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和代谢病功能检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测定

一、血浆皮质醇测定

(一)概念

皮质醇(cortisol,CS)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所分泌,在血液中以结合态和游离态两种形式存在。游离状态的皮质醇仅占10%左右,具有生物活性,并可从肾脏滤过;结合态者主要与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结合蛋白(CBG)相结合,少量与白蛋白结合,无生物活性,不被肝细胞破坏,也不能从肾小球滤过。血浆皮质醇的测定主要用于Cushing综合征的诊断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的评估。

(二)方法

使用普通试管采集血样,采集早晨8点的血样时,患者需空腹;采集下午4点和凌晨的血样时,应保证采血前2~3小时患者未进食和饮水。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得。

(三)正常参考值

血浆皮质醇在24小时内呈现昼夜节律变化,上午8时浓度最高,午夜12时浓度最低,两者比值>2。男女无显著性差异。
上午8时:165~441nmol/L(7.6~12.4μg/dl)
下午4时:55~248nmol/L(2.8~6.6μg/dl)
午夜12时:55~138nmol/L(2.3~4.7μg/dl)。

(四)注意事项

1.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较多,患者采血前,禁服浓茶、咖啡、有色饮料,并避免情绪波动等应激状态。门诊患者一般采集安静状态下空腹早8时及下午4时静脉血,住院患者可采集早8时及午夜12时静脉血。
2.检查前避免应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复方氨苯蝶啶、阿司匹林及吩噻嗪类抗精神失常药以及口服避孕药,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3.盲人、夜班者、睡眠不佳者正常昼夜节律消失,不应视为异常 [16]
4.血浆游离皮质醇浓度一般与总皮质醇相平行,但在血CBG下降或大手术后(尤其是心脏手术后),血游离皮质醇可显著升高(术后血CBG明显下降) [17]

(五)临床评估

1.生理性增高 正常妊娠、单纯性肥胖、非嗜酒者饮酒过量、口服避孕药、接受雌激素治疗、疼痛、精神刺激等导致的应激状态,可使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但昼夜节律正常,属于生理学变异。
2.病理性增高 皮质醇增多症又称Cushing综合征,不但血浆皮质醇增高,而且正常昼夜节律紊乱,其夜间水平也较高。
(1)原发性皮质醇增多症:如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等原因所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分泌皮质醇增多。肾上腺皮质腺瘤时,升高的血浆总皮质醇浓度在24小时内波动范围极小,此对肿瘤和增生的鉴别有一定价值。
(2)继发性皮质醇增多症:如脑垂体腺瘤、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异源性ACTH分泌综合征等,如燕麦型肺癌、胰、甲状腺、卵巢、大肠、胆囊、乳腺、纵隔癌等癌组织具有分泌ACTH的功能,造成体内ACTH水平升高,从而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增多。
(3)非特异性增多:在某些疾病所导致的应激状态下,血浆皮质醇可比正常高2~4倍,且夜间不减少,无昼夜节律,见于急性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炎症,并有颅内压升高、肢端肥大症、癌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特别是右心衰竭)、肝损伤、肾血管性高血压以及抑郁症、乙醇相关性Cushing综合征等。
3.生理性降低 某些药物,如水杨酸钠、苯妥英钠等,可使血浆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CBG)减少,结果导致血浆总皮质醇减少。但游离皮质醇不减少,且正常昼夜节律存在。亦属于生理学变异。
4.病理性降低
(1)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也称艾迪生病(Addison病):多因肾上腺结核、自身免疫性肾上腺萎缩、转移性肾上腺肿瘤、手术切除等破坏肾上腺,导致皮质醇分泌减少。
(2)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颅内肿瘤压迫、脑缺血坏死、脑手术、放疗等,造成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分泌ACTH不足,从而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减少。
5.临床上常以血中皮质醇和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作为筛检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的首选指标,也可作为ACTH、CRH兴奋试验的观察指标(表3-1)。
6.由于皮质醇在血液中以结合态和游离态两种形式存在(结合态的皮质醇浓度受到CBG浓度的影响;游离状态的皮质醇仅占10%左右,具有生物活性),因此血浆游离皮质醇更能反映出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的功能。血浆游离皮质醇测定的意义与总皮质醇相同,但检测血浆游离皮质醇的技术较复杂,临床上大多数采用的还是血浆皮质醇作为评估指标。
7.Dullaart等比较血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CRH兴奋试验等对下丘脑-垂体疾病的诊断效率(阳性符合率)是:上午8时血皮质醇为63.9%,下午4时血皮质醇为25.9%,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为23.5%,CRH兴奋试验为60.5%。显示测定上午8时血皮质醇仍然是最好和最简单的诊断方法 [18]
表3-1 肾上腺皮质亢进症和减退症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