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新中国:展览、空间与新生政权的形象建构(1949—195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衡量研究成果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方法是否科学与严谨,将直接影响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含金量。兼容并蓄,使各种研究方法都能发挥其长处,无论是对微观研究,还是宏观研究;无论是对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都是值得利用的。以下是本书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

1.比较的方法

比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它可以鉴别史学现象,开拓史学视野,揭示史学真谛,提升史学水准。将解放区举办的展览与国统区举办的展览进行比较,将新中国成立前后举办的展览进行比较,将中国与外国举办的展览进行比较,可以加深我们对新中国初期展览历史的认识。通过比较,我们可以避免先入为主,简单地印证某些西方理论,而是坚持以活生生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的研究材料为本位,得出较为理性的结论。

2.口述调查的方法

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笔者较为注意对当时报刊等资料的考证和鉴别,通过查阅多个档案馆的资料,尽可能避免被当年报刊的倾向性所左右。另外,笔者进行了口述访谈。口述史调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过去的“口述”,即参观者观看展览的感受、留言、日记等,由此可以获知当时人对展览的真实感受;二是现在的“口述”,即对经历过展览活动的今人进行调查采访,由他们口述对展览的回忆和感受,从而获知展览视域下的“个人”和“社会”的真实状况。这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展览适宜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笔者曾对多位经历过新中国初期展览活动的老人进行口述调查,取得了一些收获。但是,口述资料有一定局限,正如杨奎松教授所说:“每个人的记忆力都是有限的,每个人即使对亲身经历的事件的了解和认识也必定是片面的。”(144)另外,和记忆力打交道是有风险的事(145),所以本书对口述资料的使用较为谨慎。

3.新社会文化史的方法

新社会文化史学家对研究对象进行多角度和多层面阐释,揭示出蕴含于它们自身之中的深刻意义与内涵,故一些传统命题在新文化视野下被重新检视,以另具新意的名目再现于读者眼前。新文化史对政治史影响较大,近三四十年来政治史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这种转向促使符号、形象、仪式、纪念物以及公共纪念活动、庆典、游行等成为学者们关注的对象。展览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理应采用新社会文化史的理论进行研究。本书将采用新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对展览活动的仪式与符号、空间与话语、规训权力施展等进行综合研究和个案分析。

4.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新中国举办了大量的展览,如果面面俱到,全部进行研究,则得不偿失。只有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才能透视历史的真谛。展览研究中一定要注意“抓大放小”“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以点带面”,不仅要深入研究相关展览的组织、宣传、评奖等内部结构与内在因素,而且要跳出展览,分析影响展览的若干外部因素与条件,以及蕴含其间的社会力量、社会潮流及社会思想。一句话,即透过展览看社会,将对展览的单纯研究上升为展览与社会的相关研究,既要走进展览,又要善于走出展览,将展览与冷战、展览与社会转型、展览与中外关系等联系起来思考,从而拓宽展览研究的视野。

此外,本书还会采用心理学、社会学、计量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会展史的研究不能囿于传统史学的叙事方式和视野,必须对多学科研究方法进行适当整合与灵活运用。

二、力争创新之处

目前,史学界普遍认为,一部有分量、高水平的学术论著大体要做到三点:全面扎实的史料基础,独特清晰的问题意识,以及与相关学术成果的反思性对话。笔者学力有限,只能努力地向这个方向靠拢。本书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展览活动进行整体研究,通过多层面的观察与思考,推动博览会研究的学术对话,力争达到四个方面的目标:

1.资料上的创新。马敏教授曾说,史学说到底是一门实证科学,必须以坚实的史料为基础。系统地发掘和整理与展览会相关诸方面的历史资料,乃是深化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的前提条件。一旦离开了这个前提条件,难免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一切均无从谈起(146)。本书搜集整理零散分布在档案、报刊、方志、回忆录、网络、外文书刊等中间的展览活动资料,尤其是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档案资料,进行系统归类,将其中有代表性、有趣味性的资料呈现在读者面前。

2.方法上的创新。传统的博览会史研究,除少数深入到了国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研究外,基本都采取“事件史”路径,在背景、过程、影响、局限上做文章。本书将采用比较法、口述调查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新社会文化史的方法,将权力、空间、仪式、符号、话语等理论和方法,用于研究展览活动中。譬如研究展览空间,采取了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展览的政治空间、消费空间、文化空间和社会空间,将空间纳入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视野之中;又如借鉴新社会文化史中感官文化视角,从身处展览会空间中的人的视觉体验出发,将研究推向深入。

