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新闻出版
会员付费在媒体资讯领域的应用是最早也最为常见的。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欧美很多平面媒体转型网络媒体,在提供门户网站免费阅读服务的同时,推出会员订阅服务,如《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泰晤士报》《经济学人》等,从而确立了向广告主和读者双边收费的商业模式。近年来,一些新成立的网络媒体彻底放弃了免费阅读模式,建立了完全基于会员订阅的盈利模式,如于2013年年底创立的The Information,其年费高达399美元,只有付费订阅用户才能阅读其提供的内容。
在我国,网络文学较早引入了会员付费模式。起点中文网在2003年首创“在线收费阅读”服务,不同级别的会员可享受不同的价格折扣。几年之后,漫画领域也引入了付费阅读模式。这些都对我国现阶段付费订阅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市场培育作用。
1. 新闻报纸
新闻报纸的订阅延续至今,但其商业模式逐步转向广告模式。在互联网免费内容的冲击下,很多传统的纸质新闻报刊纷纷退出市场。
在欧美地区,报纸行业早在2007—2011年就呈现出崩溃式行业衰退,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传统报纸行业大国几乎无一幸免。其间,美国有三百多家报社关闭,就连创办于1823年的The Argus Champion也难逃一劫。从扩张到收缩,美国报纸行业最近30年的历程不是金融危机、经济衰退时期的商业游戏,也不是几个企业的倒闭,而是整个行业的萎缩。在迅速消失的美国报纸“阵亡名单”中,不乏曾经辉煌一时的Rocky Mountain News等。美国报纸发行量历年变化如图1-4-1所示。
图1-4-1 美国报纸发行量历年变化
资料来源:NAA、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2012年,《德国金融时报》倒闭,《纽伦堡晚报》《法兰克福评论报》宣布破产。西班牙主流大报《国家报》于2012年10月裁员三分之一,爱尔兰的区域性报纸受到严重打击,匈牙利、波兰、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的报纸也遭受重创。根据欧洲报纸行业出版人协会的统计数据,上述国家的报纸发行量在2008—2010年下降了10%。一些报纸“新闻网络化”的努力未能遏制住财务情况的恶化。2013年夏天,曾因报道水门事件而名噪一时的《华盛顿邮报》被亚马逊创始人Jeff Bezos收购。
我国也不例外。2005—2015年是我国报纸行业受新技术冲击而“失去的十年”。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传统报纸行业的受众流失已成趋势,而近年来智能移动设备的快速渗透则进一步加剧了报纸受众的流失。十年间,受众的流失与销量的下滑直接影响了报纸行业的收入。2012年,报纸行业的收入增长率已远低于GDP的增长率,并呈现出负增长态势。作为报纸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报纸行业广告收入在2012年第一次出现了下滑拐点,从而带来我国报纸行业30年以来第一次广告收入与发行收入的双降。
百度2012年的净利润为110.5亿元,仅此一家公司的净利润就超过同期全国纸媒集团的净利润之和。纸媒集团与百度净利润对比如图1-4-2所示。
图1-4-2 纸媒集团与百度净利润对比
这标志着传统的报纸主营市场正在急剧萎缩,报纸行业的“寒冬”来了。面对危机,很多新闻报纸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以在订阅环境中寻找新的机会。国外的《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以及国内的财新传媒,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金融时报》总部位于伦敦,截至2018年,其在全球拥有约600位记者,平均每天有210万名读者。1995年,《金融时报》试行资讯上网,2002年,其率先尝试线上内容付费订阅服务,开启传统报纸线上内容收费的先例。付费订阅服务分为两种:一是每年收取75英镑的费用,内容包括所有FT新闻、信息检索功能、FT调研、FT观察栏目、个人办公组织系统;二是每年收取200英镑的费用,额外提供两种专业标准研究和监测工具,涵盖全球55个国家的超过18000家企业的深度信息和金融数据,以及500家世界顶级媒体的1200万篇文章。2018年,《金融时报》中文版也推出了订阅服务,用户每年支付198元即可享受精选深度分析文章、中英双语内容、金融英语速读训练等服务。
在2002年《金融时报》引入付费订阅机制时,媒体的高管一致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取得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免费提供内容,《金融时报》的线上内容付费订阅无疑是一种异类行为。但尽管一路上危机与机遇并存,时至今日,《金融时报》的付费订阅改革已成为业内标杆。
2012年,《金融时报》创下60.2万份订阅发行量的记录,比五年前提高了28%。数字订阅第一次超过了印制订阅(数字订阅发行量为31.6万份,印刷订阅发行量为28.6万份)。2018年,《金融时报》CEO John Ridding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用户付费订阅收入已超过广告收入,成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用户付费订阅收入约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在《金融时报》的90万付费订阅读者中,有三分之二是数字订阅用户。
在2019年3月的春季发布会上,苹果推出新闻订阅服务Apple News+。Apple News+依托已有的Apple News免费平台,提供按月付费订阅服务,美国版的费用是9.99美元/月。Apple News+覆盖《国家地理》《人物》《流行科学》《亿万富豪》《纽约客》等300多种流行杂志,内含《洛杉矶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部分文章,以及一些新锐数字媒体的内容。苹果表示,如果分别进行单项订阅,一年的总费用至少要8000美元。
2. 图书出版
在图书出版方面,应该有很多人使用过Kindle Unlimited订阅服务。
2014年,亚马逊在美国推出Kindle Unlimited订阅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包月或包年的方式付费订阅亚马逊的开放书籍(这项服务的中国版于2016年上线)。读者每月只需支付9.99美元便可以阅读70万册电子书和音频书。微博上有读者形容这项业务:“文本形式的知识从此像水龙头和煤气一样,打开就有,自行点播,只有想不到,没有查不到。精神文明成为基本生活资源的感觉真好。”
凭借红钻、黄钻等成功经验,QQ阅读也推出了包月书库。随后,网易出炉了网易蜗牛读书,其抓住的是“每天免费读书一小时”的切入口,变“购买内容”为“购买书籍的拥有时间”。
Kindle Unlimited订阅服务、QQ阅读的包月书库、网易蜗牛读书依然是卖书、卖服务,但区别于前述内容付费,这三者主打的是周期性订阅的模式。
虽然当前电子书的销售模式仍然以单本购买为主,但订阅模式将是未来的主要商业模式。目前各大阅读平台都已推出自有的会员阅读体系,以丰富的内容和特权吸引用户购买。与按章节、按本付费的模式相比,会员订阅模式的价格相对较低。随着数字阅读的受青睐度不断提升,与视频网站的情况类似,数字图书的会员订阅将逐渐成为数字图书的主要商业模式,为各大平台带来商业价值。从相关数据来看,目前国内主流阅读平台的订阅费用在10元/月或120元/年左右。主流阅读平台的订阅服务对比如表1-4-1所示。
表1-4-1 主流阅读平台的订阅服务对比
资料来源:亚马逊中国、当当网、京东图书、掌阅iReader、QQ阅读等官方网站,由中信证券研究部整理。
不仅新锐的数字图书阅读机构采用了订阅模式,很多老牌的出版社也推出了订阅服务。
教育出版商圣智(Cengage)在2018年8月推出订阅服务Cengage Unlimited,学生每学期支付119.99美元的固定费用即可使用圣智所有的数字产品,这是美国高等教育出版商推出的首个订阅服务。2019年2月,Cengage Unlimited已经有超过100万的订阅量。订阅服务将帮助出版发行商恢复因盗版而失去的市场份额和二级市场,同时为之前学生从未购买的“推荐读物”创造增量版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