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刻苦
課堂1 孫中山的艱苦童年
孫中山是偉大的革命先驅。他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並被推舉為第一任臨時大總統。後來,從大局出發,他讓位於袁世凱。沒想到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即背叛革命、復辟帝制,眼看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要斷送掉,孫中山又策劃了北伐戰爭。他一生是在艱難困苦中辛勤奔波。這種原動力就來自他童年的艱苦磨練。
孫中山出生在廣東省香山縣(現已更名為中山市)翠亨村,從小就是個村裏娃。他這個村裏娃家裏很窮,窮人的孩子就要早當家。村裏人說,娃娃不吃十年閒飯,童年時他就開始幹活了。他經常去水塘邊撈豬草,姐姐上山打柴,他也跟着去,幫着砍下來、撿起來,回村時再背上一小捆。年齡稍大些,他除了打柴、撈草,還下田插秧、挑水、打穀,成了家中的半個勞力。外祖父是個漁民,農閒時孫中山就跟着他出海捕魚。船行海上,時常會遇到大風大浪,顛簸得小船幾乎要翻倒了。這時候,孫中山便感受到了“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的滋味。
10歲時,孫中山才進了本村私塾讀書。讀書也沒有脫離了農活,他一放學就趕緊回家,幫父母幹活。辛勤勞動,減輕了家庭負擔,也培養了他良好的生活習慣。他喜歡在緊張忙碌的環境中工作學習,若是閒暇鬆弛,反而不適應了。辛勤勞動鍛煉出,孫中山奮發自強的品格,成為他一輩子受用不完的財富。
課堂2 從小立志建大橋
茅以升是有名的橋樑專家,早年他設計建造了杭州錢塘江大橋,後來又負責建造了武漢長江大橋。他的生命和橋樑融為一體,甚為人們稱道。可是有誰知道,這位橋樑專家是在少年時代就立下建橋志向的。
茅以升的家鄉在南京秦淮河邊。每年的端午節,秦淮河上都要賽龍舟,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的人多,觀看的人更多,河畔熱鬧非凡,連橋上也站滿了人。
這年,龍舟比賽得熱火朝天,忽然,人羣中爆發出躁動、哭聲,河邊擠攘混亂成一團。這是怎麼回事呢?11歲的茅以升正要發問,就聽人們吵嚷:文德橋塌了。
橋塌了,橋上的人當然掉進河裏去了,不少人摔傷,疼痛難忍,哭叫不停。橋怎麼會塌呢?茅以升不解地問大人。大人們說,橋不結實。
看看倒塌的橋,看看混亂的人,茅以升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長大了我要建造堅固結實的大橋。
從此,茅以升立定志向,發奮學習,終於走上了建橋道路,成為建橋專家。他成就了橋樑,橋樑也成就了他。
課堂3 鄧稼先研製兩彈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原子彈、氫彈是決定國防力量的重要標誌。為此,中國的科學家埋頭試驗,終於成功研製原子彈和氫彈。
其中一位科學家叫鄧稼先。1950年,在美國留學的鄧稼先以滿分成績通過答辯,成為博士生。此時,他年僅26歲。其後,他謝絕了留下美國進行科學研究的邀請,毅然決定回國。
同年10月,鄧稼先已經成為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
1958年秋天,時任二機部副部長的錢三強找到鄧稼先,告訴他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他願不願意參加?這是一項尖端科學,又是一項保密工作,鄧稼先當然知道這是十分艱苦的研究項目。但是,他立刻表示願意參與。
研製工作剛剛啟動,前蘇聯政府中止了協議,此事遇到難題。但是,中央下定決心,自力更生,進行研製,鄧稼先便挑起了重擔。他不僅在科研室裏費心操勞,還經常去試驗現場。戈壁灘上,氣候惡劣,時常飛沙走石,在這樣的環境裏堅持工作,他毫無怨言。1964年10月,終於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這項方案就是他最後審定簽字的。
之後,鄧稼先又和科研人員投入了氫彈研製工作。從原子彈到氫彈,法國用了8年,美國用了7年,蘇聯用了4年,而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
課堂4 雜交水稻之父
2001年2月19日,在北京舉行的頒獎典禮上,袁隆平獲得了國家最高科技獎,領到了500萬元的獎金。之所以獲得這麼高的榮譽,是他培育出了雜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產量。他的科研成果,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西南農學院的教授,上世紀60年代,他看到水稻產量不高,農民難以温飽,也難以增收,便打定主意要培育新的優良品種。水稻育種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不僅要在試驗室裏鑽研,還要到農田去實踐。他冒酷暑,頂烈日,吃苦耐勞,一幹就是幾十年。
1964年,他發現了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這如同一縷曙光照亮了育種的道路。但是,誰也不會想到,過了10年“三系”配套才培育成功。漫長的10年中,他不知流下了多少汗水和心血。
緊接着,袁隆平又投入了新的科學研究。在他的帶領下,先後完成了兩系法雜交水稻新技術,並且參與完成了水稻基因組的“工作”框架圖。
進入新世紀,袁隆平繼續研究實驗,雖然他已年過七旬,但仍然全力奮求在科研天地。2014年10月10日,袁隆平和他的團隊研究的中國超級水稻測產每畝達到1026.7公斤,創造了最高紀錄。他們還沒有止步,仍然向更高目標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