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把握研究内容和特点
1. 研究内容
(1) 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医药临床研究是中医药科学研究的起点之一,事实上很多中医药科学研究都是先从临床入手,在临床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应包括:①临床各科疾病防治的研究,包括病证的发病机理、诊断及防治规律的研究;②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独特经验的临床诊治经验的整理、总结;③民间单验方的发现、整理研究;④临床各科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⑤中医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包括中医诊断、治疗仪器的研制以及现代科技手段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⑥中药新药的临床观察与验证;⑦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⑧中医养生与康复的研究。
(2) 中药研究:中药研究是中医药科研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材的生产、中药制药技术、中药方剂等进行的研究。以提高中药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研制高效、速效、稳效、低毒的新型中药产品为目标。研究内容包括:中药新药的开发;紧缺、频危、贵重、道地中药材生产技术;中药资源再生与利用;中药剂型改革与新剂型的创制;中药实验药理与中医动物模型等。
(3) 中医药基础研究:中医药基础研究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医理论体系进行理论与实验研究,以阐明其科学内涵,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其内容包括:中医生理学、病理学及诊断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医证的本质;中医治则的理论与实践;中医自然辨证;中医文献学;中医医史;中药材性、味、归经等。
2. 特点
(1) 医学科研的特点:①研究目的的直接服务性。认识、利用、改造大自然,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人类在相应时代发展的基本生活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健康则是最大的享受,医学科研的目的就是直接为人类的健康服务。②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医学科研的研究对象是人,研究成果最终也应用和服务于人。医学科研的不断深化,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人体不但具有生物的特性,而且具有社会性;不但具有生理活动,而且具有复杂的心理活动;个体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突出表现在研究信息的随机波动性。③研究结果的社会公益性。医学科学的研究是社会公益事业,不仅对某个单位和个人产生直接的效益,而且对整个社会和人类有益。
(2) 中医药科研的自身特点:把握好中医药科研的自身特点十分重要,是关系到中医药科研的方向和路径的大问题。
1) 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中医学体系可分为基础和临床两部分,但两部分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的。中医学的脏象、病因病机、辨证与治则等都离不开临床实践,如果没有了临床实践,这些理论、治则的正确性无法证实。同样,如果临床实践离开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也会变成盲目的实践、毫无规律可循。因此要以临床实践为基础,要有扎实可靠、经得起重复的临床疗效,必须把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2) 中医和中药密切结合。在中医的实践中,理法方药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在中医药科研中,医与药是密不可分的。如:研究用中药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绝不能丢开中医对血症的有关病因、病机、辨证等理论进行治疗。正确的做法是把中医理论、中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积极采用传统的和现代的科研方法才能促进中医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3) 继承和发扬密切结合。中医药科研,首先要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必须重视利用与本科研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同时,要学会积累和总结实践经验,坚持把重点放在提高与发展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中医药科学才能深入,学术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4) 多学科协作与多种方法的应用。中医科研的范围和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多种学科,以及多种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目前就某一课题而言,已远非某单一学科所能完成,因此,多学科协作与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