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习近平全球经济治理思想的实践举措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日益走近全球治理舞台的中央,正在从全球经济治理的融入者、参与者逐渐转变为引领者、推动者,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向着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的方向发展,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一)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更加关注中国的立场,更加注重对中国的借重与合作。与此同时,中国被加速推向世界舞台中央,一些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再平衡、应对气候变化、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开放等方面对中国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期待也越来越多。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需要中国积极主动作为。对此,习近平指出:“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④中国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及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丰富了全球经济治理的体制机制理念。此外,中国还利用主办北京APEC会议、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的机会,积极推动上述全球治理方案机制化。关于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理念开始具体化为中国方案,中国方案逐渐转化为中国行动及全球共识。
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同时也是受益者。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并不是将其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它们将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体系,不意味着另起炉灶,而是要推动它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议,都是开放、透明、包容的,有利于有关国家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减少贫困,欢迎包括美方在内的有关各方积极参与。”①“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②
(二)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G20确立了其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定位,推动国际社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世界经济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尽管G20机制发展过程中,不无来自亚洲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危机等突发性问题的影响,但如果长期保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合作模式,其定位将难以明晰,其效用也将难以最大化。为解决世界经济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适应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治理的客观需要,G20亟须与时俱进,调整自身发展方向,进一步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习近平十分重视G20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和未来发展走向,先后指出,“要把二十国集团建设成稳定世界经济、构建国际金融安全网、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③, “让二十国集团走得更好更远,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增长的催化器、全球经济治理的推进器”①, “巩固和发挥好二十国集团全球经济治理主平台作用,推动二十国集团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②。中国主办杭州峰会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推动G20从侧重短期政策向短中长期政策并重,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巩固其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的地位,让G20从杭州再出发。
为推动各方就相关领域开展务实合作,落实杭州峰会承诺,中国从多个方面完善G20机制建设,推动G20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一是成立创新增长专题工作组,为G20落实创新增长共识,推动持续关注创新议题创造条件;二是推动贸易部长会议机制化,成立G20贸易投资工作组,推动G20在贸易投资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三是重启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围绕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增强全球金融安全网、推进IMF份额和治理改革、完善主权债重组机制和改进对资本流动的监测与管理等取得一系列成果;四是在华成立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国际税收政策研究中心、G20创业研究中心等实体机制,为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智力支持。这些举措有助于完善G20机制建设,保持G20相关议程的延续性,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影响力。
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国际机制,G20对所达成的承诺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执行机制,特别是随着危机影响的逐渐消退,各成员方的危机感和紧迫感随之消退,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有所减退,“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日渐突出。执行力问题影响到G20的信誉及长远发展,对此习近平在杭州峰会的演讲中反复指出,“行胜于言”,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 “二十国集团应该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在习近平的努力推动下,杭州峰会重申了G20创始精神是主要经济体平等合作并共同采取行动,“凡所承诺,定将落实”。为此,杭州峰会明确了衡量结构性改革进展和成效的指标体系,制定了一系列务实行动计划,涵盖发展、贸易投资、就业、金融、能源等多个领域,以确保峰会达成的各项共识和成果能够落地实施。
(三)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指各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在承认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前提下,就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在有关国家之间展开的磋商和协调,以维持和促进各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向来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议题,其目的在于增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性,减少各自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由于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一些发达经济体便采取了刺激本国和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却没有顾及对其他经济体产生的负面影响,结果既危害了全球经济的复苏,也反过来伤害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议题,对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和主要经济体的责任,他强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经济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应该争取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放大正面联动效应,防止和减少负面外溢效应。我们要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不能互相踩脚,甚至互相抵消。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要实施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有关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调整尤其需要慎重,不管是进入还是退出,都要考虑对本地区的影响,加强同其他经济体的沟通和协调。”①
G20已经成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主要平台,在习近平的努力推动下,杭州峰会承诺将仔细制定、清晰沟通各自在宏观经济和结构性改革方面的政策措施,以减少政策的不确定性,将负面溢出效应降至最低,并增加透明度。这一承诺将向国际社会传递G20成员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积极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杭州峰会在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方面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首次将结构性改革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为三大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并通过《二十国集团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在深化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二是首次对各成员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进行了全面评估;三是首次承诺“就外汇市场密切讨论沟通”以及重申“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向外界释放了明确而强烈的信号,有利于消除对爆发“货币战争”的担忧。②在G20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各方应该坚持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三位一体’的政策工具,努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包容增长。加强政策协调,既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也是主要经济体理应担负的责任。发达经济体在采取货币和财政政策时,应该更加关注并努力减少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冲击。”①
(四)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创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凸显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完善全球金融架构的必要性。尽管G20在完善全球金融架构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IMF 2010年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方案迟迟无法落实,相关改革进程陷入停顿。习近平在G20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场合,呼吁推动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敦促美国尽快批准该改革方案。在习近平的努力推动下,美国最终在2015年底批准了这一改革方案。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全球五大储备货币之一,这是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代表性和发言权提升的标志性事件。中国接任G20主席国后与各主要大国就全球金融架构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各国普遍期待中国在这一重要议题上继续发挥领导力。②中国将完善国际金融架构作为杭州峰会的重点议题,重启了沉寂多年的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推动杭州峰会核准了《二十国集团迈向更稳定、更有韧性的国际金融架构的议程》,在增强全球金融安全网、改进对资本流动的监测与管理、继续推动IMF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支持研究扩大SDR的使用、完善国际主权债务重组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
推动国际发展融资机制创新。资金匮乏、投资不足一直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原有国际发展融资体系在资金规模和贷款能力上明显不足,另外其业务的狭隘界定和严苛条件也一直受到诟病。③习近平先后推动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开创了发展中国家牵头组建国际发展融资机构的先河。2015年7月21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正式开业。作为多边开发机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资助金砖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有利于推动金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极大推动金砖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与金融合作。2016年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正式开业,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习近平在开业仪式上指出:“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具有重大意义,顺应了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演变的趋势,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①目前,亚投行“朋友圈”不断扩大,成员已达93个,并成功吸引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加入,不仅扩大了亚投行作为多边发展融资机制的影响力,也为全球金融治理与改革注入了新活力,是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发展完善。②
