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蛋白质含量测定
蛋白质含量测定主要用于原液的比活性测定及成品中蛋白含量的确定。常用蛋白含量测定方法有凯氏定氮法、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双缩脲法、紫外吸收法、考马斯亮蓝法等。其中前三种方法为药典法定方法。不同方法的测定结果会出现不同程度偏差。
(一)凯氏定氮法
依据含氮样品经硫酸消化后,生成硫酸铵,被氢氧化钠分解释放氨,后者经水蒸气被蒸馏入硼酸溶液中生成硼酸铵,再用硫酸滴定,依据硫酸消耗量计算出供试品的含氮量。因为蛋白质含氮量通常在16%左右,因此凯氏定氮法测得的含氮量乘上系数6.25,即为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凯氏定氮法操作繁琐,灵敏度较低(毫克级水平),其结果也易受非蛋白氮的影响。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5-1)中, V x为供试品消耗酸滴定液的体积,ml; V 0为空白消耗酸滴定液的体积,ml; C为硫酸滴定液的浓度,mol/L; n为供试品稀释倍数; V为供试品溶液的体积,ml;14.01为氮的相对原子质量。
(二)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
蛋白质含有两个以上的肽键(-CO-NH-),因此有双缩脲反应,在碱性溶液中可形成铜-蛋白质复合物。Folin反应是在双缩脲反应基础上,加入Folin试剂(磷钼酸-磷钨酸),产生蓝色化合物。该化合物在650nm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以人血白蛋白为标准品,以标准曲线的蛋白质浓度对应其吸光度,求出直线回归方程,将供试品的吸光度代入,即可得到蛋白含量。该法可用于微量含量测定,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但易受多种物质干扰。
(三)双缩脲法
依据蛋白质肽键在碱性溶液中可与铜形成紫红色络合物,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利用标准蛋白质溶液作对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40nm处测定供试品的蛋白含量。该法灵敏度较低,所需供试品的蛋白含量在1~10mg范围。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5-2)中, A 1为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 A 2为标准蛋白质溶液的吸光度; C为标准蛋白质溶液的浓度,mg/ml; n为供试品稀释倍数。
(四)紫外吸收法
依据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与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线的性质,吸收高峰在280nm处。在此范围内,蛋白质溶液的光吸收值与其含量成正比关系,可用作定量测定。该方法简便、灵敏、快速,样品可回收且不受低浓度盐类等物质干扰,但准确性较差。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5-3)中, A 280为280nm处测定的吸收值; A 260为260nm处测定的吸收值; n为供试品稀释倍数。
A 280/ A 260的比值反映蛋白的纯度,一般比值在1.8~2.0间时,蛋白纯度较高。
(五)考马斯亮蓝法
依据蛋白质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符合比尔定律。通过测定595nm处光吸收的增加量得到与其结合的蛋白质量。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标准蛋白,以蛋白质吸光度为纵坐标,标准蛋白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将供试品的吸光度代入即可算出对应蛋白质含量。该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只需少量蛋白,干扰因素少;但具有不同纯化蛋白间有可变性、蛋白不可逆变性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