3.研究内容创新。由于目前对新中国初期展览活动研究较少,所以研究内容可以创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梳理展览活动的演进脉络。新中国展览从革命展到建设成就展,从国内展到国际展,这个过程较为复杂,本书力图将展览活动的来龙去脉阐释清楚。(2)整理国内展览、出国展览和来华展概况。笔者制作了四张表格,作为本书的附录。借助表格,笔者力图梳理新中国各行业第一次展览会的名称与概况,新中国首次参加亚洲、欧洲、非洲举办的博览会的名称与概况,苏联等国家到中国举办的各类展览会的名称与概况,并对一些学者的观点提出商榷意见。(3)探讨展览活动与国家形象建构的方式问题。本书从国内展览和出国展览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而以前相关的研究较少。国内展览方面,研究了土地改革展览、物资交流展览、土特产展览、抗美援朝展览、解放台湾展览、鞍钢工业展览会、全国农业展览会等;出国展览方面,研究了中国参加的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印度尼西亚国际博览会、法国里昂国际博览会、奥地利维也纳国际博览会等。通过对展览的展品及其陈列方式进行阐述,可以较好地呈现新中国的国家形象。

4.研究观点创新。(1)基于对历史的解读和归纳,笔者提出新概念“展览政治”和“展览外交”。这个概念并不成熟,只是表达了我的一些思考。(2)和前人观点进行对话。如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没有会展经济;又如有外国学者认为新中国民众都是“蓝蚁”形象,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展览会看,这些观点值得商榷,等等。(3)勾勒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和其他形象研究不同,本书通过大量的文献,尤其是外国人的留言,彰显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文化。

当然,本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是因笔者不是会展学、设计学、博物馆学、美术学专业出身,对展览中的相关专业知识阐释较浅;出国展览的外文资料欠缺,尤其是对英文、俄文、德文、日文资料的搜集还需要加强;对图像的解读运用能力有待提高,虽然知道原始图像对于读者了解展览活动大有裨益,但由于本书研究所用图像都是摄于20世纪50年代的,距今60多年,大都非常模糊,故本书没有收录图像。

三、主要章节安排

本书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展览活动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和“权力”的视角,探究国内展览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形象的建构,以及出国展览与新中国国际形象的建构问题,进而分析“展览政治”与国家形象建构的关系。

第一章主要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展览活动的发展演进。通过回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展览工作,比较国共展览会的异同,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展览活动兴起的历史条件:既有解放区办展经验的传承,又有国家决策者的重视,还得益于国际会展与来华展的影响。通过划分展览活动的类型,纵向地勾勒新中国成立初期展览会的发展历程。通过论述展览活动的主要嬗变,分析其具有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观众较多,收益较大,政治色彩较浓,教育性鲜明等特点。

第二章主要研究展览活动的筹备及其运行空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高效的展览筹备组织,办展过程中遇到的展馆、资金、秩序等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展览会场是重要的教育空间,其空间布局既有苏联特色,又有民族特色。展览活动的场景能再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相。开幕仪式井然有序,气氛庄严活泼,释放出较强的辐射能量。展览活动"有序"的举行,但也存在"无序"的状况,办展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应对。展览现场空间能衍生出其他空间,主要是政治空间、消费空间、文化空间和社会空间。政治空间呈现了政治符号与政治表达,消费空间呈现了民众生活与大众娱乐,文化空间呈现了革命文化与展览文化,社会空间呈现了群体互动与社会舆论。空间是深化展览历史研究的重要路径,可以多角度阐述展览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主要阐释国内展览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形象的建构。在组织展览方面,布置展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敬业与爱民;展览设计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好学和智慧;通过推出典型,发挥劳模和先进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表明了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意图。在规训展览方面,罪证展览再现了旧社会的苦难和剥削,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革命展览叙述和传播了中国革命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通过多样对比,新旧对照,增强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任感。在展览陈列方面,中国共产党借助国防展览展示其保卫国家安全的能力,借助公安展览展示其维护国内秩序的能力,借助防灾展览展示其防治灾害的能力,借助行业展览展示其发展经济的能力。在展览宣传方面,展现了工人、农民以及少数民族等的美好生活,呈现了土产、老字号与名优展品,给民众描绘了建设新中国的美好愿景。归纳起来,国内展览主要通过形塑中国共产党的个体形象,彰显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增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任感,传递新生政权的优越性,以此来建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形象。