(五)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建设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深刻阐释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重大意义,“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积极运筹对外关系、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发挥自由贸易区对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好帮助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中国发展利益”③。习近平提出要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使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
在习近平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取得了积极进展。自贸区布局逐步完善——中国已与2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6个自由贸易协定,自贸伙伴遍及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和欧洲。正在进行的自贸区谈判有13个,并与10个国家开展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或升级联合研究。自由化水平不断提高——在货物贸易领域,中国已签署自贸协定平均零关税比例达到90%以上,中国—新西兰、中国—智利、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协定的零关税比例均达到97%;在服务贸易领域,在世贸组织承诺约100个服务部门的基础上扩大至近120个,原有承诺部门的开放水平也进一步深化;在投资领域,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中,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开始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开展谈判,实质性改善双向投资准入,与国内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联动。谈判议题日益扩展——中国—冰岛自贸协定首次设立竞争章节,中国—瑞士自贸协定首次设立环境章节,中国—韩国、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协定首次设立电子商务章节。正在推进的自贸区谈判和联合研究中,规则议题成为重要内容。在磋商中,中方主动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方案,为未来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①
(六)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
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权威是中国的一贯立场。中国主办北京APEC会议、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加强与各方协调,推动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写入会议成果文件。习近平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世界经济论坛等多边会议期间,多次阐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立场。中国在WTO内部积极倡议,与多数成员发出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共同声音。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这是迄今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这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②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主张要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在中国的努力推动下, WTO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在2015年12月最终达成全面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的协议,并成功结束《信息技术协定》扩围谈判,使备受挑战的多边贸易体制获得提振。2016年中国担任G20主席国期间,提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尽快实施WTO《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建议,为促进协定完成各国国内审批程序,尽早生效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诸边协定谈判,推动WTO适应全球经贸发展新形势对多边贸易规则创新的需求,推动投资便利化、电子商务等新议题的谈判。WTO是各成员解决贸易争端的重要场所。中国遵守WTO的规定,维护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权威。中国积极响应 WTO“促贸援助”等倡议,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①
①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人民日报》1956年11月12日。
① 关昊:《习近平全球经济治理战略思想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5月。
① 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
② 赵晓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下的中国外交创新》,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6月下。
①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 《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①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
② 习近平:《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 为中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 《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4日。
① 习近平:《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 《人民日报》2016年9月29日。
②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课题组:《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全球治理行动框架》, 《学术前沿》2017年10月下。
③ 《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95页。
④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求是》2016年第1期。
①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求是》2016年第1期。
② 习近平:《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 为中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 《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4日。
① 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 《人民日报》2015年3月29日。
②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2017年1月20日。
③ 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 《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
①③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 《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② 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 《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
①②③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 《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④ 《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6日。
⑤ 柴逸扉:《正确义利观: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8月11日。
① 王毅:《坚持正确义利观 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人民日报》2013年9月10日。
② 习近平:《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 《人民日报》2014年7月5日。
③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人民日报》2014年11月30日。
① 习近平:《共建伙伴关系 共创美好未来》, 《人民日报》2015年7月10日。
② 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 《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
③ 习近平:《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 谋求亚太更大发展》,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1日。
④ 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人民日报》2018年11月6日。
①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 《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② 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 《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
③ 习近平:《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 《人民日报》2018年9月4日。
④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就贸易等议题发表讲话》, 《人民日报》2013年9月7日。
⑤ 习近平:《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 《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日。
⑥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
①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 《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②③ 习近平:《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 《人民日报》2015年9月27日。
①②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 《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③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
④ 习近平:《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7日。
① 《习近平同奥巴马会晤时强调增强中美战略互信》, 《人民日报》2015年9月26日。
② 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 《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
③ 习近平:《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人民日报》2013年9月6日。
① 习近平:《推动创新发展 实现联动增长》, 《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6日。
② 习近平:《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 《人民日报》2016年9月29日。
① 习近平:《发挥亚太引领作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人民日报》2013年10月8日。
② 易纲:《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求是》2016年第19期。
① 习近平:《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 《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日。
② 易纲:《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求是》2016年第19期。
③ 梁国勇:《中国方案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 《经济参考报》2018年2月14日。
① 习近平:《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上的致辞》, 《人民日报》2016年1月17日。
② 王德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谋划》, 《党的文献》2016年第5期。
③ 习近平:《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7日。
① 于佳欣、王攀:《迈向高标准 提升自由化——自贸区战略助推全面开放新格局》,新华社北京2018年8月10日电。
② 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人民日报》2018年11月6日。
① 东艳:《开放的中国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光明日报》2018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