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工作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阿里巴巴的选才和用才观念里有一条标准: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正如高性能的飞机引擎只能搭配适配机型的飞机一样,企业必须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环境的人才,并将其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上,才能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名校毕业生、行业精英虽好,如果和企业的发展情况不匹配,勉强组合只会产生负面效果。对此,马云曾有过一番生动的比喻:“给一辆拖拉机安上了波音747的引擎,一旦启动,拖拉机根本无法承受,甚至会粉身碎骨。”[1]

这一选才用才标准的背后,隐藏着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的一段辛酸史。1999年,在获得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后,马云立即前往国外大量招集人才。当时,海外人才占据了阿里巴巴高管团队的绝大多数名额。后来,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的MBA越来越多。然而,这些精英人才的加入并没有给阿里巴巴带来预期中的工作成效。无奈之下,马云与团队中95%的MBA解除劳务关系。此后,阿里巴巴的名言“让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潜能”应运而生。

如今,经过多年探索,在“最合适的人才”这个问题上,阿里巴巴形成了三大考察方向:第一,这个人有没有胜任岗位的能力或潜质;第二,这个人是否认同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第三,这个人的发展目标是否与公司的发展目标相一致。阿里巴巴坚信,只有最适合的人,才能与企业同甘共苦、共同成长,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这种想法,即使在阿里巴巴成功上市并进军海外市场后也不曾改变。在被问及阿里巴巴是否会为了践行国际化战略而刻意寻求一些国际化的精英人才时,阿里巴巴首席人才官彭蕾十分肯定地回答道,不会。“我们在这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或者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我们就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做一些事。”[2]

2019年4月,在清华大学2019全球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论坛上,张勇分享了“造风者”这一概念。据他描述,“造风者”有以下四大特征:始终面向未来寻找机会;不追赶风口,而是创造风口;永远来自更年轻一代;伟大的企业必须解决社会问题。

阿里巴巴历史上的许多重要时刻,都不乏年轻一代“造风者”的身影。阿里巴巴总是愿意为适合的年轻人才提供适合的发展机会和平台。2012年到2013年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势头凶猛,迅速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面对来自移动互联网的冲击,阿里巴巴内部当机立断:变革业务。

那时,阿里巴巴的核心平台淘宝仍停留在PC阶段。在拥有多年淘宝工作经验的员工几番尝试升级平台失败后,张勇决定大胆启用没有淘宝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他认为,新一代年轻人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没有被传统思维所束缚。人才只有用对地方,才能发光发热。选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情,才是阿里巴巴“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一观念的最终含义。