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爱的缺失与冷落
羞耻感是一个悖论。一方面,羞耻感会让我们与他人失去联结——例如,如果我们在公开场合名誉扫地,那么我们就会想要消失,或回避与他人的接触。另一方面,羞耻感又是与人失去联结、感到自己无关紧要或遭受冷落的后果。羞耻感会让人产生想要消失的愿望,而一旦我们感到自己被忽视,或不重要,羞耻感就会在我们的内心生根发芽。
羞耻感的发展是为了减少反社会行为,并提高部落的生存概率。有损集体需求的行为会导致一种情绪后果,即有着羞耻意味的被排斥感。与之矛盾的是,与此同时,不论我们何时感到被排斥,我们都会有羞耻感,即使我们没有违背任何准则或价值观。心中的羞耻感与失去联结的情绪互为因果。
此外,羞耻感还是一种失望的情绪。在第2章,我将自豪描述为“一种来自自身成就或目标实现的深层愉快感和满足感”。羞耻感是自豪的反面,是一种因为我们未能满足自己或其他重要之人对我们的期待而体验到的痛苦。即便那些期待并不严苛,也不吹毛求疵,我们一旦因未能满足期待而失望,就会不可避免地体验到一定程度的羞耻感。
简而言之,羞耻感是失望和失去联结造成的情绪。
在本章和第4章,我会从4个不同的视角出发来探索羞耻感在我们心中呈现的多种形式,以此来讨论有关羞耻感的问题。这些羞耻感范式说明,一些我们熟悉的情境会引起羞耻感家族中的一种或多种情绪——尴尬、耻辱、内疚,以及类似的情绪。每一种范式都以各自的方式表明,羞耻感是一种失望和失去联结的体验。
每一小节的结尾都会有一个我们通常称呼这些情绪的词汇表。在第1章描写奥利维娅的一天时,我的目标是扩充读者的“羞耻感词汇”,向你们展示羞耻感家族中的情绪是如何在我们一天中发挥作用的,而且它们的作用远比我们通常意识到的更大。
羞耻感范式1:无回应的爱
我们最早对联结的需求来自我们与父母的关系。英国精神分析师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认为,婴儿在出生的时候,有着“关于常态的蓝图”(blueprint for normality),即一种遗传的、天生的期待:如果父母“足够好”,那么他们会提供些什么,而自身的发展又会如何进行。如果孩子的真实体验最终证实了他们自身先天对于慈爱、用心的父母的期待,那么孩子就会茁壮成长。
在《为女儿解毒》和《伤人的母亲》(Mean Mothers)这两本动人而令人痛苦的书中,佩格·斯特里普描述了一些母亲因自恋或其他心理问题而无法爱自己的女儿,由此导致了一系列伤痛。在斯特里普的描述中,在女儿们的成长过程中,她们总是不断地试图努力赢得先天的期待中的爱,她们一直爱着自己的母亲,为母亲开脱,通常会为得不到爱的回应而责备自己。羞耻感为这些女性留下的后果会持续终生。
“无回应的爱”是最基本的、最痛苦的羞耻感范式,可能在生命的任何阶段为我们造成痛苦。我最初在阅读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中的如下内容时领悟到这一真相。吉蒂和渥伦斯基在舞会上跳舞。吉蒂一直爱着渥伦斯基,而在此刻之前,她都一直相信渥伦斯基也爱着她:“他的脸贴得如此之近,吉蒂注视着他的脸,满怀爱意,而他却毫无回应。他的冷漠深深地刺伤了吉蒂的心,留下了痛苦而羞耻的伤口,而这伤口甚至在多年之后都迟迟无法愈合。”
我们都能理解吉蒂的经历。你是否曾经迷恋过某人,而在后来得知对方对你并没有兴趣时感到丢脸?也许你曾体会过“某个你喜欢的人告诉你,他只想跟你做朋友”的痛苦?即使我们从客观的角度相信这其中并没有真正值得羞耻的事情,但“爱无回应”最终是一种羞耻的体验。“至少在我们的文化中,羞耻感可能是一种对于无回报的、受挫的爱的一般反应。”海伦·刘易斯如是说。像吉蒂那样深情地注视所爱之人的双眼,却得到了冷漠的回应,这正是羞耻体验最纯粹的本质,也是羞耻感范式中最易理解的一种。
