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文130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2.三衢道中

[宋]曾 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得黄鹂四五声。

【查阅词典】

①三衢:地名,今浙江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江南春末夏初时节,那时梅子黄熟,但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天”。 ③泛:(乘船)在水中漂浮。 ④尽:完,尽头。 ⑤却:再,又。 ⑥山行:行走在山路上。 ⑦绿阴:形容山道上绿树成荫的幽静景象。 ⑧来时路:来的时候走过的道路。可见此诗描写的是作者在原路回程中的所见所感。 ⑨添:增加。 ⑩黄鹂:指黄鹂鸟的啼鸣,暗示季节已入初夏。

【领悟诗意】

(此次衢州之行,)尽管是原本应阴雨连绵的黄梅天,没想到却碰上了连续晴朗的好天气。先在溪流中泛舟,水道尽头再上岸沿着山路前行。山道两旁绿树成荫,跟来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但增加了一阵阵黄鹂鸟的婉转啼鸣。

【了解作者】

曾几(1084—1166),字吉甫、志甫,赣州(今江西赣州)人。北宋时期曾任校书郎,南宋时期历任江西、浙西提刑。他力主抗金,被主和的秦桧排斥。他的诗作风格清淡,语言流爽,形象生动。陆游曾跟随他学诗。

【交流感悟】

读题目“三衢道中”,我们就知道诗的内容无非是记叙一些旅途风光。如果作者只是流水账般地罗列一些司空见惯的景物,那平平淡淡的二十八个字怎能引起读者品味的兴趣呢?但细细咀嚼,我们就会发现,诗人选材视角新鲜、独特,绘就的是一幅全新感受的行程图,读来别有滋味。

一新,是写气候的与众不同。首句“梅子黄时”,告诉我们时间:春末夏初。按常理,这时刚好是江南雨季,柳宗元就曾在《梅雨》一诗中写过“梅实迎时雨”的名句。偏偏今年反常,大太阳陪伴诗人一路暖意,难怪他心情特佳,要发出“日日晴”的惊叹了。

二新,是写旅行方式的多样变换。诗的第二句告诉我们:诗人先乘船,不在滔滔大江,不在荡荡平湖,而在那淙淙溪水中轻舟漂流,多么惬意!忽然,溪流已尽,那就改为徒步登山吧!怕累吗?不,瞧诗中一个“却”字,道出了他对全新体验的由衷喜悦。

三新,是写途中景物的更添丰富。读第三句,我们恍然大悟:从“来时路”三个字看出,诗人曾途经此处,但“不减”二字袒露了他对山间林荫的无限热爱,所以重踏故道,毫不倦怠。至于读了第四句,我们更是感受到了他耳闻黄鹂歌唱时的分外欣喜,说明来时未闻而此次却有新收获。

一段貌似重复的“回头路”,却因那么多新鲜感受而兴奋不已,难怪平常题材能写出这么不平常的佳作了。独具慧眼的选材视角,炼就了字字珠玑!

【拓展视野】

1.每年初夏,在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长江、淮河流域,甚至日本南部一带都会有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这是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北上,与冷空气交接,势均力敌,相持抗衡所造成的。这时正是梅子黄熟的时节,所以被人们称为“梅雨”“黄梅天”。由于南北气流强弱不同,每年梅雨的雨量多少、时间长短各不相同,有时候甚至很不明显,被称为“空梅”。看来,这“空梅”刚好被诗人曾几遇上了。

2.陆游是曾几的学生,曾几逝世后,是陆游替他写的《墓志铭》,评价很高,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3.读读下面古人描写旅途见闻和心情的名句: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唐·王维《桃源行》)

山色不厌远,我行随处深。(唐·钱起《游辋川至南山,寄谷口王十六》)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宋·赵鼎《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