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近现代心理学理论与创伤研究的结合
(一)行为理论
19世纪,俄国生理学家Ivan Pavlov(伊万•巴甫洛夫)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他把食物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铃响,最终狗会在铃响却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因此他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及刺激的泛化等行为学说理论可以用来理解创伤后心理症状的出现和保持机制。
20世纪中叶,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发现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任何与个人需要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只要反复出现在某一种行为之后,都可能对这种行为产生影响,操作性条件反射重视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同样可以用来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保持机制,比如“回避”现象。具体来说,一方面“回避”方式降低了个体的焦虑促成了负强化行为,另一方面“回避”抑制了个体暴露在创伤环境中自然出现的条件反射,从而维持了习得的焦虑。
之后,Orval Hobart Mowrer根据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提出二阶段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第一个阶段,动物或人首先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习得恐惧;第二个阶段,他们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到逃避原情境的行为可降低恐惧。当他们从事这些行为时,恐惧的降低增强了逃避,所以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他们迅速习得逃避行为。Kilpatrick、Veronen、Resick尝试二阶段学习理论用于理解创伤后个体的持续反应,后来Foa、Kozak等人将二阶段学习理论用于解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和维持。在第一阶段,经典条件反射解释了创伤后反应的起源,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刺激引起了个体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反应,因此即使在没有创伤场景下,各种刺激比如电影出现的强奸场景,各种声音、气味等都会引起反应。泛化解释了个体对创伤的反应已经扩散到与创伤事件无关的场景,比如对于摩托车事故的幸存者来说,任何的交通工具都会引起与创伤相关的心理和身体反应。另一方面,操作性条件反射解释了个体创伤反应的维持。恐惧情绪和回避行为保持和促进了不良适应行为。回避是创伤个体的典型行为,他们回避创伤事件刺激,而不是与其他人开放地讨论创伤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