第四章主要阐释出国展览对新中国国际形象的建构。近代中国,在国际会展上呈现的是“农业中国”“艺术中国”和“落后中国”的形象。为了较好地建构良好的国际形象,新中国积极参加国际会展。通过“展览外交”,推动中外关系友好发展;通过对外经贸,不断输出中国的产品。在国际会展活动中,中国共产党凸显国家符号,呈现建设成就,传播灿烂文化,展示了新中国的国家风采。在展览过程中,中国与日本、印度乃至台湾当局发生了摩擦,通过会展较量,新中国较好地维护了国家权益。

第五章主要探讨展览活动的“展示”效应。对于观展者来讲,展品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有为美丽景色陶醉的,有为磅礴气势震撼的,有为苦难生活感慨的,有为精美展品吸引的。观看展览,民众的心态复杂,主要有兴奋的心态,愤恨的心态,感激的心态和醒悟的心态。展览的信息传播,加强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意识。对于社会来讲,展览活动具有政治教育、经济联络、文化交流、科技示范和城市发展的作用。借助于国内展和国际展,新中国向世界呈现出“工业中国”“文化中国”“活力中国”和“红色中国”等形象。当然,新中国以展览建构国家形象也存在局限性,主要是展出工作欠缺经验,高科技参展品较少,“冷战”环境的制约和革命意识形态的影响。

本书结语主要论述展览与中共革命的关系,展览的知识演绎与橱窗效应,空间、权力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在此基础上,对展览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


(1) 潘杰:《中国展览史·代序》,电子科技出版社,1993年,第1页。

(2) 余明阳、姜炜:《博览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6页。

(3) 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http://www.expo2010.cn。

(4) 《中国经济发展史》编写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10)》(第4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211页。

(5) 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解放区展览会资料·前言》,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页。

(6) 马敏:《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10年第2期。

(7) 潘杰:《中国展览史》,电子科技出版社,1993年,第761页。

(8) 赵力、余丁编:《中国油画文献》,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352页。

(9) 洪振强:《民族主义与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51页。

(10) 胡锦涛:《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0年12月28日,第2版。

(11) 吴建中:《世博文化解读》,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9页。

(12) 洪振强:《国际博览会与晚清中国“国家”之形塑》,《历史研究》2011年第6期。

(13) 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545页。

(14) 罗志田:《经典淡出之后:20世纪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自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10页。

(15) 参见马敏主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该书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博览会研究的论文集。全书82万字,共有34篇论文,来自31位历史学者,其中中国大陆19位、台湾地区8位、香港1位、日本2位、韩国1位。

(16) 谢辉:《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17) 马敏:《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的研究与思考》,《历史研究》2010年第2期。

(18) 万立明:《抗日根据地生产展览会的兴起及其运作模式》,《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19) 王玉慧:《晚清政府博览会管理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20) 丁丽:《清末经济新政与国内商品赛会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1) 朱荫贵:《从〈商务官报〉看晚清国人对世博会的认识》,《学术月刊》2010年第6期。

(22) 洪振强:《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1851—193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0页。

(23) 万立明:《试论抗日根据地展览会对科技传播的贡献》,《兰州学刊》2014年第6期。

(24) 沈娟:《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展览的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5) 迟娜:《浙江省会展与地域文化形象的融合——以1929年西湖博览会为例》,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6) 肖元媛:《西湖博览会展示设计研究》,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27) 宋畅:《〈良友〉画报(1926—1945)对民国美术展览的传播》,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梁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艺风社美术展览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8) 吴伟:《中国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29) 张方舟:《劝业博览会与近代日本国民意识》,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0) 张玉莲:《博览展示与殖民统治——台南、忻县首届“品评会”比较研究》,《井冈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31) 郭子杰:《浅论民国时期的艺术品外交》,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32) 艾险峰:《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洪振强、艾险峰:《劝业奖进会与晚清武汉城市社会》,《湖北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33) 马敏、付海晏:《晚清商会与近代博览会》,《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34) 左旭初:《憧憬·追求·辉煌:中国老字号与早期世博会·序言》,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年。