每个去爱的人,都希望得到爱的回应。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对于所爱之人(尤其是恋人)来说,也是快乐的源泉。无数诗篇、歌曲、小说和影视剧都聚焦在寻找这种相互之爱的旅途上。当我们得到这种爱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全然的满足,我们的自我感觉会很好。当我们失望的时候,这种感觉会击垮我们。即使这种拒绝很和善、委婉,试图减轻我们的痛苦,它依然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有时,虽然我们想做某个人的好朋友,但对方并无此意——这也是一种“无回应的爱”。每当他人不回复我们的电话、短信或邮件时,每当朋友由于更重要的事情取消与我们的聚会,或者在最后关头用蹩脚的借口说无法赴约时,每当某人拒绝我们的邀请,或我们总是发起社交邀请的一方时,我们都可能会体验到羞耻感家族中的某种情绪。
婚外情通常会带来羞耻、耻辱的感受,即便有时被背叛的一方很快会将这些感受转变为愤怒。如果自己青春期的孩子十分叛逆,父母可能也会感到某种羞耻感,因为很明显,孩子收回了原本对父母的爱,将其给予了同伴团体中的成员。如果孩子发现某个兄弟姐妹是自己敬爱的父亲(或母亲)最偏爱的孩子,他通常也会体验到一种羞耻感。
无回应的感情或爱意总是会激起羞耻感家族中的情绪。我们想要与所爱之人产生联结,并且他也能回应我们的爱,这是我们天生的渴望。一旦我们的渴望变成了失望,一旦我们没能建立联结,我们就会不可避免地感到羞耻,不论我们怎么称呼那种感受。
羞耻感词汇
尽管我称“无回应的爱”带来的体验为羞耻感,但我们通常用其他方式称呼它。这里有一些我们通常会用来向自己描述这种感受的词汇。当我们产生羞耻感时,可能会对自己说,我感到:
·受伤、被拒绝、被藐视
·不讨人喜欢,或不值得被爱
·丑陋(不够光彩夺目,或不够健美)
·缺乏男子汉气概(缺乏女人味)
·丢脸
·多余(不受重视,或没人关心)
·不被理睬,或被怠慢
·不重要、被忽视、被遗忘
这里的每一种描述都蕴含着对于自我的痛苦觉知,即我们未能从所爱的人那里得到感情,或者未能得到朋友的接纳。当我们喜爱另一个人,因为他而感到快乐时,我们自然而然地希望那种感受是相互的;如果不是,我们就会产生羞耻感家族的某种情绪。
羞耻感范式2:排斥
在我们的演化历史中,人类是以部落的形式生存下来的;镌刻在我们基因中的最深层的需求之一,就是归属于某个比我们自身更重要的团体。心理学家有时将这种内驱力称为“归属需要”。正如布琳·布朗等人所说,我们“天生渴望联结”,即渴望与伴侣、朋友、亲人、同事,乃至社群中的所有成员建立联结。我们需要其他同胞的情感卷入,才能完整地认识自我。
内桑森说,羞耻感让我们想要躲藏起来,让我们“感到与世隔绝、无可救药的孤独,远离群体”。矛盾的是,我们只要觉得自己被某个我们向往的团体所排斥,我们就会感到羞耻。在第1章,当奥利维娅的同事没邀请她参加宝宝派对时,她感到有些受伤。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时不时地有这种感受,尽管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产生了羞耻感家族中的情绪。就像奥利维娅一样,你可能觉得这是一种被冷落的感受。在意志消沉的时候,你可能会想自己到底是哪儿有问题,或者为什么没人喜欢你,你也可能会担心自己是个失败者。
近年来“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成了一种互联网文化现象,许多科学家对此产生了兴趣,纷纷展开研究,想要发现它的根源。研究重点是社交媒体与不断扩大的人脉网络,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社交选择,这些选择之多让我们应接不暇,以至于我们害怕做出错误的选择。再深究一些,我们会发现,显然那些具有“错失恐惧症”的人害怕的是被朋友冷落或排斥。“错失恐惧症”更多的是与被接纳的渴望有关,而非选择过多造成的问题。
一项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设计了一种测量“错失恐惧症”的自陈式问卷。研究者要求被试对10项陈述做出回答,使用5点量表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以下是问卷中的前5项陈述:
·我害怕其他人会有比我更棒的体验。
·我害怕我的朋友会有比我更棒的体验。
·当我发现朋友在没有我的时候玩得很开心,我会很担心。
·当我不知道朋友在干什么的时候,我会很焦虑。
·听懂朋友的圈内笑话对我来说很重要。
这些陈述明显是在描述对于被冷落的恐惧,对于变成局外人或圈外人的恐惧。社交媒体让我们在表面上与更广大的人际圈产生了联系,但同时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有些朋友会在不邀请我们的时候聚会。Facebook、Twitter、Instagram以及其他类似的社交媒体为我们呈现了这样的窘境:我们更容易归属于群体,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更容易被群体所排斥。
如果你在小学时是最后一批被选入课外小组的孩子,或者如果你在高中时觉得自己不属于某个受欢迎的团体,你就会理解遭受排斥的痛苦。初高中学生通常会因为“觉得自己不受欢迎、不够酷,或者像个失败者”而痛苦。意识到自己不属于某个心仪的团体,总是会引起羞耻感家族中的某些情绪。
大学申请被拒会引发羞耻感,因为你被渴望加入的团体拒绝了。如果你一直渴望加入海军陆战队,被军队判定为“不适于服役”同样会导致羞耻感。在“宣誓入会周”遭到大学“兄弟会”或“姐妹会”的拒绝,被拒绝加入某个社交俱乐部,没能保住自己在教堂唱诗班的位置或戏剧中的角色——这些只是因遭受排斥而引起羞耻感的少数几个例子。
在成年人的生活中,感到被冷落的机会简直到处都是。朋友团体通常在邻居间形成,就像高中的小团体一样,受欢迎的夫妻/家庭会在一起张罗聚会,而排斥其他不受欢迎的人。如果父母经常参与孩子的体育活动,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有些受欢迎的妈妈都会让其他妈妈觉得自己不够好。社区中的一些男人会组成团体,或一同参加体育活动,而没发觉他们熟识的其他男人感到自己被冷落了。
工作中的同事会经常聚在一起,排除其他人——吃午餐、娱乐、外出聚会。老板可能会偏爱公司里的某个小团体。任何涉及人际互动的活动都可能会使某个没能参与的人感到被排斥,或者感到自己不如参加活动的人重要。
有的中年人会突然发现自己失去了存在感——在青春为王的男女关系方面,自己已经无人问津了。这些中年人通常会体验到一种羞耻感,就好像他们不再如过去那般重要。对于独居且不与社区其他人来往的老人,他们体验到的羞耻感可能会对其精神和身体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缺乏人际联结,几乎所有与世隔绝的人都会深陷羞耻感之中。
即使你没有真的被人排斥,但遭受排斥的羞耻感也可能源于自身的心理因素。如果你感到自己与认识的人不一样,或者你看待事物的方式让其他人很难理解你,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是局外人。如果你认识的人和你没有共同的兴趣和热情,你可能也会觉得自己是局外人。作为一个拥有独特观点和品位的个体,你可能会感到自豪,但如果因此让你感到与他人失去联结,那么独特有时也会让你感到孤独。
由于我们天生渴望联结,我们终生都对归属感有着很强的需求。如果这种需求未得到满足,我们就会体验到羞耻感家族中的某种情绪。
羞耻感词汇
我感到自己:
·像个局外人
·很孤独
·格格不入
·不受欢迎
·被冷落、被排斥
·很古怪、很怪异
·不够好、不重要
·被回避
·被忽视、被遗忘
正如我们的爱得不到回应时一样,我们被心仪的团体以任何理由排斥时,也会有羞耻感。我们可能担心差劲的、有缺陷的自我正是我们遭受排斥的原因。
[1] Winnicott,“Basis for Self in Body.”
[2] H.Lewis,Shame and Guilt in Neurosis,16.
[3] See,for example,McClellan,Human Motivation.
[4] Nathanson,Shame and Pride,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