塔。由於他年紀較大了,而且經常生病,因此,找他做衣服的人不多,他的生活處境也就較貧困了。
他只有一個兒子,名叫阿拉丁。
這個阿拉丁卻是個小淘氣鬼,從小不愛學好,整天都貪玩,經常惹得穆司塔生氣。
到阿拉丁年滿十歲時,他父親決定要教他學縫紉衣服的手藝,以便將來他能繼承父業,靠此來謀生。這是由於穆司塔接不到多少衣服來做,因而生計窘逼,沒有多餘的錢來供兒子上學讀書,也沒有本錢去讓阿拉丁做點小生意,或是去別的師傅手下學點其他的手藝。所以,唯有把兒子留在身邊,由自己來教他縫紉。
但是,阿拉丁還是貪玩成性,而且越長越頑皮,越來越野性。他總是趁裁縫一不留意,就飛快地跑出舖子,在大街找那些貧窮和調皮的小伙伴玩,沒有一天安心呆在舖子裏,也從沒有能在舖子裏呆上一整天。他每天都會找到出去的機會,只要這機會一出現,他就會立即逃脫掉父親的管束,與那些調皮搗蛋的伙伴一起,或是逛公園,或是玩遊戲,或是打羣架。
總之,阿拉丁簡直沒有一天能令父親開心地過,不管父母如何勸導、甚至鞭打都毫無效果,一轉眼他就將這些都忘記了,父母實在拿他沒辦法。
裁縫眼看兒子這種不成器(2)的行為,感到大失所望,悲憤交集,終日憂煩,至使身上的頑疾加重,又沒有多少錢去治療,不久便一命嗚呼了。
然而,阿拉丁並沒有因父親的死而有所轉變,他依然如故,繼續過着浪蕩的生活。而且,他還覺得父親死後,自己就更不用受嚴格的約束和管教了,於是就更加放蕩,更加懶散了。現在,他除了吃飯的時間外,總是不在家裏,一直在外面遊蕩,到吃飯時就回來填飽肚子,又繼續出去了。
而他那可憐和不幸的母親,既失去了丈夫,兒子又不爭氣,真是感到前途渺茫,人世艱辛。為了養家餬口(3),她逼不得已把裁縫舖和裏面的物品都賣掉,換幾個錢來維持生計。當這些錢用完後,她只好找了份工,靠紡紗來謀生,並養活那個不務正業的敗家子。
知識泉
紡紗:將短的纖維,例如羊毛、棉、麻等,聚合起來,加以適當的操作以紡成線。
(1)註:「阿拉丁與神燈」在「一千零一夜」的原版本中,是以中國為背景的,雖然故事中的人物和事物都很阿拉伯化。我們為了尊重原著,亦以中國為故事背景。
(2)不成器: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比喻人才能凡庸,不能有所成就。
(3)餬口:填飽肚子。比喻勉強維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