(35) 许海娜:《1901—1928年间天津展览会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36) 张莹:《南洋劝业会——近代中国设计转型期的见证者》,《上海工艺美术》2014年第4期;朱泽孝:《双沟大曲与南洋劝业会》,《酿酒科技》2012年第1期;王长喜:《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大型博览会——南洋劝业会》,《传承》2010年第13期;金建陵、张末梅:《世博会在中国的前奏——百年前的南洋劝业会》,《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于曰良:《南洋劝业会的倡办与选址》,《江苏地方志》2010年第2期;李富慧:《南洋劝业会期间举办的首届全国运动会》,《江苏地方志》2010年第2期;陶世贤:《南洋劝业会:南京鼓楼区商贸发展的历史之源》,《江苏地方志》2010年第2期;石子政:《百年前的中国博览会——1910年南洋劝业会》,《档案春秋》2010年第3期。

(37) 王佩良:《论西湖博览会与辛亥革命百年庆典》,《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

(38) 倪侃:《天时·地利·人和——1929年西湖博览会成功举办的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倪侃:《1929年西湖博览会的广告宣传》,《兰台世界》2010年第5期;倪侃:《1929年西湖博览会宣传工作述论》,《历史教学》2010年第5期。

(39) 严斌林:《1935年武汉防空展览会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40) 纪立新:《吴锦堂与南洋劝业会》,《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41) 杨伟:《晚清首批留美幼童黄开甲与世博会的情缘》,《兰台世界》2014年第28期。

(42) 高翔宇、张梓晗:《熊希龄与清末博览会事业述论》,《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1期。

(43) 黄方毅:《黄炎培百年前赴世博》,《读书》2010年第7期;黄方毅:《1915:黄炎培赴美参加世博会》,《党建》2010年第7期。

(44) 张卉:《涩泽荣一和张謇博览活动的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45) 陈占彪:《清末民初万国博览会亲历记》,商务印书馆,2010年。

(46) 居蜜:《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中国参展图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47)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民国展览史料汇编》,凤凰出版社,2014年。

(48) 苏克勤:《南洋劝业会文汇》,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苏克勤:《南洋劝业会图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苏克勤:《南洋劝业会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王濑岩:《南洋劝业会杂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49) 李培德:《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香港工业展览会》,《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50) 刘宜旻:《史料与历史文化的新展示:1930年台湾文化三百年祭展览会》,台湾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51) 近代中国网站:http://jds.cass.cn/Item/27769.aspx。

(52) 民族文化宫批判组:《把被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批判“四人帮”破坏〈民族工作展览〉的罪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

(53) 韩绍诗:《六十年来河南省博物馆陈列展览情况》,《中原文物》1987年第2期。

(54) 潘杰:《中国展览史》,电子科技出版社,1993年。

(55) 俞华、朱立文:《会展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陈志平、刘松萍等:《会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余明阳、姜炜编著:《博览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马勇、王春雷:《会展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张敏:《中国会展研究30年文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等。

(56) 刘建美:《六十多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近现代基本陈列的演变》,《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8期。

(57) 夏松涛:《新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启示》,《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5期。

(58) 陈晓宇:《武汉会展业发展历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59) 林翰:《广州会展史研究》,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0) 杨嵋:《上海展览业研究(1978—2007)》,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1) 本书编写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志(1957—2001)》,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

(62)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百届辉煌》,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

(63)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亲历广交会》,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

(64) 刘松萍:《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关于中国“广交会”的综合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65) 喻季欣:《逐梦世界:广交会启示录》,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

(66) 孟红:《“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沧桑巨变》,《文史春秋》2010年第2期。

(67) 欧阳湘、李光和:《从广交会看中国一九五八年停止对日贸易事件》,《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5期;欧阳湘:《从广交会的创办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战略调整》,《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9期;欧阳湘:《广交会的中国特色及体制创新的历史渊源与国情依据》,《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10期;欧阳湘:《从广交会举办单位表述看广交会办展体制的历史变迁——兼与〈辞海〉等工具书商榷》,《红广角》2015年第6期。

