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 外耳道骨瘤
女,39岁,发现右耳道渐进性狭窄8个月。查体示右侧外耳道后壁明显隆起,表面光滑,未见充血和瘘管,按压无明显压痛,质硬。
【影像学表现】
于右侧骨性外耳道内可见一不规则形致密高密度隆起病灶,自外耳道后上壁向外耳道内突入(图2-2-1A),约6. 8mm×2. 8mm,测CT值约1200HU左右,病灶与外耳道后、上壁骨皮质相连,边界清楚(图2-2-1B~E)。鼓膜正常,中耳鼓室腔大小、密度正常,鼓室内听小骨各结构无异常,鼓室窦正常,乳突气化良好,耳蜗、前庭及各半规管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图2-2-1 右侧外耳道骨瘤
A. CT横断面平扫;B~C. HRCT薄层骨算法重建横断面;D~E. MPR冠状面重建;F.病理(HE×100)
【手术所见】
显微镜下见该肿物来源于外耳道顶壁、后壁,下端游离,充满外耳道,距外耳道口约0. 5cm。肿物表面皮肤菲薄,皮下为一骨性隆起,与外耳道周壁有明显界线;于肿物及外耳道分界处凿除该肿物,蚊式钳钳夹取出一约0. 5cm×0. 4cm骨性肿块。
【病理】
骨组织为分化的成熟板层骨,可见哈弗管样、骨板结构和骨细胞,未见骨髓组织;瘤组织外未见明确的纤维包膜。病理诊断:外耳道骨瘤(图2-2-1F)。
【分析与讨论】
骨瘤(osteoma)是一种成骨性良性肿瘤,骨瘤以构成大量成熟板层骨或编织骨为特点,生长缓慢,约占骨良性肿瘤的8%。好发于颅骨外板和鼻窦壁,发生于外耳道的骨瘤(osteoma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EAC)非常少见,无明显诱因,病因不明。临床上好发于中青年,病史较长,一般无症状,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致使外耳道阻塞及耵聍潴留,引起耳闷塞感、传导性听力下降,耳鸣等,可继发外耳道炎症;检查外耳道内有单个质硬的隆起性肿块,表面覆正常皮肤。病理肿瘤由板层骨构成,可分成皮质骨和松质骨两个区域,后者可有骨髓腔,板层骨表面有一薄层编织骨,表面覆盖外耳道正常鳞状上皮。
影像学表现外耳道骨瘤常单发,可发生于骨性外耳道的任何部位,可来自外耳道的顶壁、后壁和底壁,最常见位于外耳道峡部,基底位于鼓鳞缝或鼓乳突缝,相当于骨性与膜性外耳道交界区。高分辨率CT表现为光滑致密的骨性肿物突入外耳道内,呈半球形,局部外耳道狭窄,肿物与骨性外耳道广基底相连。骨瘤在MRI T 1WI和T 2WI上均呈边缘光滑的低信号或无信号影,其信号强度与邻近骨皮质一致,与宿主骨骨皮质间无间隙。本例病灶发生的部位及CT表现均典型。
本病诊断不难,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复发少见。影像需注意观察骨瘤范围及中耳情况,以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帮助。
【鉴别诊断】
①外耳道骨疣(exostoses):较为常见,通常为双侧、对称性、多发性骨质隆起,可累及全颞骨,与经常冷水刺激外耳道有关,最终确诊靠病理,外生性骨疣骨小梁间没有骨髓腔。②骨岛:骨岛是正常松质骨内的局灶性致密骨块,它是软骨内成骨过程中次级骨小梁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CT可清楚显示位于骨髓腔内的致密骨块,邻近骨质正常,骨外形无改变。③外耳道异物:临床较为常见,结合病史大多可以明确。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陈燕萍 唐姗姗)
参考文献
1.杨智云,许达生.五官及颈面部肿瘤临床CT诊断.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57
2.李采,吴琍雯.外耳道骨瘤临床分析(附28例报告).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3,3(4):231-232
3. Orita Y,Nishizaki K,Fukushima K,et al.Osteoma with cholesteatoma in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1998,43:289-293
4. Lee DH,Jun BC,Park CS,et al.A case of osteoma with cholesteatoma in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Auris Nasus Larynx,2005,32:28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