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首先在科研选题上下功夫
选题是开展任何一项科研活动的起点,它本身就是科研工作。“一般来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是研究战略的起点。”对于任何研究课题,首先是要提出并发现问题,然后才能围绕提出问题去展开研究。所以选题是整个科研活动的基础,中医药科研活动也不例外。中医药科研选题,必须遵循中医药自身科研的选题原则,同时应掌握中医药科研的选题思路与方法。
1. 选题原则
(1) 实用性:中医药科研应根据中医药科技的发展以及中医医疗、教育、科研的需要去选题。申请者应在充分了解本领域研究现状和学术动态的基础上,选择符合招标资助范围,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并与国内其他单位无重复的研究内容作为研究题目。
(2) 创新性:要注意选题的先进性、新颖性。所谓创新,就是建立前人没有的新学说,或者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已知的手段去探索未知。创新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最大特点,只有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才具有价值,否则就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创造性的科学研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创性的发明创造,另一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提出新的见解与理论,在科研工作中,更多的情况属于后者,中医药研究亦不例外。一般来说,一个具体的科研课题中应该有一个主攻的创新内容,有的申请者把创新性理解为采用先进的实验手段,这是片面的。创新性,主要是指研究思路上的先进和研究成果的新颖。
(3) 可行性:科学研究必须得到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的保证,选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即使是选题正确、设计合理,而研究工作必需的要素得不到落实,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因此选题时必须从本单位及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上述诸要素的落实,选题才具备可行性。
(4) 科学性:研究课题,必须要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研究设计与方法,不能离开了中医药理论而“闭门造车”。
(5) 效益性:中医药科研,必须要在强调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考虑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效能原则也是体现在科研投入和预期成果的效能关系上,一般来讲,预期成果的效益应大于科研投入。
(6) 特色性:突出中医药特色,是中医药科研选题最基本的原则。必须遵照中医药基本理论体系,围绕中医理、法、方、药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方面去研究,否则就失去了中医药科研的意义。
2. 选题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药科研题目,直接关系到主攻方向和研究结果的正确与否。对于研究者首先是发现或观察到客观事物存在的矛盾,找出存在的问题,再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选题的思路。这些思路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来源于临床实践。
(1) 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在中医药科研选题中,应注意“以己之长,补彼之短”。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腮腺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感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中医药有明显的优势。又如舌诊是中医诊断学上的一个特点,而西医在这方面研究较少,是个特色。
(2) 从中西医药之间疗效差距中选题:风、痨、臌、膈四大难治之症是西医棘手的疾病。中医药对这些杂病确有一定的效果,如: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肿瘤病、免疫性疾病等。
(3) 从中西医理论的交叉、矛盾中去选取课题: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中医和西医必然会出现矛盾或交叉。例如中医认为,脾虚会导致一系列体现在消化系统方面的病症,用补脾之药可治疗之,而脾脏在西医学的认识中仅为一免疫器官,既无中医所认为的作用,也不承认有该病证。
(4) 从中医辨证诊断的标准化、客观化、现代化研究中选题:中医辨证是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精髓之所在,有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充实的过程,这就是“辨证”如何客观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问题。既要使疾病的辨证量化、规范化、标准化,又要使现代检测的各种指标客观化,这样一个大目标和完善过程中有许多课题可供研究。
(5) 从中西医理论的相似处选择课题:中医和西医虽然是不同的两种理论体系,但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也有一致性和相似性。这些近似之处往往需要用科学的理论与实验依据来阐明。例如:探讨中医的虚证与西医免疫功能低下、缺陷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为中医诊断虚证提供客观指标,而且也为阐明中医虚证的实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将为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缺陷等西医病症提供新的中医药治疗手段。
(6) 从名老中医和民间有独特疗效的经验和疗法中选取课题:名老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诊疗经验以及民间流传的有独特疗效的方法是中医药临床科研选题的重要方面。这些诊疗方法和经验,有较好的临床预实验基础,从这个方面去选题,成功率较高。
(7) 从中医药文献收集和整理中选择课题:中医药文献是前人研究中医药理论的经验积累和总结,它不仅可以作为中医药科研工作中必须参考的资料,同样也可以成为中医药科研工作选题的思路与方法。中医药科研工作者通过对中医药文献的收集与整理,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中存在的空白点或缺陷,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低水平的重复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