(68) 长春市贸促会(会展办)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春市贸促会(会展办)志(1990—2008)》,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69) 《上海世博会中国石油参与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世博会中国石油参与志》,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年。

(70) 吴子勋:《“刘介梅忘本回头”展览会始末》,《纵横》2000年第7期。

(71) 洪振强:《政治与社会:刘介梅今昔生活对比展览会》,《近代史学刊》(第16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15页。

(72) 洪振强:《社会主义意识的认同塑造:1950年代武汉的展览会》,《二十一世纪》2011年12月号。

(73) 卫东风:《另类的展示——“文革”时期展览活动案例分析》,《大众文艺》2009年第9期。

(74) 李静萍:《学大寨号召提出后三次全国农业展览述要》,《沧桑》2011年第6期。

(75) 王巧鹏:《国计民生:1950年代初华北城乡物资交流会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6) 杨建慧:《中南区第一届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77) 艾险峰:《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78) 蔡成喜:《轰动北京的第一次日本商品展览会》,《纵横》2002年第12期。

(79) 何立波:《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展览会》,《党史博览》2009年第11期。

(80) 陶金:《中国“制度性”版画展览研究——以全国版画作品展览(1954—2013)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81) 赵建伟:《首届“全国美术工艺品展览会”研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82) 胡清清:《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

(83) 武洪滨:《当代中国艺术博览会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9页。

(84) 杨文君:《1951年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建筑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85) 刘明广:《中国边疆地区博览会研究——基于周边战略的视角》封底,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年。

(86) 何慧:《广交会与中国的对外开放》,《二十一世纪》2008年2月号。

(87) 夏松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历程及其启示》,《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1期。

(88) 周宁:《中国形象:西方的学说与传说》,学苑出版社,2004年;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周宁:《世界之中国:域外中国形象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周宁:《异想天开:西洋镜里看中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周宁:《世界的中国形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等。

(89) 刘中玉:《“形象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3年第2期。

(90) 〔美〕明恩溥著,匡雁鹏译:《中国人的特性》,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

(91) 〔美〕卫三畏著,陈俱译:《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英〕雷蒙·道森著,常绍民、明毅译:《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中华书局,2006年;〔美〕何天爵著,鞠方安译:《真正的中国佬》,中华书局,2006年;等等。

(92)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93) 潘光哲:《华盛顿在中国——制作“国父”》,台北三民书局,2006年。

(94) 陈建华:《拿破仑“三戴绿头巾”——民国初期都市传播文化的女权与民主倾向》,《学术月刊》2013年第3期。

(95) 余居道:《近代美国来华传教士与东方主义化的中国形象:世界体系中的意识形态霸权》,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96) 曹树基:《国家形象的塑造——以1950年代的国家话语为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97) 阳海燕:《新中国初期报纸副刊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以1951年〈光明日报〉的国庆征文为例》,《当代传播》2008年第6期。

(98) 陆勇:《从观念调适到疆域整合:晚清中国整体国家形象的重塑》,《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99) 周勇:《城市历史资源与国家形象建构——基于重庆抗战文化资源的影像传播》,《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第19期。

(100) 主要有姚遥:《新中国对外宣传史:建构现代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习少颖:《1949—1966年中国对外宣传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1) 王鸣彦:《近代游华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重塑》,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02) 朱琳:《1949—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上的中国形象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03) 刘礼飞:《额尔金眼中的中国形象》,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04) 王楼进:《清末民初西方的中国形象》,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05) 洪振强:《国际博览会与晚清中国“国家”之形塑》,《历史研究》2011年第6期。

(106) 陈蕴茜:《地方展览与辛亥革命记忆塑造(1927~1949)》,《江海学刊》2011年第4期。

(107) 丁蕾:《从私藏到公共展览:民国时期广州的博物馆和展览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108) 胡斌:《何以代表中国——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展示与国家形象的呈现》,岭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

(109) 吕绍理:《展示台湾:权力、空间与殖民统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麦田出版,2005年。

(110) 王正华:《呈现“中国”:晚清参与1904年美国圣路易万国博览会之研究》,黄克武主编:《书中有话:近代中国的视觉表述与文化构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111) 吴淑瑛:《博物馆展览与国族、文化的想像——以“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1935—1936)”为例的观察》,《近代中国》2004年第157期(台北)。

(11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5页。

(113) 王尔敏:《“中国”名称溯源及其近代诠释》,《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71页。

(114) 王占阳:《新中国:百年来的理想与实践》,《炎黄春秋》2011年第8期。

(11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袖珍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9年,第638页。

(116) 潘杰:《中国展览史》,电子科技出版社,1993年,第3页。

(117) 有人说:“表现学术性的是陈列,表现成就的是展览”;“为科学家或专家而组织布置的是陈列,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是展览”;“用日光的是陈列,用灯光的是展览”;“结合政治任务的是展览,不结合政治任务的是陈列”;“几个部门联合举办的是展览,由博物馆单独举办的是陈列”;“设计布置得色调气氛热烈、制作粗糙的是展览,设计布置得色调气氛清雅大方、制作精致的是陈列”;“有说明员的是展览,没有说明员的是陈列”等等。见王书庄:《在博物馆工作中展开“百家争鸣”——试谈陈列与展览》,《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2期。

(118) 夏征农主编:《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299页。

(119) 《展览会》,《文汇报》1951年6月12日,第8版。

(120) 公元742年,在唐代首都长安举行了我国历史上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物品展示博览会。据《旧唐书》记载,天宝元年陕郡太守兼水陆转运使韦坚为了逢迎唐玄宗并吹嘘大唐开元盛世,召集全国大小船只300多艘于广运潭侧,并汇集展出各省的名牌商品如广陵的锦、镜、铜器和海味,丹阳郡的绞纱缎,会稽郡的铜器和绛纱,南海郡的袱帽、珍珠、象牙、沉香,豫章郡的名瓷、笔和药材,始安郡的蛇胆、翡翠等,天下万物精品云集,应有尽有,美不胜收。各船都标有产地,船上人员身着本地服装,载歌载舞,观者万余。这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博览会,但它实质上是韦坚动用国家运输船队搞的一次讨好皇帝的贡品大展示。由于是贡品,普通商人和老百姓只能开开眼,并不能介入买卖,对促进商品流通和国家经济无实质影响。载中国贸促会宣传出版部编:《中国展览年鉴(1999年)》,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54页。

(121)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中国早期博览会资料汇编》(第4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122) 吴松弟:《走向世界:中国参加早期世界博览会的历史研究——以中国旧海关出版物为中心》,《史林》2009年第2期。

(123) 王水卿:《民国时期中国与世博会关系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4页。

(124) 何疆:《莱比锡博览会介绍——我国以货品、图片首次参加博览》,《人民日报》1951年3月14日,第4版。

(125)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410页。

(126) 《朗文当代英文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第709页。

(127) 李寿源主编:《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大众传播的独特风景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305页。

(128) 杨伟芬:《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25页。

(129) 张毓强:《国家形象刍议》,《现代传播》2002年第2期。

(130) 管文虎:《国家形象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131) 朱英:《“年代”史:历史学研究的新视野》,《光明日报》2007年4月20日,第9版。

(132)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章开沅先生八十华诞纪念集》,2005年,第211页。

(133)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序言》(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页。

(134) 〔日〕吉田邦光编:《万国博览会之研究》,东京思文阁,1996年。

(135) 〔日〕吉见俊哉:《博览会的政治学》,台湾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136) 〔美〕阿尔弗雷德·海勒著,吴惠族等译:《文明的进程——世博会的发展与思考》,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美〕阿尔诺·勃兰特著,任树银等译:《汉诺威世博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美〕克劳德·塞尔旺、〔日〕竹田一平著,魏家雨等译:《国际级博览会影响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

(137) 吕绍理:《展示台湾:权力、空间与殖民统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麦田出版,2005年,第30—36页。

(138) 主要有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许纪霖:《近代中国城市的公共领域——以上海为例》,高瑞泉等主编:《中国的现代性与城市知识分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连玲玲:《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139) 主要有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李恭忠:《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40) Chang-Tai Hung,Mao's New WorldPolitical Culture inthe Early People's Republic,It 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11.

(141) 张之沧:《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福建论坛》2005年第5期。

(142) 〔美〕詹姆斯·R.汤森等著,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3页。

(143) 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44) 杨奎松:《应该相信记忆,还是应该从档案文献出发?》,《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序》,《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218页。

(145) 〔美〕唐纳德·里奇著,王芝芝、姚力译:《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146) 马敏:《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